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4页
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广饶县英才学校2014-201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学期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2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 分复查人得分 1、 背诵。(共25分,每空一分)1、阳春布德泽, 。2、少壮不努力, 。3、百川东到海, ?4、 ,孰能无惑?5、种树者必培其根, 。6、操千曲而后晓声, 。7、 ,总把新桃换旧符。8、至今不会天中事, 。9、 ,牧童遥指杏花村。10、其一人专心致志, 。 11、 ?曰:非然也。12、弈秋, 。 13、一人虽听之, ,思援弓缴而射之。14、日初出大如车盖, , 。 15、一儿曰:“ ,而日中时远也。”16、两小儿笑曰:“ 。”17、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

2、从我手中溜去; , ,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8、你聪明的,告诉我, 。 19、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如薄雾, 。 20、于是洗手的时候, ;吃饭的时候, ;默默时, 。 二、阅读(45分) (一)学弈(12)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加点的字。(4分善 诲: 惟: 弗: 2.翻译:(4分)(1.)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3本文选自 ,讲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 不同,

3、所以学习的结果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 道理。我还想到了一句名言警句: (4分)(二) 北京的春节阅读(19)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作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

4、,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 片断的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 。 (1)2、 a 除夕真正体现出了过年的喜庆气氛,可以有热闹来概括,请找出表示“热闹”的句子。(6) 。 b 从哪两个方面体会到除夕真热闹: 。 。 c 文中划线的句子勾画的画面反映了 民族心理特征和文化传统。3、文中说“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

5、出相关语句,写下来:(2) .4、“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 );“截然不同”的意思是 (2)5、第三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进行什么活动?(2) .6.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 (2)7、这里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是属于(详写,略写)(用对号选择) 这种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4)文段中对除夕、正月初一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的 的特点 . (三)牵手 (14)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

6、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天天。我觉得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

7、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 我真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

8、,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要牵着孩子走路的。 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赠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 1本文题目“牵手”有哪些方面的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解。(3 分) _ _ 2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手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写出来并说说这几处细节描写突 出了什么(或“有什么作用”)。(5 分) 答:_ _ 3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4 分) (1)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答:_ _ (2)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答:_ _ 4试概括说说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分) 答:_ _ 三、写作(共50分)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人、许多事、许多精神、许多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