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空间结构空间结构(1)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层分布分层分布 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 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乔木层乔木层接受全光照。接受全光照。灌木层灌木层利用全光照的利用全光照的10%。草本层草本层仅利用仅利用1%5%的光照。的光照。苔藓地衣层苔藓地衣层仅利用微弱的光照。仅利用微弱的光照。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分布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 动物的分层与其食
2、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即群落中植物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即群落中植物 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猫头鹰猫头鹰森林上层。森林上层。 大山雀大山雀灌木层。灌木层。 鹿、野猪鹿、野猪地面活动。地面活动。 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落叶层和土壤。(2)群落的水平结构群落的水平结构镶嵌分布镶嵌分布( (或地带性分布或地带性分布) )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因素的影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因素的影 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群落结构形成
3、的原因 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光、温度、水) 植物的分布植物的分布(垂直、水平垂直、水平) 决定动物的分布决定动物的分布(垂直、水平垂直、水平)。(2)群落结构形成的特点与意义群落结构形成的特点与意义 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 关,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关,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 适应。适应。 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群落中
4、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动物的垂 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次的多少而变 化的。如: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化的。如: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群落的动物种类多。2.种间关系种间关系关系关系名称名称数量坐标图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能量关系图特点特点举例举例互利互利共生共生数量上两种生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同时减少,呈现出现出“同生共同生共死死”的同步性的同步性变化变化大豆与根瘤菌大豆与根瘤菌寄寄生生如果分开,则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单独生存,而寄
5、主会生活得寄主会生活得更好更好蛔虫与人;菟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染的细菌关系关系名称名称数量坐标图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能量关系图特点特点举例举例竞竞争争 数量上呈现出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你死我活”的的“同步性变化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则如图b牛与羊;农作牛与羊;农作物与杂草;大物与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草履虫与小草履虫履虫捕捕食食数量上呈现出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少,后增加者后减少减少”的不同步的不同步性变化性变化羊和草;狼与羊和草;狼与
6、兔;青蛙与昆兔;青蛙与昆虫虫种内、种间的各种关系均对种群进化有利,属于进种内、种间的各种关系均对种群进化有利,属于进化学说中的生存斗争内容。化学说中的生存斗争内容。个体、种群、群落的关系个体、种群、群落的关系1.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 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 活的高度不同。第四种鸟丁与乙的活的高度不同。第四种鸟丁与乙的 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若丁从X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点处进入该环境后,乙 种鸟最可能种鸟最可能 ( ) A.与丁种鸟和睦相处与丁种鸟和睦相处 B.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
7、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移到本树的上层或下层,与甲种鸟或丙种鸟共同生活 C.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还在原处生活,但食性会发生变化 D.与丁种鸟发生竞争与丁种鸟发生竞争解析:解析:群落内的各种群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长期群落内的各种群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制约的,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分别获得了不同的生态位,如此题中不同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分别获得了不同的生态位,如此题中不同的鸟在树上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了垂直的鸟在树上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形成了垂直(或水平或水平)结构。结构。若从若从X处进入的丁鸟与乙鸟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则处进入的丁鸟与乙鸟的生活高度相同,食性相似,则两鸟间必然要发生
8、竞争两鸟间必然要发生竞争(种间斗争种间斗争),以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以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至于竞争结果则有多种可能。至于竞争结果则有多种可能。答案:答案:D1.群落演替的原因群落演替的原因(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 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5)人类活动的干扰。人类活动的干
9、扰。2.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1)侵入定居阶段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 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 有利条件。有利条件。(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 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 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
10、平衡。(3)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 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 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3.演替类型比较演替类型比较 类型类型内容内容原生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起点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原先从没有过植被的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环境或曾经有过但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彻底消灭了的环境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虽失去了原有植被,但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保留了原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物
11、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时间时间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长经历的时间短经历的时间短速度速度缓慢缓慢较快较快影响因素影响因素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人类活动较为关键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裸岩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弃耕农田上的演替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1)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封山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封山 育林等。育林等。(2)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 动物等。动物等。5.群落演替的结果群落演替的结果(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
12、、具有一定规律、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 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 的,一般都可以发生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阶段。的,一般都可以发生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阶段。(2)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4)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和空间
13、上的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2.(2010南通质检南通质检)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 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调查时间调查项目调查项目1953年年 1973年年 1984年年 1996年年叶面积指数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利用率光能利用率(%)2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
14、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从数,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 。(3)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请绘制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坐标曲线图。线图。(4)下图是下图是1953199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有机物量)统统 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计图,据图你可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
15、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 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不同物种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解析:(1)从题干信息可知:群落演替的起点不是原始裸地,从题干信息可知:群落演替的起点不是原始裸地,而是从原来的植物群落所发生的演替,故为次生演替,演替而是从原来的植物群落所发生的演替,故为次生演替,演替的结果是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增加。的结果是群落物种的丰富度增加。(2)从表格数据可看出在演从表格数据可看出在演替过程中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加,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也增替过程中随着叶面积指数
16、的增加,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也增加。加。(4)生物量演变的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生物量演变的规律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5)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对不同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样方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对不同物种空间分布情况的调查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物种空间分布情况的调查可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答案:(1)次生演替逐渐增加次生演替逐渐增加(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增大,光能利用率升高(或正相关或正相关)(3)呼吸量总初级
17、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如下图: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如下图:(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稳定(5)样方空间上的分布样方空间上的分布(分层分层)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
18、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数量减少 解析解析蚂蚁以蚜虫分泌的蜜露为食,同时又保护蚜虫,蚂蚁以蚜虫分泌的蜜露为食,同时又保护蚜虫,把蚜虫的天敌赶走或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所以蚂蚁把蚜虫的天敌赶走或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所以蚂蚁和蚜虫的关系为互利共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同在一和蚜虫的关系为互利共生。菜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同在一株油菜上觅食,但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采株油菜上觅食,但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采食花蜜,所以不能构成种间竞争。噬菌体与细菌之间属于食花蜜,所以不能构成种间竞争。噬菌体与细菌之间属于寄生。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两种绿藻,因争夺阳光、养料寄生。生活在同
19、一环境中的两种绿藻,因争夺阳光、养料而使一种数量增加,一种数量减少,则两种绿藻属于竞争而使一种数量增加,一种数量减少,则两种绿藻属于竞争关系。关系。答案答案D 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在自然状态下,某一桦树林中出现了云杉树苗,云杉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长大后,高度超过桦树林。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 () A.初初(原原)生演替生演替B.生物入侵生物入侵 C.生物进化生物进化 D.种间竞争种间竞争 解析解析由题意可知,云杉和桦树因争夺阳光而发生由题意可知,云杉和桦
20、树因争夺阳光而发生竞争,桦树因得不到阳光而被淘汰。竞争,桦树因得不到阳光而被淘汰。答案答案D对共同进化的理解对共同进化的理解 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大型底栖(土壤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多选) ()招潮蟹类招潮蟹类厚蟹类厚蟹类沙
21、蚕类沙蚕类物种数物种数个体总数个体总数物种数物种数个体总数个体总数物种数物种数个体总数个体总数裸露裸露泥滩泥滩518114212米草米草群落群落3122900泥螺类泥螺类蛤类蛤类物种数物种数个体总数个体总数物种数物种数个体总数个体总数裸露裸露泥滩泥滩110214米草米草群落群落11000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
22、物种数和个体总数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由表格信息可知,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总数及个体总数均大于米草群落,即米草群落比裸露泥种总数及个体总数均大于米草群落,即米草群落比裸露泥滩的种群密度低;由于取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强,因而改滩的种群密度低;由于取样的随机性和代表性强,因而改用另一规格的取样器不会影响对比研究结论;不同种类底用另一规格的取样器不会影响对比研究结论;不同种类底栖动物生活习性不同,即改变取样时间会影响采集的物种栖动物生活习性不同,即改变取样时间会影响采集的物种数及个体总数。数及个体总数。答案答案AD本讲实验
23、本讲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度的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度的研究(1)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2)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采样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采样 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器取样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3)丰度: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丰度: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确定问题确定问题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准备:制作取样器,记录调查地点的地形和环境情况环境情况取样:选取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取样:选取取样地点,用取样器取土壤样 本,
24、并标明取样地点、时间等本,并标明取样地点、时间等采集: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采集:从土壤样本中采集小动物观察与分类:对采集的小动物分类并作好观察与分类:对采集的小动物分类并作好 记录记录统计和分析:设计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统计和分析:设计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 数据数据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得出结论: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 物种丰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物种丰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 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 落结构也越复杂。落结构也越复杂。(1)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
25、计。从不同营养环境中采集土壤样本要分别统计。(2)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尽可能多地收集小动物。收集小动物时,根据土壤中生物 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的避光性和趋湿性来收集。(3)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从同样营养土壤中采集的样本,多组同学进行统计比较。(4)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识别命名要准确,并进行分类。(5)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远离危险地带,不要破坏当地环境。 (2009宁夏高考宁夏高考)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跳虫、甲螨和线虫是土壤中的主要动物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要作用。类群,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重
26、要作用。 请回答:请回答:(1)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由于跳虫和甲螨活动能力,身体,身体,不适,不适 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合用手直接捕捉,常采用吸虫器等进行采集。(2)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现要采集大量的跳虫用于实验室培养,最好选择下图中的 吸虫器吸虫器,理由是,理由是。 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若要采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 器器,理由是,理由是。(3)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现在一培养罐内同时培养跳虫、甲螨和线虫三个种群, 它们均仅以罐内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它们均仅以罐内
27、已有的酵母菌为食,则跳虫与甲螨之间 的关系是的关系是,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线虫与酵母菌之间的关系是。 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若跳虫种群所含能量增长nKJ,则跳虫消耗的酵母所储存则跳虫消耗的酵母所储存 的能量至少为的能量至少为 kJ. 解析解析进行种群密度的估测时,要根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进行种群密度的估测时,要根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跳虫生活在湿润的环境条件下,而甲螨在水中易腐败的方法。跳虫生活在湿润的环境条件下,而甲螨在水中易腐败变质。有共同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就会构成竞争关系。变质。有共同的食物和生存空间就会构成竞争关系。答案答案(1)较强微小较强微小(2)B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
28、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该吸虫器中的湿棉花模拟了土壤湿润环境,利于跳虫存活虫存活D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该吸虫器中的酒精可将收集的甲螨及时固定,防止腐烂烂 (3)竞争捕食竞争捕食 5n 随堂高考随堂高考1.(2008全国卷全国卷)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 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 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 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丙),一段时,一段时 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 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
29、及变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 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解析:解析:通过曲线图可知:甲是藻类,为生产者;乙是浮游通过曲线图可知:甲是藻类,为生产者;乙
30、是浮游动物,为初级消费者。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丙与浮游动动物,为初级消费者。再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丙与浮游动物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在该食物链中丙是次级消费者。可物的关系是捕食关系,在该食物链中丙是次级消费者。可以判断最终剩下的一定是生产者以判断最终剩下的一定是生产者种群甲,且甲与丙之种群甲,且甲与丙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所以选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所以选C。答案:答案:C2.(2008海南高考海南高考)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 该草地群落中该草地群落中 ( ) A.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物种组成比甘蔗田简单B.动物没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C.物种组成比
31、甘蔗田复杂物种组成比甘蔗田复杂 D.植物没有垂直结构植物没有垂直结构解析:解析:该杂草地中的生物构成群落,动植物具有垂直该杂草地中的生物构成群落,动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甘蔗田为单一物种种植,而甘蔗田弃耕后,分层现象。甘蔗田为单一物种种植,而甘蔗田弃耕后,人为干涉因素消失,导致弃耕的甘蔗田物种组成更复人为干涉因素消失,导致弃耕的甘蔗田物种组成更复杂。杂。答案:答案:C3.(2008广东高考广东高考)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土壤中螨类 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表中孳生与某化工厂重金属铬污染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表中 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32、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多选) ()采样位点距化采样位点距化工厂的距离工厂的距离(km)0.0111030(远郊远郊农田农田)铬浓度铬浓度(mg/kg)0.250.210.120.08螨类密度螨类密度(个个/m2)16480226510471069A.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污染区内螨类密度显著提高B.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实验采用取样器采集土样计算螨类数量C.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螨类可作为土壤铬污染的指示生物D.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解析: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采样位点距化工厂距离越近,由表中数据可知,采样位点距化工厂距离越近, 铬
33、浓度越高,螨类的密度也越大。螨类为土壤中小动铬浓度越高,螨类的密度也越大。螨类为土壤中小动物,这些土壤中小动物运动能力强但身体微小,不适合物,这些土壤中小动物运动能力强但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而是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而是采用取样器取样调查法。因调查的是螨类的数量而不是物种的丰富度,故不能表因调查的是螨类的数量而不是物种的丰富度,故不能表明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明螨类物种丰富度与铬污染相关。答案:答案:ABC4.(2008广东高考广东高考)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菟丝子叶片退化,茎黄色或黄褐色,常生 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
34、菟丝子和果树长于龙眼、柑橘等果树的树冠层。下列有关菟丝子和果树 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竞竞 争土壤水分和营养争土壤水分和营养共同生活,互惠互利共同生活,互惠互利 A. B. C. D.解析:解析:依据题中信息,菟丝子与果树之间为寄生关系,而不依据题中信息,菟丝子与果树之间为寄生关系,而不是竞争或共生。菟丝子本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从土壤是竞争或共生。菟丝子本身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料,是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因常生中吸收水分和养料,是吸收果树的水分和养分,而且因常生长
35、于果树的树冠层而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长于果树的树冠层而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答案:答案:D5.(2008广东理基广东理基)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原群落的原(初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原群落的原(初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解析:解析:随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随时间的推移,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
36、过程叫群落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替代的过程叫群落演替;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叫初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较慢,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光叫初生演替,初生演替速度较慢,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光照条件影响着动物的分布、生理、繁殖等,故影响动物群落照条件影响着动物的分布、生理、繁殖等,故影响动物群落的演替。的演替。答案:答案:D6.(2007广东高考广东高考)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某地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植物生长茂 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盛,土壤动物种类繁多。后来,由于上游地区一农药厂的 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壤环境持续恶化,原污染废水排入河流,造成该地农田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安全知识培训
- 大学班助考试题目及答案
- 车站售票员考试题及答案
- 现代农业与新质生产力的融合发展
- 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变量
- 新质生产力与金融创新的协同发展
- 七年级备战期末考试教育主题班会方案
- 天水麻辣烫:新质生产力的微观体现
- 民族的舞步课件
- 新质生产力相关企业的特征
- 物资采购材料管理办法
- 河北省琢名小渔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数学(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试题库(有答案)
- 2025-2026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考试薪酬福利管理模拟试卷
- 重庆中医药学院2025年第二季度考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边境巡逻无人机2025市场细分与增长潜力分析
- 2025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无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福建-福建行政岗位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与初赛考纲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