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1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2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3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4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通用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答)大年夜一家人

2、在一起吃团圆饭,多么幸福啊!不过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她在街上卖火柴会发生了什么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什么?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生答)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1、大家都是一群爱学习的好孩子,希望下面的录象能帮你解答一些问题。请同学们留意画面,用简洁的言语说说故事的内容。2、录象毕竟太直观了,而我们想了解这位来自丹麦的童话大师笔下的精彩,还必须读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3、好,请大家读下面的句子。(生读)老师相信你们把这些句子放到课文中

3、,会读得更好。4、现在,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再读课文,说说你认为小女孩怎样,哪些地方的描写让你最感动?在四人小组里交流。5、你觉得小女孩怎样?,用一句话谈谈你的感受。(生:小女孩很可怜。)“可怜”这个词用得好,还可以用别的词吗?(悲惨)6、小女孩的命运是悲惨的,从那些地方体现出来呢?三、理解课文,交流感受。以汇报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生:我从“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体会到小女孩很可怜,本来大年夜是合家团聚的日子,小女孩却在街上卖火柴,多可怜啊!生:我从“她的旧围群里兜着许多火柴,手

4、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知道小女孩是多么悲惨,她生在一个人情冷漠的社会里,那里的人没有一点同情心。生:我从“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体会到小女孩很凄凉,爸爸不疼爱她,小女孩有家不能回,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又死去了。生:我还从小女孩在墙角擦燃火柴看到美好的幻像中体会到小女孩很悲惨。这里作者运用的是侧面描写。师:大家同意这说法吗?(生异口同声:同意)谁来谈谈你的见解?生:我来谈。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冷,她需要温暖,她就幻想有火炉;因为饿,她就幻想有食物;因为圣诞节就要来了,她就幻想圣诞树;因为现实没人疼爱,又想念奶奶

5、,她就幻想出奶奶。生:就是因为现实与幻想有着如此大的区别,幻想越美好,就让读者觉得她更悲惨。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小结: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令人同情的小女孩!面对冷冰冰的天气、冷冰冰的亲人、冷冰冰的社会,小女孩悲惨地死去了。2、延伸: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此悲惨,你们可以为她改写命运吗?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2设计理念:一是巧用课件创设课文教学情景,渲染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二是做到主线分明,细节饱满。抓住课文重点段进行教学,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式,紧扣重点词句抓住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幻想粗线头教学,课堂上采用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老师进行对

6、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落实新课标精神;三是注重朗读感悟和指导,突出语文本色教学。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指导学生朗读感悟,采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去读懂课文内容,保证学习充分的读书时间,还原语文教学本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齐读课题。二、略讲14自然段。1、师:什么时候小女孩在哪里卖火柴?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的1至4自然段,边读

7、边将有关的词句做上记号。2、指名回答:谁能够用“什么时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来告诉大家1至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大年夜一个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师相机板书:卖火柴(大年夜)。师:通过朗读你还知道了什么?3、创设情景,打开课件(一)配乐,师激情描述14自然段的内容。师:大年夜,在雪花漫天飞舞的街头,一个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在街头卖火柴,可怜的小女孩由于一整天没卖掉一根火柴,不敢回家,就孤零零地坐在冰冷的墙角里。此时,她又冷又饿,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已的小手吗?(学生:敢!)师:对,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小女孩勇敢地擦燃了火柴来取暖,借着微弱的亮光,她进行了

8、美好的幻想。师相机板书:擦火柴(美好的幻想)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511自然段,思考回答:小女孩一共几次擦燃火柴?(设计意图:一至四自然段内容较浅显易懂,教学中老师的提问语言简练:“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去检验学生是否读懂课文,老师的配乐描述课文内容,有效地帮助学生进入课文学习情景中来。)三、精讲、细读感悟第5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第一次擦火柴,小女孩看到了什么?请大家边听边想,生读完后,师指导评议:谁能说说他读得怎么样?2、指名回答: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大火炉)相机出示课件(二)(大火炉画面)。师:讨论一下,她为什么会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大火炉?学

9、生讨论后汇报交流。3、指导朗读。师:哧!火柴燃起来了,饱受风寒的小女孩看到暖和的火炉时,她的心情怎样?感觉怎样?(喜悦、舒服)师: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惊喜、兴奋)你能把描写小女孩当火柴燃起来后喜悦、舒服的句子读一读吗?(指名读“哧!火柴燃起来了多么舒服啊!”后评议读。)师:火柴灭后,小女孩的心情又怎样?(痛苦)用什么语气来读?(失望、悲伤)谁能用失望的语气读一读火柴灭后小女孩心情痛苦的句子?(指名读“哎烧过的火柴梗。”后评议读,齐读。)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第五自然段。(师读火柴燃之前的句子;女生读火柴燃时的句子;男生读火柴灭后的句子。)4、小结学法,指导学习。用课件(三)出示本自然段学法提示:

10、“边读边思考:小女孩擦燃火柴幻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这自然段为精讲,主要以指导朗读为主,通过指名读、评议读、齐读以及师生合作朗读等多种方式去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而这些朗读方式的转换也是精心设计的,体现了由个体向群体变化的过程,在反复的指导朗读中,学生会渐入情景,会从内心处体会和品味小女孩擦燃火柴过程中的一喜一悲。学法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梳理了学习思路,是为下一步的自学作准备。)四、自主学习。指导学生用第5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611自然段。过渡语:同学们,小女孩第二(三、四、五)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学习第五自然段的方法自学

11、611自然段。1、生自由读,师提示: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边读边用笔将有关词句做上记号。2、检测自学情况。指名回答:小女孩第二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师相机出示课件(四)(烤鹅画面)师追问:她为什么会在亮光中幻想到烤鹅?方法同上打开课件(五)圣诞树画面、奶奶的画面、奶奶抱着她飞走的画面。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0节。师:假如你们就是文中凄苦的小女孩,当那么温和、那么慈祥的奶奶出现在你有眼前时,你是怎样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又是怎样急切地祈求奶奶把你带走呢?打开课件(六)出示第10自然段语句:“奶奶,你就会不见的!”自由读;指名读;全班分角色读:女生小女孩,男生旁白4、讨论:她为什么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

12、5、打开课件(七)出示重点句:“她们在光明和快乐中地方去了。”理解感受重点句。师:读后你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让小女孩的幻想画面再现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这几个自然段的教学采用粗线条的处理,两处重点句段的指导做到了粗中有细,老师激发性语言对调动学生的情绪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的朗读感受、讨论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也得到了培养。)五、指导读好第12、13自然段。1、师:一盒小小的火柴,在如今生活富裕的年代是寻么的微不足道,甚至找不到地方买,可是,就是这样一盒小小的火柴,曾经给小女孩带来那么多快乐,那么多幸福!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预

13、设:小女孩很可怜!我很同情她!或跟小女孩比,我们真幸福啊,师相机板书:同情2、师:请带着对小女孩的同情齐读第12、13自然段。3、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师板书:冻死街头(悲惨结局)4、师:她死时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用第13节中的一句话回答。打开课件(八)出示重点句“她曾经幸福中去了。”5、指导理解两个“幸福”,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受情。相机板书:不满【教学反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世界童话之王”安徒生的杰作之一。它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表达了他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的重点是讲这个小女孩在又冷又饿的情况下,

14、为了暖和暖和快要冻僵的身体,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并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而这些幻象又恰恰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了能够让这些在幸福中生长的孩子们领悟到作者这种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我实施了这样的教学方案:1、强调精读细说:“读”是语文课的基础。要使学生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卖火柴”这部分,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再结合具体语句、段落相互交流感受,重点认识小女孩现实生活的悲惨和痛苦。“擦火柴”这部分,让学生自读,使学生领悟作者的想象描写完全基于现实,十分合理。同时抓住课后习题来“说”。课后习

15、题的设计意图在于关注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我给学生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读、说的机会。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选择读、说的内容、形式。全班交流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独立体验。2、读议结合:我让学生精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这一自然段,了解作者在这一段中的写法以及小女孩的心理变化后,针对“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这一重点句子来讨论,先是提出了:“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然后又提出了:“作者为什么不写小女孩就在暖烘烘的火炉边度过那美好的夜晚,而要那么残酷地写出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孩子们通过交流,不仅理解了:是因为小女孩在火柴光里看到了

16、美好的幻象,所以才说这火光是奇异的;还了解了作者这样对比写是为了突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同时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接着我再让学生以此方法学习小女孩其他四次擦燃火柴的段落,这样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以现实生活为依据展开合理想象的写作方法。2、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感受小女孩几次擦亮火柴时的幸福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出示小女孩画像,引入课题。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童话故事,这是一个令人牵肠挂肚的小女孩,这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二)播放课件现在,我们听到了呼呼刮着的寒风,我

17、们看到了簌簌而落的雪花,就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就在这旧年的大年夜,小女孩衣衫破烂,赤着脚,蜷缩在墙角,身体在瑟瑟发抖。二、变序学文(一)导读第三部分(出示小女孩含笑而去的画面)第二天早晨,雪止风停,太阳出来了,可是小女孩的命运如何?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啊!大家看,小女孩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年龄,然而却被活活地冻死了。打开课本,伴着音乐,让小女孩在我们的朗读中,充满无限同情的朗读中安息吧!(师生齐读)对小女孩的死,冷漠的人是怎么说的?然而这暖和的阳光下悲惨的一幕却深深地触动了安徒生爷爷,他由此产生了美好的想象。(二)展开研读擦火柴部分1、朗读学习(1)教师指导理解第一次擦火柴的段落请快速浏览课

18、文的第五至十一自然段,看文中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看到了什么?能在课文中找出原句吗?第一次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第二次是“她又擦了一根”。第三次是“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第四次是“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第五次是“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了什么?用划出(火炉),这一次的幻想给人什么感觉?(温暖)(2)指导朗读,体会含义,表达感情(出示课件)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同情)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自己的小手吗?(犹豫)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惊喜)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满足)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失望

19、)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遗憾)(3)学生自主学习小女孩第二次至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刚才老师指导你们学习了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过程,请你们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小女孩第二次至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段落并填写手中的表格)(4)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感情上有什么变化?我们一起学习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现在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填写表格的内容。2、自由读3、指名比赛读(三)回归第三部分小女孩被冻死了,此时此刻,站在丹麦冰冷的街头,望着含笑九泉的小女孩,我们能说些什么呢?三、品读课文,揭示主题联系上下文,大家想一想小女孩心中的“幸福”是什么?文中两次出现“幸福”这个词,“幸福”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四

20、、拓展延伸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会对她说些什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2、理解重点句。(1)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新年的幸福中去。(2)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二)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理解词句,领悟课文中心的能力。2、指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四)、美育渗透

21、点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难点及疑点(一)重点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二)难点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三)疑点小女孩死后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她真的能飞到“没有寒冷,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吗?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所需要使用的表格(课前发给学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质疑问难1、师包含深情地说:在上节课里我们认识了安徒生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你看大年夜的晚上,她正在大街上哆哆嗦嗦地走着,又冷又饿。(课件出示风雪中的小女孩,同时播放悲凄的音乐)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说什么?(生答:小女孩的生活多么悲惨

22、!小女孩多么饥饿、多么痛苦、孤独啊!小女孩真可怜!)3、可是文章结尾却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课件出示这句话。齐读。你有什么疑问?(生问:为什么会感到幸福?幸福是什么含义?她看到哪些美丽的东西?)二、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一)有感情朗读五次描写幻景的句子。1、她擦了几次火柴?她看到了哪些美丽的东西,请快速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指名回答。2、请用“”画出描写这些幻景的有关语句有关,读一读。最喜欢的语句大声地多多几遍。读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能不能用一些词语来概括?3、交流反馈:(1)、同学们找到写幻景的句子吗?读了以

23、后有什么感受?(2)、是啊!这些幻景确实非常美妙、神奇,那么我们进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一下吧!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至二个幻景认真地读一读,去感受幻景的美妙、神奇,然后用你的朗读把那种美妙、幸福的感觉表达出来。(学生练读)(3)、朗读反馈(按照学生朗读的顺序交流)第一次幻景:我们先请读第一个幻景的同学来读一读(评议)朗读处理: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轻读:读出尽情享受、陶醉;重读:读出惊喜)齐读第二次幻景:在第一次幻景中,小女孩尽情享受火炉带给她的温暖,那么第二次幻景带给小女孩的又是什么呢?谁愿意来读?为什么读的时候,声音放轻了,放慢了?(课件演示,感受)是啊,看到这喷香的烤鹅向她

24、走来,万分饥饿的小女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第三次幻景:想读的同学一起读,说说你有什么独到的朗读处理吗?(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要读得快些,读出惊呆了)第四次幻景:a、最后一次小女孩看到了她亲爱的奶奶,看到了世界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她是怎样对奶奶说的,谁来读读?请女孩子当那个小女孩,把她又惊又喜又急切的心情读出来,好吗?b、奶奶确实没有离开,而且变得更加高大、更加美丽教师范读(结合课件演示):她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好好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那么这一段话,你准备怎样来读?指名

25、读,谈感受。4、连读四个幻景:(老师有个小小的建议,我们把四次美妙的幻景连起来读一读,怎么样?)分工:第一次一、二两组同学读;第二次三四两组同学读;第三次男同学读;小女孩的话女孩子读;最后飞走了全班齐读问:通过刚才的朗读你又发现了什么?体会的幻景越美好,与出现破灭的结果一旦相联系,则更凄凉,为后面的比较作基础。大量时间的自读自悟,体现人文性,珍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二)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幻景呢?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过渡:幻景是美好的,但幻景终要消失,每一次火柴灭了,小女孩面对的是怎样的情景了?理解幻景破灭的句子出示句子:(1)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26、。(2)这时候,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这时候,火柴灭了。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简直成了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有一颗星星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红线。请学生谈谈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轻声读读这些句子,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在幻象与现实的再次鲜明对比中,发现小女孩在美妙的幻象中没有寒冷、饥饿、享受着快乐与疼爱。她是幸福的。当火柴熄灭时,她又会回到冷酷的现实,学生此时认识到小女孩这时的幸福是可怜的。过渡:天空中闪烁的星星让小女孩想起了奶奶,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最后一次是怎样擦燃火柴的呢?生答。她以前是怎样擦燃火柴的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语句。生回答。(三)体会擦火柴时的不同心情课

27、件出示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整把火柴。问:有什么不一样?第一次的不敢,最后一次的急切、毫不犹豫,反差时是多么大啊,这里,你又读懂了什么?连读这五句话。三、解疑内化。1、读后思考。(1)齐读课文最后一部分。思考:死对平常人来说是件痛苦的事,但对小女孩来说也是不幸的吗?(2)交流讨论。(3)谈谈对文中两个“幸福”含义的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28、把发现留给学生,就是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尝试着自己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学习活动充满生气和活力,充满愉悦和欣喜,充满思考和想象)2、指导朗读。小女孩冻死了,我们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出来。课文的第12自然段这样写到:(引读)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课件演示)3、如果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了我们中间,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呢?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合理想象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学生在畅谈中再一次激起对小女孩的同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四、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2、写一篇

29、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5教学设计理念:本文设计依据“以读为本”“尊重个性”“自主合作”的理念,采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馈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读、自司和合作学习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以达到教与学的情感共鸣。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令你感动的句子。(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女孩五次幻想的事物,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和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主要途径,让学生在读中质疑、释疑,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

30、体会情感。引导学生把读、思、议结合起来,想像出画面,议出感司,读出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对穷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2)激起学生对旧社会的憎恨和对新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教学重难点:1、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教学准备:关于填写擦燃火柴的表格、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一、从课题入手,整体感知课文1、师:(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生:(师指一名学生朗读)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31、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师:这是当年九岁的刘倩倩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女孩(板书:女孩。学生读一读)。加上“小”字再读,带给你怎样的感觉?(生答)2、师补充课题。要求学生默读全文。并谈一谈:这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默读课文,之后汇报。)3、师小结:从同学们的话语中,我听到了可怜、美丽、悲惨、没有疼爱的声音,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又冷又饿又漂亮的小女孩形象。设计意图(用教

32、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读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既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又奠定了本课以突出情感为主的教学基调;让学生谈对小女孩的看法,学生学有所获,奠定了对小女孩的同情心的情感基调。)二、检查预习,理清课文层次1、检查生字词师:课文我们已经做了预习,让我们一起来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语。(师课件出示:乖巧、围裙、硬币、哎呀、橱窗、饥饿、喷香、兜着)2、这是一个可怜、孤独、痛苦的小女孩,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想一想: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小女孩现实生活的,哪些段落又是描写小女孩的幻想部分的?小女孩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将课文划分为三部分:(14)现实生活;(510)幻想;(1112)结局)生汇报。三、品读

33、语句,体会小女孩的穷苦1、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们轻声读文章14自然段,边读边画一画:你从哪些语句读出了小女孩的不幸,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学生自读,师巡视。生汇报。(预设)生:“在这又黑又冷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一向是她妈妈穿的。”从这体会出小女孩的冷,她根本就没有鞋穿,赤着脚在街上走,这可是下雪的天呀!师:是呀,你读懂了小女孩的冷,(师板书:冷)。还有谁也读出了小女孩的冷?生:“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我从这里读出了小女孩真的是冷到了极点,真是寒冷极了。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向我们走来。生:“这整天,

34、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我认为在这举家团聚的日子里,街上行人稀少,该买的东西早就准备好了,谁会在今天去买小女孩的火柴?生:“她不敢回家,回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这天还要去卖火柴,足可见她家境的贫困,让她有家而不敢归,实在太可怜了。师:你们都读懂了小女孩的寒冷,谁还读懂了别的?生:“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风还是可以灌进来。”家里和街上一样冷,这样的家,回与不回又有多大关系呢?小女孩同样是多么的孤独呀。她多么渴望父母的关爱呀!2、教学建议:1)学生反馈句子,自由表达自己读后的体会。2)其他补充,发表自己的见解。3

35、)指导学生抓住加点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3、师引导:同学们,家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什么感觉?(家是温暖而幸福的,唤起学生对家温馨的回忆,为后文作好铺垫)4、师:然而,卖火柴的小女孩却有家不能归,不敢归。文中有一句强调了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小女孩也忘不了。谁能告诉诉我是哪一句?生读句子。5、师:大年夜是人们一年一度团聚的时刻,卖火柴的小女孩她是人,毕竟还是个孩子,也毫不例外地希望在这大年夜里能和家里的人团聚在一起,如此小小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这更让我们对她产生同情。孩子们,大年夜这三个字,你能联想到什么?(让学生紧扣可怜,将小女孩的大年夜与我们的大年夜相比,更突出上女孩的痛苦与孤独。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36、相机板书:饥饿、痛苦、孤独)6、师:是呀,作者和我们一样,都对小女孩有着同样的感情,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生齐读“可怜的小女孩!”师一次次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唤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7、此时此刻,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生发挥想象谈一谈)8、播放风雪声,教师和学生进行填空式小结:同学们,因为家里太穷了,小女孩只好在大年夜,冒着风雪,赤着脚到街头买火柴。她又_又_地向前走。一双小脚冻得。但是,一整天,谁_,谁_。设计意图(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对语言的自我感悟,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畅谈体会,感悟小女孩生活的穷苦以及命运的悲惨。在感情朗读中体会作者流露在其间的情感。)四、师总结

37、:大年三十夜里,天冷极了,小女孩又冷又饿又累,她孤零零地在雪地里走着,最后就蜷缩在了墙角里,她太可怜了,太冷,太饿了!于是,她擦燃了火柴,这为她凄惨的故事增添了一份美。这是一份怎样的美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此时,对于这位小女孩,你的脑海中会浮现一幅怎样的画面?(生自由说自己仿佛看到的画面)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在脑海里产生对小女孩的印象,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2、师:小女孩的结局怎样?谁来读读小女孩死时的样子?(生读句子“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引导质疑:小女孩死了,死本来是

38、痛苦的,为什么她的脸上反倒还有幸福的感觉呢?(生说自己的见解)二、研读,了解五次幻想的内容1、师引入:这就是课文的第二部分内容,小女孩在极度寒冷、饥饿当中出现了种种幻想,她到底看到了些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510)自然段,边读边完成下面的表格,并说说小女孩当时的心情怎样?(学生自由读文,师出示幻灯片)2、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四人小组每组一份)学生完成后汇报,师相继显示结果。教师追问:小女孩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学生回答:冷)3、师请五位同学读这五次擦火柴的部分。每读完一次,师用语言将它们连接起来。4、在这种种幻想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次?同桌互相说说感兴趣的理由。(师请学生进行汇

39、报,说说理由,并让其他同学提出问题,让学生从文中进行发现交流)师:小女孩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幻想?预设生:因为小女孩又冷又饿,所以她会想到火炉,烤鹅。生: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小女孩是寒冷、饥饿、痛苦的,她想得到温暖和幸福,所以她会想到这些。生:小女孩无人关爱,她渴望得到温暖、幸福、快乐,因此,她的眼前出现了种种美丽的幻想。师:同学们讲得真好!是呀,小女孩的现实生活中只有寒冷、饥饿、痛苦与孤独。她渴望拥有这一切。当她擦燃火柴从幻想中,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毕竟,火柴终归是要熄来的呀,火柴一灭,所有渴望没有了,每次的结果是怎样的,作者是怎么写的呢?读一读,找找相关的语句。(现实与幻想的比较,更突出小女孩的寒冷、饥饿、痛苦、孤独。)生读文。师相机出示:“她坐在那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