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处理加药系统的改进与提高_第1页
地表水处理加药系统的改进与提高_第2页
地表水处理加药系统的改进与提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表水处理加药系统的改进与提高(神华准能公司公用事业公司,内蒙古薛家湾010300摘要:文章论述了净水厂处理黄河地表水加药系统的改进技术措施,提出新的水处理加药系统工艺,并对运行 的机电设备在生产上存在的缺陷、弊 端进行完善和改进, 在生产上取得了成效。关键词:絮凝效果;助凝剂;加药搅捋计量装置中图分类号:X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 6921( XX)15 0067 01地表水处理加药系准能公司净水厂处理净化黄河地表水,负责向准能一 电、国华二电提供循环冷却水工业用水,该厂的原水是来自小沙湾黄河水,设计日处理量为5万t/d ;处理工艺是只加一种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净水厂经

2、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运行观察,发现处理黄河地表水单加一种PAC絮凝沉砂效果不佳,出水浊度较高,而电厂循环冷却水 要求水的浊度一般在12mg/L? 15mg/L。当时又处于低温低 浊水状态,处理起来难度更大,如仍采用原工艺 系统处理黄 河地表水, 其水质及能力既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又不能满 足电厂工业用水,对用水企业造成了较大的压力。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结合生产实际状况,在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的混凝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黄河地表水处理的絮凝剂品种:聚合氯化铝 (PAC)和聚丙烯酰胺(PAM)及经济可行的 投加剂量,对原有的水处理加药工艺进行了改进,即:在向原水中只投加一种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同时

3、,按一定比例投加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助凝剂,配合使用效果比较理想,再经后续工艺处理后,出水浊度可以达标;由于处理工艺的改进及所需絮凝剂的特性、配制、投加等特点,原加药系统设备不能适用,必须进一步完善其设备条件,并对设备在生产上存在的缺陷、弊端进行技术改造,符合切实可行的水处理工艺的要求,处理的水质不仅满足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并可大幅度降低PAC用量,节约费用的同时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提高设备效率,既解决了生产实际运行的技术问题,又保证了整个供水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高职工的节能降耗意识和企业的经济 效益。1研究与改进在水处理过程中,絮凝剂的投加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我们根据原水本身

4、的具体情况(水量、浊度、水温、PH值)和不同絮凝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投加方法,配合后续的处理工艺,作了进一步研究、探讨、分析 C1.1絮凝试验冃的模拟实际情况,水温3? 15C,向不同浊度(v 57mg/L、57mg/L? 100mg/L,> 100mg/L )的原水投加已配制好的不同 种类、不同剂 量、不同比例的絮凝剂,充分混合观察浊水中 絮团的形 成情况和沉降速度, 静置一段时间测出上清液浊度(出水浊度),找出处理该水质条件絮凝剂 品 种和匹配的投加量。1.2试验结果如下2结论通过多次试验,发现向浊水单独投加PAC或PAM剂时,浊水絮团形成慢且小,出水浊度高,达不到我们的要求(见表1

5、)。PAC和PAM配合使用,先投加一定浓度的PAC再投加较低浓度的PA M絮凝效果较好;两种药剂的投加量均可 降低:PAC15mg/L PAM1.0mg/L以下,出水浊度可达到10mg/L以下(见表2)。原水浊度对絮 凝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原水浊 度越大(> 100)时,投 药效果好,浊度可降到10mg/L 以下;原水浊度越小,投药效果相对较差(见表3、表4)。水温絮凝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水温高效果明显(见表5)。740) this.width=740"border= un defi ned&#111 nmousewheel="return zoo mJ m g(

6、 event,thi® ">3经济效益分析若单加PAC按处理量4万t/d计,PAC投加量至少达到30mg/L ,则一年药剂费用为:3.6 元/kg X 30mg/1 X 40 000m3/d X 365d = 1 576 800 元若投加PAC和PAM药剂,PAC投加量为15mg/L, PAM最大量为1mg/L,按处理量4万t/d计,则一年药剂费用为:3.6 元 /kg x 15mg/LX 40 000m3/d x 365d+ 20.5 元 kg x 1mg/L x 40 000m3/dx 365d = 1 087 700元显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两种药剂配合使用比单

7、加一种药剂节约费用近31%现改进的水处理工艺已在净水厂生产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和证实,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由于该厂的原水是黄河水,其水质随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笔者在实际生产工作中,根据系统水量和水质的变化、科学试验及现场实际运行情况,不断摸索与总结,确定了不同比例的絮比例投加,水质凝剂投加量。通过实践运行证明,只有将两种絮凝剂按一定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与原来的水处理工艺相比,不仅絮凝剂的投加量明显减少,降低了药耗,而且能够生产出优质水向电厂供给,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4设备条件的完善与技术改造由于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及PAM不同的特性、配制、投加等,原设计只装有2套PAC的搅

8、拌加药装置,不适用高 分子有机PAM的溶 解与投加,必须进一步完善原系统设备条 件,并对设备 在生产运行上存在的缺陷、弊端进行技术改造。因为PAM是高分子有机物、水溶性差、黏度大,必须缓 慢撒入水中,否则结块堵塞管路,稀释状态下易发生降解,我们了解了 PAM以上特性,重新设计增设了1台搅拌罐和1台计量泵,搅拌罐为不锈钢质$ 2 200 X 2 000配备7.5kW电机,采用双层螺旋 式叶轮,转速为115r/min ,扭距大,利于PAM的搅拌;计量泵为JD型,流量为1 600L/h,专用投加计量PAM与 原计量泵配合使用,满足了水处理工艺,能够顺利完成絮凝剂的配药投加任务,保障生产合格的工业用水。根据试验和生产实际观察,加入PAM的投入点应在加入PAC投入点之后,即原水先与PAC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经 一段时间后再与 PAM混合,二者间隔时间一般在 0.5min? 1min,效果最佳。因此,增设加长 PAM管,加大二者投入 点之间距离,二者距离为15m现处理效果非常好。5结朿语总之,通过对净水厂水处理工艺和加药系统进行的技术改造,解决了生产运行系统的技术问题,不仅能够生产合格的水质,满足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而且大幅度降低PAC用量,据2 003年、XX年统计PAM千吨水药耗降低到0.2? 0.24kg, P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