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命题点一命题点一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谁知道变作了欺人计。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道是圣门高第。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这段材料反映了这段材料反映了( ( ) )A A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开公平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是一种公开公平的选官制度B B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C C明朝时采取八股
2、取士的弊端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D D科举制度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科举制度为隋唐的繁荣提供了人才支持C C命题点二命题点二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1 1一个集中: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一个集中: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2 2两对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君权与相两对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权之间的矛盾。3 3三大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被废三大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和地方除;中央权力不断增强,地方权力不
3、断削弱;中央和地方机构不断完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机构不断完善,行政效率不断提高。4 4四个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服从中央、思想控制四个特征: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服从中央、思想控制不断强化、文化专制不断强化。不断强化、文化专制不断强化。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一到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图三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 )A A封建制度的完善封建制度的完善 B B生活习惯的变化生活习惯的变化C C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文明的进步 D D君主权力的强化君主权力的强化 D D题组一题组一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史料一罢丞相
4、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史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学士鲜所参决。史料二故宫导游说:史料二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偏房,在雍正时,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常考角度常考角度】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影响。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影响。【考点链接考点链接】 历代帝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历代帝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知识运用知识运用】(1)(1)史料
5、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史料中的史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史料中的“帝帝”是指谁?是指谁?“帝方自操威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答案答案】 明朝。明太祖。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的明朝。明太祖。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的手中。手中。(2)(2)史料一中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史料一中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答案答案】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3)(3)史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史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对该机指的是哪一机构?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答案答案】 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
6、君主集权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的进一步强化。题组二题组二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史料一成祖疑惠帝史料一成祖疑惠帝( (建文帝建文帝) )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异域,示中国富强。( (敕郑和敕郑和) )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八百余人,多赍( (携带携带) )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丈者六十二。史料二史料二( (郑和自述郑和自述) )自永乐三年自永乐三年(1405 (1405 年年) )奉使西洋,迨今
7、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历番国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唯恐弗逮,无不竭忠于国事,尽诚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唯恐弗逮,无不竭忠于国事,尽诚于神明乎!于神明乎!天妃灵应之记天妃灵应之记碑碑史料三关于闭关锁国政策,梁廷枏的史料三关于闭关锁国政策,梁廷枏的粤海关志粤海关志记载:记载:因清政府担心因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澳门矣久,将又成一澳门矣”。故于乾隆
8、二十二年。故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1757年年) )下令停下令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乾隆五十七年乾隆五十七年(1792(1792年年) ),乾隆帝在给英王的训谕中说:,乾隆帝在给英王的训谕中说:“天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常考角度常考角度】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意义,闭关锁国政策的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意义,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影响。原因及影响。【考点链接考点链接】 丝绸之路,唐朝、宋朝的对外交往,丝绸之路,唐朝、宋朝的对外交往,“一带
9、一带一路一路”倡议。倡议。【知识运用知识运用】(1)(1)根据史料一,分析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根据史料一,分析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答案答案】 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国威。寻找建文帝和宣扬国威。(2)(2)根据史料一、史料二,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根据史料一、史料二,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答案答案】 人多、船大、时间早、次数多、航程远。人多、船大、时间早、次数多、航程远。(3)(3)根据史料三分析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并结根据史料三分析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答案答案】 统治者害怕外国人久居割占中国土地;清朝前期统治者害怕外国人久居割占中国土地;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绪饱满进入职场课件
- 2026届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2026届蚌埠市重点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春季学期教务处工作方案
- 幼儿园班务新学期工作方案
- 酒吧营销活动方案年
- 全年销售工作方案
- 调查队面试题及答案
- 旅游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 税务延期面试题及答案
- 唯奋斗最青春+课件-2026届跨入高三第一课主题班会
- 共青团中央所属事业单位2024年度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分级护理制度》考试试题(及答案)
- 高中喀斯特地貌说课课件
- 气候变化与健康课件
- 公司电脑配备管理办法
- 留疆战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楼板下加钢梁加固施工方案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 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