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科研求发展抢抓机遇促效益_第1页
立足科研求发展抢抓机遇促效益_第2页
立足科研求发展抢抓机遇促效益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足科研求发展 抢抓机遇促效益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成立于 1975 年,现与张掖市林果花卉种苗培育 中心、张掖市森林公园实行三块牌子、 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现有在职职 工 78 人,其中林业高级工程师 3 人,工程师 12 人,助理工程师 20 人。 经营土地 2000 亩,主要从事林果花科研、良种苗木培育及林业高新技术 的示范推广, 作为全市林业的窗口, 在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及社会经济可 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林业科技支撑作用。 中央及省上领导曾庆红、尉健行、杨汝岱、布赫、孙英、宋照肃等领导多 次到林果研究所视察指导工作, 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一九九

2、八年被甘肃省 政府确定为“农业高科技产业示范区的核心区” ,一九九九年被国家财政 部确定为“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 建设单位, 一九九七年被团 地委评为青少年教育基地, 一九九八年被甘肃省林业厅、 省旅游局、 团省 委评为森林生态旅游先进单位和青少年教育基地, 二 000 年被团中央等六 部委确定为全国 14 家“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被团省委确定 为“甘肃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西部生态建设高度重视程度, 2003 年出 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更是对林业作出了科 学的定位,林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空间。 我所在市委、市政府及林

3、业局、 科技局的领导、关怀、支持下,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 决 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观,把握和利用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不断打造新的发展优势, 通过 干旱荒漠区造林、 育苗技术及城镇绿化等开展各项试验研究, 大力发展科 技产业,强化技术创新,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紧紧围绕林业科技推 广、科技开发、科技服务等工作,以“林、果、花、草、游”为工作重点, 以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甘肃张掖示范区林果所示范点建设为 契机,使林业科研工作取得了理想的成果和效益, 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 发展。一、以科研项目为立所之本,为我市林业建设提供科技

4、支撑 我所以防护林、 生态林、 经济林试验研究为主线, 先后承担各类科研 项目 42 项,获国家、省(部) 、地(厅)科技进步奖、星火奖、推广奖 28项。自 1996 年以来,以防护林更新换代、可持续经营和种苗培育技术 及经济林名优特品种的引种、 中试、示范、 推广以及基地建设等为主要研 究内容, 相继创造性地开展了杨树良种收集和繁育、 张掖灌区农田林网可 持续经营研究、苹果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ABT生根粉推广应用技 术研究、 生物农药应用技术研究、 苹果梨更新改造技术研究、 良种杏推广 等源于生产、高于生产、指导生产的重要课题研究。其中, 苹果梨优质 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填补了省内空白,

5、种苗培育大棚监控系统与甘工 大合作,充分利用甘工大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优势和我所在种苗培育方面的 优势,联合攻关, 特别在土壤湿度的测定上有新的突破, 总体水平达到了 国内林业行业领先水平, 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已完成的 杨树良种 收集和繁育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收集、保存杨树优良无性系 84 个, 建立杨树种质基因库 130 亩, 筛选出的部分无性系已在农田林网建设及更 新改造方面发挥了效益。 河西灌区节水型高效林业试验研究项目获甘 肃省农业科技推广三等奖, 果树滴灌试验示范获张掖地区科技推广三 等奖,为在张掖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提供了依据和起到了示范作用。 张 掖灌区农田林网可持续经营研究

6、项目, 成果水平达国内领先, 获张掖市 科技进步二等奖。张掖川灌区主要树种病虫害综合防治试验示范获张 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特别是 1999 年通过财政支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 区甘肃张掖示范区林果所示范点建设, 使林果花卉实用技术、 节水技术得 到了有效的示范推广, 为提高周边地区的生产力水平、 繁荣农村经济、 带 动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科技支撑,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 带动作用。为培植地方财源、 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良好的辐 射、聚集、扩散作用。 张掖市林果业研究所已经成为甘肃林业发展的一面 旗帜,充分地显示了林业科技示范推广的“窗口”作用。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7、为林业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为适应科技发展要求, 提高我所科研水平, 大力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 进程,准确快捷地掌握各类林业信息和动态, 加强与科研院所、 企事业单 位的交流与合作, 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先后建成科技楼一座、 学术报告厅 5oom及实验室3oom,并购置了计算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数码 复印机等一批现代化办公设备, 内部进行微机网络化管理。 建立了“张掖 林果花信息”网站,在与外界信息交流、科技合作、远程培训等方面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建成 3016m2 自控五连体大棚一座、 5000m2 全自动高标准十连体智能温 室一座,4000吊无支柱节能温室8座,积极开展林木花卉温室栽培及

8、繁育 技术试验研究,在针叶树扦插育苗、葡萄容器育苗、花卉组培快繁、鲜切 花周年供应技术研究、应用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推广运用林业新产品、新技术,为林业工程建设提供技术保障1、工程节水技术水是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生态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因 黑河流域特殊的水资源和气候环境条件, 国务院决定建立 “黑河流域节水 型社会建设示范”,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要使有限的生态用水发挥 最大的综合效益, 必须走节水之路。 为此,我们在选育抗旱低耗水植物的 同时,大力开展工程节水技术试验,投入 200 多万元完成了 2000亩低压 输水管道灌溉、 100亩针叶树种苗繁育区喷灌

9、、 100 亩经济林栽培区滴灌、 50 亩设施栽培区的微喷灌,节水效果明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2、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吸水保水剂等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 加大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吸水保水剂等新产品 推广力度,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重点应用ABT生根 粉、GGRPT菌剂、保水剂、激活剂,以及具有促进苗木生根兼肥料作用 的磷酸二氢钾、黄腐酸钠、腐殖酸钠等药物, 与其它抗旱措施相配合。 ABT、 GGRfc要用于蘸根处理,加速苗木生根;PT菌剂在苗木培育中用于接种菌 根菌, 提高土壤肥力; 保水剂在抗旱造林中用来拌土或蘸根处理, 可节水 50-70%,节肥 30%,并提

10、高其他成份的利用率,改善土壤结构和通气性; 也为幼苗低成本长途运输带来了好处; 0.2%磷酸二氢钾用于叶面喷雾; 40 倍黄腐酸钠液用于叶面喷施,降低植物蒸腾强度。3、病虫鼠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推广多树种配植, 营建稳定的生态环境, 减少病虫的发生; 应用生物 措施防治害虫, 重点推广白僵菌、 苏云金杆菌、 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农 药及其它仿生制剂防治鳞翅目害虫, 采取物理机械灭虫, 如人工除虫、 压 卵块、灯光诱捕等措施。通过各种生物、化学、综合防治措施以及生物农 药应用技术,严格将林业重点工程示范点的病虫鼠害控制在安全阈值之 下。4、高价值经济植物栽培技术先后引进省内外优良品种, 通过多年的

11、试验研究, 总结出了经济林品 种仁用杏、沙棘,优质牧草四翅滨藜、紫花苜蓿以及中药材黄芪、党参、 板兰根等树(草)种的栽培技术,为全市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工程 建设提供了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四、强化基地建设,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种苗 根据西部大开发的形势和需要,从“种苗生产,科技先行”的高度出 发,充分利用我所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在苗木的电热温床快速育苗、 速生丰产林苗木繁育技术、 困难立地条件下造林技术、 寒区旱区节水植物 选育、荒漠化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了提高种苗繁育质量, 规范基地管理, 对种苗基地进行整体规划, 以树种用途划分功能区, 以市 场需求调整种苗

12、繁育结构。近年来,我所投资 80 多万元,先后引进北京 桧、白皮松、龙爪槐、香花槐、四倍体刺槐、金枝国槐、美国黄榆、欧洲 大叶榆、裂叶榆、金丝垂柳、樟河柳、快柳、大果沙棘、四翅滨藜等城镇 园林、国道绿化、退耕还林、 防风固沙等工程建设所需树种, 引进红香酥、 绿宝石、黄金梨、丰水梨等新品种 27 个,赤霞珠、梅鹿辄、黑比诺等酿 酒葡萄品种 8 个,红地球、非红无核、美人脂等鲜食葡萄品种 15 个,为 张掖市苹果梨更新改造及产业基地建设提供良种储备。 采用电热温床催根 处理、全光照喷雾扦插、增温除草膜应用、稀植育苗等技术措施,培育青 海云杉、祁连圆柏、刺柏、国槐、垂柳、丁香、连翘、牡丹、水腊等

13、52 个树种 550亩,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各类优质苗木 50 万株。尤其是由我所 自繁自育的樟子松苗木(现平均苗高 1.7 米, 4 万多株),移栽成活率达 98.2%以上,得到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为张掖市乃至整个河西地区林业 重点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及种苗保障。五、依靠科技优势,提高绿化工程建设质量 近年来,依靠我所科技优势,紧紧围绕干旱区造林、城镇绿化等,重 点解决荒漠区立地条件差、 树种单一、 造林成活率低等问题, 取得了一定 的成绩。承担的青海石油管理局敦煌基地 5年绿化规划设计, 得到中国石 油天然气总公司、青海石油管理局的充分肯定;通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10 号基地的绿化

14、,为荒漠戈壁深处基地美化探索出了适宜树种及配套技 术;编制的中牧山丹马场及山丹县部分乡镇退耕还林工程可研报告和作业 设计, 通过工程实施及检查验收, 造林成活率高, 受到有关部门和施工单 位的一致好评。先后为新乐小区、滨河集团、恒达热力公司、嘉峪关人民 公园、金川公司等单位提供优质苗木和技术指导, 取得了良好的生态、 经 济、社会效益。六、发展生态旅游,营造发展环境随着观光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观光农业和旅游业逐渐交叉融合。 我所 充分利用丰富的绿色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坚持走科研、推广、示范、观光 与旅游景区结合的路子,加大绿化美化的力度,扩大民族风情旅游热线, 把生态旅游、观光旅游、科技展览等项目有机结合,并克服资金制约、娱 乐设施不完善等困难, 突出特色,合理开发, 下大力气进行内部环境整治,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强化了森林公园的管理机制。2001被评为AA级平原型森林公园。 目前, 张掖森林公园已成为张掖市的旅游热点之一, 初步形 成了集生态旅游、娱乐休闲、度假观光、教学观摩为一体的多功能基地。 通过森林旅游, 使社会各界关心林业、 支持林业, 营造了良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