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陶渊明形影神三诗解一、以往对形影神诗的三种解释历代对陶渊明形影神三诗的理解,大致有三种相异的看 法。首先是宋代的叶梦得,他说:“不知饮酒而得寿,为善而皆 见智,则神亦将汲汲而从之乎?似未能尽了也。是以极其知谓之神之自然耳。此释氏所谓断常见也。此公天资超迈,真能达 生而遗世,不但使人之辞,使其闻道而达一关,则其言岂止如斯 而已乎?”断常见也即世俗之见,他认为“神”这样说未能尽 了,“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还是落入了世俗的 窠臼,距离佛家所说的“彻悟”还很远。叶梦得以释家的观念来评价陶渊明,代表了宋人对陶诗的普遍看法,诸如施德操在北 窗炙录四则中说:“时达摩未西来,渊明早会禅。”宋人以
2、自 己对释家的理解,认为陶渊明的诗歌早与禅的精神相契合,因为他的诗歌里体现了泰然自若的“养神之道”,类似于“禅定”的状态。第二种看法以儒家的“立善” “俟命”来看待陶诗。如明代的黄文焕说:“立善系神之责任。有意于以善沽名,不如忘名以 立善。”黄文焕将立善与留名分开来看, 认为“神”之意是劝人 忘名而一心立善。持相同看法的还有清代的方宗成, 他说:“神 释破除留名之私,非谓不必立善也。”认为“不喜不惧”与孟子“顺受其正,修身以俟”同调,是乐天安命的做法。二人都以“立善”为不朽之法,所谓“委运”只是无可奈何的做法, 强为 通达之言,唯有乐天顺命而已。第三种看法是“反佛说”,逮钦立先生便认为该诗是针
3、对慧 远的形尽神不灭论而发,同时也关系到道教徒的“长生久视” 之说。三诗既以“形影神”的赠答为形式, 又以“神”的解答为 旨归。而“形”与“神”的关系是桓玄与慧远论争的主题。如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是针对桓玄的沙门应敬王者论而发, 慧远又写了形尽神不灭论 佛影铭来宣扬“神不灭”的思 想,而“形”与“神”是否同质也是道教与佛教的分歧所在。但陶渊明与白莲社诸人交往之事,主要依据是汉魏丛书中的莲社高贤传,这一资料的可靠性尚值得怀疑。而陈寅恪先生 则认为陶渊明并没有受到佛教的影响。他说:“以渊明之与莲社诸贤,生既同时,居复相接,除有人事交际之记载而外,其他若莲社高贤传所记闻钟悟道等说皆不可信之物语也。陶
4、集中诗文实未见赞同或反对能仁教义之单词双句,是果何故耶? ”陶渊明的确与白莲社诸人有交往, 他受到当时思潮的影响自然无可 厚非,对当时的思想他也必然有所感悟, 他或许对佛教的态度有 微词,但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说明这三首诗就是针对慧远的观点而 发。就陶渊明与佛教、道教的关系而言,笔者认为陶渊明的作品 里并没有明确针对佛教之言, 他本人也没有皈依道教之举。 尽管宋人认为陶渊明的作品与人生态度均体现了 “禅”的精神,但这只是宋人从自己的观念出发来解诗的一家之言。二、形影神三诗与“新自然说”之思想渊源陈寅恪先生在他的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的关系 中归纳了 陶渊明“新自然说”的内涵:“渊明之思想为承袭魏晋清谈
5、演变 之结果及依据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说而创改之新自然说 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舍释迦而宗天师者也。”笔者认为, 陶渊明的“新自然说”,既是对前人“旧自然说”的改造, 也是 对“名教”的反拨。形影神的第一首诗,极陈“形”之苦, 草木尚枯荣相递,而人非草木,只能“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 期”。“形”既必有一死,又无腾化之术,只能以酒消忧。这一 首看似是对“影”的规劝,实则无可奈何。从这一首诗可以看出 陶渊明是借“形”之口否认了 “腾化”的可能性,也否认了道教的“长生观”。第二首影答形是对名教“立善”观的反拨。主名教者, 乃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而“影”作为“形”的依 附,比形体更苦,
6、觉得“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形体消亡, 名声也随之消逝。“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 此诅不劣!”就算立善留名,又有什么用呢?孔子说“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立善”便是这样的行为。第三首神释代表了陶渊明“新自然说”的主要观点。前 两首诗是“形”与“影”的赠答, 而这一首既是“神”对两者的回答,也是“神”自己的看法。“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承认了自己与两者的不同。“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神” 否认了 “形”腾化的可能;“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同时 也否认了 “形”借酒消忧的做法。“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这一句是对“立善”的质疑,“形”与“影”的行为都是“伤生
7、”的表现。“神”最后粘出“委运”、“不喜不惧”等字眼,可谓回答得酣畅淋漓。范缜的神灭论说:“若知陶甄禀 于自然,森罗均于独化,忽焉自有,尔而无,来也不御,去也不 追,乘乎天理,各安其性。”这正与神释中的“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以及归去来兮辞 中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等思想相照应。由此可见,陶渊明形影神三诗所体现的思想实为范缜 神 灭论的先声,但其“新自然说”的思想的背后有一个复杂的背 景。首先,陶渊明之前已经有这种思潮,且是在道家思想以及玄 学的影响下产生的。譬如庄子大宗师中说“死生,命也”,“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者”。圣人以生为乐且以死为乐, 无得
8、亦无失,任由“道”的支配,顺其自然而行。如玄学家王弼 的周易略例明篆中说:“物无妄然,必由其理。”即顺 其自然之意。再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向之所欣,俯 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 尽。”亦承认人之必死,“随化”亦是“纵浪大化中”之意,只能顺其自然,不能强求。其次,陶渊明有鲜明的士人精神,这正是他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结果。这也和他的家世传统便尊儒术有关。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儒学名臣之一。他的外 祖父孟嘉,也是东晋的名士。家世传统对陶渊明影响很大,他早 年做官,有极大的志向与抱负。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儒 家经典极其重视,时常化用经典中的语句。“袭我春服,薄
9、言东 郊”,是论语中的典故,这一首时运俨然有仲尼“吾与 点也”之意。他回忆起少壮之时,有“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 的志向。从这一层面上来看黄文焕等人的解诗法也有一定道理, 但陶渊明并不拘泥于立善留名, 黄文焕等人看到了 “影”所说的“立善”的层面,但全诗的主旨是在于神释的“自然”、“委 运任化”的层面。有志向也须顺其自然,否则志向亦不保。最后,陶渊明的思想与言行皆与当时政治相关,故而他的思想与文字皆不是纸上玄谈,这体现在了他的门第意识上。沈约宋 书隐逸传所谓“自以曾祖晋世宰辅, 耻复屈身异代,自(宋) 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其重视门第如此。他在命子 一诗中,无不自豪地、也是细致地梳理了自
10、己的家世,“悠悠我 祖,源自陶唐”,将其先祖追溯到了陶唐氏,又追述了曾祖长沙 公陶侃的功绩。还有他为自己的外祖父孟嘉作传, 亦可见其有强 烈的门第观念,并以自己的家世传统为傲。正因他有这样的家世, 其曾祖辅佐晋朝,他才不愿意在刘宋为官。陈寅恪先生说,陶渊 明“与嵇康之为曹魏国姻,因而反抗司马氏者,正复相同”,是 极有道理的。三、结论总之, 尽管陶渊明出生于天师道世家,但却找不到他服食修仙的明证,他对“学神仙”采取了谨慎的态度; 他对于佛教的态度亦是理性的,对待外来的宗教十分审慎;尽管他也尊重儒学,但并不持名教与自然相同论为自己开脱。他既不借酒避祸也不禄仕, 潇洒任真却无荒诞行为,故而他的“新自然说”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其思想来源也是糅合了儒道玄的思想,形影神三诗是其思想的主要体现,借“神”之口表达了他任“自然”的观点,他并不执著于形不灭或神不灭,对道教的“长生”、名教的“立善”、 佛家的“神不灭论”皆有所反拨。 可谓是“道教之真精神, 新儒家之旧途径”, 此为顺从“自然”之“道”的道家精神, 陶渊明实内儒而道,读渊明之文实如见其人、想见其人,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其人生态度与思想皆跃然纸上。 参汤一介早期道教史,昆仑出版社2006 年版,第340 356 页。 陈寅恪:陶渊明之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更新工作方案
- 服务类质量保障措施及方案
- 陈思怡课件教学课件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现象《光的反射》章节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版)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专题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案例)全真模拟题库及答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难点解析试卷(附答案详解)
- 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密度专题测试试题(含详细解析)
- 黄岛英语中考试题及答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折射同步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有限元基础理论与ANSYS18.0应用》课件-第四章 结构线性静力分析
- 中兴微电子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6年中国农业银行秋季校园招聘即将开始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办公室转租协议合同范本
- 屈辱的历史教学课件
- 2025金融时政试题及答案
- 设备设施验收与交付方案
- 2025年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培训试题(附答案)
- 员工积分制管理方案及实施细则
- 航海专业英语常用词汇汇编
-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