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20210111014209)_第1页
2020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20210111014209)_第2页
2020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20210111014209)_第3页
2020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20210111014209)_第4页
2020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2021011101420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 年上海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 1. 本卷共 28 题。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阅读( 40 分)(一)默写( 16 分)1. 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草色烟光残照里, 。(柳永蝶恋花)4. 野芳发而幽香,(欧阳修醉翁亭记)5. 望岳中“ , ”一句表达了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豪情壮志。【答案】1. 谁家新燕啄春泥 (3 分)2. 竹径通幽处 (3 分)3. 无言谁会凭栏意 (3 分 )4. 佳木秀而繁阴 (3 分)5.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分)【解析】默写部分主要结合 中考文言文点击 上面的背默篇目进行考查, 一般考试前对应的区 县会划定具体的考查篇目。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理解性默写, 一定要审清题干进行针对性的练 习。(二)阅读(甲)(乙)诗文。完成 6-9 题(12 分)(甲)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行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乙)为学清·彭端淑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 之,则难者亦

3、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 ,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 不知几千里也, 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 顾不如蜀鄙之僧 哉?6. 行路难的作者是唐朝的 ;为学的“吾一瓶一钵足矣”与诗歌 中的“ ”所表达的情感相似。 (2 分)7. 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3 分)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8. 下列对诗文中的“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甲诗中借路途之难喻指人生仕途艰难。

4、B. 乙文中强调为学的难易可以相互转化。C. 一诗一文都表现出面对困难时积极的态度。D. 一诗一文都表明知难而进就能够战胜困难。9. 上面诗文都有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甲诗表现了诗人面对困境从“ ”到 自信乐观的心理转变;乙文通过人物描写出了富者从最初的 、嘲讽到惭愧 的心理变化。( 4 分)【答案】6. 李白 (1 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 分)7.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 (3 分)8. D(3 分)9. 茫然 (2 分)疑感(2 分)【解析】九年级新增篇目重点关注行路难 水调歌头的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和主旨情感 是做好课内篇目的基础, 侧重关注一下情感的转变和手法的运

5、用。 为学是六年级教材上 的篇目,比较简单问题不大。(三)阅读下文,完成 10-13 题( 12 分)王羲之窃秘晋王羲之,字逸少,旷 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 ?”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 ,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 令 也。”父喜,遂与之。不 盈期月,书便大进。昔幼时师卫夫人见之,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 “此子必蔽吾名!” 【注释】旷:王旷,王羲之之父。所秘:所珍藏的书。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章。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

6、分)(1)窃而读之()(2)不 盈期月()11. 对面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不能领悟书中的奥秘。B. 父亲见他还小,害怕他不能保守书中的机密。C. 父亲见他还小,恐怕他不能秘密地进行学习。D. 父亲见他还小,担心他还不能学会珍藏书籍。12. 文末卫夫人流涕的原因。(2 分)13. 王羲之成为大书法家的故事可知晓成才的条件是:,。( 3 分)【答案】10. 偷取 (2 分)满(2 分)11. A(3 分)12. 为自己教导出来一个好弟子而感到欣慰 (2 分) 为王羲之成材感到高兴 (1 分)13. 自身上进好学 名家的指引 (或良好的家庭教育 )( 写

7、到一点给 2分,两点 3 分) 【解析】11. “窃”考查的是它的本意,偷取的意思。考试一般考查的是“私下地,暗地里”的意思; “盈”是“满” 的意思。12. 重点把控“恐”“秘”可知。13. 根据卫夫人的回答感叹,可知流涕的的原因主要是看到王羲之的成材而欣喜满足。14. 一般这类题目主要要结合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来进行分析。起决定作用的是自身的努力 奋进,另一方面主要是老师的教导和指引。二、现代文阅读( 38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14-18 题( 18 分)在错误中学习黄永武 现代西方教育中有 “尝试错误”的理论,认为学习就是要不怕错误去尝试,才有机会 成功,于是有“自古成功在尝试”的说

8、法。其实在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 终日误,终日误终日”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楚汉相争时, 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 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 是连声称“善”,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 百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 段,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反观刘邦的成功, 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 有人当面指责他, 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 和长者说话; 有人暗暗踩他一脚, 告诉他不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 有

9、人在他 迷恋各国佳丽时诚恳告诉他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都会在错误中立即 幡然改图 ,每次是在 错误中学到很多,所以沈君烈说刘邦虽不读书,一生学问全在错误中得力。 由此想起潜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 wà ng。”日胜反而 灭亡, 就是缺少学习改进的机会,自始至终就是一套僵化的战略。 日败反而称王, 就是在失 败之中善于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在错误中学习”当然不限于政治人物,古语早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 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 他撕毁了多少张纸, 才成就这一幅字。 更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

10、黑、 废纸成堆 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不 费纸学不好字,不费人也学不好医术。所有的“巧术”都是从“笨功夫”来的。古谚说“巧 者不过习者之门” ,任何巧妙的境地, 只要不怕反复的错误练习, 便能达到。 古谚又说: “习 伏众神”,不断从错误中学习,便能征服一切神巧。 “逐日淘沙定有金, ”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 有志者, 不 应为错误、失败而气馁, 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 岸。14. 根据拼音写汉字。( 2 分)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 wàng。 ()15. 第段“幡然改图”在文中的

11、意思是。( 3 分)16.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恰当的一項,填在第段的横线上( 2 分)A. 不但反而B. 虽然但是 C. 不是而是 D. 即使也17.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首先通过两段的事例对比,明确在错误中学习的重要意义,进而又在第段进一步 阐述 道理,从而更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论点:。( 8 分)18. 下列诗句与本文阐述的观点相近的一项是(3分)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 知耻后勇幡然悟,一改往昔立志新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14. 王(2 分)15. 刘邦很快彻底地改变原有的错误做法 (3 分)16. A(2 分)17.

12、项羽百战百胜, 却不知在错误中学习而兵败身亡 (2 分) 刘邦处处在错误中学习而最终成 功(2 分) 各行各业都应在错误中学习 ( 所有的“巧述”都是从“笨功夫”来的)(2 分)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2 分 )18. C(3 分) 【解析】14. 结合上下文可知,这里的“王”指的是“称王”。 15本道题主要考查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结合上下文可知刘邦遇到错误就会立即改正。16. 不但反而表示递进关系。17. 首先是概括论据的内容,按照人物事件结果的形式概括。通过对文本的理解很 快可以筛选出分论点和中心论点所在的位置。18. 本文的论点是: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13、。结合四个选项可知,只 有 C 选项是吻合题意的,从“知耻后勇”“一改往昔”可知。(二)阅读下文,完成 19-23 题( 20 分)大宝 魏炜 老孙有一儿一女,同一年,两个孩子都成家了。 结婚后就要生孩子。老孙叫过女儿说: 我们年纪都大了,没办法一块儿看俩。你哥的 甭说了,我们肯定得看着。你的孩子,自己想办法吧。女儿点点头,没说啥。 两个孩子相继出生,没差一个月, 都是男孩儿。老孙乐得脸上开了花。他给孙子起名 叫大宝。想让外孙叫二宝。女儿淡淡地说:我家孩子不是宝,我们也不叫宝。果真没叫宝, 叫晓晓。 女儿把婆婆接来,照看孩子。孩子三岁,上幼儿园了,婆婆着急忙慌地回乡下,跟公 公团聚去了。女儿和

14、女婿只好自己带着孩子。 有一天, 老孙带大宝到小区的中心广场上去玩, 见几个孩子正蹲在一个角落里看着什 么。大宝也要去看。老孙拉住他: “蚂蚁打架,有啥好看?”听到他们说话,晓晓抬起头看 到他们,叫了一声“姥爷”,接着看地上。老孙说:晓晓,姥爷带你去中心广场玩吧。晓晓 说:我们看蚂蚁搬虫子呢! 老孙嘟哝了一句:闲的! 大宝小声问他:爷爷,蚂蚁怎么把那么大的虫子搬进小窝里呀?老孙说:搬不进去。 就是搬到窝门口,蚂蚁们都出来吃,把虫子吃完就得啦。大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哦。 上了学,大宝跟晓晓分在一个班。 快到暑假的时候,大宝回来说,学校组织游学呢,有愿意去的报名。老孙问他:上哪 儿啊?大宝说:景

15、德镇。 老孙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一个做瓷器的地方,有啥好游好学的。 他指着碗柜里的碗, 还有茶几上的茶杯, 说道:就这些东西, 左看右看能看出花儿来?大宝没说啥。转天碰到女儿,老孙说:我看晓晓也挺听话的,不成暑假就放我们那儿吧。女儿说: 我们都给他安排好了,一个游学,一个夏令营。老孙没再说啥。有一天, 老孙吃完晚饭出去遛弯儿, 看到一辆消防车呼啸着往小区里开去, 他赶着去 看热闹。到了地方, 却发现是女儿家那个门洞,心就一下子揪起来。却见两个消防员从楼里 出来,后面跟着晓晓。消防员教育他:以后要注意安全啊。晓晓说:我记住了。11老孙忙着问:晓晓,怎么回事啊?晓晓说:我做油焖大虾,火开得太旺了,

16、油也太热 了,往里一倒虾,油扑出来了,着了。老孙急了:怎么着了!晓晓说:我用灭火器把火扑灭 了。是邻居阿姨报的警。老孙训斥他:你说你,这么小的孩子,做什么油焖大虾呀!嘴巴就 那么馋吗?晓晓说:下回我关小点儿火,让油温低点儿就没事了。12 初二那年寒假, 晓晓要到外地去看他爷爷奶奶。大宝听说了,就回来对老孙说:我也想跟他一块儿去。 老孙一撇嘴说:那穷山沟有啥可去的 ,那边还没暖气,屋里没有外头暖 和,跟冰窖似的。一出了太阳,好多人都跑出来晒太阳呢。大宝吓得一哆嗦,似乎真被冻到 了。13 老孙找到女儿: 你们真让他一个人回老家?女儿说: 我们又没假, 只能让他一个人回 去。老孙说:我们给你看着他吧

17、。 晓晓倒笑了: 姥爷你可真逗。 我都多大了, 还用你们看着? 我爷爷奶奶想我了,我得去看看他们。都说江南风景好,我也得去欣赏欣赏啊。14 转过年来就是中考, 晓晓考上了重点中学的重点班。 后来老孙才听说, 晓晓已经在报 刊上发表了十几篇作文, 还有一篇获得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二等奖, 题目是啥 山里的 年,这都是能加分的。大宝连高中的分数线都没够上,只能在技校和复读中选一个。他爸 妈气得要死,可他还抱着手机玩呢。15 老孙也是,叫过大宝来: 晓晓参加作文比赛获了奖, 能给他加分啊,你怎么就不参加呢?参加了,兴许还能获个奖呢。大宝百无聊赖地说:那么点破事 儿写来写去,多没意思啊!16老孙被噎

18、住了,好半天说不出话来19. 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 -项。填在第 15 段的横线上(2分)A. 付之一叹 B. 气不打一处来 C. 恨铁不成钢 D. 有苦说不出20. 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列两道题目( 8 分)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4 分)时间情节老孙的反应三岁时的一天晓晓看蚂蚁搬虫,大宝也想要看快放暑假时初二那年寒假晓晓要去外地山区,大宝想去但怕挨冻而没去中考后呆住(2)本文主要围绕“晓晓“与“大宝”的成长经历展开故事情节,但 10 11 两段只讲述了 晓晓的故事,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4 分)21. 文章第、 12画线句内容相似,且反复出出现,请分析其用意。(3 分)22. 对

19、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不能对孩子过于溺爱B.做长辈不能重男轻女C.要懂得尊重每个孩子D.环境会影响孩子成长23. 请简要分析文章结尾的妙处。( 4 分)【答案】19. C(2 分)20. (1)不屑 (1 分)晓晓参加游学、夏令营等活动、大宝也想去学(1 分) 嫌弃 (1 分) 晓晓考入重点中学,大宝投考上高中 (1 分 )(2) 从晓晓独自处理着火事件表现了晓晓的独立与成长(2 分 )在情节上发生转变 , 为下文晓晓独自出门去外地这件事作铺垫 (2 分 )21. 这几句话从肖像、语言描写中生动表现出老孙对晓晓参加各类活动的不屑,强调了老孙 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负面影

20、响。 (3 分 )22. D(3 分) A(1分)23. 结尾处运用神态描写, 生动地刻画了老孙被大宝和他如出一辙的话语所震惊的表现,强调了他的言行给孙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尾处的留白, 给了读者反思的空案间, 颇有讽刺意味 地写出了教育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大意义。 (4 分 )【解析】19. 结合上下文可知,老孙看到外孙晓晓获奖无数,再看看自己的孙子大宝学业很差,内心 感到失落不平衡,所以这里用恨铁不成钢吻合上下文的语境。20. 本道题目主要考查事件的概括和人物的内心反应,需要结合上下文去筛选关键字词进行 归纳。根据段划线句老孙嘟囔的那一句可以看出他的不屑和不耐烦。依据第 11 段老孙的 动作

21、和语言描写可知老孙对于晓晓去外地是持一种嫌弃的心态。21. 这几段主要是围绕老孙的肖像描写喝语言描写展开,针对不同的事情老孙表现出来的具 体反应。 生动表现出老孙对晓晓参加各类活动的不屑, 强调了老孙陈旧落后的教育理念对孩 子的负面影响。22. 结合本文老孙孙子喝外孙不同的成长环境喝最终不同的结局可以看出,成长环境对于孩 子的重要性。23. 主要考查结尾段的作用,通过老孙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老孙面对最终的结局是欲言又 止,是无可奈何, 其实内心深处也是有一丝丝后悔自责的心理的, 深刻地明白自己的言行给 自己的孙子大宝带来的深刻影响, 并没有直接交代老孙的真实内心, 只是从外在神态上让我 们去体

22、会老孙的内心世界。三、综合运用( 12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相应题目。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 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某校计划开展名著阅读活动。一)经典人物认识( 4 分)A B C D24. 请准确填写四幅阳中与名著相对应的人物A. B. C. D.(二)经典作品传情( 2 分)25. 当你参观了 2050/2500 生活馆之后,体验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科技。这感受就像 。A. 刘姥姥初进大观园!B.孙悟空来到水帘洞!C.刘备闻“隆中对”!D.宋公明初次上梁山!(三)经典价值探索( 4 分)26. 某班学生从人物塑造的角度讨论 (水游传 的文学价值。 请从他们的讨论中概括出两点。(四)经典作品推广( 2 分)27. 为了让名著更好地走向学生,网络上大家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合适的两项是( )( )A. 社区开展阅读经典的活动B.学校创立名著阅读的社团C.聘请各类专家来校作讲座D.电视台播放名著改编影视E. 各书店低价出售热销作品【答案】24. A 关羽 (1 分) B 孙悟空 (1 分 ) C 鲁智深 (1 分) D 贾宝玉 (1 分)25. A(2 分)26. (1) 水浒传中人物形象众多 , 但不重复,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