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生物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小题,共17.0分)1. 2020年初以来,世界多地先后暴发了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新冠肺炎”是一种高致病性的遗传病B. 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没有预防效果C. 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有效切断传播途径D. 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2.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调节过程如下:环境温度高于体温t感受器t体温调节中枢t效应器T调节活动X下列关于活动 X的说明,合理的是()A. 皮肤血管收缩B.汗液分泌增加C.浑身肌肉颤抖 D.适当增添衣裤3. 用显微镜观察经

2、染色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吻合的一项是可能的原因()选项实验现象可能的原因A视野中没有细胞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B视野中无光斑物镜未对准通光孔C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图细胞数量太多D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A. AB. BC. CD. D4. 小金在野外观察到 4株植物P、Q、R和S,并设计如图所示的二歧分类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若上述4株植物中有一株植物是桃树,则它是()A. PB. QC. RD. S5.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现象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

3、软骨,有利于关节的灵活运动B. 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肠道内营养物质的消化C. 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D. 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6. 分类是根据研究对象的共性和差异,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区分为若干个不同种类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的标准与其结果对应的是()A. 依据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将其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B. 依据物质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C. 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将其分为海洋水和陆地水D. 依据受精过程是否在体内进行,将动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二、实验题(本大题共 2小

4、题,共6.0分)第3页,共6页7. 小金为研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女充-盘、E人唁址H2匚軌出松負豪観怛尿出全gytit包轮諾畳怦产空罐捞(1) 该实验的目的是。(2) 将锥形瓶中的水煮沸并立即加塞,其目的是 。(3) 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若暗处理后立即脱色并滴加碘液能否观察到金鱼藻叶片变蓝色? (选填“能”或“不能”)。(4)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08. 为探究酸性环境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器材:试管、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 5%HCI溶液、量筒、温度计、烧杯、 碘

5、液、蒸馏水、滴管、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火柴,记号笔、计时器。(1) 该实验的原理是: :碘液能使淀粉变蓝。(2) 设计该实验的主要步骤 (可用文字,表或图简要表述)。(3) 预期本实验的结果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共13.0分)9. 历史上蘑菇等真菌曾被归于植物界,后来由于其在尋虫营养方式和细胞结构等方面的独特性,被单独归为胃真菌界。最近,科学家发现真菌的遗传物质与动物母休遗传物质的相似性超过了植物。(1) 如图所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 ;从同化作用的角度看,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2) 真菌与绿色植物在营养方式上的差异,主要原因是真菌细胞缺乏 (填写细胞结构)。(3) 根据上述材

6、料可初步推测,真菌与 (选填“植物”或“动物”)的亲 缘关系更近。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研究人员发现大气层中特别是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日益变薄。进入大气平流层的氯氟烃(一类合成有机化合物,应用于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灭火器等)是造 成臭氧层变薄的主要原因。 因为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平流层中的臭氧存在如下平衡: 03?紫外线02+0;而氯氟烃进入平流层后会分解产生氯原子( CI),进而发生下 列反应:CI+0 3 CI0+0 2; CI0+0 CI+0 2研究表明:平流层中1个氯原子大约可以破坏 1 X105个臭氧分子。(1)如果某区域上空的臭氧急剧减少,导致该区域内大量生物在短时间内死亡

7、,则该区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材料二:近地面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其含量过高会对人体的呼吸道产生刺激作用,影响肺部功能;还会刺激、损伤眼睛,导致视力下降。(2) 如果近地面处臭氧含量过高,将直接导致下列哪一类疾病增加?。A 呼吸道疾病 B 血液传染病 C.糖尿病答案和解析1. 【答案】 D【解析】解:A、“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的传染病,错误。B、勤洗手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有预防效果,属于切断传播途径,错误。C、研制“新冠肺炎”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错误。D、对确诊病例进行强制医学隔离的目的是控制传染源,正确。故选: D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

8、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 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传染病的特点、预防措施。2. 【答案】 B【解析】 解: A 、天热时,皮肤血管舒张,通过皮肤散热多, A 错误;B 、天热时,人体就会排汗,利用水分蒸发来散热。B 正确;C、 当环境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时,肌肉就会收缩发抖(打冷战),使产热增加;C错 误;D、 天热时,适当减少衣裤,D错误。故选: B 。人体内有一套产热和散热的自动调控装置, 它由下丘脑

9、的体温调节中枢和皮肤内脏的许 多温度感受器组成。当人感到冷或热时,信号由神经系统传入,下丘脑的体温调控“司 令部”很快下达指令,使有关系统如肌肉、内脏器官、皮肤、毛细血管、汗腺等全部启 动起来,各司其职,有序地进行体温调控,尽量使体温保持在恒定范围。比如,当环境 温度下降和寒冷刺激时,肌肉就会收缩发抖(打冷战),使产热增加;天热时,人体就 会排汗,利用水分蒸发来散热。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的过程。3. 【答案】 C【解析】 解: A 、由于未在口腔内壁刮取细胞,视野中没有细胞,正确;B 、由于物镜未对准通光孔,视野中无光斑,正确;C、视野中有许多黑色圆圈”,这些黑色圆圈是气泡,造成此现象可能

10、的原因是盖玻片 盖的不当,错误;D、由于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观察者将装片往右移动,视野中的细胞往左移动, 正确。故选: C。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气泡内是空的 有较亮的黑边,用镊子轻轻的压一下盖玻片,气泡 可以改变形状,并且会移动位置;细胞具有一定的结构,边缘较细不黑,用镊子轻轻的 压一下盖玻片,细胞一般不会改变形状,并且不会移动位置。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和细胞体积之间的关系、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显微镜的使用方法。4. 【答案】 C【解析】 解:结合分析, 如图可知, 桃树属于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具有根、 茎、叶、花、 果实和种子,因此桃树有叶,有花粉,

11、种子有包被。因此应该是R。故选: C。将特征不同的一群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进行分类,称为二歧分类 法,原则:把原来的一群植物选用明显而相关的形态特征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再把 每个分支中的分类群再用相对的性状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 依次下去, 直到将所有分 类群分开为止。 为了便于使用, 各分支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 前边加上一定的顺序数字。 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前的数字及位置(距左边的距离)应是相同的,而且相对应的两个分 支,较上一级分支均应向右退一字格,这样继续下去,直到要编制的终点为止。分析解 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二歧分类法及其应用。5. 【答案】 B【解析】解:A、关节

12、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 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正确。B、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错误。C 、肺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是肺泡,其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 纤维,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正确。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 液,肾小管外有毛细血管网,有利于将原尿中的有用物质重吸收回血液,正确。 故选: B 。( 1)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 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 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

13、摩擦和缓冲运动时 的震动。(2)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 5-6 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 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3)肺泡外有丰富的弹性纤维,有利于呼吸时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4)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据此解答 掌握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6. 【答案】 A【解析】 解:A、依据物体运动路线的曲直,将其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正确;B 、依据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将其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错误;C、依据地球上的水体是否含盐,将其分为咸水和淡水,错误;D、依据受精过程是否在体内进行,将动物的生殖分为体外受精和体内受精;依据

14、生殖 过程是否存在两性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 的结合将动物的生殖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 生殖,错误。故选: A。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 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 (包括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 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分类的 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这是一定综合知识体,涉及多种学科,应仔细区别对待。7. 【答案】 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不能 氧气【解析】 解:( 1)根据实验过程

15、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 需要二氧化碳。(2)为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应将锥形瓶中的 水煮沸并立即加塞。(3)试管中的金鱼藻在加入前要经过24小时暗处理,若暗处理后立即脱色并滴加碘液不能观察到金鱼藻叶片变蓝色,原因是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4)试管中金鱼藻在光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这些气泡中的气体主要是光合作用产生的 氧气。故答案为:( 1)研究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 2)去除水中原有的二氧化碳并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水( 3)不能( 4)氧气本题可以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分析、 判断, 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

16、发生光合 作用,在缺少光照的条件下,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碘遇淀粉变蓝色;从而得出正确 的结论。本题难度不大, 主要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淀粉遇碘变化等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 获取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8. 【答案】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取2支洁净的试管标为 A和B,在各试管中 分别加入1%淀粉溶液2毫升;向A试管加入1毫升稀盐酸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中 加入 l 毫升蒸馏水和 l 毫升唾液; 把A、B两支试管放入37 C的水中,恒温水浴; 10分钟后,往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A变蓝,B不变蓝【解析】 解:( 1 )该实验的原理是: 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 淀粉

17、遇碘变蓝。( 2)在研究酸性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时,所进行的实验除了酸性不同以外, 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该实验的步骤: 取2支洁净的试管标为 A和B,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 1%淀粉溶液2毫升;向A试管 加入 1 毫升稀盐酸和 1 毫升唾液;向 B 试管中加入 l 毫升蒸馏水和 l 毫升唾液; 把A、B两支试管放入37 C的水中,恒温水浴; 10分钟后,往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从试管 A 中加入的物质来分析, A 试管中有 1 毫升稀盐酸溶液和 1 毫升唾液,滴 加碘液呈蓝色,表明酸性减弱了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 而B试管不变蓝,表明淀粉被 唾液淀粉酶分解。故答案

18、为:( 1)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2)取2支洁净的试管标为 A和B ,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 1%淀粉溶液2毫升;向A 试管加入1毫升稀盐酸和1毫升唾液;向B试管中加入I毫升蒸馏水和I毫升唾液; 把A、B两支试管放入37 C的水中,恒温水浴; 10分钟后,往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3) A 变蓝, B 不变蓝,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 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 能有一个实验变量, 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 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 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9. 【答案】 出芽 异养 叶绿体 动物【解析】 解:( 1 )( 2)图示显示酵母菌的生殖方式为出芽生殖。酵母菌属于真菌,酵 母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酵母菌与植物 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无叶绿体,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 必须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