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讲解_第1页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讲解_第2页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讲解_第3页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讲解_第4页
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基础落实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1 .电子的能量(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O(2)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在离核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O2 .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运动的 区域简化为 的壳层,称作电子层。(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关系电子层序数1234567电子层符号KLMN0PQ电子离核距离电子能量3 电子层的排布原理核外电子的排布一般总是尽先从 排起,当一层 后再填充下一层。4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分析下表,填写下列空白: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各

2、电子层的电子数KLMNPO?He(氮)2ioNe()28r(氧)288369(氮)2818854Xe血)2818188“Rn(氨)281832188观察上表可知:除氮元素外,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中最外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 是:次外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是: K、L、M、N各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依次是、c5.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又叫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其主要规律有(1)原子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的电子层,然后由 向,依次排布在能量的电子层,即排满了 层才排 层,排满了层才排 层。(2)原子核外每个电子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不能超过个电子).(4

3、)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电子(K层为次外层不能超过个电子. )6.能量较高的电子排布在离原子核较 的电子层上,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故易,二、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结构示意图1 .原子结构示意图用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各电子层,弧线上的数 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这样的图示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例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为2 .离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写法相同,只是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 于;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 相等。请写出Mg?、。的结构示意图:cr:三、电子的排布与元素的性质的关系1 .最外层电子数排满 个(He为 个)

4、形成稳定结构,得失电子,化学性质 o2 .最外层电子较少的(V4)易 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表现出:最外层电子较多的(4)易 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形成稳定结构,表现出3 .通常,我们把最外层8个电子(只有K层时为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 一般 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K层时小于2)时,是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具有 结构的原子总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结构趋向于结构。知识点1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和运动区域1 .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像卫星一样有确定的轨道B.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C

5、.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D.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2 .对于同一原子的下列电子层中,能量最低的是()A. K层 B. L层 C. M层 D.N层知识点2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律3 .在第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一 1)层相同, 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1)层最多能多容纳10个电子,则此电子层是()A. K层 B. L层 C. M层 D.N层4 .有A、B两种原子,A原子的M层比B原子的M层少3个电子,B原子的L层电子 数恰好为A原子L层电子数的2倍。则A、B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氮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

6、原子知识点3根据电子层结构推断元素5 .有两种气态单质A,和B“,己知2.4 8人所和2.18 8所含的原子个数相等,而分子数 之比为2: 3。又知A和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且A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的 3倍,试推断:(1)A、B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2)A,中的值为 o6 .今有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已知:甲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乙元素是金 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 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1)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生成的化合物的

7、化学式。课后作业心东基础落实】1 .核电荷数分别是16和4的元素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4倍的是()质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 电子总数A.B.C. D.2 .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则在元素周期表的前 10号元素中,满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A.1对 B. 2对 C.3对 D. 4对3 .短周期元素中,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元素原子最外层 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C元素原子M层电子数等于其L层电子数的一半:D元素 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D的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4种元素原子序数关 系中正确的是()A. C

8、DBAB. DBACC. ADCBD. BACD4 .根据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 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 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 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质方法技巧判断原子结构示意图技巧5 .下列三种微粒可以归为一类,请选择一项可以归入此类的结构示意图()ABCDL东综合拓展】7. A、B为两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B

9、原子 核外电子总数比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多5,则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 A2B3 B. BAz C. AB4 D. B3A2题号1234567答案8 .某同学在画某种元素的一种单核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时,_ 洸请出自己的耐(1)该微粒是中性微粒,这种微粒的符号是C(2)该微粒的盐溶液能使澳水褪色,并出现浑浊,这种微粒的符号是。(3)该微粒的氧化性很弱,得到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还原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 号是o(4)该微粒的还原性很弱,失去1个电子后变为原子,原子的氧化性很强,这种微粒的符 号是o9.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C、E 是金

10、属元素;A和E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B和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相同,且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1)据此推断这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JD_E. (2)分别写出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D、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基础落实一、L不同(2)较低 较高2 . (1)不同不连续(2)近一远低一高3 .内层排满4 . 8 18 2 8 18 325 .(1)最低 里 外 逐步升高K L L M (

11、2)2/(3)82 (4)1826 .远弱失去二 1.1层内电子数原子电子层粒子符号原子核2 .核外电子数不虹数或核电荷数17)8三、L8 2不易稳定2 .失金属性得非金属性3 .不与不稳定不稳定稳定 对点训练1. D 2.A 3.C 4.D5. (1)0 N (2)3解析 设B核内质子数为工,则B的质量数为2a- , A核外电子数二核内质子数= 3X2 +2二8 ,所以A的质量数为16 ,则 2.4一;,得工:7 , B为N。16mgmol 2xn g mol-1又因为一24 g:一21&二/得:加=2 : 3 ,因为Nz只有双原子分子,所以相16m g mol-1 14h g mol-1

12、J=3 , A单质为03。6. (1)甲:氧元素O,乙:钙元素Ca,丙:钠元素Na, T:氯元素Cl。(2)两两化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g、Na2O2 CaO、NaCL CaCl2o课后作业1. B 写出二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f /、)对比可知,正确。2. B【题中的两种元素不可能在同一周期,前10号元素只在前两个周期中,符合条件 的只有2对。3. A 1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A元素只有两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4 , 则A为6号元素;同理B为8号元素;C元素的最外层为M层,且电子数为4 ,可推知其原 子序数为14; B元素形成的阳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 ,故D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

13、。故原子序 数的大小顺序为CDBA。4. C 1逐项判断。A项:K层电子数为奇数,只能是1 ,这是氢元素所独有,它确实属 于I A族,叙述正确;B项:L层电子数为奇数者,可以是1、3、5、7 ,对应于Li、B、N、 F ,它们确实属于【A、川A、VA和VIIA族,叙述也正确;C项:L层电子数为偶数者,可 以是2、4、6、8 ,它们当然可以是Be、C、0、Ne ,但8电子填满后,还可以在M层上填 充18个电子,这是题目未曾界定的,它们可以属于Na、Mg、Al、Si、P、S、Cl等的【A V1IA各族,所以本项叙述不正确;D项:M层电物为奇数的情况,类似于B项中L层电子 数为奇数的情况,也是正确的

14、。5. C |题给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均表示阳离子,即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符合此 特点的只有C项。6. B |四个选项的结构示意图分别表示碳原子、氟原子、钠离子、铝离子。钠离子和铝 离子都形成最外电子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它们很难得到电子;氟原子比碳原子的核 电荷数大,最外层电子数多,原子半径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大,因此氟原子比碳 原子更易得电子。7. D 由题意知:A元素原子的L层比B元素原子的L层少3个电子,A原子核外电 子总数比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5个,那么肯定是B原子M层上多了 2个电子,而且A元 素原子的L层未排满,所以得两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5磅1aA : 少、B

15、: ,即 A为 N, B 为Mg, A、B 构成 MgsN?,即 B3A2。8. (l)Ar (2)S2- (3)K* (4)C1-解析 该微粒为中性微粒,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为18号元素氢。该微粒 能使漠水褪色,即为还原性微粒,且出现浑浊,即有难溶性的非金属单质生成。符合条件的 为硫元素。(3)该微粒得到一个电子可变成原子,故为19号元素钾。(4)该微粒失去一个电子 可变成原子,故为17号元素氯。9. (1)A: H B: O C: Al D: S E: K(2)A1(OH)34-3H =A13 * +3H2OAKOHb+OH =A1O2 +2H2O(nJc A1(OH)3+OH =A

16、1(OH)4)解析由B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知B为0 , D为S ;它们的核电 荷数依次增大,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知C为A1 ; A和E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且核电荷数都小于20 ,知A为H , E为K。 根据各元素的性质可解决题。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基础落实一、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周期序数原子序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11211 一223-1021-8311 1831 *8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化(H、He除外)的周期性变2 ,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周期序数

17、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的变化239逐渐311 17逐渐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一的周期性变化3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方法(1)电子层数相同(即同周期)时,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 o(2)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同主族)时,随电子层数(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原子序数越大,离子半径o(4)原子序数含义:按照元素 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1)周期序数原子序数化合价(最高价、最低 价)的变化112+ 1-02310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311

18、18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呈现、最低负价呈现的周期性变化(2)主族元素化合价变化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的最高正价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增多,最高化合价的数值: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与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随最外层电子数的增加,最低负价的绝对值 o第2周期的氧元素和氟元素不符合以上规律。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l)Na、Mg、Al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探究NaMgA1与冷水反应现象反应与冷水缓 慢反应,沸水反应与冷水很难反应,热水反应化学 方程式现象一反应反应离子方程式2A1+6H,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

19、 的碱性强弱NaOHMg(0H)2AKOHh 两性氢氧化物喊结论金属性变化规律:钠、镁、铝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置换出氢的程度越来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因此元素的金属性逐渐(2)Si、P、S、Cl4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比较非金属元素SiPSCl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 件高温磷蒸气与氢气能发生 反应加热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 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含氧酸)的酸性强 弱H2SiO3H3P。4H2s04hcio4(比H2s04酸性)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硅、磷、破、氯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能力赳来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因此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3)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

20、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对其他周 期元素的性质进行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结论,所以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 的递增呈现,(4)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元素的 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金属性逐渐,非金 属性逐渐: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元素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三、元素周期律1 .内容:元素的 随着元素 而呈 的变化,2 .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 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知识点1

21、元素化合价的应用1 .下列各组元素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 N、 0、 F、 NeB. Li、 Be、 B、 CC. Li、 Na、 Be、 MgD. F、 Cl、 Br、 I2 .有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其质子数均在118之间,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 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 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层上的电子数少2,则这几种元素组成的化合 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A. X2YZ4 B. XYZ3 C. X3YZ1 D. X4Y2Z7知识点2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3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A金属比B金属活

22、泼性强的是()A. 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 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C. 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比1 niolB从酸中置换出的H?多D.常温时,A能从冷水中置换出Hz,而B不能4 .根据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一般是()A.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C.元素的单质跟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D.元素的单质跟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低知识点3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5 .结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 A1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 At?为有色固体,H

23、At不稳定,AgAt感光性很强,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C. HC1O的酸性一定比H2sCM强D. H?Se是无色、有毒、不如H2s稳定的气体6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 Li、Be.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S、。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N、P、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课后作业L东基础落实】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C.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一7到一 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

24、的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 期性变化2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化合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 C、 N、 FB. Na、 Mg、 AlC. F、 Cl、 BrD. CL S、 P3 .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A. HX B. H2X C. XH4 D. XH34 .原子电子层数相同的X、Y、Z三种元素,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为H3XO4 VH2YO4VH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强弱为XYZB.原子半径为XVYVZC.阴离子的还原性为X3AY2一Z-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yXAH

25、zYAHZ5 .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6 .下列粒子半径之比大于1的是()、“K) r(Ca) r(S)r(Cl)r(K)(Mg)H(P)Ur(C)酶方法技巧利用元素周期律判断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7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金属A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A. A原子质子数比B原子的质子数少B. 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 mol A从酸中置换生成Hz的速率比1 mol B从相同浓度的该酸中置换生成H?的速 率快D.常温时,A、B都能从酸中置换出氢8

26、.甲、乙两种非金属:甲比乙容易与HZ化合:甲的氢化物比乙的氢化物稳定: 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与某金属 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 性强的是()A.只有B,只有C. D.欧东综合拓展】9 . A、B、C、D四种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其离子小,店2晨右一、.D厂具有相同 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历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 C A*B2+C. 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金属性AB,非金属性CD题号123456789答案10,用

27、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原子核电荷数为1118的元素的有关问题:(1)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是o(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碱是,(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呈两性的元素是,(4)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是,(5)最高正价与负价绝对值相等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是。(6)能形成气态氢化物且氢化物最稳定的元素是011.在水溶液中,YO?和S?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YO5 +3S2 +6H =Y + 3S I +3H2O(DYO5中Y元素的化合价是。(2)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o(3)比较S?和Y的还原性强弱:。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基础落实一、L从1递增到82 .减小减

28、小由大到小3 .减小(2)增大核电荷数质子数(3)越小(4)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二、+541 +1- + 7 41(2)电子数增大8减小2.(1)剧烈迅速缓慢2Na + 2H2O=2NaOH + H2 t4-1-+7 41剧烈迅速 Mg + 2H )=Mg2 +H2 t 减弱需酸(4)变小增多 三、L性质2Al3+ + 3H2 f 强碱中强减弱减弱难减弱中强酸强酸强酸强强增强增强减弱增强周期性变化 减弱增强减弱增强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原子序数的递增周期性2.核外电子排布对点训练1. B 最高正价数二最外层电子数。A中O、F 一般没有正价;B中Li、Be、B、C分 别为十1、十2、十3、十4价;

29、C中Li、Na均为十1价,Be、Mg均为+ 2价;D中Cl、Br、 I均为+7价。(+15)2852. A X可以是H、Li、Na , Y为 ,,是磷元素,Z的L层有6个电子,该元素 是氧,再分析选项中各化合物的化学式,计算Y的化合价,其化合价分别为+6、十5、+5、 + 5 ,而磷无+ 6价。3. D 选项A中只指出A、B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不能确定A、B 的金属性强弱;选项B中指出了 A、B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多少,但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金属 性不一定比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金属性弱;选项C中说明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A、B与酸反 应生成氧气的多少,而没有说明反应的剧烈程度,与酸反应生成氢

30、气多的金属活泼性不一定 强,如1 mol Al和1 mol Na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A1生成的氢气多,但A1不如Na活 泼;选项D正确,只有很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能与冷水反应。4. B5 .C 对于不熟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要以熟悉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为参照, 然后利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进行推断。在比较元素非金属性或金属性强弱的时候,如果 用酸性或碱性强弱来匕僧交,则应都用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强弱来比较。6 . C 1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元素 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原子半径、元素的化合价、元素的金属性或金属性呈 现

31、周期性变化,不难确定答案。课后作业1. B A项错误,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在第1周期从1到2 , 而不是从1到8 ; B项正确,是元素周期律的内容;C项错误,负价一般是从-4至h1 ,而 不是从-7到-1 D项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2. B 由于F无正化合价,而Cl、Br最高正化合价相同,故A、C项错误;B项中Na、 Mg、Al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 1、+2、十3,D项Cl、S、P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十7、 十6、十5 ,故B项正确,D项不正确。3. D H3XO4中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十5 ,则其最低负化合价为-3 ,故其氧化物的化

32、学式为X%。4. C 由于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3XO4 H2YO4 HZO,且X、Y、Z同 周期,故原子序数大小顺序为X Y Y Z , B项错 误;非金属性应为X Y Z ,则气态氧化物的稳定性H3XH2Y Y2- Z- , C项正确。5. Dr(K + )6.B 由于同一种元素的阳离子比其原子半径小,所以 r(Mg),故二者之比大 于1故B选项正确同一周期随着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r(S)acd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四种离子半径大小顺 序为d2 c-a + b2+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金属性越弱, 则

33、金属性AB ,非金属性CD ;综上分析可知C不正确。10. (l)Na (2)NaOH (3)A1 (4汨CIO4(5)SiH4(6)C111. (1)+5 (2)7 (3)S2- Y-解析 由离子方程式遵守电荷守恒知:=1 ,故Y5 -中Y元素化合价为+ 5 ,由还原产 物Y一知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 ,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 物的还原性,可确定S2 还原性大于Y-的还原性。第3课时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体现基础落实一、元素周期表1 .编排原则把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 的顺序从 到 排成横行,叫做周期。(2)把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 的顺序由 到排成纵行,叫做族

34、。2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 个周期。特点:每一周期中元素的 相同。分类:第1周期:一种元素短周期第2周期:一种元素、第3周期:种元素周期j第4周期:种元素长周期第5周期:一种元素【第6周期:种元素、不完全周期:第7周期:目前只发现26种元素,未排满族个数:元素周期表中有一个纵行,但只有一个族。特点:元素周期表中主族元素的族序数等于其 C分类:主族:在族序数后标A,如周期表中第14个纵行表示为第 族。副族:在族序数后标B,如周期表中第6个纵行表示为第 族。0族:最外层电子数为(He为),其化合价定为 o皿族:周期表中第 纵行。常见族的特别名称:第I A族:元素:第VI1A族

35、:元素:0族: 元素。二、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 .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 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原子半径逐渐,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 ,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2 .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1)卤族元素卤族元素包括、5种元素,它们位 于元素周期表的第 纵行,属于第 族.(2)卤素单质与氢气的反应F2C12Bn12相似性递变性反应条件反应剧烈程度逐渐产物的稳定性逐渐结论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3)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原子半径,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

36、金属性,非金属性o(4)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而比较与氢气化合的 及气态氢化物的 a元素 对应水化物一 酸的酸性强弱。非金属单质之间的 反应。对点训练知识点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的七个周期永远不会改变B.元素周期表有九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C.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六个族D.元素周期表有十八个纵行,分为十八个族2.国际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将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族号取消,从左往右改为18 列,碱金属为第1歹力稀有气体为第18歹U,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仅有第2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B.第14列元素形成化合物种类最

37、多C.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D.第16、17列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3.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对应的元素与它们在周期表 中的位置相符的是()1110 11 1211 121138-19|I -. 9120 I16 同 18ABCD知识点2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导其原子序数4 .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 能是()A. x+2 B. x+4 C x+34 D. x+265 .已知A为IIA族元素,B为IH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和小且A、B为 同一周期元素。下列关系一定错误的是()A. n=m+1B. n=m+C,=帆

38、+25D. =m+10知识点3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6 .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IIA族,则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不可能为 ()A.第HIA族B.第IA族C.锢系元素D.第川B族7. 2007年3月21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111号元素(符号为Rg)的中文 名称为专仑,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是()A.第7周期B.第5周期C.第6周期D.第4周期知识点4同主族、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8 .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Ra是第7周期第IIA族的元素,Ra(OH”的碱性比Mg(OH”的碱性强B. As是第4周期第VA族的元素,AsH?的还原性比N%的还原性弱C

39、. 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 C1的核电荷数比A1的核电荷数大,。的原子半径比A1的原子半径小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I 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B. IVA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CH4C.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第3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课后作业欧东基础落实】1.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A.提出原子学说B.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C.提出分子学说D.发现氧气2.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可以推断元素原子的() 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离子所带电荷数A

40、. B.C. D.3.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0族主族副族第VID族A, (2)B.C.D.4 .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 子层结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a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 是()B. badcD. bacdA. abcdC. cbad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C1SOB.还原性:NaMgAlC.稳定性:HFHClHBrD.酸性:HQOH2s0H3P04欧方法技巧元素推断的一般方法6 .短周期元素A、B、C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A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41、的2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 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A、B、C三元素应分别为()A. C、Ak PB. O、P、ClC. N、 Si、 SD- F、 S、Ar7 .下列各表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 的是()8.己知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种数如下所示(第7周期填满,元素种类为32):周期序数1234567元素种类数28818183232分析元素周期序数和元素种类数的关系,然后预测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A. 18 B. 32 C. 50 D. 649 .请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预测11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A.第IHA族第

42、7周期B.第VIA族第7周期题号123456789答案C.第【HA族第6周期D.第NA族第6周期%综合拓展】10.在下列各元素组中,除一种元素外,其余元素可以按某种共性归属一类。请选出各组中的例外元素,并将该组其他元素的可能归属按所给六种类型的编号填入表内。元素组例外元素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a)S、Na、Mg、Al(b)P、N、Sn、As(c)K、Ca、AL Zn(d)Cu Fe、Ag Ca其他元素所属类型编号:主族元素;过渡元素: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11.ACB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 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

43、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1)写出A、B、C三种元素名称:、o(2)B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3)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的体现基础落实一、1.(1)电子层数 递增左右(2)最外层电子数 递增上下2.(1)7电子层数2 8 8 18 18 32(2)018 16最外层电子数 NA VIB 8 2 0 8、9、10碱金属 卤族 稀有气体二、L核外电子层数 增加 减小 增强 减弱 减弱 增强2.氟氯溪碘磷17 V1IA (2)都能与H?化合暗处光照加热持续加 热减弱减弱减弱增强(3)增多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4

44、)难易稳定 性最高价氧化物最高价含氧置换对点训练1. C2. D He最外层也有2个电子,但它是第18列的元素,所以A正确;C在第14列元 素中,C是构成有机物的必需元素,而有机物种类繁多,所以B正确;锢系和铜系元素在第 3列中,所以C正确;第16列元素中针是金属,所以D不正确。3. D 原子序数为 2(He)、18(Ar)同在 0 族;17(0)在VHA 族;8(0)、16(S)同在第VIA 族;故D正确。4. B【同一主族元素序数差可能为2、8、8、18、18、32及它们相邻的两数及三数之和, 故B不可能。5. D A、B同属短周期时:二机十1 , A、B同属第4或第5周期时:二机十11

45、,同 属第6周期时:=/ + 25 ;故D一定错误。6. B【原子序数为x+1的元素应位于第IIA族右侧相邻的族,在短周期中为第UIA族, 在长周期中为第HIB族。铺系元素属于第IIIB族。7. A 第6周期0族元素为86号元素,故该元素位于第7周期。8. B 同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自上而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第 II A族元素Mg和Ra ,原子序数MgMg(OH)2 , A项正确;第V A族 元素N和As ,原子序数NAs ,其对应阳离子的还原性N3 -As3 B项错误;C项中Cs比Na更易失电子,其与水反应比钠更剧烈,C项正确;A1和C1同周期,且原子序数A1C1 , D

46、项正确。9. B A项应为同周期的I 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但并不是所有 I A族元素的金属性都比H 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气态 氧化物的稳定性减弱,而碳是第IVA族的第一种元素,故同主族的氧化物中最稳定的是CK , B项正确;C项中应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项第3周期中的 阳离子半径自左到右逐渐减小,阳离子半径自左到右逐渐减小,但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 径,D项错误。课后作业1. B2. C 根据原子序数二核电荷数二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可知C项正确。3. A4. B 1由于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47、,由阳离子的原子序 数二核外电子数十所带电荷数,则b a ,阳离子的原子序数二核外电量-所带电荷数,则 d c ,故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为badce 5. A A项中S、Cl同周期,原子序数C1S ,则原子半径SC1 , A项错误;Na、Mg、 Al同周期,随原子序数的增大,金属性减 ,单质的还原性减弱,B项正确;F、Ck Br同 主族,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 , C项正确;P、 S、CI同周期,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 酸性增强,D项正确。6. B 已知A、B、C为短周期元素,据图示分析,可知A元素位于第2周

48、期,B、C 元素位于第3周期。已知B、C原子序数之和是A原子序数的4倍,设B的原子序数为x , C的原子序数为(x + 2) , A的原子序数为a- + 1 - 8 = a - 7 ,得x十(x+2) = 4(x - 7) , x=15。元素周期表的短周期元素中,相邻四种主族元素呈叮鳖鸟邕关系有如下两种情况:期第IHA族。10 . (a)S (b)Sn 或(c)Zn (d)Ca 11 .氮 硫 氟 (2)3 VIA (3)2NH3 + H2SO4=(NH4)2SO4(或 NH3 + H2SO4=NH4HSO4)解析A、B、C均为短周期元素,从三者的相对位置及周期表的结构来看,A、C 一定 处于

49、第2周期,B处于第3周期,若A的原子序数为X ,则C的原子序数为x+2 , B的原子 序数为x十8+1。由题意知:x + x+2 = x + 8+1 , x = 7 ,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另(J为7、 16、9 ,分别为氮元素、硫元素、氟元素。第4课时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基础落实一、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1 .元素周期表的分区2 .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能表现出一定的,又能表现出一定的3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原子半径逐渐同周期从J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元素左到右 力性质V金属性,非金属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失电子能力,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非金属性二、元素的化合价与元素

50、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1 .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0、F除外)=,2 .金属元素 负化合价,形成简单的阴离子;非金属元素(除氢外),形成简单的阳离子.3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最高正价(0、F除外)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 c(2)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等于使它达到 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目。(3)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等于 o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 .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其 和 O2 .根据元素的 推测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 .指导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4 .指导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如在周期表中,可以找 到半导体材料。在 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

51、料。知识点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与其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B.周期表中,元素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第3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VHA族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升高,碱金属元素单质熔、沸点 降低2 .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II 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合物中显+2价B.单质能与水反应置换出H?C.氢氧化物呈两性D.碳酸盐难溶于水知识点2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关系3 .已知下列反应:Cu4-X2=S=CiiX2 2Cu4-Y=Cu2Y2KX+Z2=2KZ+X2o X2. Y、Z2为三种元素的单质。在CwY中Y为一2价。下列关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