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地理试卷本试卷共IOO分,考试时长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 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1. 人们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卫星照片 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海天圆地方A. B.C.D.2. 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得到图1中的有关数据,以下数据描述正确的是也(极華 平均半彳f:6371厶©73千來舄(iW)L/最大周肉约4万T农而积约5.1亿平方千米A. 赤道半径是6357千米B. 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C.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为5

2、1亿平方千米3. 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纬线是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圆圈B. 所有经线长度不等C. 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 所有纬线长度相等4.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正确的做法是A. 面对地球仪,自右向左拨动球体B. 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C. 手握底座,整体逆时针旋转地球仪D. 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5.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 北京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B. 天安门广场一年之内每日的升降旗时间不同C. 学校教学楼的正午影子夏季比冬季短D. 太阳每日东升西落图2为甲、乙两位同学演示地球公转运动的示意图(乙同学

3、伸展手臂代表赤道),图3为某Fl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图2图356. 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乙同学A.身体代表地轴B.手臂伸展角度不发生改变C.运动方向应为一一一一D.绕甲同学运行一圈示意一天7. 图2中乙同学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图3所示日期对应的是A B. C. D.最近电影战狼2热播,让国人热血沸腾,如果你是一名特种兵战士,请利用经 纬网对油轮“中国梦”号进行定位。读图4,完成8、9题。8. 一艘油轮由地出发,经过地和地,到达地。油轮出发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 东经130° ,北纬10°B. 东经150° ,南纬30°C. 西经130

4、° ,南纬10°D. 东经150° ,北纬30°9. 油轮经过的四个地点中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的是A. B.C.D.10. 下列地理事物因果关系连接正确的是我国东临太平洋我国东西最大距离约为5200千米我国南北最大距离约为5500千米我国南部有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小部分位于热带我国东西两端的时差达4小时左右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我国东部雨量充沛,气候湿润A. -B.-C.-D.-11.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碧波滚滚的南海,我爱你口雪飘飘的北国,我爱你森林无 边,我爱你群山巍峨”歌词中体现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是A. 大部分位于热带B.地势西高东低C.季风气候

5、显著D.海陆兼备,幅员辽阔12. 2014年,国家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该战略涉及的省区有A. 山东省 B.河北省 C.河南省 D.山西省13. 某省被称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其行政中心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 著名古都之一。该省级行政区是A. 山西省 B.河北省 C.河南省 D.陕西省表1为2012年至2014年我国人口统计数据。读表,完成14、15题。表1年末总人I丨人口自然增长率91 9 <1 (4 ORMlR年1360724 9291 <r1Q7Q9匚 9114. 2012年至2014年期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说明A.人口先增加后减少B.人口先减少后增

6、加C.人口增长速度先变快后变慢D.人口增长速度先变慢后变快15. 2016年我国开始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这一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 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改善男女性别比失衡状况A.B. C.D.16. 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地区分布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A.各民族均匀分布C.汉族都分布在东部图5B.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朵居D.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酋部读图5 “中国地形类型比例统计图”,完成17、18题。17.我国五种地形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A.盆地B.丘陵C.高原D.平原18. 图5反映出我国地形的显著特征是A. 地势西

7、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B. 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广大C. 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D.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表2为北京市连续四日的天气预报信息。读表2,完成19、20题。 表2周三周四.周五同八35*C56°C36°C47°C/* 快¼ (L8 来Q风力1一2级风力1一2级风力1一2级风力5-6级19. 表中天气符号“V*”表示A.太阳 B.白天 C.晴朗 D.多云20. 根据天气预报,以下建议合理的是A.周三有持续降水,需携带雨具C. 周五适合户外活动,可打雪仗B. 周四温差达15oC,要注意保暖D. 周:A风和Fl丽,适宜踏春赏花1321.

8、我国冬季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从南向北递减,南北温差大B. 从南向北递增,南北温差大C. 从南向北递减,南北温差小D从南向北递增,南北温差小完成22. 23题。读图6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22. 南水北调工程连接的四大流域是A.长江、黄河、海河、辽河B. 长江、淮河、黄河、海河C. 长江、珠江、辽河、黄河D. 长江、黄河、淮河、金沙江23.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和中线水源的目的地是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C. 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为了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某校组织“爱心义卖”活动,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闲置 的物品献爱心。据此,完成24、25题。24. 图书是“爱心义卖”活动中常见的物品,图书纸张

9、的主要原料属于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A. B. C. D.25.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爱心义卖”活动有助于A.锻炼个人销售能力B.实现物品循环利用C.践行互助奉献精神D.活跃大家课余生活二、综合J(每小丿10分,共50分)26.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四月清明,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2017年4月5日,正值清明假期,若雨同学去颐和园踏青春游,图7为颐和园导游图(局部),图8为此时她面前的指示牌。读图,完成问题。(10分)图7Ml * f # Jk*W*BW Xf v03M30v,Cj« Wf JB<f4. W * e E I "j

10、二壬加(1)若雨的家位于东城区,在去颐和园之前,她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选择填空)查看路线。(1分)A. 北京市政区图 B.北京市交通图C.北京市地形图D.颐和园导游图(2)根据图8判断,若雨应到达了图7中的 (填数字)地,位于东宫I' J方向。(2分)(3)图7中地距地的实地直线距离为300米,判断图7的比例尺约为o颐和园导游图属于(大、小)比例尺地图,表述的内容 (详细、简略),描述范围 (大、小)。(4分)(4)游览颐和园时,若雨利用手机提供的电子地图导航,可以 (选择填空)。(1分)A.监测园区客流及变化C.体会牌匾楹联的意境B. 查找景点间最优游览路径D. 查询亭台楼阁的建筑

11、特色(5)根据北京市昼夜长短的情况,请说岀选择清明假期出游的理由。(1分)(6)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FK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重要习俗吗?(写出一条即可)(1分)27. 秋季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此时群山锦绣,最适合登高望远。为了锻炼学生体能,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某校组织了秋游活动。阅读材料和图9、图10,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同学们为秋游设计了三个活动方案,参看图9秋游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 大家从王村火车站分组出发。方案一:登大青山,锻炼体能;方案二:徒手攀岩,试 试胆量;方案三:参观古庙,寻踪文化。材料二:廊桥,是一种有屋檐的桥。屋檐

12、可以保护木质桥梁免受长期雨淋的侵袭, 而廊桥可以起到风雨亭的作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看风景等。(1)方案二中之所以能开展徒手攀岩,是因为沿途经过 (地形部位)。(1分)(2)同学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读岀,出发地的地形类型为,从出发地点登大青山沿 (地形部位)前进,山顶的海拔高度大约是米。(3分)(3)组同学想去参观古庙,寻踪文化。在游览的过程中,他们遇到一个古香古色的廊桥。在图中,出发地到廊桥的路线距离为3. 4厘米,按照1分钟走100米的速度, 他们大概走了分钟。(1分)(4)根据图10和材料二,你认为该地最可能位于(选择填空)。(1分)A.甘肃省 B.山西省 C.浙江省 D.河北省(5)

13、三个方案中,你会建议体力较弱的同学选择路线 (填数字),原因 O (2分)(6)某队同学在山区迷路,有同学提出沿着溪流走。这个提议可行吗?说明理由。(2分)28. 山地被称为“大地的骨架”,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读图11、图12,回答问题。(Io 分)图H(1)图11中,山脉两侧的省级行政区是青海省和(写简称)。(1分)(2)图11中,山脉东侧的地形区是o山脉、中,属于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填数字)。(2分)(3)图11中,山脉是,它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此分界线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2分)A.热带、亚热带分界线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C. 长江和珠江的

14、分水岭D. 1月0°C等温线经过的地方14(In)80006000400020000&图12 活北纬3<线地形剖面图(4)阅读图12,观察图中北纬30°线经过的主要地形区,其中 (填数字)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图中是“世界屋脊” (地形区),是低平的 (地形区),整个地势特点是o (4 分)(5)北纬30°线穿过我国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普遍种植水稻,发展淡水鱼生产,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请说岀主要原因。(1分)29.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源头,是我们的母亲河。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5、(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共同描写了长江、黄河的流向是,最终注入洋。(2分)(2)长江自宜昌开始,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两岸众多南北向支流汇入,水量大增,可以发挥巨大的、等作用,因此有“黄金水道”之称。(2分)(3)长江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在宜昌附近建设有三峡、葛洲坝等水利枢纽。这里建设水利枢纽的优势条件除水量丰富外,还具有 的优势。(1分)(4)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下列描述黄土高原景观的是(选择填空)。(1分)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远看是山,近看成川B. 地势平坦,一望无际D. 地形崎岖,溶洞奇异22(5)黄河流经黄土高

16、原时的突出特点是 (选择填空)。(1分)A.流速缓慢B.含沙量大C.无结冰期D.形成“地上河”(6)与长江相比,黄河的主要特征有 (选择填空)。(1分)流量大含沙量大航运价值大结冰期长A. B. C. D.(7)黄河既是我们的母亲河,又是一条充满忧患的河流。请你任选一个黄河河段(上 游、中游、下游),写岀该河段存在的问题。(2分)河段:,该河段存在的问题:30. 阅读材料和图14、图15、图16,回答问题。(10分)图14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JHS耕地恤> 嗦糾材料:2017年10月,央视推出新作中国地理大会绿水青山看中国,这是聚焦 生态文明的创新之作。节目以山、水、林、田、湖、生命为载

17、体,展现人地关系,感 念乡土、乡情。田地是我们生活的根,第四期节目通过解读主题“田”,传承弘扬农耕文化。著名 学者蒙曼和地理学者张捷跨界合作,在精彩评说中延展信息,升华主题,妙语连珠。 张教授点评,五谷丰登的基础是耕地,这是我国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战略资 源,在十三五规划当中,到2020年我国要严控耕地总数,达到18. 65亿亩的耕地红 线,我们要对耕地红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影响一个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蒙曼 教授追加评论,五谷丰登的出处是六韬“风雨时节,五谷丰登,社稷安宁”。首先 风雨时节指的风调雨顺,风调雨顺后五谷才能丰登,这之后,我们的社稷,我们的粮 食才能都安全,国家才能安全。

18、国家安全是建立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粮食安全的基 础是天与地的和谐运转。(1)从土地利用类型上看,“五谷丰登”的基础是,其在图14中用 (填字母)表示,主要分布在 (东、西)部 (地 形类型)。(4分)(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选择填空)。(1分)A. 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比较均匀B. 耕地、林地比重小C. 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山地和南方丘陵D. 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和山区(3)从地理的角度解读“风调雨顺”,是指夏季风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带来的积极 影响。一般情况下,东部地区夏季风影响较强的月份,降水量往往会超过100毫米,我 们称作雨季。阅读图16,三个城市自北向南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越来越 (多、少),反映出我国东部季风区雨季自北向南越来越 (长、 短)。受到降水的影响,我国的耕地类型分为两类,秦岭-淮河以北主要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为o (4分)(4)根据资料,说出我国土地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重要意义。(1分)参考答案1 C2. C3 A4. B5. D6 B7. C8 A9. C10 B11. D12. B13. D14. D15. D16. B17. B18. D19. C20. A21. A22 B23 A24. A25 B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