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教案】《青玉案﹒元夕》教案_第1页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教案】《青玉案﹒元夕》教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青玉案元夕辛弃疾教案】青玉案元夕教案青玉案元夕教案【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愉快的寒假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是那些幸福美好的瞬间 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就像昨晚的焰火晚会,那些花灯、焰火美吗? 说说你们看到了哪些让你 惊艳”的焰火?(学生各抒己见,说出自己 眼中的烟火花灯之美。)师:元宵焰火狂欢是古往今来朝廷民间都甚为重视的,文人墨客们也 为此留下了不少宝贵的诗词佳句。宋代词人辛弃疾也曾经为元宵夜留 下墨宝,他眼中的元宵焰火是怎样的热闹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千古名句又是如何在元宵夜产生的 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辛弃疾的词青玉案

2、元夕 ,一起走进 宋朝的元宵之夜。二、释题1青玉案,词牌名2元夕,题目。即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互联网查询,查找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 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腊八节三、初读诗歌,批文入情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学生对照书下注释,自由朗读整首词。初步感知重要的字、词和句 子的含义。22 名学生试读,教师适当指导集体朗读、体会情感。3互联网上听示范朗读,学生注意字音、停顿、语速。四、研读诗歌,体悟诗情1、二读诗歌,赏析诗人笔下元宵盛况。思考: 诗人在元宵之夜看到了哪些景象?诗人是如何描写元宵节盛况 的?(学生思考,自由发言,同学之间互相

3、补充,教师适当点拨,尽 量使用文学语言)明确:焰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花千树、 星如雨”,把烟火比喻成花、星,形容烟花之盛。这写出了元宵夜彩 灯的繁华景象。车马、音乐、花灯: 宝马雕车香满路”,用了借代的手法, 香”是 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去看灯、戏耍的女子,这含 蓄而又生动。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里既写了夜里的场面还描写出人 的活动。有人吹萧,箫声悠扬;明月清光在流转,整夜里鱼龙灯盏随 风飘舞。一一焰火璀璨、车水马龙、张灯结彩。3仕女: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一盛女艳服,欢声笑语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2、三读诗歌,鉴赏那人形象”思考

4、 1 诗人笔下的元宵节可谓热闹非凡,男男女女都在节日中尽情 地欢乐。在大家都在欢乐时候,我们的作者却是独特的,他到底在干 什么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人 所寻找的”那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 明确: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 一般。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 一点孤独,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写出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 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思考 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梁启超在艺蘅馆词 选中评论 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辛弃疾生平遭遇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1起义南归时期。曾率领 2000 多人起义抗金,后投奔耿京为首的抗 金农民义军。2辗转任职时期。南归后,在历任地方官期间为北伐积极做好准备, 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和政治才干,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被罢职。3被贬家居,反复起用时期。被罢职,闲居在信州上饶(今江西省上 饶市)前后近 20 年。到了晚年,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 不到信任,最后含恨辞世。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 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