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物理下学期 功和机械能单元达标自检题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 .如图,保持F的方向竖直向上不变,将杆由A位置匀速转动到8位置,在这个过程中F将()FtA.先变大后变小 B.始终变大C.始终变小D.始终不变2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绳子的末端缠绕在电动机上,电动机转动将下方钩码匀速提起。如果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后一次提升与前一次相比()A.功率增大、机械效率增大C.功率不变、机械效率不变B.功率增大、机械效率不变D.功率不变、机械效率增大3 .如图所示,斜而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以0.2m/s的速度匀速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2、重力做功的大小为800JB.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25N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25WD,斜而的机械效率为75%4 .如图是搬运工人用滑轮组将仓库中的货物沿水平轨道拉出的示意图。已知货物的质量为600kg,所受轨道的摩擦力为其重力的0.1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若人以0.6m/s 的速度匀速前行,经100s将货物拉出仓库。人拉货物的过程中,分析正确的是()A.货物移动距离为20mB.工人的拉力为400NC.工人做的有用功为3.6xl()4jD.工人拉力的功率为360W5 .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 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
3、图乙所示,保持拉力&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E, 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 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甲乙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凡的功率PF60W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20N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E=40N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所做的功Wz=80J6.如图所示,重300N的物体在20N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沿水平地 而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 1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m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8NC.拉力F的功率为4WD.有用功为120J7 .初中物理中我们用斜
4、而做过多次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是利用斜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8 .图乙是利用斜而”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C.图丙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D.如图乙木块B中,B木块的重力和木板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如图所示,Fi=4N , Fz=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的速度在物 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 摩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弹肾测力讣 八A. F2的功率为0.6W8 .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C.物体A和地面之间有摩擦力D.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9 .如图所示的滑
5、轮组中,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则拉力F为()A. G/8 B. G/6 C. G/5 D. GA10.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 N的物体4沿水平桌而做匀速直线运动, 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 N,则拉力F的大小及物体A与水平桌而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A. 200 N , 10 N B. 200 N , 20 NC. 20 N , 10 N D. 20N , 20N二、填空题11 .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钩码来研究动滑轮的作用,每次都匀速提物体,做实验情况如 图所示,请观察、比较图中的操作、现象和数据,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由(a) (b)两图.(2)由(c) (b)两图.12 .
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0A可绕0点无摩擦转动,A点处挂一个重为60N的物体,物体 G的底面积为200cm2, 8点处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OB : AB=2 : lo则1=N,它是杠杆。当把物体G浸入水中,竖直向上的力F=60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物体G的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Pao13 .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 杆0B下面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在此过程中,测力计上升的高度$为0.2m.物块 重G为1.5N,物块上升的高度h为0.3m,杠杆的机械效率为75%,则测力计的示数 F=N,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是。1
7、4 .杠杆AB可绕支点0自由转动,AO: 0B=3: 4.将金属块M用细绳悬挂在杠杆A端,B 端通过细绳与动滑轮相连,动滑轮上绕有细绳,细绳一端固定在地而上,自由端施加拉力 R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若将物体M浸没到水中,需要在动滑轮细绳自由端上施加拉 力艮才能使杠杆再次水平平衡,艮与艮的差为601已知物体M所受重力为880N,则物体 M 的密度是 kg/m3 .(g 取 1 ON/kg)15 .图中所示是自行车上两个典型的轮轴装置,从图中可知脚踏板与 组成了一个16 .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做探究杠杠的平衡条件实验。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 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后,小明又进一步探究杠
8、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的关系。实验过 程中,保持阻力和阻力臂不变,住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片和动力臂上的数据, 并绘制了凡与G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k为O.lm时,凡为17 .如图所示,搬运工人用滑轮将重为425 N的重物匀速提升4m,所用拉力为250N,时间为20s.则此过程中总功是J,拉力的功率是W,滑轮的机械效率是18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救援队利用各种器材展开抢险救灾工 作.(1)利用如图1所示的钢丝钳,救援队吧钢筋剪断,钢丝钳是 杠杆.(2)使用撬棒,救援队员吧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如图2所示,若救援队在撬棒D点 沿DM方向用来
9、撬起石块1,插棒的支点是 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X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 点.沿 方向撬起石块1更省力.19 .杠杆48可绕支点0自由转动,将金属块用细绳悬挂在杠杆4端,把石块用细绳悬挂 在杠杆8端时,杠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若将石块浸没在水中,为使杠杆在 水平位置平衡,需在杠杆A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其大小为石块所受重力的已知巴=3,则石块的密度为kg/m3.9 OB 820 .如图所示,杆秤秤坨的质量为0.1千克,杆秤的质量忽略不计.若杆秤水平静止时, 被测物和秤蛇到科纽的距离分别为0.05米、0.2米,则被测物的质量为 千克.若秤蛇有缺损时,则杆秤所示的质
10、量值 被测物的真实质量值(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J,,三、实验题21 .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 4次测 量,测得数据如表所示:次数钩码所受 的重力钩码提升 的高度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G/N力/m11.00.10.80.431.25%21.00.20.80.831.25%32.00.11.20.441.67%43.00.11.5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 =_m.机械效率77 =_c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
11、机械效率越O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A.动滑轮的重力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C.物体上升的高度D.被提升的物体的重力22 .小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用的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g,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 离相等。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杠杆调行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8点悬挂了 3个钩码,如图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 平平衡状态,应该在八点悬挂 个钩码。若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杆(选填“人”或"C”)处竖直向上拉,当杠杆
12、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o (g 取 10N/kg)23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所提供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细线和 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放在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甲所 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调节杠杆平衡后,小明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应在8点处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再次平衡;此时若在4、8两点处各增加一个钩码,则杠杆(选填 “左"或"右”)端会下沉.(3)在实验(2)中,若用弹簧测力计拉8点,要使杠杆在水平位
13、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 应沿 拉杠杆最省力;若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右转动,杠杆始终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逐渐 (选填"增大"、”等于"或"减小")(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产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否仍然成立?”于是小明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 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 不相符,其原因是:.24 .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同样的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 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次数物体
14、的重力G/N提升的高度 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120.110.366.7%230.11.40.371.4%340.11.80.374.1%420.11.50.2(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结果精确到0.1%) .这次数据是用图中(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在第1次实验中,当拉着物体以O.l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F的功率为W。(3)某同学认为,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 械效率越大,他的想法正确吗? 。请你利用补充完
15、整后的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你的 判断依据:o25 .为研究沿光滑斜而向上拉重物所需的拉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 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多次改变斜面长度和高度,每一次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重 为1牛的物体从斜面底端缓慢拉伸至顶端,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和表三中。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沿光滑斜而缓慢提升同一重物时,当斜面高度相同时,拉力与斜面长度成反比;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与8 (或2与5)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的初步结论是:沿 光滑斜面缓慢提升同一重物时,;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表一次数h (米)L
16、(米)F (牛;10.050.500.120.101.000.130.202.000.1表二次数h (米)L(米)F (牛)40.100.500.250.201.000.260.301.500.2表三次数h (米)L (米)F (牛)70.100.250.480.200.500.490.300.750.4(a)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或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沿光滑斜而缓慢提升同一重物时,:(b)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沿光滑斜而缓慢提升同一重物 时,。四、计算题26 .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48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 擦)所用的拉力厂为20
17、0N,求:拉力F的功率是多少?(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如果用此滑轮组提起600N的物体,需要多大的拉力?27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小明站在地而上把一件重为400N的材料在30s内匀速提升到 12m的楼上,此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及摩擦)求:在此过程中小明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则拉力功率为多大?提升500N重物时,机械效率是多少?28 .工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 材重量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取10N/kg。(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50 kg,则建材的重力是多少?(2)若工人在1 m
18、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 12 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200 N, 求拉力的功率:(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29 .“振华30轮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起重船,有"大国重器"之美誉。某次施工 中,“振华30轮船将重达几千吨的海底隧道接头装置,匀速缓慢的从其上表面距海面10 m 深的水下提升到空中。"振华30”起吊装置、滑轮组示意图如图甲,提升过程中,绳子自由 端拉力F的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乙所示。接头装置脱离水而后,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 不计绳重及摩擦,不计海水阻力,p »*=l-0xl03kg/m3, g取1
19、0N/kg)。求:,VC(1)开始提升前,隧道接头装置上表而受到的压强:(2)隧道接头装置的重力;(3)隧道接头装置的密度。30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水中的物体A , A的体积为0.03m3,重为720N.当物体A离 开水而后,在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物体4上升的速 度为O.lm/s,卷扬机拉力的功率为P.不计绳重和滑轮与轴的摩擦,g JU 10N/kg.求:(1)物体A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第;(2)动滑轮重G动;(3)卷扬机拉力的功率P.【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 D解析:D【详解】F*如图,杠杆在4位置,因为杠杆平衡,所以Fx
20、OA=GxOC所以L OC厂F =GOA杠杆在8位置,。4'为动力臂,oa为阻力臂,阻力不变为G,因为杠杆平衡,所以FxOAGxOC所以OCF' = -一GOA!如图,又因为OCDOAB所以OC.OA! = ODOB因为OD:OB = OC:OA所以OCf:OAf = OC:OA所以r OC' OC r pF =G =G = FOM OA由此可知当杠杆从八位置匀速提到8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2. B解析:B【详解】前后两次的滑轮组是同一个滑轮组,则做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不变,则机械效率不 变:加快电动机的转速,则物体提升
21、的速度增大,若两次提升高度相同,则后一次所需要 的时间小于前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根据尸=匕可知,功率变大。故ACD错误,B正确。t故选B。3. B解析:B【详解】A.由题意可知,重力做功的大小是% =G/? = 200Nxlm = 200JA错误:B.由题意可知,摩擦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总功大小是W = Fs = 75N x 4m = 300J由上述可知,有用功大小是W有用= 200J那么额外功大小是叫“ =1% -IV,.= 300J -200J = 100J可知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是/ =区=侬= 25N s 4mB正确;C,木箱是匀速运动的,根据尸=4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是p = Fv
22、= 75NxO.2m/s = 15Wc错误;D.由上述可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100% =100%、66.7%300JD错误。故选B。4. B解析:B【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到,两条绳子托着动滑轮,人以0.6m/s的速度匀速前行,那么货物的速 度是0.3m/s,经100s货物移动距离为s = vt= 0.3nVs x 100s = 30m货物移动距离为30m, A错误:B.由题意可知,货物的重力G = mg = 600kg x 1 ON/kg = 6000N 其摩擦力/=0.1G = 0.1x 6000N = 600N 由于货物匀速前行,绳对货物的拉力F = / = 600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3、75%,可得到x 100% = 75%解得。=400N ,工人的拉力为400N , B正确;C,货物移动距离为30m,绳对货物的拉力为600N,则工人做的有用功为W(j = Fs = 600N X 30m = 1.8xlO4J工人做的有用功为1.8x10为,C错误:D.由于人以0.6m/s的速度匀速前行,工人的拉力为400N ,工人拉力的功率为P = /7iV=400Nx0.6m = 240W工人拉力的功率为240W, D错误。故选B。5. C解析:CD【分析】【详解】A.由图甲可知,绳子承担物体受到的拉力的段数为2,物体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 运动,在拉力作用下绳子末端的速度为v = 2
24、% = 2x 3ni/s = 6m/siv ps则物体向左运动时,由P=»可得拉力8的功率 t tE =牛,=20N x 6m/s = 120W故A错误;B.图甲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而绳子承担力的 段数。为2,所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 2G=2x20N = 40N故B错误:C.物体向右运动时,由于物体和地面没有改变,则所受摩擦不变,方向向左,同时物体向 左还受到两股绳子施加的拉力,每股绳子的拉力为20N,物体右侧的滑轮为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2,则有25=2 耳+ / = 80N解得2=40N,故C正确;D.在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
25、的摩擦时,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所做的功 仅=F2s2 = 40N x2xlm = 80J故D正确。故选CD06. B解析:B【详解】A.由图知=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粕=3s 物=3v t=3x0.2m/sxl0s = 6m故A错:B.因为二以 x 100% =凡 x 100%=x 100%= L x 100%=80%“Fs触F3s 物3F所以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 3Fx80% = 3x20Nx80% = 48N故B正确:C.拉力做的功为W q, = Fs = 20Nx6m = 120J拉力做功的功率Wtl 120J )=上= 12W t I Os故c错误:D.有用功W尸fs
26、 *=fv ftt=48Nx0.2m/sxl0s = 96J故D错。故选Bo7. D解析:D【解析】【分析】(1)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小车在到达水平而时的初速度相同,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 响:(2)小球推动木块移动,是研究影响动能的大小的实验:(3)研究机械效率时,用测力计拉着物体上升到顶端:(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详解】A、图甲中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小车在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 度相同;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故A错误;B、图乙中通过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远近来反应小球动能的大小,是探究动能大小与 哪些
27、因素有关的实验,故B错误:C、图丙中测量出斜面的长度和高度,物体的重力和沿斜面的拉力,可以测定斜而的机械 效率,故C错误:D、图乙中,木块B在水平而上,受到的重力与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同一的 物体上,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8. D解析:D【解析】A、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对于物体B来说,n=2,拉力端移动速度 = 2% =2x0.lm/s = 0.2m/s ,拉力做功功率g =5丫 = 3Nx°.2m/s = 0.6W ,故 A 正 确:B、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如图弹簧测力计端由三 段绳
28、子拉着,所以示数为:/=3乙=3x3N = 9N,故B正确;C、物体A受到B向左的摩擦力为2x3N = 6N,受到向右的拉力Fl为4N,物体A静止 受力平衡,所以受到地而向右2N的摩擦力,即物体A与地面之间有摩擦力,故C正确: D、因为R、B间的压力和接触而粗糙都不变,所以增大Fz,物体B会做加速运动,但A、B 间摩擦力不变仍为6N,即A仍然保持静止,故D错误.故选D .点睛:重点是平衡状态的判断,要牢记匀速运动时物体一定平衡,本题中物体A受到B的 摩擦力,地面的摩擦力和拉力F2,此三个力平衡.9. A解析:A【解析】在不计摩擦和滑轮及绳重时,使用单个的动滑轮省一半力。G如图最下而的动滑轮两段
29、绳子拉着物体,拉力为物重的一半,即2G2_G 中间的动滑轮又省了一半力,即每段绳子的拉力为:24;G4 G 到最上面的一个动滑轮,现省一半力,即绳子的拉力为:2-8a 故A正确。10. C解析:C【解析】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B示数为10N,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相当于定滑轮,A受 到拉力也为ION; A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与A受到拉力是一 对平衡力,摩擦力大小为10N;向右的拉力F与向左的两段绳子的拉力平衡,所以拉力为:F = 2xl0N = 20N点睛:重点是滑轮受力情况的分析,对于单个滑轮来说,使用时处于平衡状态,绕绳子一 侧的两段绳子的两个力的和等于另一侧的拉力。二、
30、填空题H.使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物体,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同一动滑轮匀速(竖直)提不同物体,物体越轻,拉力越小.【详解】(1)口由图可知,比较(a)、(b)两图提起物体一解析:使用动滑轮匀速(竖直)提物体,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使用同一动滑轮匀 速(竖直)提不同物体,物体越轻,拉力越小.【详解】田由图可知,比较(a)、(b)两图提起物体一样重,(b)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小于(a)中弹簧测力计 示数,所以: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不能改变用力方向:(2)2比较图(b)与(c)可得: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不重物时,物体重力越轻,所用的拉力越
31、小,越省力.12.费力 1X103【详解】因为 OB : AB=2 : 1,所以OB : OA=OB : (OB+AB) =2 : (2+1) =2 : 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即因为F>G,所以此杠杆为费力解析:费力1x103【详解】因为 08 : AB=2 : 1,所以OB : OA=O8 : (OB+AB)=2 : (2+1)=2 : 3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B=GOAGOAOB60Nx32= 90N因为QG,所以此杠杆为费力杠杆,网当浸入水中平衡时,拉力为60N,此时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B =(G-F.yOAXG-FfOBOA= 60N-60Nx23= 20N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32、20Np 水g 1.0x103 kg / m3 x 1 ON / kg=2xlO3n?浸入水中深度为V,./? =2xlO-3n?200x10%?=0.1 m故,下表而受到水的压强为p = 0 励=L° x 103 kg/m3xlON/kgx 0. lm=1.0 x 103 Pa13.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分析】本题考查机械效率的应用。【详解】1杠杆在使用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W W=Gh=1.5Nx0.3m=0.45J根据得解析: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 【分析】本题考查机械效率的应用。【详解】W <f=Gh=1.5N X
33、 0.3m=0.45J杠杆在使用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根据-得l W, 0.6J F = - =3Ns 0.2m杠杆本身有重力、支点与杠杆之间有摩擦,使用杠杆过程需克服这些做功,于是便出现 了额外功。14. 5X103【分析】表示出两次杠杆A、B端受到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解方程可得M 受到的浮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M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 算出M的密度.【详解】自由端施加拉解析:5xl03【分析】表示出两次杠杆A、B端受到的拉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列式,解方程可得M受到的浮 力大小,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物体M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M的密度.【详解】自由端施加拉力
34、凡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杠杆八端受到的拉力Fa=Gm,由图左侧的滑轮为动 滑轮,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F8=2Fi+G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mxAO=(2Fi+G 将物体M浸没到水中杠杆再次水平平衡时,杠杆A端受到的拉力Fa=Gm-Fh ,杠杆B端受到的拉力FQ2F2+G动,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Gm-F )xAO=(2F2+G动)xOB.®-可得:F wxAO=2(Fi-F2)xOBM浸没水中后由于受到浮力,对杠杆A端拉力减小,所以Fx>F2 ,m 2(Fj-FjxOB 2x60Nx4所以:F>f=J一=160N ,AO3/160N由 F f p 水gV 推得 M 的体积:
35、V=V 肝=/八, 丁=1.6xl0-2m3。水 g 1.0x10 kg/m x ION/kgm G.880N所以 M 的密度:P二7 =人”产 3=5.5xl03kg/m3V Vg 1.6x10 m x ION/kg15. .齿轮盘省力后车轮费力【解析】由图知:脚踏板的半径要大于齿轮盘的半径,因此脚踏板与齿轮盘组 成轮轴,脚踏板是轮,齿轮盘是轴,组成了一个省力轮轴; 飞轮和后车轮组成轮轴,飞轮是轴,后车轮 解析:齿轮盘省力后车轮费力【解析】由图知:脚踏板的半径要大于齿轮盘的半径,因此脚踏板与齿轮盘组成轮轴,脚 踏板是轮,齿轮盘是轴,组成了一个省力轮轴;飞轮和后车轮组成轮轴,飞轮是轴,后车轮是
36、轮,组成了一个费力轮轴。故答案为:齿轮盘;省力:后车轮:费力。【点睛】首先分清两部分哪个是轮、哪个是轴,再判断力是作用在轮上、还是作用在轴上 来进行解答。此题考查了常见的机械:轮轴.如果需要判断轮轴是省力还是费力,只需判断 出力是作用在哪一部分:若力作用在轮上,则是省力轮轴:若作用在轴上,则是费力轮 轴。16. 6【解析】由图象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始终不变,当L1为0.2m时,F1为 3N,乘积为0.6;当L1为0.6m时,F1为乘积为0. 6,图象上的点都满足 此规律。故当L1为0. 1 m时,F1为 解析:6【解析】由图象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始终不变,当A为02n时,凡为3N,乘积
37、为 0.6;当匕为0.6m时,片为1N,乘积为0.6,图象上的点都满足此规律。故当匕为0.1m 时,片为6N。故答案为:617. 100 85%【解析】工人做的有用功:W 有用=Gh=425Nx4m=1700J,因为使用的是动滑轮,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s=2h=2x4m=8m,工人做的总功:W 总=Fs=2解析:100 85%【解析】工人做的有用功:行“ 吁肝425NX4m= 1700J,因为使用的是动滑轮,所以拉力移动的距离s=2炉2X4m=8m,工人做的总功:/产笈250NX 8m=2000J,所以,严液行生厂严制=2000JT700J=300J,拉力的功率:p = = 2()00J- =
38、100W :t 20sW17Qf)i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6X100% = xl00% = 85% .故答案为 (1). 2000(2). 100(3). 85%18. 省力;A; C: DM【解析】试题分析:(1)钢丝钳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利用它可以很轻易的剪短钢丝, 是省力杠杆;(2)读图可知,当沿DM方向用力撬石块1时,杠杆围绕A点转动,因此A 为这时的支点;同解析:省力;A: C; DM【解析】试题分析:(1)钢丝钳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利用它可以很轻易的剪短钢丝,是省力杠 杆:(2)读图可知,当沿DM方向用力撬石块1时,杠杆围绕A点转动,因此A为这时的支 点:同样,当沿DN方向用力撬石
39、块1时,杠杆围绕C点转动,因此C为此时的支点;当以 R为支点时,杠杆的动力臂为AD的长,当以C为支点时,杠杆的动力臂是从C点到DN的 作用线的距离,显然要比AD要短,因此,沿DM方向用力撬石块1更省力.19. 0X103.【解析】试题分析:该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石块没有浸入水中的情况,一是石块浸入水 中的情况.当石块不浸入水中时,杠杆平衡,则G金XOA二G石XOB,由于OA/OB=3/8,故 3G 金二8G解析:OxiO3.【解析】试题分析:该题有两种情况,一是石块没有浸入水中的情况,一是石块浸入水中的情况. 当石块不浸入水中时,杠杆平衡,则G金xOA=G/OB,由于OA/OB=的,故3G生=8
40、G “: 当石块浸入水中时,杠杆平衡,则(G金一、G石)xOA二(GlF介OB,再联立上式,解之得:F3=1g石,即p次gV=Lp看gV,故p彳l3P木=3.0xl03kg/m3.33考点:杠杆平衡条件,阿基米德原理.20. 4大于【详解】2如图,二.杠杆平衡,得:G1IOA=G2IOB,即:mlglOA=m2glOB,得: 若秤坨有缺损,m2减小,而G1IOA不变,所以IOB要解析:4大于【详解】1如图,GJoa=Gz/ob,即:得:mgb产mzgbB,加21ob _ 0.1kg x 0.2m0.05 m=0.4kg若秤坨有缺损,牝减小,而GJoa不变,所以团要变大,杆科所示的质量值要偏大.
41、三、实验题21 . 4 50% 大 C【详解】由图知实验中由四段绳子承担物重,所以第4次实验中绳子移动的距离5 = 4/7 = 4 x 0.1 m=0.4m第4次实验测得机械效率为% Gh3Nx0.ini“曰I 匕 Fs1.5NxO.4m(2乂3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知,物体提升的高度和绳子移动的距离相同,物体 的重力不同,且物体的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所以可以得出:同一滑轮组,物重越 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跟动滑轮的重、绳重、摩擦、提起物体的重有关I 峪 Gh Gh Gn =-=xlOO%卬悠 Fs Fxnh nF故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无关,c符合题意。故选C
42、。22 .左 2 c 1.5【详解】出杠杆右端下沉,左端上翘,哪边高,平衡螺母像哪边调,所以应调行杠杆右侧的平衡 螺母向左。一个钩码重力G = mg =0. Ikgxl ON/kg = 1N假设杠杆一小格为L,A点挂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7xlNx3£ = 3xlNx2L解得n=2,所以应该在八点悬挂2个钩码。撤掉杠杆A点的钩码,为使杠杆能够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该用弹簧测力计在杠 杆4处竖直向下拉或者在杠杆C处竖直向上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bLb = FJc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Jb 3xlNx3LFr =上上=1.5N° Lc 4L23 .右6左竖直向下增大杠杆自
43、身重力对实验有影响【解析】【详解】第一空.杠杆左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右移,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第二空.设杠杆一格的长度是/, 一个钩码重是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图甲中, 4Gx3/=nGx2/,解得n=6,即在杠杆八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应在8点处挂6个钩 码才能使杠杆再次平衡:第三空.如果再在4 8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则5Gx3/>7Gx2/,所以杠杆左端下沉;第四空.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最大时,拉力最小,当力与杠杆垂直时,力臂最长,所以应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第五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右转动时,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根据 杠杆的平衡条件
44、可知,动力将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增大;第六空.图丙中,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自身的重力对杠杆转动,即对杠杆平衡产 生了影响,导致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24 . 7%乙 增大所提物体的重力0.3不正确 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第1次 比第4次省力,但两次的机械效率却相同【详解】田根据表格数据发现,绳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提升的高度的2倍,所以,使用的是乙 所示的滑轮组:第四次实验中W (1 =Gh=2N X 0.1m=0.2J ; W /=Fs=1.5NxO.2m =0,3J所以,机械效率是% 0.2J «7° n = - = 66.7%町03J(2
45、)3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要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增大 所提物体的重力,当拉着物体以O.l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绳子端移动的速度是0.3m/s, 所以F的功率由P二Fv得P=lNxO.3m/s=O.3W(3)5使用相同的滑轮所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同一个重物时,越省力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越 大,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比较第1、4次实验数据可知,第1次比第4次省力,但 两次的机械效率却相同。25 . 4、7或3、5、8或6、9在斜而长度一定时,拉力F与高度人成正比 斜面的高6与 斜面的长度L之比相同,拉力F也相同 斜面的高白与斜面的长度L之比越大,拉力F也 越大【详解】(1)
46、田要研究沿光滑斜面提升同一重物时拉力与斜而长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斜面的高度相 同,改变长度,实验2、4、7或3、5、8或6、9符合题意。(2)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与8 (或2与5)的数据知,斜而的长度相同,高度不同, 且高度变为原来的2倍,拉力F也变为原来的2倍,说明沿光滑斜面缓慢提升同一重物 时,在斜面长度一定时,拉力F与高度打成正比。分析比较表一、表二或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斜而的高力与斜而的长度1之 比相同,拉力F也相同。分析比较表一、表二和表三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斜面的高人与斜面的长度L之比越 大,拉力下也越大。四、计算题26 . (1)12OW; (2)80%: (3)24
47、0N【详解】解:(1)力做的总功为W, = Fs=F x 3/z=200N x 3x 2m= 1200J拉力的功率为p = =1200J=120Wt 10s由图知,滑轮组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则s =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W.GhGhG480N77=x100%=一xl00% =xl00%=一xl00% =xl00%=80%FsF3h3F3x2OON不计绳重和摩擦力,拉力/=!(G + G轮)提升480N重物时200N = k(480N + GQ= 3x200N-480N=I20N则当提升600N重物时,拉力,1 1F =-(G + Gy )= - x (600N+120N)=240N答:(1)
48、拉力F的功率是120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如果用此滑轮组提起600N的物体,需要240N的力。27 . (l)4800J; (2) 200W: (3) 83.3%【详解】材料克服重力做的功力有用功= G,/ = 400s x 12m = 4800J拉力做的功为总功,由7 = -x100%=80%可得总功=.=%=6。380%80%则拉力功率p=W = 6000J=200Wi 30s由图可知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2,物体上升12m,则绳子末端在拉力的作用下移动 s = nh = 2x12m = 24m由知拉力做功6000J,由山=臼可得拉力心=丝吧=250Ns 24m由尸=:(G物+ G
49、., )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 =2F-G科=2 x 250N -400N = l 00N提升500N重物时,物体做的有用功拉力做的有用功机械效率是=上 x 100% =1'%x 100% = x 100% = x 100% « 83.3%叫“x'gjG 小G动+G物,100N + 500N 答:(1)在此过程中小明所做的有用功是4800J:(2)则拉力功率为200W:提升500N重物时,机械效率是83.3%。28. (1) 500N: (2) 80W; (3) 900N»【解析】【详解】(1) .建材的重力G=mg=50kgxl0N/kg=500N ;(2) .由图可知,=2,则Imi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h=2x 12m=24m»拉力做的功:W=4=200Nx24m=4800J,拉力的功率:WP= =4800J60s=80W;(3) .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时,所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0%,% _ Gh _ G _ 400N% % = GZ? + GM = G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济学原理与应用》课件
- 消防维保人员工作总结模版
-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护理
- 某年春开学典礼教师代表发言稿模版
- 《帕金森病》课件
- 《进阶面试技巧》课件
- 管理与员工的关系构建策略
- 危重新生儿救治复习测试卷
- 《血液制品安全管理》课件
- 《母爱如海》课件
- 教职工工作调动申请表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ppt全套教学课件
- Alltech 2000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解决HPLC检测难题
- 休学家长安全承诺书
- JJF 1343-2022 标准物质的定值及均匀性、稳定性评估
- 水文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 高效课堂新授课评价量化表
- 信和SDS2MS使用说明书
- 维修手册震旦218现场
-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复习题(DOC)
- 螺旋密封的设计及在流体机械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