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目标】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2、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情趣。【实验准备】教师准备:烧杯、澄清的石灰水、火柴、蜡烛、水等。学生准备:蜡烛、火柴【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 引导设问:我们的生活处处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
2、的生活多姿多彩。那么化学又是以什么为基础建立的呢2 讲述:大家是否还记得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我们不要小看这个炼丹炉,其实古代炼丹和炼金的作坊就是今天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3 导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成果与创造都是在实验室中反复地实验而得出的,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重视化学实验。书: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探究:点燃蜡烛“前”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的探究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点燃蜡烛“中”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观察燃烧过程1、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 1s
3、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2、取一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壁的现象,取下烧杯,迅速倒入小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学生猜测蜡烛燃烧后的产物、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发出明亮火焰有浊泪,外焰最先碳化,内焰燃烧不充分, 说明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温度较低,焰心温度最低,杯壁有水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教师演示:从蜡烛火焰中,可以引出一缕白烟学生观察结论:石蜡可以气化可观察到的现象熄灭蜡烛“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发生的现象。学生合作去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看能否燃烧。分析、交流及得出结论:蜡烛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能燃烧交流汇报探究过程及结果教师 比较谁观察到的现象多,谁的描述更细致、更准
4、确与同学交流进行观察和描述的体验。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及体验再探究教师:对于有的组在交流中提出“异常情况”,请同学们各抒已见学生 1 、对图 1-17 操作的改进。 1 用冷、干燥的玻片,在火焰外不同距离可观察到不同的现象。2用石灰水润湿烧杯内壁。如图 1-17罩在火焰上方2 、对用火柴梗实验的异议。改用洗净干燥的“雪糕”木片削成细木条来代替火柴梗。结论: 1、有的组,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烧杯内气体扩散,使石灰水变浑不明显。2、火柴梗短不安全,有的同学未去掉火柴头就更不安全。填空实验报告课本P 9探究活动报告,仅供同学们参考。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实验报告。课后作业(弹性):1、同学们有兴趣的话,可围绕今
5、天的探究实践,写一篇关于蜡烛的习作。体裁不限:综合报告、科技小论文、科普小小说、科幻故事题目自拟:如“蜡烛自述”、“烛光探秘”、“小小蜡烛知多少”2、可尝试将自己的习作向有关报刊投稿,投稿地址可向老师咨询。【练习】1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处最先碳 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
6、雾。 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石蜡中一定含 、元素。【板书设计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步骤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燃烧时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熄灭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2 、学习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化学探究学习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 教学难点】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实
7、验准备】教师: 集气瓶、水槽、玻璃片、饮料管、澄清石灰水,滴管、火柴梗(或细木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学生: 利用玻璃杯、盆子、吸管、进行收集呼出的气体的操作训练。【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1 提问:人每时每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呼出的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2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吗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板书: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信息平台学生回忆小学自然(或科学)课,七、八年级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向
8、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向一瓶空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分析思考得出如下结论 :A、氧气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以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出现的白色浑浊越多, 说明二氧化碳越多。问题质疑“呼吸” 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 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人吸入的讨论交流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请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活动探究1、分别收集两瓶空气(A B)、两瓶呼出的气体(C、凌向A、C中分别滴入澄清石灰 水,盖上玻璃
9、片振荡做好观察的记录。2、另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 B 和 D 瓶气体中,观察木条燃烧的情况。3、对着玻璃片呼气。展示交流交流分组实验的现象和结论。评价整合1 、 对 异常现象 的分析:对C瓶内无浑浊现象的分析:a、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没有盖玻璃片就振荡,二氧化碳扩散后,瓶内量少。b、可能是没有进行深呼吸而收集的气体。对点燃的木条不是同时放入两集气瓶内, 产生的实验现象评价。 你认为怎样操作更简便2 、对 异常观点 的分析:不对着玻璃片呼气,也可得出类似的结论。此说法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反思小结】通过上述活动探究:1 、你对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哪些物质的多少有什么初步结论2 、 通过对异常
10、现象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3、通过对异常观点的分析,你有什么感受4、在探究实验和交流反思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报告。【成长记录】请将本节课你感受最深的情节或体验,记入你的成长记录中。【深化拓展】竹节在受热后由于节内气体膨胀炸裂。 依据所学的生、 化知识设计实验来探究竹节内的气体成分与空气成分有何异同【板书设计】吸入的空气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 )氧气氧气(能供给呼吸,也能支持燃烧 )水蒸气水蒸气I1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A、水 B 、二氧化碳C 、水和二氧化碳D 灰烬2 .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 B 、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D、氧气3 .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 B 、二氧化碳C 、水蒸气 D 、石蜡4 .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1 .在本课题的实验探究中,我们使用了排水收集二氧化碳,这说明了二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旋律描绘与乐理思维的结合试题及答案
- 消化道初学试题及答案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考试更新信息试题及答案
- 房地产企业2025年风险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研究报告
- 2025护士条例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考试策略分析试题及答案
- 本科经济管理试题及答案
- 教育行业教育游戏市场2025年发展趋势与商业模式研究报告
- 精准掌握商务英语考试技巧的全景剖析试题及答案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 NB/T 11646-2024井工煤矿采空区自然发火监测预警技术规范
- 2025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专业深度解读与应用培训指导材料之1:1范围+3术语和定义(雷泽佳编制-2025A0)
- 上海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招聘6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第16课《有为有不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中医与辨证-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工程概预算定额讲义
- 【大学课件】色彩构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