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55机械波_第1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55机械波_第2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55机械波_第3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55机械波_第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全套教案和导学案55机械波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5机械波 551、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波传递的是振动和能量,而介质本身并不迁移。 自然界存在两种简单的波: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时,称为横波;与传播方向一致时,叫纵波,具有切变弹性的介质能传播横波;具有体变弹性的介质可传播纵波,固体液体中可以同时有横波和纵波,而在气体中一般就只有纵波存在了。 在波动中,波上相邻两个同相位质点间的距离,叫做一个波长,也就是质点作一个全振动时,振动传播的距离。由于波上任一个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因此?、在波动中,波长它们的振动频率都与振源的振动频率相等,也就是波的频率,fv之间满足与传播速度频率 ?fv? T (1) 注

2、意:波速不同于振动质点的运动速度,波速与传播介质的密度及弹性性质有关。 552、波动方程 vx轴正方向传播,设波源O沿如图5-5-1所示,一列横波以速度点的振动y 方程为:v?soAcy(t?) 0OxPx点滞后时间的振动比P在O轴上任意点x?t?)?(t pv点的相位为时,PO,即当点相位为0图5-5-1 x?l?)(t?f? 0?f?f?2v v?T,P点振动方程为 ,由,x?)tAcos?(y? 0v? ?x2?)?os2(ft?Ac 0? ?x22?)ts(?Aco 0?T 这就是波动方程,它可以描述平面简谐波的传播方向上任意点的振动规律。vx )式只需改变的正负。由波动方程,可以当波

3、向(轴负方向传播时,2x 处的运动规律)求某定点(11xx? ,得代入式(将6-14)1?x21?)?2y?Acos(t? 01?T ?)?Act(?os 1?x2?1? x01?质点作简谐振动的初相位。 其中为1xx的相位差与(2)求两点 12x?xxx的相位差 )式,得两点 将 、代入(2 122x?x?122? 21? ?2k(?x?kx? k?2122,则该两点同相,它们的位移和速,则 若为整数)?(k1)2?x?(k?x? )1k(2?122,则该两点相位相度都相同。若,则为整数)反,它们的位移和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刚好相反。 球面波的波动方程与平面波相比,略有不同,对于球面波,其

4、振幅随传播距离的rAAr。,离波源距离为增加而衰减,设离波源距离为处的振幅为处的振幅为2211则有 Ar?Ar 2112即振幅与传播的距离成反比 球面简谐波的方程为 ?2A?(t?sr)co(yr,t) ?r 式中A是与波源的距离为一个单位长度处的振幅。 3、波的叠加和干涉 当空间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振源发出的波时,空间任一点的扰动是各个波在该点产生的扰动的矢量和,这叫做波的叠加原理。 当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在空间叠加时,会出现某些地方振动增强,某些地方振动减弱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这样的两列波叫相干波。 SSS至P两振源的位相相同,设有两列相干波自振源空间任一点、发出,112r

5、Sr(图5-5-2),至,则两列波在的距离为P的距离为点产生的振动的相位差221为 r?rP?122? r? 1S?k?k?2(r1 当为整数),即当波程差 d2?Sr?kr?rr?22 122 时,P点的合振动加 5-5-2图 强;?)k?1?(2 ,即当波程差当?)k2?1?r?r?r( 122点振动的强弱由波点的合振动减弱,可见PP时,r?r?r? 点位置的函数。P程差决定,是12 当某一点距离两同位相波源的波程差等于零或者总之,iiC1是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振动的合振幅最大,即其振动r是加强的;当某一点距离两同位波源的波程差等于半波长或半波长的奇数倍时,该点振动的合振幅最小,即其振动图

6、5-5-3 总是削弱的。 4、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当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两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返回原介质中,称为 反射波;另一部分将透入第二种介质继续传播,称为折射波,入射波的传播方向与交界面的法线ii,反射波的传播方向与交界(叫入射角)成角,?ii。折射波的传播方面的法线成叫反射角)角(?5-5-4图 向与法线成角(5-5-3叫折射角),如图,则有?ii? ciins1? csinr 2cc)1式中为波在折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波在入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2 2)式称为波的折射定律。(式称为波的反射定律,反射的波形有所不弦上的波在线密度不同的两种弦的连结点处要发生反射, 同。设弦上有一

7、向上脉冲波,如图5-5-4,传到自由端以后反射,自由端可看成新的振源,振动得以继续延续下去,故反身波仍为向上的脉冲波,只是波形左右 颠倒。当弦上有向上脉冲波经固定端反射时,固,由牛顿第三定律,定端也可看成新的“振源”固定端对弦的作用力方向与原脉冲对固定端的作用力方向相反,故反射脉冲向下,即波形不仅左、右颠倒,上、下也颠倒,这时反射波可看成5-5-5图 ,将周期波)入射波反向延伸的负值(如图5-5-5 看成一系列连续脉冲,周期波经自由端或固定端的反射也可由此得出。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传到障碍物“阴影”或者跟波长相差不多时,区域的现象叫波的衍射。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

8、小,衍射现象比较明显;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大的时候,衍射现象仍然存在,只是发生衍射的部分跟直进部分相比,范围较小,强度很弱,不够明显而已。此 外,在障碍物或小孔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波长越长,衍射现象越明显。 、驻波655驻波是频率相同、振幅相同、振动方向一致、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简谐波叠 ,设弦上传递的是连续的周期波,波源的振动方程为加的结果,如图6-5-6?tcosy?A 0 向左传播的入射波表达式为?2?)cos(t?xA?y 1? 5? 4 ,则入射波传到反射点时的相位为设波源到固定端的距离为?5522?x?(t?tt?) ?42 考虑到入射波和反射波在连接点的振动相位相反,即入射波在反

9、射时产生了?的相位突变,故反射波在反射点的相位为 57?t?t 22 的相位为反射波在原点P75?6tt? 22 因而,反射波的波动方程为 ?22?x)t?x)?y?Acos(t?6A?cos( 2? 合成波为: ?22?x?)?y?yAcos(At?cos(txy? 21? ?2?tos(x)co?2Acs ? ? 2x)2Acos( ?与x有 合成波的振幅为关,振幅最大处为波腹,振幅最小处为波 y 节。波腹的位置为?2?k?x ? ?xABDO?kx?E ?2?,k?0?1,F2 即 5-5-6图 等处。、E、F5-6-6如图中的D ? 波节的位置为22A ?12?)k?x?( ?2 ?1

10、)k?x( 22即 波腹波节波节波腹?2,?0k?,1?图5-5-7 如图5-5-7中的O、A、B等处。 ? 2。 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间距为t?0、T、不同时刻驻波的波形如图5-6-7所示,其中实线表示2T时的1193t?Tt?TTT 8822时的波形;点划线表示波形;点线表示、时的波形。 556、多普勒效应 站在铁路旁边听到车的汽笛声,发现当列车迎面而来时音调较静止时为高,而列车迅速离去时音调较静止时为低,此外,若声源静止而观察者运动,或者声源和观察者都运动,也会发生收听频率和声源频率不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下面分别探讨各种情况下多普勒频移的公式: (1)波源静止观察者

11、运动情形 v若观察者以速度所示,静止点波源发出的球面波波面是同心的,如图5-5-8D?c?vccv?c,趋向或离开波源,则波动相对于观察者的传播速度变为或DD于是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为 ? vc?cc?D?f?c ?c vvcDfD 之比为从而它与波源频率cDDScc?v?fccD? cf 5-5-8图 )波源运动观察者静止情形(2v?vsT它发出的球面波不运动,若波源以速度S? 所示两圆分别是时间相隔一5-5-9再同心。图?vsT它们中心之间的距离为T个周期的两个波面。DD图5-5-9 vT,从而对于迎面而来或背离而去的观察者来说,有效的波长为S?vT?(c?v?)T SS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为

12、 cccf?f? ?(cv)Tcv? SSf之比为 因而它与波源频率?cf? vcf? S(3)波源和观察者都运动的情形 此处只考虑波的传播方向、波源速度、观察者速度三者共线的特殊情况,这时有效波速和波长都发生了变化,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为 ?c?vcc?v?DD?ff? ?(cv)Tcv? SSf之比为 从而它与波源频率?c?fvD? fcv? S下举一个例 单行道上,有一支乐队,沿同一个方向前进,乐队后面有一坐在车上的旅行者向他们靠近。此时,乐队正在奏出频率为440HZ的音调。在乐队前的街上有一固定话筒作现场转播。旅行者从车上的收音机收听演奏,发现从前面乐队直接听到的声音和从广播听到的声音混

13、合后产生拍,并测出三秒钟有四拍,车速为18km/h,求乐队前进速度。(声速=330m/s)。 解:先考虑车上听到的频率,连续两次应用多普勒效应,有cv?f?f车f?(1?)?f 01c?v f21c为旅行者听到乐队的频率) (乐2c?v车f?f 02v?c 得 乐收音机得到频率为 cc?v?ff车f?f 03c?v 43c 旅行者听到广播频率为 乐4HZf?f?v 343 综上得:又拍频为=2.98m/s 乐567声波 机械振动在空气中的传播称为声波。声波作用于人耳,产生声音感觉。人耳HH的声波叫超声波。超声波具162000020000。频率超过可闻声波频率是ZZH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在标准情况

14、下,频率小于16有良好的定向性和贯穿能力。Z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1m/s。 (1)声波的反射声波遇障碍物而改变原来传播方向的现象。 回声和原来的声波在人耳中相隔至少0.1秒以上,人耳才能分辨,否则两种声音将混在一起,加强原声。 室内的声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后消失,这样声源停止发声后,声音还可在耳中继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交混回响时间。交混回响时间太长,前后音互相重叠,分辨不清;交混时间太短,给人以单调不丰满的感觉,这种房间不适于演奏。 (2)声波的干涉两列同频率同振幅的声波在媒质中相遇而发生的波干涉现象。 )声波的衍射声波遇障碍物而发生的波衍射现象。由于声波波长在3(17cm17m之间,与一般障碍物尺寸可相比拟,可绕过障碍物进行传播。而可?m,一般障碍物不能被光绕过去。这就是“闻其声而不0.8见光的波长在0.4见其人”的缘由。 (4)共鸣声音的共振现象 音叉和空气柱可以发生共鸣。 在一个盛水的容器中插入一根玻璃管,在管口上方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当把玻璃管提起和放下,以改变玻璃管中空气柱的长度时,便可以观察到空气柱1?)?(nL? n在这个实验中发生共鸣的条件是:L与音叉发生共鸣的现象。,式中?为音叉发出声波的波长,n为自然数。为玻璃管的长度, 5、乐音噪声好听、悦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