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大题集训遗传与变异_第1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大题集训遗传与变异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若实验一多次杂交产生的 F1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无革质膜的菜豌豆,其自交产生的F2中大块革质膜:小高考大题集训(二)遗传与变异(40 分钟 100 分)1.(12 分)(2017 衡水模拟)菜豌豆荚果的革质膜性状有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三种类型,为研究该性状的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进行了下列实验: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393实验一:亲本组合大块革质膜品种(甲)X无革质膜品种(乙)F1大块革质膜品种(丙)F2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 : 6 : 1实验亲本组合品种(丙)X品种(乙)子代表现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型及比例无革质膜=1 : 2 : 1(1)根据实验一结

2、果推测:_革质膜性状受 _ 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定律,F2中小块革质膜植株的基因型有_ 种。实验二的目的是_ 。(3)若实验一多次杂交产生的 F1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无革质膜的菜豌豆,其自交产生的F2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 : 6 : 49 ,推测 F1中出现该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若要验证该推测, 将 F1植株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大量幼苗,待成熟期与表现型为无革质膜的正常植株杂交,若子代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的比例为_,则推测成立。【解析】(1)根据实验一结果推测革质膜性状受 2 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推知F2中小块革质膜植株的基

3、因型有 AAbb Aabb aaBB、aaBb 共 4 种。(3)若实验一多次杂交产生的 F1中偶然出现了一株无革质膜的菜豌豆,其自交产生的F2中大块革质膜:小实验二相当于测交实验,测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实验一中F1(品种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3 -块革质膜:无革质膜=9 : 6 : 49,由 9+6+49=64 可以推测,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了3 对等位基因,由此推测Fi中出现该表现型的原因最可能是Fi另外一对隐性纯合基因之一出现了显性突变,基因型可以表示为AaBbCc C 基因将抑制革质膜基因的表达。若要验证该推测,将Fi植株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成大量幼苗(基因型为 AaBbCc),待成

4、熟期与表现型为无革质膜的正常植株(基因型为 aabbcc)杂交,子代中大块革质膜(A_B_cc)=1/2X1/2X1/2=1/8,小块革质膜(A_bbcc 和 aaB_cc)=1/2X1/2x1/2+1/2X1/2X1/2=1/4 ,无革质膜的比例为 5/8。所以若子代中大块革质膜:小块革质膜:无革质膜=1 : 2 : 5,则推测成立。答案:(1)2 基因的自由组合 4验证实验一中 F1(品种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3)F1另外一对隐性纯合基因之一出现了显性突变,该突变基因将抑制革质膜基因的表达1 : 2 : 52.(12 分)(2017 南昌模拟)在含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和ATP 的条

5、件下,分别以不同生物的DNA 双链)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 分析回答: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394(1)分别以不同生物的 DNA 为模板合成的子代 DNA 之间,(A+C)与(T+G)的比值_(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2)分别以不同生物的 DNA 为模板合成的子代 DNA 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_。(3)在一个新合成的 DNA 中,(A+T)与(C + G)的比值,与它的模板 DNA 任一单链的 _ (填“相同”或“不相同”)。(4)有人提出:“吃猪肉后人体内就可能出现猪的DNA,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 _(填“赞成”或“不赞成”),试从 DNA 合成的角度简要说明理由:

6、【解析】(1)在双链 DNA 中, A=T, G=C 因此双链 DNA 分子中 A+C=T+G 因此(A+C)与(T+G)的比值恒等于 1。(2)以不同生物的 DNA 为模板合成的子代 DNA 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 同。双链 DNA 分子中,A=E、Tl=Az、C=G、G=G,因此双链 DNA 分子中,每一条链上的 (A+T)与(C+G)的比 值相同。(4)不赞成。因为 DNA 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被消化为脱氧核苷酸,不可能以原DNA 形式进入人体细胞,更不可能整合到人体内。答案:(1)相同 所有 DNA 双链中,A 与 T 的数目相同,C 与 G 的数目相同

7、碱基的数目、比例和排列顺序不同(3)相同-4 -(4)不赞成 因为 DNA 进入人体后被消化为脱氧核苷酸被细胞吸收,作为合成DNA 的原料,而人体内DNA分子的序列取决于人体本身的DNA 模板3.(12 分)某植物的花色受 2 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控制,A 对 a 是显性、B 对 b 是显性,且 A 存在时,B 不表达。相关合成途径如图所示。花瓣中含红色物质的花为红花,含橙色物质的花为橙花,含白色物质 的花为白花。据图回答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395抑制爾I爾 2红攸物质 口色物质 橙色物质(1) 红花的基因型有_ 种;橙花的基因型是_。(2) 现有白花植株和纯合的红

8、花植株若干,为探究上述2 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实验设计思路是:选取基因型为 _ 的白花植株与基因型为 _ 的红花植株杂交,得到 Fi,让 Fi自交得到 F2,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_,则 A 和 a 与 B 和 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分析,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和【解析】(1)由题图可知,红花的基因中一定有基因A,因此红花的基因型共有6 种(AABB AABb AAbbAaBB AaBb Aabb)。橙花表达的条件是含有基因B,然而基因 A 存在时,B 不表达,所以橙花的基因型是aaBb、aaBB(2) 为探究基因 A 和基因 B 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应该选择基因型为aab

9、b 的白花植株,和纯合的基因型为 AABB 的红花植株杂交,得到的 Fi是基因型为 AaBb 的红花,若 Fi自交得到的 F2的比例是红花:橙花: 白花=12 : 3:1,则 A 和 a 与 B 和 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3) 据图分析,基因 A 和 B 分别通过酶 1 和酶 2 的催化作用进行表达,由此可知,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A 和 B 的存在与否,决定了三种花色,说明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答案:(1)6 aaBB aaBbaabbAABB 红花:橙花:白花 =12 : 3 : 1(3)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

10、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两(多)对基因控制一种性状(基因与-5 -性状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4.(12 分)(2017佛山模拟)已知鸡蛋壳的青色和白色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青色为显性;鸡羽的芦花性状由Z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 控制,非芦花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 控制。现用非芦花公鸡(甲)和产白壳蛋的芦花母鸡(乙)进行相关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396将甲乙共同养殖,若杂交后代(Fi)出现了产青壳蛋和产白壳蛋两种类型的母鸡,则甲的基因型为_ ,理论上 Fi中产青壳蛋母鸡的比例为 _ 。(2)若要获得纯合的产青壳蛋母鸡,首先应选择Fi中

11、基因型为 _ 的个体与亲代中的 _(填“甲”或“乙”)共同养殖,得到回交后代 (BCi)。如何进一步从 BG 中选出纯合的产青蛋壳母鸡呢?接下来的实验思路是 _ 。【解析】由题意可知,鸡蛋壳的青色和白色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G、g)控制,青色为显性;鸡羽的芦花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 控制,非芦花性状由 Z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b 控制。因此 父本非芦花公鸡(甲)的基因型为_ _ZbZb,母本产白壳蛋的芦花母鸡(乙)的基因型为 ggZBW(1)将甲乙共同养殖,若杂交后代(Fi)出现了产青壳蛋和产白壳蛋两种类型的母鸡,即说明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父本应为杂合子,因此父本

12、的基因型为GgZZb。子代 Fi中控制鸡蛋壳颜色的基因型为Gg 和 gg,控制鸡羽的芦花性状的基因型为ZBZb和 ZbW,则理论上 Fi中产青壳蛋母鸡的比例为i/2Xi/2=i/4。(2)由题可知,子代 Fi中控制鸡蛋壳颜色的基因型有Gg 和 gg,若与亲代中的乙共同养殖,BG 的基因型有Gg 和 gg;若与亲代中的甲共同养殖,BG 的基因型有 Gg、gg 和 GG 因此若要获得纯合的产青壳蛋母鸡,应选择子代 F 中基因型为 GgZW 与亲本中的甲(Gg/Z3)共同养殖。为进一步挑选出纯合产青壳蛋的母鸡,可以选择 BG 中产青壳蛋的母鸡,与甲(或 Fi中的公鸡)共同养殖,若后代中全部母鸡都产青

13、壳蛋,则该母 鸡符合要求。答案:(i)GgZbZbi/4GgZbW 甲 选择 BG 中产青壳蛋的母鸡,与甲(或 Fi中的公鸡)共同养殖,若后代中全部母鸡都产青壳 蛋,则该母鸡符合要求5.(i2 分)鼠的毛色有多种颜色。分析回答下列问题: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受两对能独立遗传并具有完全显隐性关 系的等位基因(A和 a, B 和 b)控制,如下图所示:-6 -基因H控制纯合 aa 的个体由于缺乏酶 1 使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勺胚胎死亡。分析可知:黄色鼠的基因型有_ 种;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 : 6,则这两只青色鼠亲本个体基因型可

14、能是 _。让多只基因型为 AaBb 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个体表现型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_ 。(2)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褐色和黑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褐色和黑色的显隐性关系,操作最简单的方法是_。2已知褐色为显性,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体色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应该选择的杂交组合是_。【解析】 由题图可知,黄色鼠的基因型为aaBB、aaBb 或 aabb,青色鼠的基因型为 A_B_灰色鼠的基因型为 A_bb;由于两只青色鼠交配的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所以两只青色鼠亲本个体基因型可能均为AaBB或一只为 AaBB 另一只为 AaBb,后

15、代中黄色和青色的理论比例是1 : 3,但是由于纯合 aa 的个体会导致50%勺胚胎死亡,所以两只青色鼠交配的后代中黄色与青色的实际比例为1 : 6。让多只基因型为 AaBb 的成鼠自由交配,后代 个体中黄色鼠所占比例为1/4,由于纯合 aa 个体会导致 50%勺胚胎死亡,所以黄色鼠所占比例为 1/4X1/2=1/8,青色鼠所占比例为 3/4X3/4=9/16,灰色鼠所占比例为 3/4X1/4=3/16,所以后 代个体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青色:灰色=2 : 9 : 3。(2)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探究体色的显隐性关系,最简单的方法为让褐色鼠和黑色鼠分开圈养,看何种性状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该种性状就是显

16、性性状。已知褐色为显性,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体色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应该选择的杂交组合是雌性黑色和雄性褐色,若雄性均为黑色,雌性均为褐色,说明控制体色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否则在常染色体上。答案:(1)3 都是 AaBB 或一只为 AaBB 另一只为 AaBb 2 : 9 : 3(2)让褐色鼠和黑色鼠分开圈养,看何种性状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答案合理即可)早黑色X父褐色6.(12 分)(2017 滨州模拟)如图是某一年生自花传粉植物(2n=10)的某些基因在亲本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种植物的高度由三对等位基因B、b, F、f , G g 共同决定,显性基因具有增高效应,

17、且增高效应都相同,还可以累加,即显性基因的个数与植株高度呈正相关。已知母本高60 cm,父本高 30 cm,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397-7 -dUJd母本父本图示细胞正处于 _分裂时期,该时期细胞核内有 _ 个 DNA 分子。(2) Fi的高度是 _ cm, Fi测交后代中高度为 40 cm 的植株出现的比例为 _ 。(3) 多次实验结果表明,让Fi自交得到的 F2中杂合子 Ee 所占比例总为 2/7.,请推测原因: _。(4) 该种植物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已知其中一对是位于 1、2 号染色体上的 D d,请设计实

18、验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 号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i种子;第二步:_ ;第三步:_ 。结果及结论:_ 。_ 。【解析】(1)题图细胞中出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所以此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在间期发生了 DNA 复制,该时期细胞核内有20 个 DNA 分子。(2) 母本 BBFFG(与父本 bbffgg 杂交,Fi的基因型为 BbFfGg,所以其高度是 30+5X3=45 cm, Fi测交后代中高度为 40 cm 的植株中含 2 个显性基因,因此,出现的比例为I/2XI/2XI/2X3=3/8。(3) Fi的基因型为 Ee 和

19、ee,比例为 i : I,让 Fi自交得到的 F2中,EE 占 I/2XI/4=I/8 , Ee 占 I/2XI/2=2/8 , ee 占 I/2XI/4+I/2=5/8。但 Ee 所占比例为 2/7 ,说明 E 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4) 由于只有基因都为隐性时才表现为叶缘光滑,假设另一对相关基因用A、a 表示,所以叶缘光滑的植物的基因型是 aadd。为探究基因 A 和 a 是否与 D 和 d 同位于 I、2 号染色体上,进行如下杂交实验:第一步:选择图中的父本和母本杂交得到Fi种子;第二步:种植 Fi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得到F2种子;第三步:种植 F2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叶

20、片表现型及其比例。-8 -答案:(1)减数第一次 20(2)453/8(3)E 基因存在纯合致死现象F2种子 种植 F2种子,待其长出叶片,观察统计叶片表现型的比例接近 15 : 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 号染色体上 若 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的比例接近3 : 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1、2 号染色体上【加固训练】已知某植株的高产与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M m 控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300 对亲本均分为 3 组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一:组别杂交方案杂交结果甲组咼产X咼产咼产:低产=14 : 1乙组咼产X低产咼产:低产=5 : 1丙组低产X低产全为低产该植株的花色遗传

21、可能由一对或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次用字母Aa; B、b; C c表示)。为探究花色遗传,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实验二:将甲、乙两个白花品系杂交得F1, F1都开紫花,F1自花受粉产生 F2,收获的 F2中紫花 162 株,白花 126 株。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问题:(1)由实验一的结果可知,甲组的结果不符合 3 : 1, 其原因是_ , 乙组的高产亲本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2) 分析实验二可知,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_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遗传遵循 _定律。若只考虑最少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可能,则F1的基因型为_。(3) 现用两紫花高产植株杂交, 子代 F 中有紫花高产:紫花低产:白

22、花高产:白花低产=9 : 3 : 3 : 1,淘汰结果及结论:若 F2植株的15: 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 号染色体上。若 F2植株的3 : 1,说明另一对等位基因位于 1、2 号染色体上。(4)种植 Fi种子,待植株成熟让其自交,得到及其比例 若 F2植株的叶缘锯齿尖锐与光滑-9 -白花植株,让其余植株自由交配,子代中 M 基因的频率是【解析】(1)实验一中,由于 3 组亲本是按照表现型进行均分的,因此显性性状的群体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甲组的结果不符合 3 : 1。乙组中可设高产亲本中纯合子比例为X,则子代中高产个体的比例为 X+1/2X(1-X)=5/6,解得 X=2

23、/3,则乙组的高产亲本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2 : 1。实验二中,F2中紫花 162 株,白花 126 株,比例为 9 : 7,符合 9:3 : 3 : 1 的变式,因此控制紫花和白 花这对相对性状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若只考虑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可能,则F1的基因型为 AaBb(3)由于淘汰白花植株对基因M m 的基因频率无影响,因此可单独分析高产和低产这对相对性状。即两高产植株杂交,F 中高产:低产=3 : 1,则亲本高产植株均为杂合子,F1中基因 M m 的频率均为 50% F1淘汰白花植株后,其余植株自由交配,子代中M 基因频率不变,仍为

24、50%答案:(1)高产亲本植株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2 : 1两基因的自由组合AaBb(3)50%7.(14 分)已知小麦的抗旱性和多颗粒均属于显性遗传, 且两对控制基因独立遗传。现有纯合的旱敏多颗粒、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杂合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小麦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 77982398(1)现有一杂合抗旱小麦,基因R、r 分别控制合成蛋白 R、蛋白 r,研究发现,与蛋白r 比较,诱变后的蛋白 R 氨基酸序列有两个变化位点如下图:II26 2728293031蛋色_ _ T _-S -L - 1. - - Q E - -K-,S L F-Q八HT-DIJ2

25、6 2728293031注:字母代表氨基酸,序列上数字表示氨基酸位置,箭头表示突变位点。据图推测,r 基因突变为 R 基因时,导致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_ ,导致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 _。研究发现,蛋白 R 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大于蛋白 r,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 ,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是通过 _ 实现的。(2) 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杂交得F1, F1自交:-10 -1F2中抗旱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_ 。2若拔掉 F2中所有的旱敏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所占比例是 _ 。(3

26、) 请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 利用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两品种作亲本,通过一次杂交, 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简述育种过程【解析】(1)据图可知,只是 11 号氨基酸种类改变,其余氨基酸种类没变,说明导致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而处发生的变异是28 号及以后的氨基酸种类都发生了改变,说明导致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蛋白R 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大于蛋白r,说明肽链变长了,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合成延迟终止。(2) 纯合的旱敏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少颗粒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rrDD 和 RRdd 子一代基因型为 RrDd,则 F2中抗旱

27、多颗粒植株中, 双杂合子(RrDd)所占比例是 2/3X2/3=4/9。子二代的抗旱与旱敏植株的比例是3 : 1,拔掉旱敏植株后,RR Rr 比例为 1 : 2,子二代抗旱植株自交,从理论上讲F3中旱敏植株的比例是2/3X1/4=1/6。(3) 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多颗粒杂交种,应先通过单倍体育种的方法获得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的植株,使之杂交得到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答案:(1)替换 增添或缺失蛋白质合成延迟终止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 4/91/6(3) 收集两杂合子小麦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给该幼苗喷洒秋水仙素得纯合子,选出抗旱少颗粒(RRdd)和旱敏多颗粒(rrDD)的植株,使之杂交得到抗旱多颗粒杂交种(RrDd)8.(1 4 分)(2017 衡水模拟)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 和 a, B 和 b)控制,A 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