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消费需求扩大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_第1页
广东消费需求扩大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_第2页
广东消费需求扩大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_第3页
广东消费需求扩大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_第4页
广东消费需求扩大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消费需求扩大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一、引言(一 合理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消费是生产的原动力,之所以要生产是因为要消费。消费者主权论认为消费者通 过购买行为向市场传递偏好,市场又以价格形式向生产者传递消费者的偏好,从而决 定生产者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消费占据了一国或地区经济总量的很大比重。“美国 消费占生产总值的 84.4%(2001年” 1, 占据了生产总值的大部分,消费对经济的拉 动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超过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 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 质量的高低。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将带来总体经济的快速增长,相反消费需求的缓慢 增长将导致总体经济的缓慢增长。消费结构由低级向高级

2、发展会诱导产业结构由低级 向高级发展。消费的增长不但决定了总体经济量的增长,还决定了总体经济质的发展, 因而合理的消费水平对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二 广东消费状况分析1. 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用名义支出与名义收入两组数据表示消费占总收入的比例。 附表 1是广东 1978年 至 2006年名义消费与名义收入,根据附表 1可绘制得图 1。 图 1 19782006广东消费占收入比重广东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最高为 59.9%,最低为 38.2%,平均为 49.4%,而且有逐 年下降的趋势。2. 消费对总产值的贡献率偏低表 1是 1798年至 2006年广东消费对 GDP 的贡献率。 广东省

3、 1979年消费增长对生 产总值增长的贡献为 95.7%, 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大值; 1997年的为 21.8%, 是历年来 的最小值; 1979年到 2006年的平均值为 55.5%,而 20042006年消费对生产总值增 长的贡献率低于此水平,反映了广东消费需求的不足。表 1 19782006广东消费对 GDP 的贡献率年份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贡献率 95.7 71.3 50.5 72.7 124.4 56.5 32 83.6 38.6 -2.8 110.8 60.9

4、39.9 56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贡献率 50.2 53.8 50.2 45.3 21.8 39.8 55.5 33.8 46.2 68.5 63.6 50.5 47.3 37 资料来源:广东省 2006年统计年鉴3. 消费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根据附表 1可计得各年的收入环比增长率和消费环比增长率,结果如表 2。年份9 0 1 2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收 入 增 长 率 11.20.417.7

5、14.45.2 21.4 27.6 14.4 25.2 38.6 19.4 14.3 19.8 32.1消 费 增 长 率 15.321.811.915.78.6 14.0 18.8 17.3 26.5 28.1 31.4 8.6 14.3 21.1年份 1993199419951996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收 入 增 长 率 42.33.328.515.213.7 9.7 8.4 16.1 12.1 12.2 17.3 19.1 18.6 17.2消 费 增 长 率 40.845.327.314.85.9 6.8 7

6、.7 9.9 5.8 15.1 20.0 21.7 13.0 11.4在 28年中,名义消费的环比增长率有 17年是低于名义总收入的环比增长率,消 费增长速度慢于收入增长速度的年份占在 60.7%。在最近 10年中,消费增长速度快于 收入增长速度的仅有 3年,而且最近的 3年都是消费慢于收入的增长。二、广东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一 国内外学者对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主要观点1. 国外学者对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主要研究国外学者对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代表性研究理论有:(1凯恩斯(1936当期收 入决定论。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主要由与收入无关的自主消费和与收入有关的非自 主消费两部分部构成, 其中非自主消

7、费是主要的, 并且由边际消费倾向 c 与当期收入 Y 决定。其理论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概括:C=C0+cY。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当 期收入的不足引起的。 (2弗朗哥 . 莫迪利阿尼(1958的生命周期理论和米尔顿 . 弗 里德曼(1957的恒常收入理论。前者强调一生中面对收入变动,选择怎样维持稳定 的生活水平,后者强调消费者一生可望得到的收入水平。然而两者的结论非常相似, 现今已融为一体, 称为生命周期 -恒常收入理论。 该理论与凯恩斯消理论有显著的不同, 认为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非常稳定,消费水平取决于一生可获得的收入。根据生命周 期 -恒常收入理论 , 人们当期收入短暂性的波动对消费量影

8、响非常小,收入长期性的变 动才对消费量有明显的影响。生命周期 -恒常收入理论可用一个公式概括为:C= cYP, 其中 c 是边际消费倾向, YP 是恒常收入。 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恒常收入不足造成。 (3罗伯特 . 霍尔(1978的消费随机漫步理论。该理论的一个特点是引入不确定性, 并假设消费者以一生中消费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因而最大化的条件就是各期消费的边 际效用期望值相等。罗伯特 . 霍尔消费随机漫步理论结论是 :上一期的收入决定下一期 的收入,而收入变动是由于不可预测的因素决定。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由于上一期的 消费不足造成,因为消费者力图使各期消费水平相等。 (4新凯恩斯主义代表人物格

9、里高利 . 曼昆(1989综合了凯恩斯当期收入决定理论和霍尔消费随机漫步理论,认为 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来源于当期收入不足与消费惯性两方面的因素。2. 国内学者有关消费需求不足成因的代表性观点我国学者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有关消费需求不足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1 收入差距扩大,降低了消费需求。收入是消费水平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由于不同收入 水平阶层的消费倾向不同,所以收入的分配会影响消费需求。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 向小,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大。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长期的扩大,降低了全国作为 一个整体的平均消费倾向, 因而即使 GDP 有了大幅提高, 但消费却没有同比提高。 (2 供给结构失衡,制约

10、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生产是经济活动的起点,生产什么决定消 费什么。我国消费需求不旺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企业没有以市场为导向,或者 不善于挖掘消费需求,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消费者的需要。 (3消费观念陈旧,困 扰消费增长。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注重储蓄的习惯,使人们的边际消费倾向过小。消费习惯的作用,使得人们即便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也不习惯大幅度地提高消 费比例。 (4未来的不确定性,使人们不肯大胆消费。我国的广大农村有 8亿多农民, 他们不但生活水平低下, 还面临诸如天气变化对农作物影响和生病等不确定性的影响; 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城市居民也面临失业等不确定性的影响。众多的不确定性影响人

11、们的消费信心。(二制约广东消费需求扩大的因素1. 收入差距扩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分配制度由原来的集体平均分配到后来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分配制度,并鼓励和提倡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 走向共同富裕。这种分配政策激励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较大程度地利用了我国的人 力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种分配制度也使得我国收 入分配情况发生巨大变化。收入差距不仅明显地存在于城镇和农村之间,还存在于城 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甚至出现逐年扩大的趋势。图 2是广东省 1978年至 2006年农村与城镇两组居民人均收入情况的反映。 由图 2可以看出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在

12、绝对数上是逐渐扩大的。 图 2 19782006广东城镇与农村收入对比资料来源:广东省 2006年统计年鉴收入差距扩大会促使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我国经济是增长的,而且几乎每 个人的收入都是增长的,即富人与穷人的收入都是增长的。然而富人与穷人的财富不 是同比例增长的,富人占据了经济发展的大部分成果,而穷人却得到很少的一部分。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收入的提高会使人们把总收入的较大比例用以 储蓄,而把较小的比例用以消费。富人的收入越过了一定界限之后,边际消费倾向就 开始下降。穷人由于还处于比较低的收入水平,边际消费倾向几乎不变。因而,消费 的增长慢于经济的增长,使得消费占产出的比例有

13、下降趋势。以下以广东省城乡两组人口来分析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的影响。 以 XFBZ 表示消费 占总收入的比重; RJCJ = (城镇人均收 -农村人均收入 /(城镇人均收 +农村人均收入 *100表示城镇人收入差距; y 表示总收入。附表 2是城镇人均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数 据。结合附表 1的总收入和图 1的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作 XFBZ 对 RJCJ 和 y 的线性 回归,假设 XFBZ = C(1*RJCJ + C(2*Y + C(3,回归结果为: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4/17/08 Time: 08:44Sample: 1978 2006Included

14、observations: 29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RJCJ -0.500994 0.100006 -5.009622 0.0000 Y -0.000340 0.000117 -2.902545 0.0074 C 71.50859 3.484941 20.51931 0.0000 R-squared 0.855898 Mean dependent var 49.41379 Adjusted R-squared 0.844813 S.D. dependent var 6.946465 S.E. of regressi

15、on 2.736477 Akaike info criterion 4.948917 Sum squared resid 194.6959 Schwarz criterion 5.090361 Log likelihood -68.75929 F-statistic 77.21365XFBZ = -0.5009942835*RJCJ - 0.00033977187*Y + 71.5085874表明收入增长一个单位 , 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约下降 0.00034个百分点; 而收入差 距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约 0.501个百分点。收入差距与消费占总 收入的比重密切相关,收入差距的扩大

16、使消费占总收入的比重下降,不利于消费需求 的扩大。2. 创新停滞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生产什么,消费者的偏好和收入决定生产多少,然而生产者可 以通过促销和宣传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或创造出消费者原本没有的偏好。因而,生产 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握主动权决定消费者的消费。生产者仅通过扩大产能,不能实 现销售量的扩大,而必须用创新的办法。按熊彼特的解释,创新包括五种情况:“ (1 引进新产品或提供某种产品的新质量; (2 采用新的生产方法; (3 开辟新的市场; (3 发掘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 (5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如建立垄断地位或打脚印论文网 破垄断地位。 2在扩大消费方面,生产者发明新产品,提高

17、产品质量和开发新市场都 ” 会起到重要作用。以下以 1986 年到 2004 年的专利申请数来代表创新成果,研究创新 对消费的影响。 表 3 19862004 广东消费环比增长率与专利环比增长率 年份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消费增长率 1.5% 12.0% 12.1% -1.1% 7.8% 11.5% 11.7% 11.8% 15.4% 20.1% 12.6% 7.1% 3.7% 8.7% 9.4% 8.3% 6.7% 16.7% 19.1% 专利增长率 7700.0% 133.3% 108.2% 80.2% 30.2% 51.6% 26.7% 166.2% -30.7% 46.4% 14.4% 36.0% 49.3% 33.8% 10.3% 15.6% 24.7% 28.4% 7.6% 资料来源:广东省 2006 年统计年鉴 因为专利申请到最终运用于市场的时间不同,一般创新产品出现在市场的时间会 滞后于相关专利申请。 以下研究前一年的专利增长率与当年消费增长率的关系。 ZL1 以 代表前一期专利增长率, XFZZL 代表当期消费增长率, 并检验他们的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