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腕骨周围损伤的治疗_第1页
慢性腕骨周围损伤的治疗_第2页
慢性腕骨周围损伤的治疗_第3页
慢性腕骨周围损伤的治疗_第4页
慢性腕骨周围损伤的治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 Hand Surg: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慢性月骨周围损伤的临床效果良好2012-10-08 19:16来源:丁香园作者:zhanghaisen字体大小-|+月骨周围损伤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腕关节损伤,有时候在临床会被忽视或漏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这类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然而,对慢性月骨周围损伤而言,其切开复位内固定的功能效果却少有临床研究报道。近日,埃及开罗 Al Azhar 大学医院骨科 Abdel Hakim A. Massoud, MD 等实施针对这一问题实施了一项临床观察研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近期出版的美国手外科杂志。1998 年至 2007 年间,作者共治疗慢性月骨周围损

2、伤患者 24 例,其中接受近排腕骨切除或有限腕关节融合术的 5 例患者排除在该研究之外,另外 19 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从损伤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 29 周,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 27 岁。所有患者中,13 例为骨折脱位(1 组,大弧区损伤),其中 11 例为经舟骨脱位,2 例为经舟骨和头状骨骨折脱位;另外 6 例为月骨周围脱位(2 组,小弧区损伤)。在切开复位手术中,12 例患者采用背侧入路,7 例采用掌背侧联合入路。小弧区损伤或单纯腕关节脱位的病例需采用联合入路实施手术。7 例采用掌侧入路的患者中,5 例术前存在腕管综合征症状。所有 7 例掌侧显露患者均通过延伸

3、切口实施了腕管松解。对 3 例舟骨和 2 例头状骨采用科氏针实施了内固定,10 例舟骨骨折采用 Herbert 螺钉实施固定。背侧入路手术采用腕背侧纵行直切口,松解、牵开拇长伸肌腱之后,桡骨远端骨膜下掀起第 2、4 背侧间室。扩大显露撕裂的腕背侧关节囊,注意保护关节囊边缘以便其最后关闭。采用 1 枚钝性骨膜起子松解头状骨头部粘连组织。对于存在舟骨骨折的病例,也采用骨膜起子经骨折的舟骨对掌侧的粘连组织进行松解。术中发现,对于大弧区损伤病例,采用单纯背侧入路足以实现满意的手术暴露。对于月骨掌侧脱位或小弧区损伤病例需附加掌侧入路实施手术显露。对于这些病例,首先并不试行复位,待经腕管入路获得掌侧粘连松

4、解后再行损伤复位。打开腕管后,将屈肌腱和正中神经牵向桡侧,显露掌侧关节囊及掌侧移位的月骨。细致地扩大显露撕裂的腕掌侧关节囊,避免对来自掌侧桡月韧带的月骨血供造成损伤。纵向牵开实施复位操作,在关节中采用 1 枚小 Hohmann 拉钩从背侧向掌侧撑起月骨,抬起头状骨,完成小弧区损伤复位。应细致实施复位操作以避免损伤头状骨头部的关节软骨(图 1)。图 1.Hohmann 拉钩辅助复位。重建腕骨排列对线,采用科氏针进行关节固定。如果存在月 - 三角骨间韧带损伤脱位,复位后进行关节固定。术中作者对 10 例舟骨骨折复位后采用 Herbert 螺钉对其进行内固定,另有 3 例采用科氏针进行固定

5、(图 2-5)。另外,对于 2 例头状骨也采用科氏针进行了内固定。术中发现,小弧区损伤病例存在显著的关节内粘连。作者考虑这些粘连组织有助于术后腕关节稳定性的维持,但会导致关节僵硬。因此,未对关节内固有韧带实施修复或重建。相比单纯脱位损伤,在技术上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复位更为容易(图 6-8)。图 2. 经舟骨及头状骨慢性月骨周围骨折脱位患者的术前正(A)、侧位(B)X 线片。图 3. 经背侧切口手术复位固定经舟骨及头状骨慢性月骨周围骨折脱位的术中图片。A. 复位前可见头状骨骨折脱位(箭头所指)。B. 复位后舟状骨采用 Herbert 螺钉固定,舟状骨近端可

6、见螺钉头。图 4. 同一病例的术后正(A)、侧位(B)X 线片。图 5. 同一病例的术后 CT 扫描图像可见舟骨内固定螺钉。图 6. 慢性月骨周围脱位患者的术前正(A)、侧位(B)X 线片。图 7. 经掌侧入路显露慢性月骨周围脱位。图 8. 同一病例的术后正(A)、侧位(B)X 线片。术后腕部人字石膏固定 6 周。对于月骨周围脱位病例,取下固定石膏和固定针后即开始进行手部功能锻炼。如患者存在腕骨骨折,需通过 X 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后方可取下固定石膏(平均 18 周;范围,7-23 周)。骨性愈合标

7、准为 X 线片上桥接骨小梁至少通过骨折部位的 50%,CT 扫描图像上 3 层的骨小梁连接超过 50%。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 58 个月。所有腕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 18 个月。在最终随访中,休息、日常活动及体力劳动状态下的平均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总分为 20 分)分别为 0, 2, 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损伤侧平均腕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分别为健侧的 39% 和 52%,平均握力为健侧的 87%。根据 Mayo 腕关节评分系统,所有患者中 58% 的病例(1 组占 69%,2 组占 33%)效果优良。共有 18 例患者恢复到原有工作活动水平,其中 14 例患者 (74%) 感觉非常满意。没有要求二次手术患者。表 1.1 组(大弧区损伤)与 2 组(小弧区损伤)病例间最终随访的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根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慢性月骨周围损伤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小弧区损伤的患者其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更低,存在难复性脱位或重要关节内损伤的患者常需要实施腕关节补救性手术。附注:损伤弧区划分及月骨脱位机制的分期小弧区仅包括月骨周围,大弧区波及舟、头、钩、三角骨等1 期仅仅限于舟月韧带;2 期发展至桡舟头韧带腕中部分,或者表现为舟(头状)骨骨折等大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