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干涉原理测量溶液浓度变化分布的实时系统仿真实现_第1页
基于干涉原理测量溶液浓度变化分布的实时系统仿真实现_第2页
基于干涉原理测量溶液浓度变化分布的实时系统仿真实现_第3页
基于干涉原理测量溶液浓度变化分布的实时系统仿真实现_第4页
基于干涉原理测量溶液浓度变化分布的实时系统仿真实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干涉原理测量溶液浓度变化分布的实时系统仿真实现        张 璇1, 吴晓娟1, 陈慎 时间:2008年11月21日     字 体: 大 中 小        关键词:        摘 要:关键词: 数字全息; 干涉测量; 直方图; 形态学滤波?溶液浓度是溶液

2、性质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溶液浓度变化的定性或定量观测可帮助分析溶液中发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全息干涉测量技术具有的无接触、无破坏和较高精度的特点为溶液浓度动态变化测量提供了简单有效的方法。本文将激光干涉测量技术应用于电化学领域,旨在建立一套对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浓度变化进行实时半定量观测的系统,由此分析金属在溶液中的腐蚀过程,为国民经济建设中金属防蚀提供参考。1 实验装置和原理本实验利用数字全息干涉技术1-2?图4(原干涉图a、b)中右侧暗区为电极侧,因入射到电极的物光无法通过电解槽到达CCD形成干涉。如图1下方放大显示的垂直于入射光的电解槽截面,R、W分别表示参考电极和被护管包裹的工作电极,工作

3、电极只有护管管口处的圆截面参与反应。白、黑半圆分别表示与垂直物光的电极(EL)和溶液(w)的放大面。该装置的测量依据是“溶液浓度-溶液折射率-物光相位”的关系。物光穿过溶液,记录由浓度变化引起的折射率变化进而导致的相位变化,并与参考光干涉形成干涉图。通过对干涉图进行处理计算获取物光相位的变化。在电极活化溶解过程中,折射率变化n(x,y)与相位变化(x,y)关系模型2为。式中,L为电解槽纵向长度(溶液浓度与折射率关系可查表或实验测得),为激光波长。? 因此对溶液浓度变化的观测可以转化为对物光相位变化的观测。2 载波干涉和傅立叶分析方法2-3获取相位干涉图中光强为:(3)式中,三个项分别对应零级衍

4、射像、实像和赝像。分析(3)式可知,带通滤波后的光强为:设两种不同时刻干涉图的光强分别为Ir1和Ir2,通过Ir2(Ir1)即可得到两时刻物光的相位变化(x,y)=2(x,y)-1(x,y)。3 实时观测需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带通滤波是实验数据分析和得出正确结果的关键步骤,核心是选取截止频率。截止频率选取恰当,可去除零级衍射像和赝像干扰,还能抑制其他频段的噪声;若截止频率过大,引入噪声多,严重时会引入零级衍射像和赝像,结果会被严重干扰;截止频率过小,丢失有用信息就多,结果不准确。事实上,每次获取干涉图时,载波a值因反应材料、光路调整将取不同值,导致实像旁瓣位置不同,截止频率也将相应改变。因此,

5、要建立一套实时观测系统,须自动检测截止频率。理论上,由式(3)的傅立叶变换显性表达式能准确找到截止频率,但其显性表达式比较难于得到。本文通过分析其频域中实像旁瓣的灰度特征,运用图像处理方法能简单有效地确定截止频率。获取截止频率的步骤:设对干涉图进行傅氏变换得M1。如图2所示的频域图a、b,经过log(1+abs(M1)变换,扩展暗像素得到:(1) 归一化M1得b1。? (2) 求b1直方图,如图3所示。? 图3为三组不同数据得到的直方图,显示b1集中在00.3之间。图2频域图a、b中,除零级衍射像和实、赝像外,大部分均为接近黑色的暗区。可推断实像频段值位于0.31之间。(3) 扫描b1,00.

6、3内值置0,其余置1,得如图2(二值化a、b)所示的二值图像b2。(4) 分别横、纵向扫描b2左半侧,记录值为1的像素位置与个数;值为1的像素个数连续大于20的行和列即为带通滤波器覆盖的频率范围。干涉图确定实、赝像旁瓣必位于以中心为界的左右两侧,为提高运算速度和分析方便,只取左侧计算。滤波结果如图2滤波后(a)、(b)所示。3.2? 固(电极)侧干扰信息的去除如图4所示,干涉图右侧暗区是因电极对物光透射率几乎为0而形成。因此处未形成干涉,导致结果不合理,应去除。另外,电极反应引起溶液浓度变化都发生在界面附近的溶液区,由此溶液浓度向远离界面的溶液区扩散,因此界面附近的溶液浓度变化信息非常重要,而

7、杂乱无章的固侧结果会给这些重要信息造成观测上的混淆。更重要的是,实验中界面可能随电极腐蚀或氧化物附着而变化,而参考文献2中的结果反映的固定界面仅在氧化膜厚度可忽略时才合理。此外,反应中产生的气泡(表现在干涉图上也为暗区)也会造成结果误差。因此,有必要动态检测界面,实时去除固侧信息或气泡带来的不合理结果,避免重要信息被混淆。而在无气泡产生时,可根据界面位置判断反应中氧化膜的厚度。?因干涉图充满复杂纹理,单纯的边缘检测算法4不仅会检测到固液界面还会检测到这些复杂纹理,因此对确定界面位置并不适用。由于液侧整体灰度比固侧整体灰度大,本文结合形态学滤波5方法较准确地确定了固液界面。利用该方法确定固液界面

8、的步骤如下:(1) 对原图像M1顺序进行一次腐蚀、两次膨胀得到M2。目的是突出固液界面两侧的灰度特征。膨胀可使暗条纹在一定程度上变细或消失,使相邻明条纹相连。而固侧虽无明显条纹,但因环境和CCD非线性响应等因素影响,参考光在到达时为非理想均匀光,反应在图上有细碎条纹或亮斑。为避免膨胀将这些条纹或亮斑扩大,先进行一次腐蚀对其进行抑制,再膨胀时这些条纹和亮斑的影响将大大减小。(2) 抽取M2中的一行,与相邻两行对应相乘,将其结果保存到行向量m1中。M2固液两侧各自灰度较均匀,界面处灰度差较大,相邻行条纹特性相近,将其相乘,可进一步抑制固侧灰度,拉大其与液侧灰度的差距。(3) 对m1运用sobel算

9、子,将结果保存在R1中。经形态滤波和相乘,固侧m1值较小且变化平缓;液侧m1值大且因有未被膨胀腐蚀的暗条纹存在,起伏相对剧烈;固液界面处的灰度落差较大。此时对m1运用sobel算子,检测的边缘信息都集中在液侧与界面处,固侧边缘信息则为0。(4) 从固侧向液侧扫描m1,遇边缘信息点为止,记为界面点。? (5) 均匀选取6行,执行步骤(2)、(3)、(4),得6个界面点。(6) 对6个界面点进行二次曲线拟合得到界面。因电极表面打磨光滑,可近似认为其表面为二次曲面,且在CCD上的投影为二次曲线。根据界面位置生成液侧为1、固侧为0的蒙板,与原图像相乘去除固侧。去除固侧结果如图4所示。4 数据结果分析以

10、铁电极在0.5mol/dm3硫酸溶液里恒电位电流震荡下的活化过程为例。由于Fe(OH)2的溶解,界面附近的Fe2+浓度局部升高,FeSO4浓度也升高。在matlab2006a环境下进行系统仿真,得到的结果如图5所示。?图5中,1、2列分别是同一时间间隔保留固侧和去除固侧的结果。可见,去除固侧的结果准确性和观察便利程度都被提高;2、3、4列分别为0s0.4s、0s0.8s、0s1.2s间隔的相位变化分布结果。可见,溶液浓度和扩散层厚度都随时间变大而变大。这与铁在硫酸溶液中活化阶段浓度变化一致,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自适应滤波算法是可行的。本文用基于直方图和形态学滤波的图像处理方法解决了带通滤波和界面提

11、取两个关键问题,为利用数字全息干涉技术对电极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浓度变化分布进行半定量测量的实时系统实现扫除了障碍。下一步工作将致力于实时系统的DSP实现。参考文献1 ?YANG Xue Geng, CHEN Shen Hao, WANG Chao, et al.?In-line digital holography for the study of dynamic processes of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J. Electrochem. Commun,2004,(6):643-647.2 ?袁博宇,吴晓娟,陈慎豪,等. 基于干涉原理和图像处理方法的浓度变化分布测量J. 中国激光,2007,34(1):?82-88.3 ?刘诚,阎长春,高淑梅.一种改进的载波电子散斑干涉处理方法J. 光子学报,2005,34(2):214-217.4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