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区营造林检查验收规则_第1页
国有林区营造林检查验收规则_第2页
国有林区营造林检查验收规则_第3页
国有林区营造林检查验收规则_第4页
国有林区营造林检查验收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y/t 1571-2000本标准是参考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更新造林质量检查验收办法(1989)、国有林区森林抚育检查验 收办法、历次更新普查和全国造林技术规程等有关规定制定的,明确规定了年度检验及定期普查检 验的时间、项目、内容、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检验程序,以检验作为评价林业企业营造林水平、保证森林 经营效果、掌握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手段与措施,并以此作为考核林业企业营林生产成效的依据。将全国国有林区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等营林主要建设项目的检验统一到一个标准上来, 既有利于营林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管理,又有利于评价标准的一致与考核水准的统一。本标准 从森林更新、宜林地造林、宜林水

2、湿地造林、低质林改造、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等诸多方面分别作了具体 规定,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国有林区营造林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更新造林质量检查验收办法、国有林区森林抚 育检查验收办法及历次更新普查有关规定同时废止.本标准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附录B、附录C为提示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同伟、李绪尧、王树良、刘红、王恩玲、钱能志、樊喜斌。235LY/T 157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国有林区营造林检查验收规则LY/Technical regulation

3、s of check and acceptancefor afforestation in state's forest arear-本标准规定了森林更新、宜林地造林、宜林水湿地造林、低质林改造、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的检验项 目、检验方法、质量标准和检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有林区所辖的国有、集体、个体及其他形式营造林项目的作业质量 与成果、成效检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营造林项目的作业质量与成果、成效检验,非国有林区的营造林 项目作业质量与成效检验参照执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

4、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 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 151631994GB/T 157761995GB/T 157811997LY/T 13841999LY/T 13851999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造林技术规程森林抚育规程杉木速生丰产林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速生丰产林3总则3.1 为建立林业两大体系,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和造林成 效,及时更新采伐迹地,保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营造林质量7统一营造林检验项目、指标、方法、程序, 加强营造林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

5、则制定本标准。3.2 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质量要建立责任制,实行质量、责任、利益相统一,4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4, 1 迹地更新率 cutover restocking rate在某一期间内的(森林)更新面积与同期(森林)采伐面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4,2 样地 sample land检验人工更新造林效果及森林抚育质量等项目时设置的抽样样本。4. 3 样方 sample plot检验天然更新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效果等项目时设置的抽样样本.4 4 更新频率 regeneration frequencybn家林业局2000-03-24批准2000-07-01 实施某一地块上有更新样方与

6、调查样方总数之比,说明该地块上幼苗或幼树分布的集中与分散程度“4.5 幼苗seeding针叶树30 cm以下、阔叶树50 cm以下,并已木质化的苗木, 4.6幼树sapling高度超过幼苗,胸径在检尺径以下且林分尚未郁闭的树木。4.7 壮苗 strong seeding苗高(或当年高生长)、苗径、根系达到省(区)规定的标准、叶色正常、顶芽饱满、生长旺盛的苗木。4.8 8弱苗 weak seeding形态指标低于壮苗标准、叶色发黄、顶芽干枯或折断及新补植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内无明显高生长的苗木。4. 9 死苗 dead seeding全株枯萎、严重脱叶、苗径韧皮部干枯及新补植一个月以内的苗木。41

7、0 均匀度 even level单位面积内某类植物分布的均匀程度.4. 11 作业小班 sub-compartment在经理小班的基础上,为便于营造林生产作业,根据生产作业方式、方法、造林树种、生产管理等将 经理小班划分的若干个经营小区,412覆盖度 coverage单位面积内某类植物枝叶投影所占比例。413 频度 frequency群落中某类植物出现的样方百分率。4-14 密度 density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4. 15 郁闭度 canopy density树冠互相衔接的程度。以树冠在林地垂直投影所占的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用十分法表示。4 16 优势种 dominant species

8、同一群落中有一个或几个种在群落的地位最为重要,作用最大,即为优势种。一般指群落上层中盖度和密度最大的种类。417 林分 stand群落内部结构特征相同的森林,即树种组成、林层、林相、疏密度、林龄、起源及地位级等主要调查因子相同且与四周有明显区别。4.18 经营层 management story某一林分在某一阶段主要经营的目的林层。它随着林分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而发生变化,一个时期 内上层可以为经营层,以后又可以下层为经营层。4. 19 经营密度 management density林分最大理论密度的相对数,是根据经营目的确定的林分最适宜的密度。4. 20 下木 lower story of f

9、orest生长在林内灌木和不能达到主林层高度的小乔木。4.21 灌木shrub多年生木本植物,通常无明显主干,分枝从近地面处开始,无树冠和枝下高区分,高一般在3 m以下。4. 22 速生树种 fast growing species在相同时间和相对适宜的立地条件下,高生长与径生长相对较快,且成熟林期较早的树种。如: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杨树、白桦、泡桐、杉木等。4 23 慢生树种 slow growing species与速生树种相对。如:红松、黄波罗、胡桃楸等。4. 24 中生树种 general growing species较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而言,生长速度介于二者之间的树种.如:黄榆

10、、樟子松、紫根等。4 25 低质林 lowgrade forest林木生长量和林分质量,因受不良因素影响,生长缓慢、质量低劣、效益低下的林分。5检验项5-1年度检验项目4.1 J 营林项目的调查设计4.1.1 J5.1.1.25.1J.3 5J.1.4 5.1.15 5<1-16 5.1.1.7小班区划;小班测绘与面积;地况与植被因子;树种选择、林地准备、密度与苗木规格、更新造林方式和方法森林抚育对象措施和方法,封山育林对象、措施和方法s生产单位必须按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年度施工作业设计。4.1.2 人工更新造林人工更新造林面积;5. 1.2,25.1、2.35.1.2.45.12

11、 5512 6人工更新造林作业合格率;人工更新造林当年成活率; 人工更新造林三年保存率; 速生丰产林三年生长指标;人工直播造林参照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标准执行。5.,3人工促进天然更新5J.3J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面积:5.1. 3.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当年补植(补播)成活率或整地合格率;5J-3.3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三年有效率。5.1.4 天然更新5.1.5 J当年天然更新面积孑5.14.2 皆伐迹地天然更新第三年有效率。5.14.3 年采伐面积和迹地更新情况5.14.4 山育林5.1. 6-1封山育林管护措施5,16.2封山育林面积与合格率,5.1.8 3封山育林期满封育成效率。5.1.7森林抚育

12、5.1.7-15.1.7.25.1.7.35J7Y人工林抚育数量和质量,天然林抚育数量和质量;低质林改造数量和质量;特种林抚育数量和质量05.2定期普查检验项目5. 2J 普查自建国至本次普查上一年末的各年度、各采伐方式的采伐面积和森林抚育面积(含人工林采伐面积)。5.2.2 各采伐面积中各更新方式的更新面积、树种、更新年度与更新效果,达到成林标准的人工林面积、蓄积。5. 2-35.2.45.2.55.2.6 况。5. 2.7各年度、地类、树种人工更新造林成效。各年度、树种速生丰产林成效,封山育林面积及各树种封育成效面积。各年采伐面积中的未更新面积(包括更新欠帐面积、被占用面积和不可更新面积)

13、和宜林地情各年度森林抚育种类、方法、面积、成效与蓄积。6质量标准6.1调查设计6.1.1 6-1.2 6.1.3 求。6.1.4小班界线清楚,导线闭合差小于1/150、面积计算误差小于1/100。小班内的土地种类、立地条件基本一致,更新方式、造林方法一致,林地综合因子齐全。小班设计图纸各项目标记齐全,明确标出小班在林班中的位置,设计图符合林业地图图示要更新造林方式6.14.1人工更新造林设计的林地准备、树种选择、密度、混交方式及株行距、抚育管护等应符合GB/T 15776的规定和有关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标准,苗木规格应符合GB 6000;栽针保阔更新的,人工苗设计栽植株数不少于规定株数的60.0

14、%。6.1.4,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设计在天然幼树数量和补植补播或整地数量上应符合省级规定。6.1.4. 3天然更新设计必须有健壮的目的树种幼树3 000株/hn?或幼苗6 000株/hn?以上,更新频度不低于60%,或有目的树种的种源、母树和适合种子萌发的自然条件,或有适合根巢的树种新伐根900 个/hnf。6.1.5封山育林的设计应符合GB/T 15163的规定。6.1.6森林抚育设计应符合GB/T 15781的规定。实际林木株数和蓄积与设计相差士 5%以内。6.1.6.26J.6.36J.6.4平均年龄、胸径、郁闭度允许误差分别为±1年、±1 cm.i0.lc树种组成允

15、许误差为±1成。林分各层覆盖度、均匀度误差士 10%。&2人工更新造林6.2J作业质量:林地准备、栽植树种、密度、苗木规格、植苗方法等与调查设计一致为合格,其中无苗地段的长度与宽度不超过设计株行距的一倍为合格。积:设计植苗(直播)面积与实际栽植面积,自检与复检面积误差±2% ,6.2.3成活率:商品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含90%)为合格,达到85%90%可列入当年造林任务9但翌年必须补植达标。公益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含85%)。(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家有特殊规定的除外。)6.2.4保存率:第三年人工幼树株数保存率80%以上(含80%),面积保存率90%(含90

16、%)以上,但人工幼树加目的树种天然幼树株数之和达到设计株数的80%以上.其中天然幼树不大于幼树总株数的30%亦为有效;商品林株数保存率达到85%以上(含85%),面积保存率100%白(干旱、半干旱地区,家有特殊规定的除外。)6. 2.5生长指标;速生丰产林自第三年起均应达到相应树种速生丰产林标准的生长指标。杉木、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速生丰产林应符合LY/T 1384和LY/T 1385的生长指标,6-3人工促进天然更新6.3.1促迸更新的整地方法、时间,规格达到设计要求,整地90%以上(含90%)的穴(块、带)达到设计要求;补植的,当年成活率达85%(含85%)以上,补播当年苗木数量达到3

17、000株/hn?以上。6- 3,2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第三年,每公顷有人工、天然幼树3 000株(或幼苗6 000株)以上更新频度60%以上,6.4天然更新6 4.1择伐天然更新:伐后郁闭度在0.5以上,择伐蓄积强度不大于40%;易风倒树种或地区的择伐强度不超过30%,郁闭度0. 6以上。其中择伐、渐伐后郁闭度低于0. 3(不含0. 3)的按皆伐迹地检验,多次重复采伐的按最后一次的年度和方式检验。6.42渐伐天然更新;实行二次渐伐的,第一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的50%;实行三次渐伐的,第一次采伐保留林木蓄积的70%,第二次采伐保林木蓄积的50%,最后一次采伐后幼树达到郁闭状态。6.4. 3皆伐迹地天然

18、更新:皆伐后第三年每公顷保留目的树种幼树3 000株(或幼苗6 000株)以上,更新频度60%以上。6.5封山育林6. 5.1积:封育面积达到设计面积的100 %,封育措施达到设计要求。6. 5.2封山育林作业合格率:补植成活株数达到设计株数的85%(含85%)以上。整地合格的穴(块、带)数达到设计的90%以上(含90%) ,6.5.3封山育林成效6. 5. 3.16, 5- 3. 2保存幼苗(幼树)株数达到设计株数的80%以上(含80%)。郁闭度大于0. 3以上(含0.3)或平均上层林木达到1 200株/hm,含原有林木株数)且分布均匀。66迹地更新率上年或一定时期的迹地更新率达到90%以上

19、。皆伐迹地更新率达到95%以上。6.7森林抚育6.7.1 作业面积与设计面积相差2%以内,以设计面积为准,否则,以实际作业面积为准a6.7-2作业质量采取百分制,分项检查验收,分别记分和计算合格率。85分以上为合格。67 362 3 J6. 7. 3. 26.7- 3.36 7. 3-4评分标准抚育强度(20分):实际作业强度不超过设计强度的士3%得满分,每差±1%扣2分。林地清理(10分):面积合格率95 %,每减少1 %扣2分。郁闭度G0分):抚育后的林分郁闭度与设计相差0.1得满分,否则每降低01扣5分。应伐未伐木株数(15分):应伐未伐木株数每公顷低于1。株得满分,每超过1株

20、扣2分。6.7.3. 5 分。6.7. 3. 6 负分。6 7. 3,7673.8应留未留木株数(15分):应保留而未保留木株数每公顷低于10株得满分,每超过1株扣2幼树保护(10分),公顷损伤或搭压目的树种10株以内得满分,多损伤或搭压1株扣2分。计天窗(10分3出现人为天窗不得分。伐根(茬高)(10分工合格率85%以上得满分,低于85%按比例得分。为单位,形状为圆形(半径为5, 646.8样地的数量和标准人工更新造林、当年促进更新、封山育林样地的面积以I。m),长方形(25X4)或正方形(10X10),样地总面积占小班总面积的1%以上。商品林每个样地机械抽花m2,也可按对角线设置样地。样地

21、样木5株,进行有关因子的测定。森林抚育的样地面积为4001 000 必须具有代表性。样地总面积占小班总面积的2%以上b6 9复查复查与原检的面积允许误差为士 1%,成活率、保存率、更新频度等项目的允许误差为±3%,株数、蓄积量不超过±10%。复查与原检误差不超过误差限时,以原检为准,超过误差限时,以复查为准。1检验方法71营造林项目以作业小班为单位进行检验,L1.1年度成效检验逐小班进行。7.1.2定期普查:近5年内的更新造林小班全部普查,5年以前的利用上期普查检验资料和近期二类资源清查资料对照,对其中资料不全的,与二类资源清查的小班界线、面积、地类,成效不一致的,上期普

22、查后人工林被采伐的,天然林有重复采伐的,更新造林保存面积中有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均应 作重点核查检验.7.2 调查设计的检验7.2.1 现地目测土壤、坡度、坡位、坡向、土层厚度、立木与幼苗、幼树状况、小班区划,判定更新造林方 式方法、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的种类及经营措施的合理性。7.2.2 持作业设计图核对小班边界。7.2.3 审核边界导线测量闭合差。7.2.4 对边界不实的小班,采取罗盘仪导线测量,用求积工具检验小班面积。7.3 人工更新造林检验7.3- 1作业质量检验:逐作业小班检验,抽查作业面积的10%以上。7.3.2人工更新造林面积检验以实际作业边界与设计小班边界对照,小班边界不清

23、时应实测。7.3- 3当年或次年成活率、三年保存率以小班为总体采用随机抽样或设工作线沿线机械布点方法设置样地实测。7.3.4在所设置的样地内学实测核查人工壮苗、弱苗、死苗,采伐迹地第三年调查时要记载死苗栽植点周围1 m以内的天然幼树株数(每平方米多株只记i株),速生丰产林应测树高,计算平均值。7.35成活率、保存率的计算(保留1位小数)。成活率(%)=人工壮苗株数+ 1/2弱苗株数设计栽植(播)株(穴)数X 100式(1)中栽植(直播)株(穴)数大于设计密度时,分母为实际栽植(播)株(穴)数。n2/否区单位(或年度)平均成活率1-1式中: >合格小班面积;合格小班成活率。但在衣,。八 人

24、工壮苗株数+ 1/2弱苗株数乂保存率()=设计栽植(播)株(穴)数* 100在采伐迹地更新或以栽针保阔方法造林时,计算保存率则使用以下公式,同时计算天然林幼树占保存株数的百分比:过左小。八 人工壮苗十1/2弱苗+目的树种天然幼树株数* 100保存率(%)=规定栽植(播)株(穴)数(下限5x loo面积保存率()=株数保存率达到标准的面积之和当年人工更新造林上报合格总面积X 100(5 )74天然更新检验 7.41择伐、渐伐林地天然更新以伐区检验资料为依据,采伐作业合格即视为天然更新检验合格。7.4 2皆伐迹地天然更新当年以调查设计资料为准。7.4.3第三年有效率采用样方法检验,面积在10 hm

25、2以上的小班样方不少于50个,10 hm?以下的小 班样方不少于30个。样方面积以幼苗为主的1 以幼树为主的2 m?,每个样方内有多株幼苗(幼树)只记1株,多个树种只记目的树种.根据调查结果计算更新频度与公顷株数,(6 )更新频度()=有幼/望粤力方数X 100忏刀2奴公顷株数()=各样餐。普詈鬻鬻之和X 1007.5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检验7. 5J 以补植补播方法促进天然更新的当年按本标准7. 3. 27.3.5核实面积并计算补植(补播)成活率。7.5. 2以整地方法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当年按本标准7,3. 2核实面积,按7. 3.3调查方法调查整地质量,计算整地合格率。合格率() =整地合

26、格面积促进更新实施面积X 1007- 5.3第三年按本标准7.43方法检验。0. 3A 6封山育林检验封山育林当年按设计的封育措施现地检验,封山育林成效于封育期满年调查郁闭度是否达到或按7. 4. 2的样方调查法检验或按调查设计要求的封山育林标准进行检验。7-7迹地更新率计算当年迹地更新率=上年迹地更新合格面积累计迹地更新率=上年采伐面积各年有效更新面积之和截止上年未采伐总面积X 100X 100(10 )7.8森林抚育检验1.8.1抚育强度抚育强度()=实际采伐株数(蓄积)乂采伐前株数(蓄积)x 1007.8.2林地清理面积合格率林地清理面积合格率()=清林号黠普迪* 100(127- 8.

27、3伐根合格率伐根合格率(%)检查的合格伐根数检查的总伐根数X 100(137- 8.4每公顷应伐未伐木株数每公顷应伐未伐木株数(蓄积)=标准地内应伐未伐木株数(蓄积)标准地总面积X 10 000 (m2)(14每公顷应保留而未保留木株数每公顷应保留而未保留木株数(蓄积)=标准地内应保留而未保留木株数(蓄积)标准地总面积X 10 000 (m2)(15 )7.8-6每公顷丢弃木材蓄积7. 8.77. 8.8每公顷丢弃木材蓄积=近黑髓髓:蓄积X 10 000(m2) 天窗:林中空地(块)面积达25 m2以上。抚育合格率抚育合格率()=作业合格(8;群客力班面积叁* 100( 16 )(17 )7.

28、9检验标识检验所设工作线与样地均应绘制在小班设计图或小班位置图上,现地设明显标识,检验记录保存5年。M0复检各级复检利用原样地,同时检验原样地设置的正确性。8检验程序8.1年度检验8,1.1年度检验逐年适时进行。& L 2每年调查设计资料完成并经施工单位复核后,报林业局营造林主管部门检验并审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营造林项目的设计资料逐级审核报省(区)林业厅(局、集团公司)营造林主管部门审批。8 1. 3清林、整地的作业质量和更新造林的作业质量由基层工程技术人员、检验员在作业时跟踪检验,完成一处验收一处,上级主管部门随时抽检核查。8.1-4营造林成效检验8.14,1林业局自查:营林主管部

29、门秋季对更新造林、年末对封山育林和森林抚育进行全面检验。凡作业设计和现场施工质量符合各项技术要求的,视为作业设计和施工质量达到标准。8J.4.2林管局(分公司)复查:营林主管部门对所有林业局上报结果进行检查,每个林业局抽查25%以上的林场(所),检查面积不低于林业局上报面积的I。%。8.1.4.3省(区)林业厅(局、集团公司)抽查:营林主管部门抽查面积不低于上报面积的2%,抽查林业局个数不低于20%,被抽中林业局的抽查面积不低于上报面积的1。年度检验合格后签发验收合格证,检验结果作为营造林财务决算的依据。8.1-4.4国家林业局核查:营林主管部门抽查面积不低于省(区)林业厅(局、集团公司)上报

30、面积的1 %,抽查林业局不少于10%,被抽中林业局的核查面积不低于上报面积的5%。8.1.4. 5成果提报8J,4.5.1要将逐级检查结果总结、汇总。作出评价并通报所辖有关单位。& 1.4.5.2林业局级年度检验资料要记入经营档案,并将有关数据按指定程序录入微机,按附表格式统计汇总,形成检验报告,于年末连同软盘逐级上报。8.1 . 4 5.3各省(区)要将本年度营造林项目的有关报表及文字材料于年末上报国家林业局。8. L4.6检验报告的内容8.1,4.6<1检查验收工作的组织、方法、时间和任务完成情况。8.1.4.6 2对营造林施工设计文件质量的评价。8.1,4.6.3对营造林各

31、个主要环节的检查,即更新造林(包括苗木质量、清林整地、栽植、幼林抚育)、封由育林、森林抚育等施工数量和质量的评价.& 4 6.4施工单位营造林成效,质量评价。&1.4,6.5对所检单位检查验收工作的评价。8.1.4,6.6总结营造林项目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提高项目施工质量与经营管理水平的具体意见。8.2更新造林定期普查检验8.2J 定期普查检验每5年一次,时间与国家五年计划同步。8.2.2定期普查检验根据国家林业局统一要求由各省(区)林业厅(局、集团公司)具体部署,培训普查人员,各级林业部门分别组织,成立以营林部门牵头,资源、生产、计划、财务等部门参加的更新普查领导小组

32、,指定专人具体组织普查队伍,进行全员技术培训,适时开展更新造林普查检验。& 2.3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所辖单位更新造林普查进行1 %以上的面积进行复检,并对普查成果予以评价。&2.4定期普查检验在经上级主管部门复查认可后,及时将普查数据按国有林区林业企业更新普查软件输入微机,建立数据库,并按附表的格式汇总,计算各年与累计人工更新造林面积保存率、人工林蓄积与迹地更新情况,分析更新造林成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撰写更新普查报告、工作总结和专题调研材料,林场(所)绘制1 : 25 000,林业局绘制1,5。00或1,10。000的更新造林现状图。8.2 5每次普查检验结束后应于年

33、末前向省级主管部门并通过省级主管部门向国家林业局提交以下材料。& 2. 5.18. 2. 5.28.2, 5.38.2.5,4更新造林普查检验工作总结(附抽检复查对比与普查质量评估)。更新造林普查报告和专题调研材料。更新造林普查汇总表与数据软盘.编制各级营林发展规划。附录A(标准的附录)数值与计=A1数值修约A1J 文本中关于株数、蓄积的数值均取整数,小数点后四舍五入。A1-2面积、成活率、保存率、合格率、有效率、频度、天然幼树比、生长量、郁闭度等均取小数1位,第二位四舍五入,其中小于1的数值小数点前应加“0”。A2数值表述统计汇总数据整数数值超过3位的,每3位1组,组间空1/2个汉字

34、的空间。A3计单位所有计量单位都采用法定计量单位Q附录B(提示的附录)年度检验汇总表样B1年度检验汇总表样见表B1表B8。表BI采伐、更新、造林面积检查汇总表填报单位:年 月 日hm2单位上年采伐更新造林面积更新合格面积疏林地改 造、荒山 荒垢宜 林水湿 地、火灾 迹地造林本年迹地更新本年皆伐更新更新欠帐总计其中: 皆伐合计其中: 人工更 新造林合计皆伐迹地择伐、渐伐林T造林本年累计计人工更新促进更新天然更新计J1 ) - - - 1 采伐合格一促进更新计其中: 皆伐计其中: 皆伐小计上年迹地IH 迹 地年新 本更上年已 更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

35、22324表B2年人工更新造林检查验收统计表填报单位:hm2表B3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检查验收统计表单位人工更新 造林面积树种核实面积(成活率85%以上)不合格面积平均 公顷 株数平均 成活 率,完成 计划 %核实面积不含上 年不合格经本年 补植合格的面积计皆伐迹地荒山荒地火灾迹地宜 林 水 湿 地低质林改造84% 41%40%以下计划完成小讦其中: 旧迹 地林下 造林疏灌 林改造面积其中: 皆伐面积其中:皆伐面积其中: 皆伐1234568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填报单位:hm2单位促进更新面积迹地类 型合格面 积补植补播整地平均合 格率备注计划实施树种面积平均成

36、活率,%平均公 顷株数面积合格率9%平均公 顷穴数实旅合格实施合格1234567891011121314,:1516表B4年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检查验收统计表填报单位:年 月 日hm2单位当年 人工 更新 造林 面积树种到本年保存面积(株数保存率80%以上)每公顷株数平均 株数 保存 率,%面积 保存 率,%在失败面积中计采伐 迹地荒山 荒地火灾 迹地宜林 水湿 地低质林改造计其中: 天然 更新天然 幼树 比,%计已天然更新需重造林下 造林疏灌林改 造计其中, 皆伐 迹地计其中, 皆伐 迹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表B5年度促进更新、天然更新三年有效面积统

37、计表填报单位:年 月 日.hm2单位促进更新皆伐天然更新旧迹地天然更新合格当年合格面积本年检查有效率,%当年设 计天然 更新面 积本年检查有效率,%总计皆伐迹地择伐迹地计其中:皆伐迹 地有效面积损失面积有效 面积损失 面积计其中: 皆伐计其中, 皆伐123456789101112131415LY/T 1571-2000表B6年度封山(沙)育林检查验收统计表填报单位:265hm2单位封山(沙) 育林面积育林措施封禁措施计补植补播平茬复壮人促整 地面积机械圉栏 m生物围 栏9m检查 哨卡 个其他计划完成树种面积树种面积树种面积123456789101112131415表B7年封山(沙)育林成效调查

38、设计汇总表hm2填报单位:年 月日封育 单位封育面 积合计合格面 积合计合格 率,%乔木型乔灌型灌木型灌草型竹林型封育 面积合格面积合格率,%封育 面积合格面积合格 率,封育 面积合格 面积合格 率,封育 面积合格面积合格率,%封育 面积合格 面积合格 率,%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表B8 ()年森林抚育质量检查验收统计表hm?填报单位:年 月日单位林种计划完成%人工林天然林低质林改造特种林质量得分计透光 抚育生长 抚育计透光 抚育生长 抚育计人工林 改造天然林 改造计其中: 母树林1234557891011121314151617附录C(提示的附录)定期普查

39、检验汇总表样C1定期普查检验汇总表样见表C1表C5。表C1国有林区林业企业采伐更新面积普查汇总表填报单位:hm2单位截止到 年森林采伐总面积到本年底迹地更新保存面积迹地占 用面积更新欠帐面积迹地 更新 率,%合计其中 皆伐天然林人工林合计人工 更新天然更新人工促进 天然更新合计其中:皆伐迹地计其中 皆伐计其中 皆伐123456789101112131415注栏=4栏十6栏,8栏=9栏+10栏+ 11栏,13栏=2栏8栏一 12栏。表C2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人工更新造林面积普查汇总表填报单位:hm2单位截止到本次普查年底人工更新造林有效面积原报人工更新造林面积面积保存率,计按造林地类型分按时间段统计

40、计按时间段统计总 平 均610 年平 均5年 内 平 均采伐 迹地荒山 荒地火灾 迹地宜林 水湿 地低质林改造其它11年 以前610 年5年 内11年 以前6-10 年5年内有林地疏灌 林地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注,2栏=3栏+ 4栏+ 5栏十6栏+ 7栏+ 8栏+ 9栏,13栏=14栏+ 1S栏46栏,2栏=10栏+11栏+ 12 栏。表C3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人工更新造林各树种组面积、蓄积汇总表填报单位:,年 月 日hmm3造林 年度林 种原报 面积有效面积_面积 保存 率,%合计针叶纯林针叶混交阔叶纯林阔叶混交针阔混交面 积其中: 已成林面 积其中:已成林面 积其中:已成林面 积其中:已成林积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