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训练操作_第1页
综合训练操作_第2页
综合训练操作_第3页
综合训练操作_第4页
综合训练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训练实验一由海盐制备试剂级NaCl实验目的 1、学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2、由海盐制备试剂级NaCl。 实验重点 1、学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2、提纯NaCl的基本原理。 实验内容    台称上称取10g粗食盐,放入100mL烧杯中,加水40mL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向溶液中滴加1mol/L BaCl2(约2mL),煮沸数分钟(目的?)取下沉降后,沿杯壁在上层清夜中滴加2-3滴BaCl2(检查SO42-沉淀完全否?)趁热倾析法过滤。    虑液加热至沸,加1mL 2mol/L NaO

2、H, 1mol/L Na2CO3(约3mL)至沉淀完全(如何检查?),过滤。加2mol/L HCI加热,搅拌除去CO2。pH试纸检验呈微酸性(pH=5-6),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小火加热蒸发,浓缩至稠状,切不可蒸干(原因?)冷却后减压过滤将产品抽干,放入蒸发皿中小火烘干,冷却,秤量,计算产率。 综合训练实验二由废铜屑制备胆矾 实验目的1、学习金属制备相应盐的方法,学会重结晶提纯物质的原理及方法。 2、进一步练习并掌握蒸发,浓缩,抽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     Cu + 2HNO3 + H2SO4 = CuSO4 + 2NO2 + 2H2O&#

3、160;   由于CuSO4与Cu(NO3)2溶解度的不同,通过重结晶方法进行提纯。 实验内容    称取1 g铜粉(若有油污,可将其放于干燥的蒸发皿中,用煤气灯强烈灼烧,至产生白烟为止)置于干燥的蒸发皿中,加入6 mL 3 mol/L硫酸,然后缓慢加入2 mL浓硝酸(注意先后顺序),反应应在通过风橱内进行。   缓和后,盖上表面皿,水浴加热,此过程中可补加35 ml 3 mol/L硫酸,待铜屑近于全部溶解后(约2030 min),趁热常压过滤,将滤液转至另一蒸发皿中,水浴上加热浓缩至表面有小颗

4、粒为止,冷却得蓝色粗CuSO4·5H2O晶体,称重,计算产率。     以每克加1.2 mL 水比例溶于蒸馏水中,加热使其完全溶解,趁热过滤,滤液慢慢冷却,有蓝色晶体析出,称重,计算产率。 注意 Cu与 H2SO4不能直接反应,需使Cu先氧化。 加酸的先后顺序,一定先加H2SO4后加HNO3。 由于产生大量NO2毒气,因此反应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综合训练实验三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目的1. 了解制备金属盐类的一种基本方法。 2. 进一步练习,掌握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实验原理复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简单盐类组成的晶态化合

5、物     Fe + H2SO4 + 7H2O = FeSO5.7H2O + H2     FeSO4 + (NH4)2SO4 + 6H2O = FeSO4.(NH4)2SO4.6H2O实验内容    2.0g铁屑放在锥形瓶内,加入15ml 10的Na2CO3溶液,放在水浴中加热5min,除去表面油污,倾析法除去碱液,用水将之洗净。     向此锥形瓶中加入15ml 3mol/L H2SO4 ,水浴上加热(经常振摇锥形瓶),反应在通风橱

6、中进行(毒气:H2S,PH3)。    由于水分蒸发,此过程要随时补充水分使体积不变,反应约1h,再加1ml 3mol/L H2SO4 保证酸度,趁热抽滤。滤液转至蒸发皿中,70以下小火加热浓缩,出现晶膜,室温下的浅绿色晶体,抽滤,少量水、乙醇洗涤,抽干、称重。     上面晶体用0.2mol/L H2SO4配成约70的饱和溶液,领取等物质的量的(NH4)2SO4晶体,用0.2mol/L H2SO4配成约70的饱和溶液,二者混合,小火加热浓缩至出现晶膜,冷却后得硫酸亚铁铵晶体。少许水、乙醇洗涤,抽干、称重,计算产率

7、。 注意 1、FeSO4在弱酸性溶液中易被空气氧化生成黄色铁盐。     4FeSO4 + O2 + 2H2O = 4Fe(OH)SO4温度高,反应易进行,故浓缩时应该控制低温,强酸性pH小于1。 2、此实验可分组进行,另一组可在不得到纯FeSO4晶体时,直接按摩尔比加(NH4)2SO4,然后一步蒸发浓缩,对照两种方法的优劣与好坏。 综合训练实验四反应速度和活化能 实验目的1、实验验证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2、通过练习测试(NH4)2S2O8与KI反应的反应速度、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实验原理  反应过程中

8、加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NaS2O3和淀粉,则:    实验内容浓度的影响: 按教材中表的实验编号,量取各种物质注入烧杯中混合,最后量取(NH4)2S2O8溶液迅速倒入混合液中。同时开动秒表直至出现蓝色为止。填写结果并计算反应速度。 温度的影响: 选择一组实验,分别在三个不同温度下反应,记录反应时间,观察并计算反应速度。 催化剂的影响: 选择一组实验,同时加入两滴0.02mol/LCu(NO3)2, 记录反应时间,观察并计算反应速度。 注 1、实验过程中的量筒应贴上所取试剂标名,以免混用。 2、最后加入(NH4)2S2O8溶液,速度要快,同时计时。 3、计算出反应级

9、数、速度常数及活化能。 4、磁力搅拌器的使用方法。 综合训练实验五热焓的测定 实验目的1、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通过测定中和热和溶解热求固体氯化铵的生成热 3、掌握温度计和秒表的使用 实验原理 中和热:在一定温度、压力和浓度下,1molH+(aq)和1molOH-(aq)起反应生成1mol(l)的反应热。                        

10、;         Cp为量热剂的热容,Cp为溶液的热容,DT为反应前后温度的变化。准确的DT可通过外推法求得。 实验内容一、温度计的校对 两支温度计插入同一溶液中,观察温度差值,在下面的测定中要考虑到这个差值。 二、量热计热容的测定 1、用量筒量取50.0 ml冷水放入干燥的量热计中,盖好并缓慢搅拌,若连续3分钟温度无变化,则可认为达到平衡,记匣温度T1。 2、再用量筒量取50.0 ml水倒入100ml烧杯中加热,当加热到高于冷水温度20 oC时停止加热,然后迅速一次将热水倒入量热计中,按动秒表,盖好塞子,搅动,

11、每30秒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连续观察3分钟温度不变化,以温度对时间作图外推求得T3,代入下式: Cp=mc(T2-T3)-mc(T3-T1)/(T3-T1)三、热效应的测定 中和热的测定: 1、倒出量热计中的水后,用滤纸擦干,量取50.0ml 1.0mol/L HCl注入量热计中,盖好并缓慢搅拌,若连续3分钟无变化,记下温度T1.再量取50.0ml 1.0mol/LNaOH溶液,注入 100ml烧杯中观察温度,若与盐酸温度不同,可用手握住烧杯后用自来水冷却烧杯,使之与盐酸温度相等,然后迅速将NaOH溶液一次倒入量热计中,同时按动秒表,盖好并搅拌,每隔30秒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连续观测3分钟温度

12、不变化为止。以温度对时间作图外推求得DT,将DT代入Q=(Cp + Cp) DT求得反应热。 2、分别以HAc、H2SO4 代替HCl,重复以上操作。 溶解热的测定:     量取蒸馏水100ml于量热杯中,盖好并搅拌,直至连续3分钟不变化为止,记下温度T1.在台秤上称取3g固体氯化铵加入量热器中,同时按动秒表,盖好并轻轻搅拌,每隔30秒钟记录一次温度,直至连续3分钟温度不变为止,以温度对时间作图外推求得DT。 注意:已知:DHf(HCl)=-167.08kJ/mol;DHf(NH3)=-361.2kJ/mol。综合训练实验六醋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的测定

13、实验目的1. 学习弱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的测定方法。 2. 学会酸度计及容量瓶,吸液管,移液管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以标准的醋酸溶液,配置成5个不同浓度的溶液,测定其pH值,填写书中表,计算出Ka和。 容量瓶的使用: 细颈梨形平底玻璃瓶 1. 检查瓶口是否漏水。 加水至刻度,盖上塞子颠倒10次,每次停留10s,检查是否渗水,将塞子转动180度,再检查一次。 2. 铬酸洗液浸泡,水洗。 3. 液体可直接用移液管和吸量管转移,固体则在烧杯中溶解后用玻璃棒转移(少量水刷洗烧杯3-4次,同一玻璃棒转移)。溶液达2/3容量时,将容量瓶

14、沿水平方向摆动几周使之充分混匀,加水至标线以下约1厘米,等待1-2分钟,最后用滴管从标线以上1厘米内沿壁缓缓加水至与标线相切。盖上瓶塞,右手捏住瓶颈上端,食指压住瓶塞,左手托住瓶底,将其颠倒15次以上,至混匀。 酸度计的使用: 1. 开机预热30 min; 2. 调pH档; 3. 温度补偿对准温度值; 4. 斜率补偿调至100%; 5. 电极用水洗净,滤纸吸干,插到pH=6.86的缓冲溶液中; 6. 调定位调节钮至读数6.86; 7. 水冲洗电极,滤纸吸干,插到Ph=4.00溶液中; 8. 调斜率补偿至读数4.00,重复5-7到稳定。 注意测定时烧杯编号及测试顺序(浓度由小至大)。 综合训练实

15、验七碘化铅溶度积的测定 实验目的1、练习离子交换法、滴定等基本操作。 2、掌握用离子交换法测定溶度积的原理。 实验原理    配制饱和的PbI2溶液,经阳离子交换,以标准NaOH滴定交换液得到 Pb2+ 和 I-的浓度,从而得到Ksp=I-2 Pb2+                2R-H+ + Pb2+ R2-Pb2+2H+实验内容1 PbI2饱和溶液的配制:(由实验员预先配制好)。 2 装柱

16、:阳离子交换树脂约40g随同蒸馏水一同装柱。 3 转型:100ml 1mol/L硝酸以每份3040滴流速流过树脂,然后蒸馏水淋洗至呈中性,(pH检验)。 4 交换和洗涤:将PbI2饱和溶液过滤到一个干净的干燥锥形瓶中(注意:漏斗、玻璃棒必须是干净、干燥的,滤纸可以用PbI2饱和溶液润湿),用移液管准确量取25.00 ml该饱和溶液,放入小烧杯中,分几次转移至交换柱内,用一个洁净的250 ml锥形瓶盛接流出液。待PbI2流出后,用蒸馏水淋洗树脂至呈中性,并一起放入锥形瓶中。 5 滴定:流出液用0.005 mol/L的NaOH标液滴定,以溴化百里酚蓝作指示剂,当pH=6.57,溶液由黄变为蓝色为止

17、。 6 交换树脂的后处理:用1 mol/L 硝酸约100 ml淋洗,然后蒸馏水洗至中性即可。 7 数据处理:Ksp 数量级:10-910-8范围内。 综合训练实验八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 实验目的1、复习电离平衡,沉淀平衡和同离子效应的基本原理 2、练习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掌握沉淀的生成,溶解和转化条件 3、学习并掌握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复习电离平衡,沉淀平衡,同离子效应,沉淀的生成、溶解、转化,缓冲溶液 实验内容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其移动 2. 电离平衡和同离子效应     往试管中加入2ml 0

18、.1mol/L氨水溶液,加1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将此溶液平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量NH4Ac饱和溶液,另一份加入等体积去离子水,观察这两种溶液的颜色变化并解释之。 1. 沉淀平衡和同离子效应     往试管加入2 ml 0.1MgCl2 溶液,加入数滴2mol/L氨水溶液,观察沉淀的生成。再加入少量NH4Cl固体,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并说明之。 1. 缓冲溶液的配制 利用下列两种药品,设法配制相应pH的缓冲溶液10ml, 1. 1mol/L HAc和1mol/L NaAc, pH=5。已知HAc的pKa=4.76 2. 1mol/L NH3H2

19、O和 1 mol/L NH4Cl, pH=9。已知NH3的pKb =4.75. 1. 沉淀溶解平衡 2. 在离心试管中加10滴0.1 mol/L Pb(NO3)2溶液,然后加5滴1 mol/L NaCl溶液,振荡试管,待沉淀完全后,离心分离。在溶液中加少许0.5mol/L K2CrO4溶液,有什么现象?解释之。 3. 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1)在试管中加2滴1 mol/L Pb(NO3)2溶液和4ml蒸馏水,再往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1mol/L NaCl溶液和4ml蒸馏水,然后将这良种溶液混合,振荡试管,观察有无沉淀生成。 (2)往试管中加入1ml 1mol/L Pb(NO3)2溶液和2ml 1mol/L NaCl溶液,观察有无沉淀生成。若有沉淀生成,离心沉降后,吸取 上层清液,并设法通过实验验证同离子效应对PbCl2溶解度的影响。 1. 分步沉淀     分别制备AgCl和Ag2CrO4两种沉淀,观察颜色。在一支离心试管中加入0.1 mol/L NaCl 和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