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布线_第1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布线_第2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布线_第3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布线_第4页
计算机网络课程综合布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建筑大学信电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山东建筑大学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题 目: 投资公司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课 程: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原理院 (部):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班 级: 电信112学生姓名: 卢文涛学 号: 2011081250指导教师: 于海鹰、庄华伟完成日期: 2014年12月 2目 录摘 要21 前 言31.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述31.2 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的要点52 工程概况及用户需求分析62.1工程简介62.2用户需求分析62.3 系统需求配置62.4.1 设计相关的标准62.4.2设计规范73 方案选型83.1 综合布线传统方案83

2、.2 发案设计概述84 设备间设计95 进线间设计96 线缆布置10总结与致谢11参考文献12摘 要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信息共享的需求日益迫切,人们对于现代建筑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建筑提供的服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和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智能化建筑应运而生,将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有力保证。现在可以将所有语音、数据、电视(会议电视、监控电视)设备的布线组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并且将各种设备终端插头插入标准的信息插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本课程设计根据GB/T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3、范和建设方对布线系统的要求,对集办公、休息于一体的投资公司,进行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投资公司 1 前 言1.1综合布线系统的概述综合布线全名为“建筑物结构化综合布线”,简称SCS,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智能建筑设计的需要,满足建筑物内信息社会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办公自动化发展的结果。综合布线系统是将各种不同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采取模块化结构设计,层次分明,功能强大。它是现代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理想的布线系统应表现为:支持语音、数据和图象的传输,而且最终能支持综合性的应用。(1)结构化布线与传统布线的比较

4、目前,国内建筑物的建设愈来愈朝着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对于一座大厦,它能否成为一座智能化大厦,最终要取决于建筑物内是否有一套完整、传统布线已不适应通信和电脑对传输线路的需求。原有的布线方式不具备开放性、兼容性和灵活性。采用国际标准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克服上述传统布线的不足,将所有语音、数据、视讯与监控设备的配线结合在一套标准的布线系统上。它具有众多优点:在1020年内能充分适应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今后办公全面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线路基础。 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无须改变。综合各个系统的综合布线,提高了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设计

5、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维护方便有统一,大大减少了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费用。实用性好,可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随时进行改变和调整。节省成本。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是它代表着一种单一的,可以估量的成本,使得用户根据其标准化的结构,能很方便的作出成本估算。适合各种环境使用。综合布线系统之特点在于它能传输各种不同频率的通信信号、弱电电流,并为不同的系统生产商提供适合的运行环境,使不同的弱电信号能在布线系统中畅通无阻地传递。并可以通过其管理子系统任意调整各类信号的路由。 (2)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或规范智能建筑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产业,如同计算机、建筑一样,也必须有标准规范。主要有:民用建筑电气设计

6、规范 (JGJ/T1692)电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290.92)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729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EBD0395)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工业企业程控用户交换机工程设计规范电子计算机场地通信规范图1网络综合布线系统 (3)综合布线系统产品的一般选型原则选择良好的综合布线产品和科学的设计、精心的施工是智能化建筑的“百年大计”。目前,进入国内的产品很多。在众多的产品中,大多数都符合标准的外型尺寸,但电气性能、结构特征以及EIA/TIA568标准的可靠性指标也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常易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在选用产品的时候,要选用其中一家有专

7、业厂家认证和符合标准的产品,不可选用多家产品,否则在可靠性方面不但达不到要求,反而会影响整个布线系统的效果,难以保护用户的投资。因为综合布线正是为统一形形色色弱电系统的纷争和不一致,不灵活而创立的,如果在布线系统中再出现传输性能和电气参数不一致的多家产品,则恰好是与综合布线的初衷所背道而驰的。因此,选择一致性的、高性能的布线材料是综合布线重要的一环。1.2 结构化综合布线设计的要点结构化综合布线同传统的布线相比较,有着许多优越性,是传统布线所无法比及的。1、 兼容性:结构化综合布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兼容性。所谓兼容性是指它自身是完全独立的而与应用系统相对无关,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系统。结构化综合布

8、线将语音、数据与监控设备的信号线经过统一规划和设计,采用相同的传输介质、信息插座、交连设备、适配器等,把这些不同信号综合到一套标准的布线中。由此可见,这个布线比传统布线大为简化,节省大量的物资、时间和空间。2、开放性:该系统采用开放式体系结构,符合多种国际上现行的标准,它几乎对所有著名厂商的产品都是开放的,并支持所有通信协议。3、灵活性:该系统采用标准的传输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模快化设计,所有通道都是通用的,而且每条通道可支持终端、以太网工作站及令牌网工作站。所有设备的开通及更改均不需改变布线线路,组网也可灵活多变。4、可靠性:该系统采用高品质的材料和组合压接的方式构成一套高标准的信息传输通道

9、,所有线缆和相关连接件均通过ISO认证,每条通道都要采用专用仪器测试链路阻抗及衰减率,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应用系统全部采用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链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链路的运行,从而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5、经济性:虽然综合布线初期投资比较高,但由于综合布线将原来相互独立、互不兼容的若干种布线集中成为一套完整的布线体系,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管理。这样可省去大量的重复劳动和设备占用,使布线周期大大缩短。另外,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使用简单、方便,维护费用低,可以满足三维多媒体的传输和用户对ISDN、ATM的需求。可见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2 工程概况及用户需求分析2.1工程简介本工程的

10、对象为实际工程项目,建筑面积在15000m2左右的单体新建建筑。主机房(MDF/BD)在第1层,大楼弱电进线在地下一层。凡没有特殊说明的,各层层高均按4m计算。2.2用户需求分析1.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性能要符合国内、国际标准和规范,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2.综合布线系统应以电脑系统等为服务对象,同时尽可能为各个弱电系统提供统一信息传输布线平台。它应有利于各个系统自身组网和传递信息,有利于各个系统之间的互连,有利于各个系统与外界的连网。3.布线系统要具有高性能和相当的超前性,能够满足各个系统目前和未来新技术、新产品对传输的需求。4.同时布线系统在设计和实施中应充分考虑办公的具体特点

11、,在信息点的选取、线缆配置等各方面满足网络系统的要求。5.布线系统应采用符合国内、国际标准的名牌布线产品,技术上要领先,同时要经过国内、国际广泛和较长期使用,具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2.3 系统需求配置本项目主要为标准型办公场所,因此采用较高的配置标准。根据甲方要求并结合本公司多年来在该领域的设计、施工经验,工程所采用布线产品均为普天5类结构化布线产品,使整个系统完全满足5类传输性能标准,以适应1015年技术发展和使用的要求,且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2.4 设计规范及相关标准2.4.1 设计相关的标准EIA/TIA-568: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EIA/TIA 568 A (91)/

12、B(01/C(09)EIA/TIA-569:商业建筑电信通道和空间标准(90) EIA/TIA-570:住宅电信布线标准 (91)EIA/TIA-606:商业建筑电信基础设施管理 (93)EIA/TIA-607: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接地与连接标准 2.4.2设计规范1. 国家与行业现行有关规范、规定:(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6)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13、50200-94)(7)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9)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1992第102号)2参考建设单位有关意见和各相关专业所提供的工艺设备技术要求。3设计中所采用安装施工做法以山东省现行的标准图集有关要求为准。3 方案选型3.1 综合布线传统方案根据国际标准ECN80:1995和美国ANSI/EIA568A:1995等标准的研究,智能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按照功能和物理结构统一明确分为6个部分为宜: 图3.1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框图3.2 发案设计概述根据本楼的项目要求

14、及上述有关标准,本方案为一个较典型的星型拓扑结构系统,现将设计方案概述如下:电话系统:(1)根据建设单位要求,电话系统采用虚拟网拓扑结构,主要包括国际国内直拨、市内电话、内线电话、电传、传真、火警119等内容。电话中继线由当地电信局提供,由大楼西北方向引入,全部中继线进入综合布线系统。(2)大楼除按使用功能分别设置电话外,办公、实验类用房每个房间分别设置内外线电话,由建设单位按需要调配使用。微机联网系统:(1)微机联网系统按建设单位的使用要求进行配置,主要负责办公业务系统联网。(2)微机联网系统分别在大楼办公、会议、实验室等处设置用户终端。综合布线系统(1)电话和微机联网采用综合布线系统,配线

15、架设在微机室或电气间内,全部电话线路分别进入各楼层分配线架后引出。(2)综合布线系统根据规范要求按综合型进行配置,总配线架至分配线架间数据线采用光缆,语音线均采用大对数电缆。 (3)综合布线经总配线架引出后至电气间分配线架,各层水平线路敷设均采用金属线槽在吊顶内敷设,引至各电话和微机信息插座部分线路采用五类对绞电缆穿JDG管沿吊顶内及垂直部分暗敷。(4)综合布线系统各设备、配线架以及线缆等均由系统集成商统一考虑,并完成系统调试、开通和安装等。根据用户要求,大楼主设备间设于大楼微机室,从主设备间引线缆经桥架引至工作区。水平布线电缆均采用超5类4对UTP电缆,信息插座选用普天公司特色产品5类系列插

16、座。4 设备间设计设备间子系统由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在本方案设计中,大楼内结构化布线的设备间子系统设在1楼弱电间。 设备间子系统采用19工业标准机柜,用于安装配线架、理线架及Hub、Switch等网络设备。设备间内的设备种类繁多,而且线缆布设复杂。为了管理好各种设备及线缆,设备间内的设备按内网、外网、语音分类分区安装,设备间内所有进出线装置或设备采用不同色标,以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方便线路的维护和管理。5 进线间设计 本工程不单独设计进线间,光缆和室外语音电缆从室外直接进去设备间内,进入室内后缆线进行接地处理。6 线缆布置.由一层

17、弱电间内综合布线设备机柜配出竖向干线,沿电气管井内竖向槽式金属桥架敷设至每层的楼层配线设备及附房配线设备,出楼层配线架后沿弱电水平槽式金属桥架敷设,出桥架后穿钢管在吊顶及墙内暗敷设至信息插座。综合布线系统设备清单序号设备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6类非屏蔽双绞线IBDN Plus箱10426类信息模块只3173中国移动WLANAP-150只5天花板上安装4双孔插座面板MDVOF-GB只291底边距地0.3米安装562.5/125um单模光纤米1056桥架C-1A-6 7135.7X300.0X100.0米517.332槽式直通桥架7桥架弯通C-2A-6件6水平等径弯通8桥架三通C-3A-6

18、件6水平等径三通96类配线架100对只40机柜内安装1048CM(19英寸)机柜2000CM个3安装在弱电间总结与致谢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强我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掌握和理解,巩固了我在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使我对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巩固和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有关问题,提高了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其次,通过实际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研究、论证比较、设计计算等环节,初步掌握了简单工程问题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在设计的过程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过程中,于海鹰老师给予了我热心的帮助和大力的支持,给我提了诸多的宝贵意见,拓宽了我的思路。在此我向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