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测试卷重点_第1页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测试卷重点_第2页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测试卷重点_第3页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测试卷重点_第4页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测试卷重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 看拼音写字,或给加点字注音。(15分)痴想( ) 诱huò 一瞬间( ) xun 闹训jiè 瘦骨lín xún 耸立( ) 迂回( )chuò 泣 头晕目xuàn 屡次( ) 纳hn chàn 动 小心yìyì 收敛( ) 宽shù bi 微 一丝不苟( ) 伫立( ) 迸溅( )仙露琼浆( ) 忍俊不禁( ) 盘虬卧龙( ) 花朵zhàn 开líng dng 聒聒( ) 挑逗( ) xun 腾二填空。(13分)1.曹

2、操的龟虽寿中表达作者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 , 。2.过故人庄中描绘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写农家的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 。3.宁为玉碎, 。4.小不忍,则 。5. 请写出一句关于生命的名言。(不得写本单元课文里的,本题3分) 三仿照示例,完成句子。(4分)示例:生命就要像蝉一样,即使短暂,也要固执地等待。句子:生命 , , 。四请写出叼着肉的狗这则寓言的寓意。(4分) 狗叼着肉渡过一条河。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以为是另一条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抢那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扑到水中抢那块更大的。结果,他两块肉都没得到,水中那块本来就不存在,原有那块又被河水冲走了。 寓意:

3、 五选择题。(6分)1、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得体的一项是( )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B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同学邀请你看球赛,你说:“快考试了,谁像你那么悠闲,没空!”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B阅读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C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或毁掉。 六、文言文阅读(26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4、,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标一处。(2分)见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2、解释下列加点词。(11分

5、)昂首观之( )( ) 作青云白鹤观( ) 项为之强( )( ) 果如鹤唳云端 ( ) 以丛草为林( )( ) 盖一癞虾蟆( ) 方出神 ( ) 鞭数十 ( ) 3、翻译下面语句。(6分)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译文: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译文: 4、本文围绕着“ ”(填原文)回忆了童年时的三件事 、 、 ,体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4分)5.“我”从小就有如此情致,以致后来成为文学家,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七、现代文阅读。(一)紫藤萝瀑布(12分)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

6、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1、第段开篇独句成段,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4分)2、任选一句佳句进行点评。(4分)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

7、着,好不活泼热闹!我选( )句: 3.以上文段描绘了紫藤萝什么特点?(4分) (二)抬起头来做人(20分)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

8、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

9、抬起头来做人。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1、结合第段说说小男孩在班上是属于哪种类型的学生?(4分) 2、5肯定比500小,在第段里,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4分) 3、第段加点的两处“抬起头来”有什么不同之处?(提示:什么时候,表现了什么)(8分)前一处: 后一处: 4、文题“抬起头来做人”有何深刻含义?试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一文题中所蕴含的哲理。(4分) 6、你经过小学六年的学习,

10、现在来到了你梦寐以求的中学,由于来自不同的学校,老师同学都希望尽快地了解你,你同样也希望尽快地了解同学,于是老师决定组织一个自我介绍的综合性活动,希望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3分)围绕这个活动,老师想好了两种形式,并为之取好了名字:形式一:制作档案显个性 形式二:编写报纸突全面(1)在“形式一”中,需要有一句名言来反映你的人生追求,你的是: (2)在“形式二”中,需要给你的手抄报命名,你的是: 狗叼着肉渡过一条河。他看见水中自己的倒影,还以为是另一条狗叼着一块更大的肉。想到这里,他决定要去抢那块更大的肉。于是,他扑到水中抢那块更大的。结果,他两块肉都没得到,水中那块本来就不存在,原有那块又被

11、河水冲走了。二文学常识。童趣节选自_ _作者_ _是_ 代文学家。默写:1. ,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 , ,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2. 一日, , , , ,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注释加点的字或划线的词语:故时有物外之趣( )( ) 项为之强( )( )作青云白鹤观( ) 盖一癞虾蟆( )故时有物外之趣 ( ) 昂首观之 ( )明察秋毫( ) 方出神( )五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结合具体语境

12、,给下列划线词语注音。(2分)2、我落( )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3、我把脚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的一个落( )脚点。4、不要想着( )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 )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找出下列句子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有几个写几个。 (2分)5、给我的幼想打了一个零分。 ( )6、今天啊,我竞没想到一颗从小漂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7、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 )8、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慢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 )9、有表情地朗读下面的面两句诗,用“”(表示语音停顿)标出朗读节奏,用“”(表示重音)标出朗读重音。(4分)

13、在 山 的 那 边,是 海!是 用 信 念 凝 成 的 海。10、在下列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 )往往令人无法捉摸,( ),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在于我们自己掌握。11、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B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当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12、与下面的句子能恰当衔接的一句是( )(2分)这地方本来就偏僻, ,不一定能找到。A他

14、是第一次来 B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C即使是他第一次来 D尽管他是是第一次来18、请写出有关生命的名言(至少三句) 19、在童趣一文中,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 ”,这是所谓相似联想,再想到“ ”,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 , ”,再经过凝神细观,“ ”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20、童趣中有很多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 , 。21、选词填空:我终于(甲)上去了,(乙)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丙)。甲、A走 B跑 C爬 ( )(3分)乙、A站 B趴 C蹲 ( )丙、A站 B靠 C塞 ( )22、解释下面划线的文言

15、词语: (5分)(1)项为之强 ( ) (2)果如鹤唳云端 ( ) (3)以丛草为林 ( ) (4)定神细视 ( ) (5)必细察其纹理( ) (6)作青云白鹤观 ( ) (7)方出神 ( ) (8)使之冲烟而飞鸣( ) (9)使与台齐 ( ) (10)能张目对日 ( ) 23、词义辨析: (3分)(1)为:项为之强 ( ) 以丛草为林 ( )(2)之:故时有物外之趣( ) 昂首观之 ( )(3)以:徐喷以烟 ( ) 以丛草为林( )二、课文阅读理解 4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

16、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24解释划线词语:观之,兴正浓 拔山倒树而来(4分) 二虫尽为所吞 驱之别院25翻译句子。(6分)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26用4个字概括这段文字: 。(1分)27,“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有何作用?答: 。(2分)28、“拔山倒树而来”的描写带有作者的夸张想像。作者是把 想像为山,将 想象为树。(2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17、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18、,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1、开篇独句成段,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2分)答: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这句话妙在它是套接的一个比喻句,“大条幅”与前文的 相应,“进溅的水花”比喻 。(2分)3、写出表明藤萝花繁密的几个动词。答: 。(4分)4、在文段中任意找出两种修辞手法并摘抄例句,简要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修辞一: 例句: 。(2分)修辞二: 例句: 。(2分)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5、将文中的“挑逗”一词换成“嬉戏”好不好?为什么?答: 。(3分)6、认真阅读上文,填下列表格。(8分)描写顺序描写对象形

19、体颜色神态动作先写垂下 不见发端不见终极然后写紫色沉淀下来沉淀在最小最嫩花苞里最后写花朵厦门市槟榔中学20062007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试卷说明:1、请用黑色水笔或钢笔答卷,不得随意涂改,不准使用涂改液,保持卷面整洁。2、请认真填写好班级、姓名、座号。3、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为100分。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60分1、看拼音写字,或给划线字注音。(10分)诱huò( 惑 ) 痴( ch )想 训jiè( 诫 ) chuò( 啜 )泣骚( sa )扰 ( 辜 )负 绽( zhàn )开 bèn( 迸

20、)溅明察秋háo( 毫 ) 风声鹤lì( 唳 )结合具体语境,给下列划线词语注音。(2分)2、我落( là )在最后,全身颤抖,冷汗直冒,也跟着他们向上爬。3、我把脚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的一个落( luò )脚点。4、不要想着( zhe )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 zhuó )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找出下列句子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有几个写几个。 (2分)5、给我的幼想打了一个零分。 ( 幻 )6、今天啊,我竞没想到一颗从小漂来的种子却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竟、飘 )7、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 )8、那雪白的海潮

21、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慢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 漫 )9、有表情地朗读下面的面两句诗,用“”(表示语音停顿)标出朗读节奏,用“”(表示重音)标出朗读重音。(4分) 在山 的那 边,是 海!是用 信 念凝 成 的海。10、在下列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虽然 )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 也 )往往令人无法捉摸,( 但是 ),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却 )在于我们自己掌握。11、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得体的一项是( )(2分)A当同学向你请教问题时,你说:“有何见教?请问吧。”B当你骑车碰了别人的车时,你说:“对不起,没碰坏哪里吧?”C当老师到你家家访时,你

22、说:“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D当朋友邀你看球赛时,你说:“快考试了,没空!”12、与下面的句子能恰当衔接的一句是( )(2分)这地方本来就偏僻, ,不一定能找到。A他是第一次来 B何况他又是第一次来C即使是他第一次来 D尽管他是是第一次来13、下面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在山的那边中“山”与“海”是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B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C生命 生命抒

23、写由寻常小事感悟出的人生道理,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 态度。D童趣回忆童年时代的种种情趣,说明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能享受 到无穷的物外之趣。作者将人生哲理寄寓在小事中,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14、请简要谈谈参加“这就是我”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收获(至少2点):(4分) 默写,或根据提示填空。(19分)15、 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者 曹 操 龟虽寿)16、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 过故人庄 )17、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常建提破山寺后禅院)18、请写出有关生命的名言(至少

24、三句) 19、在童趣一文中,年幼的作者由群蚊乱飞想到“ 群鹤舞于空中 ”,这是所谓相似联想,再想到“ 鹤唳云端 ”,则是接近联想。这后一种联想又促使他产生了模仿的意愿,于是“ 留蚊于素帐中 , 使之冲烟而飞鸣 ”,再经过凝神细观,“ 果如鹤唳云端 ”这是年幼作者的错觉,但又是他所追求的目标。20、童趣中有很多词语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明察秋毫 , 怡然自得 , 庞然大物 。21、选词填空:我终于(甲)上去了,(乙)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丙)。甲、A走 B跑 C爬 ( C )(3分)乙、A站 B趴 C蹲 ( C )丙、A站 B靠 C塞 ( B )22、解释下面划线

25、的文言词语: (5分)(1)项为之强 ( 颈项 ) (2)果如鹤唳云端 ( 果然 ) (3)以丛草为林 ( 树林 ) (4)定神细视 ( 仔细 ) (5)必细察其纹理( 察看 ) (6)作青云白鹤观 ( 景观 ) (7)方出神 ( 正 ) (8)使之冲烟而飞鸣( 叫 ) (9)使与台齐 ( 平 ) (10)能张目对日 ( 眼 ) 23、词义辨析: (3分)(1)为:项为之强 ( 因 ) 以丛草为林 ( 当作 )(2)之:故时有物外之趣( 的 ) 昂首观之 ( 它,代蚊子 )(3)以:徐喷以烟 ( 用 ) 以丛草为林( 把 )二、课文阅读理解 4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26、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24解释划线词语:观之,兴正浓(兴趣)浓厚 拔山倒树而来移,搬开(4分) 二虫尽为所吞被 驱之别院它,代虾蟆25翻译句子。(6分)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译文: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吃掉 。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 待到神志恢复,捉住蛤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 。26用4个字概括这段文字: 鞭打蛤蟆 。(1分)27,“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连用“捉”“鞭”“驱”

27、三个动词,有何作用?答: 表现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者的心情 。(2分)28、“拔山倒树而来”的描写带有作者的夸张想像。作者是把 土砾 想像为山,将 丛草 想象为树。(2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25分)我不由地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28、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1、开篇独句成段,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2分)答: 引起下文,侧面烘托紫藤萝花开得繁盛 。2、“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进溅的水花。”这句话妙在它是套接的一个比喻句,“大条幅”与前文的 瀑布 相应,“进溅的水花”比喻 紫

29、藤萝花 。(2分)3、写出表明藤萝花繁密的几个动词。答: 挨、接、推、挤 。(4分)4、在文段中任意找出两种修辞手法并摘抄例句,简要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修辞一: 比喻 例句: 略 。(2分)修辞二: 拟人 例句: 略 。(2分)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紫藤萝花的喜爱 。(2分)5、将文中的“挑逗”一词换成“嬉戏”好不好?为什么? (3分)答: 不好。“嬉戏”虽同样运用拟人,以动写静,可以表现出紫藤萝花开得繁盛,表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但是“挑逗”除上述作用外,还表现出紫藤萝花的活泼、调皮的情趣 。6、认真阅读上文,填下列表格。(8分)描写顺序描写对象形体颜色神态动作先写花瀑垂下 不见发端不见终极深深浅浅的紫流动、挑逗、欢笑、迸溅、笑着、嚷嚷然后写花穗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上浅下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