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接口培训材料_第1页
电力接口培训材料_第2页
电力接口培训材料_第3页
电力接口培训材料_第4页
电力接口培训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电力、牵引供电电力、牵引供电专业与土建施工专业与土建施工接口要点接口要点 2013年9月1 强电工程概述强电工程概述 v 电力电力工程工程v 电力专业由客专沿线配电所、箱式变电站、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等要件组成,由配电所输出的电压级别为10KV。主要为一级负荷、综合负荷提供不间断电源。v 牵引变电牵引变电工程工程v 牵引变电专业由客专沿线牵引变电所、分区所、开闭所、AT所、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等要件组成,由变电所输出的电压级别为27.5KV。主要为接触网提供动力电源。v 接触网接触网工程工程v 接触网专业由供电架构、接触网支柱、馈电线、承力索、接触线、回流线等要件组成。主要为电力机车提供牵引动力

2、。2 2 客运专线的接口预留工程客运专线的接口预留工程3 3 接触网基础主要技术指标接触网基础主要技术指标接触网支柱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 侧面限界 基础中心到线路中心的距离根据接触网平基础中心到线路中心的距离根据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确定。面布置图确定。为让不同类型支柱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且满足侧面限界要求,支柱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一般要求有砟轨道床按3250mm设置,无砟道床按3150mm设置。 误差要求:+50mm/0mm 基础埋深 接触网基坑开挖其埋深,根据支柱型号有不同要求。以ZH140型为例,设计埋深4.0m,外露0.2m。 桩基础深度允许偏差+100mm,环形基础深度允许偏差+50mm。

3、 地脚螺栓外露长度 地脚螺栓距混凝土基础表面外露190mm。允许偏差+5mm。 螺栓间距 平行线路方向螺栓相邻间距为160mm。允许偏差1mm。 垂直线路方向螺栓间距为430mm。允许偏差1mm。 螺栓对角线间距允许偏差1.5mm。 螺栓垂直度 螺栓应垂直于水平面,每根螺栓顶部的中心位置允许偏差+1mm。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接触网下锚拉线基础 侧面限界:与支柱基础要求相同。 基础埋深:根据下锚拉线型号有不同要求。以以WM55型为例,设计埋深3.8m,外露0.2m。允许偏差与支柱基础要求相同。 地脚螺栓外露长度:地脚螺栓距混凝土基础表面外露140mm。允许偏差与支柱基础要求相同。 螺栓间距:间距为

4、300mm。螺栓间距、螺栓对角线间距允许偏差与支柱基础要求相同。 螺栓垂直度:与支柱基础要求相同。防控措施 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检查施工单位特殊工种上岗证件 如下图电焊工上岗证 现场检查焊缝长度检查加工模具用游标卡尺进行现场检查 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时取出辅助定位钢板,检测螺栓间距偏差,清除螺栓表面附着的杂物,外露丝口部分涂抹黄油并包缠胶带进行防护,以免锈蚀。4 电力、通信、信号、电气化等过轨管预埋电力、通信、信号、电气化等过轨管预埋 电力电缆过轨从路基基底过轨,一般采用直径150mm的镀锌钢管防护,镀锌钢管两端与电缆井相连,电力电缆过轨钢管埋设高度在路基基底位置,结合电缆井位置由

5、设计确定埋设标高。 通信、信号电缆从路基中过轨一般采用直径100mm镀锌钢管防护,过轨镀锌钢管外径不大于110mm,过轨管道的顶面距轨面997mm。过轨钢管及手孔的设置位置避开线间集水井、接触网支柱基础及其拉线基础的设置位置。 接触网保护地线过轨一般采用管径100mm的高强度PVC管,设置于接触网支柱位置旁,过轨管道距钢轨面997mm,两端与手孔相连,同时对通信、信号电缆槽中的电缆采用防磁屏蔽措施,接触网保护地线过轨设置位置应避开线间集水井的设置位置。 电气化供电电缆过轨:一般采用管径100mm的高强度PVC管,如HHDPE双壁波纹管或CFRP碳素螺旋管。过轨埋设时采用外包混凝土排管方案。过轨

6、管两端与手孔相连。过轨管设置于接触网支柱位置旁,埋设高度为管道顶面距钢轨顶面997mm。 集水井排水管:一般在线间集水井靠底部侧壁向路基一侧预埋管径150mm镀锌钢管,排水管顶面距轨面1547mm,从集水井底向一侧路基边坡外排水的坡度应大于2%。 以上过轨管的埋设应以设计文件为准,重点控制各类过轨管的材质,埋设深度以及平行交叉距离。控制住直埋电缆间、电缆与管道、电缆与建筑物间的最小距离。监控施工单位大型机械作业,防止碰伤接口设施成品。 5 梁及墩预留电缆上、下桥锯齿型槽梁及墩预留电缆上、下桥锯齿型槽口及槽道口及槽道 凡设计要求有电力、通信、信号、牵引变电等电缆上、下桥的位置,在相邻箱梁端应设锯

7、齿槽口,或在梁体上设预留孔洞;相应梁体或桥墩上预埋滑道以便于安装电缆爬架。 质量控制要求质量控制要求 锯齿形槽孔深度为25cm,相邻两孔梁的槽口要对齐。 槽口位置与相应槽道位置对齐。6 隧道预留接口施工隧道预留接口施工 接触网预埋槽道的里程、位置、型号、偏差 槽道的里程、位置、型号根据设计图要求确定和。施工中应严格控制各项技术指标。 嵌入施工误差5mm;组内槽道平行施工误差 5mm /m;垂直或平行线路施工误差 5mm /m ;槽道组间距小于1.9m容许偏差10mm、组间距大于1.9m容许偏差40mm。隧道内过轨管线埋设技术要求 所有管材均采用管径100mm厚壁硬质PVC管。 过轨管道设置位置:各专业过轨管,均布设于综合洞室或洞口附近。 强、弱电过轨管间应保证一定间距( 40cm) 无仰拱地段设置过轨管时,过轨管处应挖槽埋设,埋设后以M10水泥砂浆封填,并保证过轨管周边水泥砂浆厚度不小于5cm。 借鉴借鉴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