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两章教学设计三维目标导航 知识与能力1. 读准字音,划准节奏,初步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2. 辨析疑难字词, 疏通疑难句意, 积累文言词汇。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5.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6. 多角度赏读课文,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过程与方法1. 反复读, 在读中积累文言词汇, 在读中品味文言韵味,在读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文章内蕴,在读中鉴赏语 言的精辟,在读中质疑探疑解疑,在读中走近孟子。2. 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作眉批,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解决疑 难。3. 强调学生与文本对话,
2、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创设互动互学的教学情景。4. 引导学生链接生活,拓展思维,从纵深角度扩展学生阅读空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让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哲人的非凡才智和他们对我国及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2. 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启迪学生明了“人才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出来的”道理,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第 5 页3. 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倾心解读,成为情感颐养的过程,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沙场点兵1. 搜集孟子及相关背景资料。2. 注意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看课下注释积累3. 搜集孟子的一些名言警句。 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 “尽信书不如无书”不以规矩 , 无以成方圆” ;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 “生,我所欲也,义, 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等。4. 积累逆境成才方面的名言与事例。如:“苦难对于个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而对于庸人却是一个万丈深渊; “把脚抬高,绊脚石就成了垫脚石”; “顺境中的美德是自控自制,逆境中的美德是不屈不挠”;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作春秋 ; 屈原放 第 2 页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教学设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设“质疑探疑一一解疑”的教学情景,
4、通过“诵读感悟拓展”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注重学生的自主理解与思考,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 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读准节奏、读出气势、疏通文意、理解主旨。难点在于两篇短论的论证结构的把握。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 自主思考、 合作研讨、 集体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筛选。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安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习侧重点1. 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2. 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3. 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
5、导入师生对话:指几名学生向同学介绍你了解的孟子,师作补充:孟子一生满腹经纶,不在其位而谋“仁政”, 他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他曾经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 主张,但在称雄争霸的战国时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没有得以 推行,可是他的“民贵君轻”思想和行王道、 施仁政的主张, 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体现他思想主张的第一章一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媒体展示学习侧重点师作介绍, 简介孟子散文的特色,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三、朗读训练( 一 ) 齐读,鼓励学生团结一心,读出气势。( 二 ) 师根据齐读出现的问题作朗读指导,指出停顿的重点地方以及易错读音,边范读边指导。( 三 ) 小组或团队试
6、朗读,群体竞读,个体读,齐读。四、自学研讨与交流要求: 1. 自主读,发现问题,作眉批。 第 4 页2. 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做好分工,要求分工协作积累文言语汇,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文意。师生交流: ( 一) 各小组将在合作学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其他小组尝试解决,师作评价。( 二 ) 各小组分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三) 师呈现重点问题,检测学习成效 ( 此为弹性设计,可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灵活取舍 ) 。五、研读课文,探究思路 小组探究:研读 2.3 段,看看战例中攻守双方的条件及结果,进而找出文章的论点与结论。师生交流,明确论证结构。六、展读课文,飞扬神思师生对话: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
7、"天时 "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 ?谁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凭借“地利”优势的例子 依靠“人和”占尽先机的例子不胜枚举,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七、师作小结,重申主旨,作业布置 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纵深,你会发现很多问题,质疑反思,收获无穷,愿这种习惯伴你学习的每一天! 请同学 们课下继续诵读这一章,并预习下一章。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安排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学习侧重点1. 读准字音和节奏,熟读成诵,读出气势。2. 归类积累文言语汇,把握大意。3. 熟读精思,理解主旨,挖掘深意。方法锦囊 教:引导、点拨、对话、指导 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课堂在线、导入新课联系得道多助,失
8、道寡助一章,指出孟子的思想并未在诸侯之间得以推行,可是执著的孟子并没有气馁,他走了著立说的道路,在修身养性、治国安民、教育学习、交友处世、孝亲敬老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 理的警世名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就是他人生经历的一部分。二、自学导引1. 明确学习重点。2. 师范读,把握读音与节奏。3. 小组根据重点提示进行合作学习。rH步)。4. 学习成果展示 (师检测与生主动展示结合,重点进行多种形式的读的训练,进一步体会孟子散文特色第 6 页三、探究学习活动( 一 ) 精彩故事再现 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成长故事。由六名学生讲故事,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
9、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 ) 思考讨论 思考:请你用一句话总结他们的经历,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明确:要成就大事业, 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思考:孟子在谈到艰苦生活能使人大有作为,连举六名在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物,是否重复,为什么共同特点:出身低微,饱经磨难,逆境成才。使用排比,文章富气势和说服力。从古到今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人 ) 多方面举例,内涵富,说服力强。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过渡到第二、三段的学习,了解孟子的人才成长观。人才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在这两段是怎样体现的?通过译读的方式把握。( 三 ) 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思路第 7 页本文侧重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请理清其论证思路。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 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 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四、熟读精思 齐声诵读中间两段,思考:( 一 ) 你一定知道很多“逆境出人才”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吧 !指导学生畅所欲言,丰富积累。( 二 ) 论证“死于安乐”只用一句话,却是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请你用所学历史知识解读一下好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执业药师之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题库综合试卷A卷附答案
- 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用同位角第三直线判定平行线教学设计
- 体液潴留的临床护理
- 枕叶癫痫的临床护理
- 《市场趋势分析》课件
- 十二指肠结核的临床护理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思维导图课件
- 上海十五中考试卷及答案
- 山东省初中省考试卷及答案
- 纺织员工培训与技能提升考核试卷
- ISOTS 22163专题培训考试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4单元 比例 整理和复习 人教版(共21张PPT)
- JJF(鲁) 142-2022 称重式雨量计校准规范
- Adobe-Illustrator-(Ai)基础教程
- 程序的运行结果PPT学习教案
- 圆柱钢模计算书
- 合成宝石特征x
- 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
- 年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模板(共22页)
- 隧道工程隧道支护结构设计实用教案
- 得力打卡机破解Excel工作表保护密码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