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_第1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_第2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_第3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_第4页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先驱论坛Herald Forum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分析何庆光副教授(广西财经学院数学与统计系南宁)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人口的平均收入是最低收入人内容摘要: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问口的平均收入的倍,这种状况已经题一直是经济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分配不公问题、成为了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消除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社会稳定和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研究收入分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配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解决收入分经济增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配领域存在的问题,消除收入分配差距本文基于公平与效率视角,从

2、理论与实过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证两方面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亟待行探讨,并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解决的重大问题。距、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关键词:收入分配收入差距经济增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长公平效率系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快(一)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速、稳定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论分析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关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入也得到了大幅度的上升。在经济高速增系,国内外经济学家对此问题均作了大量长的同时,经济利益分配机制也发生着前的论述与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所未有的变革,如从单一的

3、“大锅饭”平济学家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别对收入分均分配体制向今天的由市场机制主导的配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出现了增长和平等可以同时实现的新思潮。一方面,渡。这种分配体制,一方面促进了劳动者经济学家继续围绕库兹涅茨假说探讨增长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分配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有为数另一方面由于劳动者的能力差别、地区差不少的经济学家针对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别、行业垄断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民收的影响机制展开研究,从政治经济的角度入分配格局中存在向政府和企业倾斜,居研究收入不平等对增长造成的冲击。但民收入分配比率下降的趋势,且居民间的是,不同的收入分配体制对经济增长究竟收人分配差距也愈

4、来愈大,这种现象随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经济学家们至今仍众我国经济的不断持续高速发展而表现得愈说纷纭。来愈突出。例如,收入分配中如何使“公平”和从年到年间,在我国国“效率”兼顾,便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和企业的收入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法则,庇古认为,要分配比率分别由、上升到增加社会福利,就必须实现收入均等化。、,而居民收入分配比率则因为一个人手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其边由下降到;居民收入分配际效用就越小,反之则相反。但市场经济的基尼系数从年的上升到对收入均等化无能为力,实行收入均等年的,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化如同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大锅饭”现)的水平,最高收入的象,不仅不能增加社会

5、福利,反而挫伤了商业时代(原名商业经济研究)年期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影响了劳动者劳动能力的充分发挥,从而不利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且值得注意的是收入分配均等化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法则相违背。针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一矛盾关系,有的经济学家认为,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只要全国的产品和劳动生产额增大了,就会使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贫富之间的“公平”尽管没有实现,也不会出现社会麻烦;反之如果分配均匀但由于丧失了效率,到一定程度,经济总量的规模就会变小,人们就会因对较小利益的分配而使矛盾尖锐化。笔者认为,一定收入分配结果是特定国家一定时期经济政策特别是收入分配政策的直接反映。在我国经

6、济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宜采用不同的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又要防止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也就是尽量兼顾“公平”与“效率”,要在经济发展情况下,逐步加重公平的份量,并逐渐过渡到“公平”与“效率”并重,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经济的持续、稳定、长期发展。(二)居民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许多经济学家如库兹涅茨、阿鲁瓦利亚、交纳德坎勃等就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了探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库兹涅茨的“倒假说”。他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起初上升,继而下

7、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关系,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关系则变为负相关关系。本文利用年农村和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设为、)、人均国民收入(设为,单位:元)进行计量分析、世界银行的相关报道等整理,限于篇幅不单独列出)。构建计量模型:CN i =0+1 X 2 i +2 X i +由年的数据,本文运用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结果如下:CN1=0.2107+0.0001X -1.842E-08 X 2()()()(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体制的过(基尼系数R2=0.9248 DW=0.9721 F=88.23

8、15CN2 = 0.1144+0.0001 X -1.967E-08 X 2()()() R2=0.9741 DW=1.1341 F=259.8926其中:括号内数据为检验值,表示农村、城镇基尼系数(、)的变化中、由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来解释,值表示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一阶自相关性,值表示模型回归效果显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由年的美元增加到年的美元,增长了倍。与此同时,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都呈明显的扩大趋势,反映农村、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由年的、上升到年的、。但从其与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趋势看,二者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另外,计量模型

9、结果中的人均国民收入平方的系数为负,表明经济增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双向的:人均国民收入增加一方面扩大了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在缩小收入差距。“倒假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做出解释:在经济增长早期,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主要作用体现在扩大收入差距上,当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以后,人均国民收入的继续增加则主要体现为缩小收入差距。目前,我国仍然处在倒形的中前期,居民收入差距仍处于进一步扩大之中,并且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型时期,这种收入差距的扩大仍将会持续一段较长时间。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并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经济增

10、长决定收入分配,经济增长会促进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扩大;另一方面,收入分配又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影响,收入差距的扩大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经济增长。在处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时,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为了达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笔者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国民收人初始分配中应强调效率,应逐步提高居民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再分配中应强调公平,并逐步过渡到效率与公平并重。(一)努力扩大就业,这是发展战略重点我国每年大量农村劳动力要转移、高校毕业生要就业,就业压力巨大,优先解决就业问题应是政府政策考虑的

11、重点。我国应从以下方面努力扩大就业:一方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如交通、运输、商业、旅游和城市服务等第三产业,努力创造适宜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从而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机会,使更多的劳动力参与到工业化进程中来,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收入。另一方面,政府还要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平等,具体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机会平等,这需要反垄断和打破城乡分割,建立全国范围的劳动力市场,促进要素流动,通过流动使得报酬机会均等化,发挥市场力量对收入差距的收敛作用;二是促进劳动力本身教育和身份的平等。只有通过教育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劳动者的平等才有初步的基础

12、。城乡户籍制度导致的身份不平等也应逐步消除。劳动者只有在身份和教育等方面无歧视的条件下,创造和分享价值的权力才能平等。(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村居民资产性收入城市化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方面改革户籍制度,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也能使他们享受政府均等化的基本服务;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改善农地征用的补偿标准形成机制,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分享土地征用的增值收益,推动农地承包权的物权化改革,进一步明确耕地承包权的产权属性,推动农村居民宅基地、房屋和耕地承包权的市场化流转,加快农村土地要素的市场流转,构建农村居民土地和房屋等资产性

13、收入的实现形式,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可以充分分享土地使用权流转所获得的收益。(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居民消费预期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应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条件较差的农村应加大社区保障和国家救济的力度,保障农村弱势人口最基本的生存、生活需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各种所有制企业职工和农村都逐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适当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同时,要针对目前社会人员流动的特点,尽快建立全国性的社会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减少参保人员的支出成本;加快建立基本住房保障机制,大力开发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条件的廉租房,使中低收入家庭能老

14、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保、居者有其屋。完善社会保障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又为提高微观效率和宏观效率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公正透明的分配机制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农村扶贫标准和城镇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财政、税务、金融等杠杆综合调节作用,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利用税收制度对富有阶层进行必要调节,对低收入者给予适当的转移支付,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和消除不公等现象。 参考文献:陈宗胜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