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之形象专题训练1、 赠 别 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如何理解诗中蜡烛的形象及其作用?答:2、 水 调 歌 头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攲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 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 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注 靖康之后,叶梦得随宋高宗南渡,深得高宗亲重。后高宗向金求和,叶梦得被调离长 江前线,无所作为,于是上疏告老,隐居于湖州卞山石林谷。此词即作于其间。(1词的上片前四句写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答:
2、(2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指出是哪几种。答:3、 阮郎归 ·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辛弃疾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官多误身。注 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招魂,楚辞的名篇。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官多误身” 。(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作简要分析。 (5分 答:(2下阕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4、 访 隐 者宋 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1
3、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 _。 (1分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3分 答:5、 寻陆鸿渐不遇唐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注 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久,后隐居苕溪。带郭,意思是靠近外 城。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答:6、塞下曲 (其六 戎 昱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注】 骎骎 (qn qn :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卢龙塞:古地名。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
4、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7、 瀑 布 李 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艺术形象。答:8、野 步宋 周密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野 步清 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一个野步者的形象。答:9、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简要分析。 答:10、 (2012安徽卷 最爱东
5、山晴后雪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 >二绝句中的 一 首。(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分答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 “涌”二字的妙处。答:11、 (2012天津卷 野 菊 【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答 :12、 (2012江苏
6、卷 梦江南 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答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分答 :13、 (2012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答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 “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4分答 :14、 病 牛
7、李 纲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禾 熟 孔平仲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斜阳。注:李纲, 南北宋之交的一位坚决主张抗金的政治家。由于投降派的排挤被罢相。 这首诗是 他被罢相之后贬到武昌时写的。孔平仲是一位颇具才气的诗人,此诗写于其正当得志之时。 (1这两首诗中都描绘了 “ 牛 ” 的形象,其形象是否相同?请结合两诗简要赏析。答:(2古人云:“ 诗言志。 ” 请结合两诗中 “ 牛 ” 的形象,评说两位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思想或反 映的各自的思想境界。答:(315、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8、。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 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答:16、 渔 翁 (唐 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鹊 桥 (宋 陆 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陆游鹊桥仙中 “ 渔父 ” 的形象和柳宗元渔翁诗中 “ 渔翁 ” 的形象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 分析。答:17、 小 松(唐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 刺头
9、: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又硬。诗人所写的小松有何特点?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8、 处士卢岵山居温庭筠西溪问樵客,遥识主人家。古树老连石,急泉清露沙。千峰随雨暗,一径入云斜。日暮鸟飞散,满山荞麦花。(1试分析本诗的颔联或颈联景物描写的特点。 (3分答:(2这首诗中,作者用什么手法,刻画了卢岵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 要分析。 (5分答:19、 浣溪纱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注】本词为纳兰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被酒:醉酒。赌书泼茶:用李清照、 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1词的
10、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 是如何刻画的 ? 请简要分析。 (4分答:(2你认为 " 当时只道是寻常 " 一句有何深意 ? 请简要分析。 (4分答:20、墨 梅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 ,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 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 _的特点。 , 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品质?答:21、 孤 雁 崔涂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渚 1云低暗度,关月 2冷相随。 未必逢矰 3缴 4,孤飞自可疑。注释:渚:水中的小洲。关月:边关的月亮。矰:短箭。缴(zhu ó :系箭的丝绳。 (1诗中的孤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
11、者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2结合全诗,谈谈作者是怎样塑造孤雁这一形象的?(4分答:1、答案:“蜡烛有心”谐音相关,烛芯变成了惜别之心,把蜡烛拟人化了,似乎那夜流溢的烛泪, 是在为男女主人公的离别而伤心。 总之诗中借物抒情, 借蜡烛写出了诗人自己的伤感, 形象生动,含蓄蕴藉。2、答案:(1诗人选用秋色、秋霜、黄花、房屋 (小窗低户 、小路等意象,描绘出秋季来 后诗人隐居之处凄美、幽僻的景象。 (3分 为后文抒发情感作铺垫。 (2分 (2对朝政的不满; (1分 壮志难酬、英雄空老的感喟; (2分 想以山水自娱; (1分 但又无法忘怀国家的安危,时刻惦念着抗金战事的矛盾与痛苦。
12、(2分 3、答案:(1上阕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 (2分 “山前灯火欲黄昏”写出了 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 “山头来去云” 写出了作者的飘然不定的凄苦; “鹧鸪声里数家村” 以“鹧鸪”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意境凄冷。 (而“潇湘逢故人”传达了作者内心淡淡 的欣喜。答出这一点也可给分 (3分,每句 1分 (2使用了对比、用典的手法, (2分 写出了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现在却 漂沦憔悴、落魄江湖的词人形象。 (少年时期 1分,现在 1分 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痛苦与郁愤。 (2分 4、 (1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在全诗中,仅有第一句中的动词“踏” 与诗题
13、“访隐者”中的“访”相呼应。答案:踏(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第三、四句来赏析“隐 者”的形象,诗人通过“酒熟不出门”写隐者足不出户,独饮自己酿造的美酒;通过“残花 满地”的景物描写进一步烘托隐者孤独、随性自然的形象。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 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 (意思对即可 5、答案:一是陆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 “篱边菊” “无犬吠”等来表现主 人的心态, 远离尘俗,崇尚隐逸;二是由西邻叙述陆的行踪, 表明他又是一个酷爱自然和热 爱生活的高人。6、解析:诗歌的后三
14、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 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 颈联主要表现戍 边之苦, 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 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 感是丰富的, 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 也有对战争的厌倦, 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 苦难的同情, 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 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 好愿望。7、答案:涓涓细流不辞辛劳,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 继续向前,流向大海,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 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志
15、士的化身。8、答案: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 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9、 答案:从形神两个方面 (或外貌、 动作、 心理等方面 , 聪明 (机灵 、 天真可爱; 分析 “ 蓬 头 ”“ 侧坐 ” 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 “ 遥招手 ”“ 怕 ” 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灵 。10、 (1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从诗句描写上看诗人的性格,从诗歌的 氛围上品读诗人的心境和情怀, 诗人陶醉于东山晴后山上雪景, 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 诗 人怎能不陶醉, 怎能不忘怀!答案示例:诗人只
16、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 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 东山, 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 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2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 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修辞作用。 解答 这两字,要立足诗歌,从修辞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 “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 象的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11、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 而改变内心的高洁。12、答案:(1思念远
17、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 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 心情的低沉。13、 答案:(1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 清正廉洁。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 马依旧瘦弱, 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 前程艰险, 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 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 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
18、、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 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 天寒、衣单等内容, 富有 想象力和感染力。14、答案:两诗中形象不同。李纲病牛 :此牛在未病之前耕耘过许多田地,让人收获过 千万担的谷物。在它老病时,却遭到冷遇,没有谁来同情它。到了最后病牛只能空怀有 “ 但 使众生皆得饱 ” 的良好愿望。这是一个流尽血汗仍愿奉献到底的崇高形象。孔平仲禾熟 :此诗中的 “ 老牛 ” 在完成自己一年的耕作后,从 “ 禾黍香 ”“ 谷登场 ” 的丰收中获得了 “ 粗了耕耘 债 ” 的轻松与满足。正悠闲自得地享受看主人给自己的奖赏,它不争不怨,知足而乐,随遇 而安。这是一个
19、知足而乐,悠然自得的形象15、答案:从 “ 谷口 ” 、 “ 涧花 ” 、 “ 暮雨 ” 、 “ 潭树 ” 、 “ 春云 ” 、 “ 檐峰 ” 、 “ 鹿群 ” 、 “ 山霭 ” 等意象, 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 却环境优美、 高雅、 温馨而富有生机, 又从人迹稀少和 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16、答案:两首作品表面上是写渔父 (渔翁 ,实际上都是自己的咏怀之作。两个形象都远离 红尘,追求高洁的境界。17、答案: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我们知道这是以小 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一方面,反映了作者 “ 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
20、 ” 的观点;另一方面 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18、 、 (1颔联写作者赴山居途中所见,是近景。 (1分苍苍古树生长于石缝之中,仿佛与 石连为一体; 泉水湍急而清澈, 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 (1分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特 有 的景物,表现了山居环境的古朴、清幽。 (1分或:颈联写作者在山中看到的远景。 (1分一场春雨悄然而至,众多的山峰在雨中显得幽 暗;山中云雾弥漫,那通往山居的小路弯弯曲曲延伸到云雾深处。 (1分这两句描绘了山 居环境的高峻、幽深、奇特。 (1分补充说明:原诗 " 千风随雨暗 " 应为 " 千峰随雨暗 " 。
21、如未更改,可将答案中的 " 山峰 " 改为 " 千峰 " 之意亦可。答出风雨之中环境幽暗即可。(2衬托。 (1分对卢岵山居清幽景色的描写,反映其生活的古朴,人品的高洁。 (1分 描写满山的荞麦花,显出一片洁白,与处士山居风光相映,使读者对卢岵处士生活的古朴和人品的孤高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2分表达了作者对处士的景慕之情。 (1分 19、一个形单影只、陷人对亡妻无限哀思的词人的形象。 (2分既有直接描写,也有景 物的烘托渲染。 (1分先以 " 西风 " 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感伤的基调,继而以萧瑟的 " 黄叶 " 、 紧
22、闭的 " 疏窗 " 和即将坠落的 " 残阳 " 与之呼应,渲染怀念之苦。 (1分,意思对即可当时只是寻常情景, 只有失去它之后才懂得珍惜。 往日的幸福未能珍惜, 今天却再也无法挽回,表现了作者的伤心与无奈。 (2分这一句字字含泪,深刻表现了亡妻之痛。 (2分 20、 , 高洁 , 淡雅 , 朴素 . , 写出了王冕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 , 纯洁的操守。21、 (l 形象:孤雁在潇潇暮雨中独自飞翔悲鸣,在静静的寒塘上面盘旋,欲下却又迟 疑,只恐遇险。目的;通过孤雁形象的描绘抒发带人飘泊异乡孤独凄凉的情感。(2首联写“离群”背景,用“行”与“独”作对比,突出了
23、孤雁之孤,也写出了诗人 的同情。 颔联写失群的原因和失群之后仓皇的表现, 既写出当时的自然环境, 也刻画孤雁的 神情状态。颈联军孤雁穿云随月振翅奋飞,然而仍是只影无依。凄凉寂寞。诗歌鉴赏专题训练之表达技巧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鹧鸪天苏 庠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 ,梦倚高城赤叶楼 。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 ,鸳浦芙蓉叶叶愁。 【注】 黄茅店:指的是乡村客店。赤叶楼:这里指歌妓等所居之楼。“灞桥” 句:汉代人送别,在长安灞桥折柳相赠,故后代以“灞桥杨柳”代指离别。(1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词中有何作用?答:_ _ (2明代杨
24、慎评论说:“ 醉眠小坞黄茅店, 梦倚高城赤叶楼 , 鹧鸪天 之佳句也。 ” 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这两句词。答:_ _ _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出 栈清 张问陶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送险亭 边一回首,万峰飞舞下陈仓 。【注】 送险亭:在四川境内栈道终点处的一座亭子。陈仓:在今宝鸡市境内,为关中与汉中交通要道。(1“万峰飞舞下陈仓”一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结合全 诗作简要分析。答:_ _ (2本诗在布局上有何特点?你从诗中可以感悟到一种怎样的人生道理?答:_ _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半闻横管南宋 程 俱秋风夜搅浮云起,幽梦归来度寒水。一
25、声横玉静穿云,响振疏林叶空委 。曲终时引断肠声,中有千秋万古情。金谷 草生无限思,楼边斜月为谁明 。【注】 委:落下。金谷:即金谷园,晋代富豪石崇的别墅。此处代指金人占领 下的北方失地。(1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描写笛声?请简要分析。答:_ _ (2请简要概括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答:_ _ _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 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 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 潇雨。(1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 _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表
26、现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答:_ _ _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1 本诗的开头很别致,请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答:_ _ (2 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_ _ _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 秦 观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 潇湘去? 【注】 这首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 (1097春三月。秦观因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 (1
27、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情感?答:_ _ (2请从寓情于景的角度对词的上片进行简要赏析。答 _ _ _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昭君怨 梅花郑 域道是花来春未, 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 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 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1 词的上片 “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 ” 两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 (4分 答:_ _ _ (2 词的下片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结合词句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好处。 (4分 答:_ _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湖堤晓行李 晔宿云如墨绕湖堤,黄柳青蒲咫尺迷。行到画桥天忽醒,谁家茅屋一声鸡。(1 请简要分析 “ 谁
28、家茅屋一声鸡 ” 的描写手法。答:_ _ _ (2本诗题为 “ 湖堤晓行 ” ,但通篇未着一 “ 晓 ” 字,却又处处体现 “ 晓 ” 的特征。请 结合全诗分析。答:_ _ _ 9.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鹊桥仙 夜闻杜鹃陆 游茅檐人静, 蓬窗灯昏, 春晓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 但月夜、 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 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 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惊残:惊醒。故山:即家乡。(1 词中 “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 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 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答:_ _ _ (2 词的最后两句 “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
29、然羁旅 ” 表达了词人怎样一种思想感 情?答:_ _ _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 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 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1 词的上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 _ (2“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表现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 答: _ _ _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 苏 庠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 【注】
30、黄茅店:指的是乡村客店。赤叶楼:这里指歌妓等所居之楼。“灞桥” 句:汉代人送别,在长安灞桥折柳相赠,故后代以“灞桥杨柳”代指离别。 (1词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答: _ _ _ (2明代杨慎评论说: “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鹧鸪天之佳句也。” 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这两句诗。 答:_ _ _ 参考答案 1、(1答案 开头两句,写旅途上所见的秋郊景色:枫叶凋零,飘落河桥,秋水退落, 暮烟飘散,郊外山岳衰草漫漫,一片枯黄。(2 分渲染出秋的寥廓、苍凉、萧瑟,(1 分烘托 出词人的离愁别绪。(2 分 解析 开头写景,“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郊丘”等描
31、写构成了景色 画面,其意境较为苍凉萧瑟,结合下文抒情看,烘托了词人的离别愁苦的情感。 (2答案 实写酒醉入眠,虚写梦中情境,一实一虚,虚实相生。(3 分,“虚实相生” 2 分,分析 1 分 醉眠乡村客店的孤单离愁,与昔日出入都市高楼的热闹欢愉,对比鲜明。(3 分, “对 比”2 分,分析 1 分。如果从“对仗”或“色彩”方面进行赏析,给 1 分 解析 这两句对仗精工,“醉眠”句和“梦倚”句一实一虚,虚实相生,同时又将现 实的孤独和过去的繁华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引发了作者的羁旅愁怀。 2、(1答案 夸张,(1 分拟人。(1 分走出险境后,回首走过的山峰好像在飞舞,(1 分 生动形象地表现诗人走过险
32、途之后的轻松、欣慰和愉悦之情。(1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考生对于常见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答题时要先答修辞手法,再结 合诗文阐释,并回扣中心思想。 (2答案 打破历险在前、喜悦在后的常规,先写喜悦,后写历险。(2 分在人生征途上, 如果出现逆境,要保持乐观进取的姿态,这样才能享受胜利的喜悦。(2 分 解析 此题考查了考生对诗歌的行文结构把握的能力。分析时对诗歌各部分意思加以 概括,然后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感悟到的人生道理即可。 3、答案 (1夸张手法。(3 分笛声穿越层云,使树叶也纷纷振落,表现笛声的高亢。(2 分 解析 写笛声穿云振林,直可将秋风吹不落的树叶也纷纷振落,其声之力可谓大矣。 是明显的
33、夸张手法。 (2答案 对国土沦陷的悲痛(3 分以及对故土的深深怀念。(3 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和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的能力。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希望收复 北方失地的强烈爱国之情。秋风卷浮云,传达出诗人“长安不见使人愁”的无尽感慨。后两 联写曲终令人断肠,并引发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民族浩然正气充溢诗篇,感人肺腑。最后以 金谷园借代北方失地,以离离秋草和楼边斜月寄托对故土的深深怀念。 4、(1答案 拟人。(3 分将垂杨和春人格化,(1 分表现了垂柳对春的依恋不舍。(1 分 解析 本词上片描绘的是:女词人透过窗帘,看到楼台外面千万条碧绿的杨柳枝正缠 绵悱恻地伸出诚挚的双手、款摆纤细的腰肢,甚至还在喃喃
34、细语:“春天啊,您再停留一些 时候吧!”杨柳们一往情深地想牵挽住春天,向春天表示着无限的依恋;然而,春天虽略作 停留,却还是冷漠地走了。春天虽去,多情的柳絮仍在飘舞着,要追随春光同行,并表示: 我姑且要看看你这“春”究竟走到哪里,我和你的归宿终究如何?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答题时注意分析和答出修辞的效果、表达的情感。 (2答案 “春不语” 写出词人的寂寞孤独; 分而这时已近黄昏, (3 又下起了 “潇潇雨” , 更衬托出词人悲凉、忧伤的心情。(3 分 解析 答题时注意抓住“春不语”“黄昏”“潇潇雨”这些表情词语。 5、(1答案 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惊
35、 心。“独有”“偏惊”两个词,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2 分结构上引出下 面对江南新春景色的描写。(2 分 解析 答作用题注意内容上和结构上的作用。 (2答案 这首诗描绘了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表达了自己宦游他乡, 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感伤之情。(2 分以乐景反衬哀情,表达了悲伤的感情。(2 分 解析 景情关系的角度,注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景与情是什么关系,表达 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6、(1答案 抒发了作者因遭贬谪(2 分而产生的极度灰心失望的情绪。(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要深入理解表情词语和注释。 (2答案 作者借描写“迷雾”“孤馆”
36、“春寒”“杜鹃”“斜阳”这些令人感伤的景 物,(2 分渲染了一种凄冷的氛围,(1 分而这种凄冷氛围正是秦观内心极度伤感的写照。(1 分 解析 寓情于景,注意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景与情是什么关系,表达了作者 的什么情感。答题范围是上片。 7、1答案 梅花出类拔萃,不同凡花,虽春未到却独自凌寒而开;它洁白似雪,但冰 雪却不具备它那醉人的幽香。(4 分 解析 注意抓住表现梅花处境的“春未”“雪”“香异”这三个特征词语。 (2答案 运用了对比手法。下片“竹篱茅舍”“玉堂琼榭”对比,表明不论把梅栽在 哪里,它都不改初衷,突出了梅花纯洁傲岸、“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高贵品质。(4 分 解析 答题范围是下片,指出手法后再简要分析,并指出效果和表达的情感。 8、(1答案 以声衬静,鸡鸣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但同时也正衬托出黎明的宁谧。(2 分 解析 本题考查艺术手法,题干有明确的答题提示描写手法,调动知识储备可知, 描写的技巧主要有“动静、虚实、观察视角、五官感觉”等,从诗句内容看,显然应答“以 声衬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衡阳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河北沧州孟村饶安高级中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广东依顿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高级经理岗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辽渔集团有限公司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招聘若干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安徽皖信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招聘某政务热线话务员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甘肃定西市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11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苏盐城工学院招聘专职辅导员13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选聘工作人员6名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河南信阳市潢川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招聘3名全日制公益性岗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河南省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社会招聘5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吉林省松原市四校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物理(含答案)
- 2025云南昆明元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第一批收费员招聘2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 上海工资发放管理办法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九章 实地研究
- 2025秋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
-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 药物外渗的PDCA循环管理
- 2024年乡村振兴应知应会考试题及答案
- 破局向新 持续向上-2025年人力资源发展趋势报告-智联招聘北大国发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