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展邮集的集邮知识_第1页
参展邮集的集邮知识_第2页
参展邮集的集邮知识_第3页
参展邮集的集邮知识_第4页
参展邮集的集邮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参展邮集的集邮知识    许多邮友在谈到专题邮集的集邮知识时,说这部邮集的集邮说明太少了,或说集邮说明这儿那儿不对,集邮知识差。没错,一部专题邮集如果出现上述情况,的确反映出作者的集邮知识不是太好。但,这反映的只是集邮知识的一个方面。那么,集邮知识还有哪些呢?笔者结合学习参观前些天在北京举办的2011全国专题集邮展览,写点体会。    依笔者管见,专题邮集的集邮知识,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选用什么邮品,二是在邮集中如何展示邮品,三即是上述的集邮说明如何写。    一、选什么

2、邮品    一部参加竞赛级的专题邮集,选什么样的邮品入集,体现了作者的集邮知识。比如,邮集中是不是有非邮品(如宣传标签、图画明信片等)的存在,是不是有不恰当邮品(如商业票、极限片、盖销品等)的大量展示,是不是将无邮政意义的零面值邮资机符志和邮政用品上的私人装饰当作了有效信息,等等。如果选择使用,甚至大量使用了上述邮品,不管其他方面,也可说明参展者的水平是不高的。    笔者建议,邮集中使用什么样的邮品,应该严格按照FIP相关规则。当然,多使用那些既切合专题信息,又具有较高集邮重要性,或邮史意义较强的邮品,应是正道。

3、据说现在有些邮集作者,热衷于寻找所集专题的世界第一枚邮品,这无可厚非。但有些情况下,花太多时间在这上面实属没有必要。因为你所集专题的世界第一,可能只是一枚非常普通的邮票,找到了,作为对自己专题的了解是十分有意义的,但在邮集中加以重点说明,其实产生不了太大影响的。                            &

4、#160;                             (选自大金奖邮集方帆船的历史)    二、如何展示邮品    有人会问,邮集中邮品的展示,与集邮知识有何干?有经验的参展者,正是通过正确合理展示邮品,来体现其集邮

5、知识。比如,对于重要性高的邮品,给予较好的位置,或者留出较大的空间,使得该邮品能更突出,引起评审员和参观者的注意。但如果在展示时处理不好,却显得集邮知识缺乏。比如,邮政用品不适当地叠放,对集邮价值一般的邮品给予了珍品一样的待遇,等等。笔者在展场看到一部邮集,虽然贴片上的邮品并不丰富多样,但特别喜欢将邮政用品进行叠放,有些甚至上面的邮资片(封)把下面的邮资片(封)的邮资图都压住了,让人看不出下面到底是什么性质的邮品。做过邮集的人都知道,有时为了较好地表达专题信息,免不了对邮品进行一些叠压处理,但就像邮票不宜叠压一样,作为邮资品的邮资封片简等的叠压,通常也不允许,个别情况或小部分的叠压可能还看得过

6、去,要是过份,一定会影响评审员打分,他们会认为你缺乏集邮知识。即使有邮品叠压,也应掌握邮资票品在上、非邮资票品在下,重要性较高的邮品在上、不重要的邮品在下等原则。    笔者还观察到,有些作者对不太重要的邮品,却给予了重要的待遇。一部有关电的邮集,使用了一件美国1980年代齿孔移位6方联邮票,这本来已没太大必要,因为美国的齿孔移位票比较常见,集邮价值也并不高,使用一个双联足以说明问题;而且作者对该6联票给予了较高的“待遇”,周围留空很大,当珍邮看待了。这样的处理,很可能会对评审员造成作者邮识并不高的印象。    现

7、在许多作者喜欢在专题邮集中进行传统研究,这是非常好的表现集邮知识的一种手段,但应把握好度,适可而止。专题集邮,虽然根本也在邮品,但在任何情况下,专题要素都不可忽略,不要为所谓的集邮知识而过多地展示与邮集主题关系不大的版式、刷色等。最好的情况是,将传统研究与专题信息的呈现较好地结合起来。                          &

8、#160;                                      (选自金奖邮集自行车)    (未完待续)三、集邮说明文字   

9、 集邮说明文字很重要,就像本文开头提到的,很多人包括评审员,都将集邮说明作为衡量参展者邮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笔者之体会,写好集邮说明文字,主要在三点。    一是正确。正确的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要对一些重要的有邮史意义的邮品和相关集邮知识,正确地进行描述。比如,邮集中使用了一枚未打齿孔的邮票,到底是样票还是印样,是与有齿票同时发行的无齿票,还是漏打齿孔的变体票?笔者在展场看到一部获得高奖的展品,对匈牙利的无齿票,集邮说明是样票;一部邮集对奥地利的黑样票,标注为印样,这些都是不正确的集邮说明。还有一部邮集,使用了一枚19世纪厄瓜多尔的邮资片,集邮

10、说明的年份是1868年。大家知道世界上最早的邮资片出现于1869年(参见博文一枚记载早期邮资片发行史的早期邮),集邮说明标注为1868年,显然也是错的。    有些邮友想强调所用邮品的重要性和珍罕性,便在邮品下面标注存世仅一枚或存世仅X枚的字样。笔者建议,写这样的文字要慎重。邮品的存世量,是经过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不是草率的估计,更不是参展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而得出。特别是对于像史前封、贴票实寄封等类似的邮品,不要轻易写上这样的结论。笔者在几部获奖级别较高的展品中,看到下面标注存世仅一件或几枚等字样的一些邮品,有的看上去并不靠谱。也许邮友会说,存世X件的结

11、论,是根据邮商售品说明来的。其实,邮商说的更值得进一步推敲。就像大家在购买其他商品时遇到的情况一样,我们不能约束厂家或销售商不用夸张的广告词,但我们必须小心判别,有的广告话语和词句不能太当真。换句话说,对一件邮品的集邮价值和意义,参展者一定要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及自己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来下结论。                         &#

12、160;                   (选自世界金奖邮集自行车)    二是简洁明了。有的邮友看到一些邮品旁边,密密麻麻地写了许多说明文字,很是佩服,便说集邮知识强。确实,对于重点邮品和邮史意义突出的邮品,我们应该不惜笔墨,把其邮史意义和集邮价值写清楚,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字越多越好。好的集邮说明,是用简洁的文字把关键的、重要的和需要表达的内容说清楚。写集邮说明不

13、是作文章,一些不太重要的枝枝叶叶,没有必要介绍的来龙去脉关系等,皆可舍去。毕竟贴片的面积有限,评审员和观者的时间也有限。    三是需要写的写,不需要写的尽量不写。对那些评审员或观者都比较熟悉的集邮知识,或比较明显的集邮知识,或没太多必要写的集邮知识,通常可不写。比如,有的邮集在可以清楚看到邮资图的邮资封下面写上“XX国邮资封”几个字,貌似有集邮说明,其实是可以省去不写的。又比如某件邮品的发行量,即使比较小,但有没有必要写,作者应该慎重考虑。一部有关狗的邮集,在韩国1957年发行的圣诞新年小型张下面写上了“发行量仅600枚”,且不说这是一条错误的集邮知识

14、(正确的发行量为2000枚),就算只600枚,有必要写吗?有一部讲鞋的一框邮集,在一枚德国(地方)早期邮资信卡下写了发行量仅2000枚,这也应该考虑有没有必要写。                                     (选自世界大金奖邮集方帆船的历史)    当然,对于有必要说明的集邮知识,还是应说说清楚。比如邮集中使用了漏色、漏齿等变体票,如能简要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当然要比仅写上“漏齿”或“漏色变体”等几个字要好得多。再比如邮集中使用了一件邮票设计画稿,因为画稿涵盖的内容很宽,不仅不同国家的画稿集邮重要性可能不同,不同阶段的画稿其重要性也并不相同,相差很大。这时就应该用文字指明所使用的是什么性质的画稿,是草图,是构思稿,是效果稿,是已采纳稿,还是最终稿?等等。对于邮集中所用邮品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