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3)人口和城市一、基本知识区域人口变化的因素:机械增长(迁移)和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全球人口变化只考虑自然增长)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特点:人口增长模式世界时间变化特点: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二战、目前(社会经济水平、死亡率变化、人类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及生育观念的变化);我国时间变化特点及原因空间差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高高低;人口增长缓慢,人口寿命短(目前很少)传统型:高低高;人口增长快,人口压力大(资源和环境);(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现代型:低低低;世代更替缓慢,人口寿命长(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分类:国内
2、人口迁移:城市化和开发国土(中国古代、解放后和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口迁移特点及影响因素、美国人口迁移)国际人口迁移:二战前、二战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影响因素: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目前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人口迁移的影响(迁入地和迁出地):环境、人才、劳动力等人口数量与环境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受资源、科技水平、地区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影响,首要因素是资源人口合理容量:最适宜人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乡村的形态与自然环境关系:团块状、条带状、分散的乡村聚落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地形、气候、河流、矿产等);社会经济:(交通、政治、宗教、科技、旅游等)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的空
3、间形态:集中式(团块状)、分散式(条带状、组团状),各自优缺点(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一般属于开放式多核心形态)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城市的空间结构形成因素经济因素(地租):最主要的因素(三大功能区)社会因素(收入、宗教等):住宅区的分化历史因素城市的服务功能城市的级别与服务功能、服务范围、城市数量、城市之间的距离关系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群形成的意义(产业转移和升级、人员、商品的快速流动、环境的协调和整治、信息的交流等)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初期阶段、加速阶段(郊区城市化)、后期阶段(逆城市化、生态城市的建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别(起步、水平、现状)城市化、工业化的
4、关系;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化环境问题自然环境问题:热岛、雨岛、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硬质路面与城市内涝等;环境污染社会环境问题:交通、就业、住房、社会秩序等解决措施:分散职能、合理规划、加强管理、提高清洁能源比重、绿化和城市湿地的建设、提高环保意识等城乡规划城乡规划的意义:协调城市和乡村的各类用地,综合部署各类活动,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的途径:产业协调(缩小城乡差别);人员协调(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协调(加快小城镇建设,交通运输建设);环境协调(城乡统筹)城乡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头传说、手工技术、地方艺术等)城乡规划中的产业布局工业:
5、环境、交通、市场、资源、协作、节约用地农业:因地制宜、城乡协调、保护(少占)耕地交通布局环形放射式:西方国家主要形式(环路作用)方格环形放射式:中国主要形式(环路作用)二、基本规律2000年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变化(一)人口增长模式1读下表,回答相关问题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全世界220914发达国家111001发展中国家250917非洲381424北美洲140906拉丁美洲240618亚洲220814欧洲1011-01大洋洲180711(1) 影响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主要因素?(2)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死亡率的差异及原因?(3)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别面临的
6、主要人口问题?(4) 中国的人口问题?死亡率与出生率(%)1234ABCMN2读下图,回答(1)M、N两条曲线中属于出生率的是 ,画出自然增长率曲线。(2)描述A、B、C三个时段人口再生产的特点? (3)若B、C表示两个国家,则各自主要面临的人口问题。3读三国人口金字塔图,分析完成(1)(2)题。(1)与甲、乙、丙三国排序一致的是( )A肯尼亚、德国、美国B德国、美国、肯尼亚C美国、肯尼亚、德国D肯尼亚、美国、德国(2)关于三国人口国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的人口问题是劳动力缺乏 B乙国受人口经济压力最大C丙国人口老化最严重 D乙国人口死亡率一定大于丙国4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
7、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B时期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C到期间,人口受数量不断减少D到期间,受人口数量影响,经济水平不断下滑5读“中国劳动力资源及其老化趋势”图,回答(1)(2)题(1)2005年1月6日为中国人口13亿人口13,此时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约为A38 B48 C58D68(2)关于老年劳动力所占比例变化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30年以前与劳动力人口曲线变化完全一致 B2010年以后与劳动力人口曲线变化完全一致 C老年劳动力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2010年一2020年 D老年劳动力人口增长最快时期是2030年2040年(3)“人口红利”是指通过家庭计划
8、生育,在比较低收入条件下,加速人口转变,形成较高比例的劳动或工作人口。图中“人口红利”最小的时期是 A1990年2000年 B2000年2010年 C2010年一2020年 D2030年2040年6读M、N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1)(3)题:年龄014岁1559岁60岁以上总计M人口数20006500150010000死亡率(%)0.60.62.5N人口数3500600050010000死亡率(%)0.80.72.20.81(1)M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 0.775% B 0.675% C 0.885% D1.333%(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
9、相符的是:AM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N组数据表示发达国家B各年龄组死亡率M小于N,因此死亡总人口也是M小于乙C发展中国家人口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DM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主要原因是M老年人口比例高(3)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平均寿命延长C生活水平提高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二)人口迁移7读“2006年重庆市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回答(1)(2)题。(1)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B50%以上的外来人员来自周边省区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
10、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 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员越少(2)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原因主要是 A地缘联系密切 B迁移距离短C投资创业经商 D劳动力过剩8 读表2,回答(1)(2)题。表2 美国1965年1983年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地区1965年1970年1970年1975年1975年1980年1980年1983年东北部-715-1342-1486-640中北部-673-1915-1173-1062南部656182917641194西部696708893509(1)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B70年代以后,南部地
11、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C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D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2)美国东北部的很多老人退休后迁移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间气候差异 B政治因素 C经济收入的变化 D宗教、民族因素9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读图回答(1)(2)题。(1)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变小。其原因有( )环境条件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 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 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
12、主要流向这些地区 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已同发达地区十分接近A B C D(2)目前,广东省正以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为突破口,打破历史上岭南地理的天然屏障,连接周边地区,有利于( )A大珠三角经济区拓展经济腹地 B为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开辟快捷的出海通道、物流通道 C泛珠三角省区能源等资源调往珠江三角洲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泛珠三角省区转移10读某城市略图和2005年该市各区域人口变动统计图完成(1)2)题(1)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A组团式 B条带式 C集中式 D放射式(2)由图可以看出该市区域的人口增长率约为A0 B5 C10 D1511当人口的数量、质量、结构或分布与社会、经济发
13、展和生态环境不相适应时就会出现各种人口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世界中国美国俄罗斯A人均耕地(公顷/人)0.240.080.760.87B1998年人均GDP(美元)5020775315202300 , (2)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校扩招,我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已有显著改善,由此说明我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三)人口数量与环境(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12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完成(1)(2)题。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热带雨林气候28.00200热带草原气候14.1390温带草原气候1.065热带沙
14、漠气候温带沙漠气候0.181热带季风气候12.43110地中海气候2.2590亚热带季风气候9.30100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7.353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2.1930苔原气候00.01冰原气候00(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2)据表格判断,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D热带雨林气候区(四)城市形成、空间结构、服务范围13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5年地理简图,读图回答(1)(2)题。(1)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 )A水源充
15、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C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2)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的是( )AA城BD城CE城DF城14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A甲为普通服装店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星级宾馆B甲为面包店 乙为珠宝行 丙为家用电器商场C甲为珠宝行 乙为家具商店 丙为面包店D甲为星级宾馆 乙为汽车销售店 丙为面包店(五)城市化和城市环境问题城乡规划15读下图,回答(1)(2)题。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模式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模式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模式c: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模式d:(1)图7所示我
16、国区域城市化的四种典型模式中,“苏南”(江苏南部)模式是A模式aB模式bC模式cD模式d(2)“十一五”期间,d模式地区区域发展的重点是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B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C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 优势中崛起D鼓励其率先发展,加快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知名品牌,提高产业 素质和竞争力16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商业网点的形式和布局趋向有较大差异。回答(1)(2)题(1)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商业网点,如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等,不再布局在城市中心商业区,而是配置在城市边缘交通优越的地方,其主
17、要原因有( )私人小汽车的普及 城市快速道路网的形成 城市中心区用地紧张,缺乏停车场 城市边缘环境优美 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空A BCD(2)在我国一些村镇地区,为满足购物需求形成周期性集市,分析这些地区不能每天都有集市的根本原因( )A供选购的商品种类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各集镇之间的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不足17读北方某城市书店和书亭分布图,回答(1)(2)题。(1)书店与书亭构成的商业网点等级体系具有特征是A书店规模小,数目少,书种全B书店规模小,数目多,彼此相距较近C书亭位于书店的中心,呈多边形布局D书店的等级高,数目少,彼此相距较远(2)根据城市商业布局的区位原则,下列
18、各点适宜布局书店的是( )AA点BB点CC点DD点18图22为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城市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图示信息,你认为该城市可能位于( )A辽中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地区 D珠江三角洲(2)近些年来,农业生产布局模式正悄然发生变化,如该区域的乳牛场、花卉基地、蔬菜基地,既考虑布局在市场外围,又有沿_布局的趋势。若将图中乳牛场与蔬菜基地的位置对换,是否可行?_。理由是:_。(3)综合考虑_等多方面的因素,是现代城市规划中项目选址的重要原则。请列举图中不合理的项目选址:_。(4)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科学的进行城镇总体布局。该城市总体规划图中包含
19、了工业布局、农业布局、_布局和_布局,但缺少_布局。19读上海市城市扩展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上海城市规模扩展的主要方式有:_ _;_ _; _ _;_ _。(2)浦东开发区的建设属于城市扩展中的哪些类型?(3)浦东开发区的建设,在保护和改善上海城市环境方面有何作用? 答案3(1)D (2)C 4C 5(1)C (2)C (3)A 6(1)C (2)D (3)B 7(1)B (2)C 8(1)C (2)A 9(1)A (2)A 10(1)A (2)C 11(1)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小,仅及世界人均数的13;我国人均GDP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2(1)BD (2)BD 13(1)A (2)E 14B 15(1)C (2)B 16(1)A (2)D 17(1)D (2)A 18(1)D (2)交通运输干线不可行 飞机场附近噪声大,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池制造与个人便携式电源考核试卷
- 外贸英语函电包装课件
- 探秘数学世界
- 四年级学习法探究
-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公共财政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鼓楼区重点达标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统练(七)语文试题含解析
- 天津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核心模拟卷(下)历史试题含解析
- 上饶师范学院《中药鉴定学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筹资原理和技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滕州第七中学2025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试题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
- 评职称业绩合同协议书
- 广东省佛山2022-2023学年外研版八年级下学期英语期末模拟试卷(二)
- 四年级《爷爷的爷爷从哪里来》阅读测评题
- 2020-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英语试卷(5年真题+答案解析)
-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二模地理试题
- 2024年重庆八中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MOOC 中国特色文化英语教学-苏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2部分:锅炉机组》DLT 5190.2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文档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4年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