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_图文_第1页
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_图文_第2页
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_图文_第3页
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_图文_第4页
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5卷第 3期 (总第 115期 机 械 管 理 开 发2010年 6月 0引 言舰船航行中, 发动机、 螺旋桨等设备的工况加之波 浪冲击的相互作用, 使得舰船具有复杂的动态响应系 统。为了减少振动对舰船电子设备的影响, 需在底座 与电子设备机柜之间安装隔振装置, 这是一种消极减 振措施。本文从消极隔振原理出发, 利用橡胶材料高 弹性、 高粘性的综合力学性能, 舰船机柜橡胶隔振器的 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1。 1消极隔振原理2-4假设安装底座作简谐振动, 见图 1, 系统具有黏性 阻尼, 运动微分方程为:.(1 底座的简谐位移为:.(2质量受迫振动的稳态响应为:.(3把式 (2 和式 (3

2、代入式 (1 中, 则得:.(4对于消极隔振来说, 位移传递率定义与主动减振相反, 可有:.(5把式 (5 代入式 (4 , 可得:.(6式中:为隔振器与质量构成的减振系统的阻尼比, 即阻 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 之比, 即.频率比. 其中是地基的振动频率, 是隔振器与质量构成的减振系统的固有频率, .2机柜橡胶隔振器设计 2,3橡胶隔振器的承载元件是橡胶块, 它相当干一只“弹簧” , 具有刚度, 一般橡胶 (防振硫化橡胶 具有不大 的阻尼, 通常不加考虑。 2.1机柜橡胶隔振器设计原则1机柜的振动具有前后、 左右、 上下、 横摆、 俯仰、侧倾 (沿 x 、 y 、 z三向位移及绕三轴旋转 等

3、6个自由 度。弹性支承 (减振垫 布置时, 应考虑 6个自由度, 主要考虑干扰力的方向、 设备的重心、 弹性支承的几何尺 寸。当干扰力通过设备的重心, 且方向为垂直时, 只要 将弹性支承 (减振垫 按重心对称布置, 使弹性支承布 置受力相等。当干扰力频率大于设备与弹性支承布置组成的隔振系统的固有频率时, 设备周围的环境就获 得了良好的隔振效果。当被支承物质量分布不均匀、 弹性支承布置无法按重心对称分布时, 可以采用同一 型号; 但刚度不同的减振垫, 使离重心近的减振垫有较 大的刚度, 离重心远的减振垫有较小的刚度, 而使各个 减振垫产生的合反力与被支承物的重心一致。 2机 柜总成:隔振器的稳定

4、性是选择隔振器设计方案的一 个重要因素。确保系统稳定的依据是系统振动模态的 最小固有频率小于某一频率值。 3为确保隔振器有 足够的静承载能力, 以满足机柜对其使用寿命的要求, 应在选择隔振器合适刚度的同时, 还必须要保证其额 定静承载能力。 2.2机柜橡胶隔振器设计流程 41计算所要求的刚度. (7 式中:为拟承载量, N;为重力加速度,; 是期望的共振频率, 应不大于 (1/31/5 振源频率。2计算静变形:.(8 式中:为橡胶的静态弹性模量 5, ; 为橡胶的动态弹性模量,; 一般取.舰船电子设备橡胶隔振器设计方法苗建明(中船重工集团 第七一 研究所, 湖北 宜昌443003【 摘 要 】

5、 从消极隔振的基本原理出发, 探讨了机柜橡胶隔振器的设计原则, 总结了机柜橡胶隔振器的设计流程。 【 关键词 】 消极隔振; 隔振器; 橡胶隔振 【 中图分类号 】 U661.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3-773X (2010 03-0028-02图1位移激励力学模型mmyx(下转第 30页 收稿时间:2010-01-05第 25卷第 3期 (总第 115期 机 械 管 理 开 发 2010年 6月采用信标实现快速同步; 采用 LDPC 编码和深度交织 提高接收性能; 采用逻辑信道技术实现业务的灵活 组合。 4发展前景近年来, 移动多媒体广播以其传输带宽大、 覆盖范围大、

6、 图像质量高、 接收终端广泛、 经济实用的特点, 在 国际上发展迅速, 一些国家已开始进入大规模应用 阶段。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 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在全国 37个主要城市实现开播, 在北京组建了单频网, 实 现所有奥运场馆及五环内覆盖。 CMMB 提供 7套视频节目、 多路数字音频广播和数据业务的实时播出, 满足 了人们随时随地看电视、 看奥运的需求, 方便实用。采 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这一新兴媒体转播奥运会, 在 奥运史上是第一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系统,是新兴媒体发展的代表, 是广播电视传播手段的一次 变革, 是我国创新传播手段、 拓展媒体服务领域的重要 举措, 是利

7、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媒体, 发展新兴媒体战 略思想的具体体现, 在不久的将来, CMMB 移动多媒体 技术必将成为中国主流的技术。参考文献1解 伟 . 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与标准 J.现代电信科技, 2008(6 :22-29.2牟大伟 . CMMB 技术浅析 J.广播电视信息, 2008(8 :97-98. 3Roland A. Burger, Giovanni Jacovoni, Cliff Reader, Xiaming Fu, Xiaodong Yang, Wang Hui.A Survey of digital TV stan dards ChinaJ.IEEE 1ST FP6Refer

8、ence contract n.045461, 2007-2008.4国家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技术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 影电视行业标准 S.GY/T220.1-2006-220.10-2008.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5姜文波, 李熠星, 何剑辉 . 移动多媒体广播 (CMMB 发展规 划 J.广播与电视技术 , 2008(7 :26-27.Discussion on the 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HE Chun-li 1, ZHANG Lian-jun 2(1.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

9、l of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2, China;2.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7,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fusing of broadcast television digitization and mobile technology, the CMMB. such as mobile TV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during the Olympic Games and has be

10、come a hot topic today.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architecture and the standards of CMMB system and the cor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of STiMi. Key Words MMB ; CMMB ; STiMi3计算橡胶块的高度:一般取 . (9 4计算截面积:. (10式中:为温度系数, 一般取.5确定外形:方块性的边长或圆形块的直径 D ,在式 (11 述范围内较合适; 否则, 应修正上列步骤 计算。 .(113结束语在实验室中, 工程上常用橡

11、胶隔振器来减少外界对实验室的影响。理解隔振器隔振原理, 遵循橡胶隔振器的设计原则, 严格按照橡胶隔振器设计流程, 对正 确设计橡胶减振器至关重要。参考文献1张 思 . 橡胶减振器的减振机理与设计 J.东南大学学报, 1991(11 :12-14.2赵 玫 . 机械振动与噪声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3蒋真平 . 装载机减振器设计原理与计算实例 M.科学出版 社, 2004.4陈秀娟 . 实用噪声和振动控制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6.5刘浩亮 . 振动压路机像胶减振器的隔振性能分析 J.筑路 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2004(11 :70-72.Design of Rubber Vibration Lsolator of Electric Equipment in Wa rshipMIAO Jian-ming(No.710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oration,Yichang 44300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principle of the passive shock absorp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ing principia of 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