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应用中的常见错误及改进_第1页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应用中的常见错误及改进_第2页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应用中的常见错误及改进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应用中的常见错误及改进摘 要:?F 金流量折现模型在本科教材 财务管理学的证券估值和投资决策部分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出现了一些问题与错误。对这些错误进行整理,并对其改进提出建议,以期能够给广大学生的学习带来帮助。关键词:现金流;折现率;风险中图分类号: F8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2016)31-0077-02现金流量折现模型是常用的价值评估模型之一,在本科教材财务管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证券估值和投资决策中。但笔者在教授财务管理学的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或错误,现提出来与大家讨论,希望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帮助。一、混淆按期付息与按期计息

2、在人大版财务管理学第六版和第七版教材中,在第二章的债券估值部分,有一关于债券现值问题的例题,其资料及解题过程如下:A 公司拟购买另一家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该债券面值为 100 元,期限五年,票面利率为 10%,按年计息,当前市场利率为 8%,该债券发行价格为多少时, A 公司才能购买?教材中的计算过程是:PV=100 10% PVIFA 8%, 5+100 PVIF 8%, 5=107.9很显然,该题的求解过程是错误的,它混淆了按期付息与按期计息的区别。所谓按期计息,是经过一个计息期只是计算了利息,但并没有支付利息;而按期付息是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就需要支付一个计息期的利息。教材中的这种计算方法显

3、然只是适合于按期付息的情形,五年中每年年末收到10010%的利息构成一个期限为五年和每年年末金额为10 的年金,五年末再收到本金100,所以 PV=10010% PVIFA 8%,5+100 PVIF 8%, 5=107.9 。该例题是按期计息, 其实质是:每年计息,利率为 10%,计算其五年后的终值,再按市场利率为8%计算其现值,债券的现值计算应为:PV=100 FVIF 10%, 5 PVIF 8%, 5=1001.6110.681=109.7二、对股票估值实际报酬率的误解在人大版财务管理学第六版和第七版教材中,在第二章优先股估值部分,该书是这样陈述优先股的估值:如果优先股每年支付股利分别

4、为D,N 年后被公司以每股P 元的价格回购,股东要求的年必要报酬率为R,则优先股的价值为: V=DPVIFAR,N+P PVIFR,N,如果优先股按季度支付股利,其价值计算为: V=D PVIFA( R/4),4N+PPVIF(R/4),4N。该书有一相关的例题,其资料及解题过程如下:B 公司的优先股每季度分红每股2 元,二十年后,B 公司必须以每股100 元的价格回购这些优先股,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为8%,则该优先股当前的市场价值应为:V=DPVIFA ( 8%/4 ),80+P PVIF ( 8%/4 ),80。按照其前面对优先股估值的陈述,如果是每年支付股利,其价值应为V=DPVIFA

5、8%, 20+P PVIF 8%,20。很显然,这种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过程是错误的,根据财务管理中风险与报酬的关系,一个理性投资者的要求必然是:高风险对应于高报酬,低风险对应于低报酬,风险与报酬要匹配;然而在例题中,却是股利支付方式的变化引起了股东要求的必要报酬率发生了改变,第一种情况下的年必要报酬率为 8.24%,而第二种情形下的年必要报酬率为 8%,这显然是错误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处理这一问题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三点:第一,我们应根据公司购买的优先股风险的大小、当前的通货膨胀率和纯利率来确定它的预估必要报酬率,根据预估必要报酬率和公司的资金成本率来确定公司的年实际必要报酬率,然后将年实际必要报

6、酬率换算为每期的实际报酬率;第二,确定现金流;第三,使用折现模型计算优先股的价值。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假定:根据例题里公司购买的优先股风险的大小、当前的通货膨胀率、纯利率和资金成本率确定的实际报酬率为每季2%;如果股利为每季支付2 元,那么优先股的价值为:V=DPVIFA2%,80+P PVIF 2%, 80如果股利是每年年末支付8 元,则年实际报酬率为:i=( 1+2%)( 1+2%)( 1+2%)( 1+2%)-1=8.24%优先股的价值变为: V=D PVIFA8 。24%,20+P PVIF8 。24%, 20 。三、风险投资概率法应用的错误在一般的本科财务管理学教材中,是这样陈述在风险

7、投资中的概率法,概率法是通过发生的概率来调整各期的现金流量,并计算投资项目的各期期望现金流量和期望净现值,进而对风险投资做出评价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各期现金流量相互独立的投资项目。运用概率法时,各年的期望现金流量计算公式为:NCFt= NCFtiPtiNCFt第 t 年的期望净现金流量;NCFti第 t 年的第 i 种结果的净现金流量; Pti第 t 年的第 i 种结果的发生概率; n第 t 年可能结果的数量。教材中有一相关的例题,其具体资料及解题过程如下:某公司的一个投资项目各年的现金流量及发生的概率情况(如下表所示) ,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为16%。试判定此项目是否可行。各年的净现金流量计算过程

8、如下:NCF0=-50 000 1=-5 0000NCF1=15 000 0.3+2 0000 0.4+25 0000.3=2 0000(元)NCF2=2 0000 0.2+3 0000 0.5+1 00000.3=22 000(元)NCF3=15 000 0.4+25 000 0.4+35 0000.2=23 000(元)NCF4=25 0000.2+2 0000 0.6+2 0000 0.2=23 000(元)再计算投资的期望净现值:NPV=NCF0=NCF1+ PVIF16%,1+NCF2 PVIF16%,2+NCF3PVIF16%, 3+NCF4 PVIF16%, 4=-5 0000+

9、2 00000.862+22 000 0.743+23 000 0.641+23 000 0.552=11 025(元)因为计算出来的期望净现值大于0,所以可以进行投资。很显然,教材对这个问题的陈述及对例题的解答过程会误导学生的学习。在对概率法的陈述及整体例题的求解过程中,先是计算每年的期望现金流,再根据公司的资金成本率计算其净现值,我们根本看不到风险对投资项目的影响。在风险投资决策中,公司在确定项目的可行性时,有两种途径把风险对投资项目的影响考虑进去,一是把风险对投资项目的影响计入到折现率中,在无风险折现率的基础上,加上一个风险报酬率,来确定折现率;二是把风险对投资项目的影响计入到现金流,在

10、预估每期现金流的基础上,乘以一个约当系数 (风险越大, 系数越小),调整每期的现金流。而上述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既没有因为风险而调整现金流,也没有因为风险而调整折现率,所以是有问题的。那么该如何来完善这个问题呢?当然也是两种途径:一是根据风险调整折现率;二是根据风险调整每期的现金流。现在我们假定:考虑社会平均报酬率、公司的资金成本率及公司自身对该项投资风险的分散能力等因素,确定折现率为20%,则投资项目的价值为:NPV=NCF0+NCF1 PVIF20%,1+NCF2 PVIF20%,2+NCF3PVIF20%, 3+NCF4 PVIF20%, 4=-5 0000+2 00000.833+22

11、000 0.694+23 000 0.579+23 000 0.482=6 331(元)净现值大于零,可以投资。四、小结从以上几个常见的错误可以看出,在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应用中,要准确把握二个问题,即现金流和折现率,现概括如下:第一,对于确定性投资决策而言,其现金流是确定的,但我们必须弄清楚现金流流入和流出的准确时点,其折现率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和公司的资金成本率。第二,对于风险性投资决策而言,首先是预估现金流和折现率,其次是如何处理风险。对于风险的处理,一 ?N 途径是根据风险的大小调整现金流, 另一种是根据风险的大小调整折现率,公司在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时,必须两者选择其一。第三,对于风险性投资决策,在评估投资项目的风险时,还要考虑该公司对投资项目风险的分散能力,只考虑无法分散的那部分风险的影响,以此调整现金流或者折现率。第四,无论是确定性投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