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日出 导学案_第1页
泰山日出 导学案_第2页
泰山日出 导学案_第3页
泰山日出 导学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 2015 学年度南关学校中学部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泰山日出导学案主备人:陈松贤审核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泰戈尔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3 精研课文,体会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的奔放,想象的奇幻,词采的华灿以及作者诗化灵动的文辞。4 理解、体验作者于字里行间浸透的一种给人以新的、生机的神秘的美的享受。教学重难点:1 重点:体会文章的精彩词句,比较刘白羽的泰山日出。2 难点:文章所浸透的诗化的灵动的美。课时数: 二课时【导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将你在课前掌握到的作者、泰戈尔,时代背景等信息与同伴交流徐志摩:( 1896 1931)著有诗集等散文

2、集等小说散文集,戏剧(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等2写作背景:3学习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给加点字注音:饱饫()无餍()醒豁()厚毳()雾霭()溟濛()飒飒()祈祷()层累()蜿蜒()驰骋()涛澜()四隅()浮礁()海句力士()无垠()横亘()消翳()4解释下列词语;饱饫:无餍:醒豁:溟濛:层累:隅:12014 2015 学年度南关学校中学部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翳:莽莽苍苍:二、理清文脉,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擂台:(温馨提示:每小组推荐一人争夺班级朗读擂主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2理清思路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文章内容可以分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3精读第一部分, 思考作者采用什么样的手法

3、来写日出之前的所见所想?4“徐志摩是想像的天才”,诗人站在泰山的最高峰玉皇顶上看“云海奇观”,生发了怎样的想象?渗透了怎样的情感?5假如你站在高山之颠或者辽阔平原,或者行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或者置身于美丽的园林,你会生发怎样的想象?三、合作交流,品读质疑1赏析课文第二部分,比较一二部分对云海的描写有什么异同?2举例说明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同样是描写日出, 试比较刘白羽与徐志摩所描写旭日初升那一刻的句子,指出两人所描写的生动之处。刘白羽:徐志摩:4认真品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本文并没有完全写日出的景象,它其实是表现作者对光明的渴望,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感受?哪些描写表现了这种渴望?

4、22014 2015 学年度南关学校中学部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5赏析第三部分在这一部分,作者的情感较之前有何变化?6如何理解“度这是东方之复活,度这是光明之胜利”?7本文中提到的“散发的祷祝的巨人”现作者有何关系?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1概括本文主题:2学海拾贝:(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把你积累的有关“日出”的诗词写出连续的两句五、达标测评,巩固内化1试举例赏析本文中比喻手法的作用2试试看,你能读准这些字音吗?饱饫() 醒豁( ) 飒飒() 驰骋( )横亘() 消翳( ) 四隅() 无餍( )3下面的句子标点符号恰当的一项是()哎呀()这普彻的欢声()看呀()这普照的光明()A,!,!B!

5、;!C,;,!D!,!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这是我一面感觉劲烈的晓寒,一面睡眼不曾醒豁时约略的映象B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 交颈接背地眠着, 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辩认得出C云海也活了,眠熟了的兽形涛澜,又回复了伟大的呼啸,昂头摇尾地向着我们朝露染青的馒形小岛冲洗D现在他雄浑的颂美的歌声,也已在霞彩变换中,普彻了四方八隅 5. 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32014 2015 学年度南关学校中学部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在朝旭未露前,宛似无量数厚毳长绒的绵羊,交颈接背地眠着,卷耳与弯角都依稀辨认得出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 仰面向着东方, 平拓着一双长臂,在盼望

6、着,再迎接着,在催促着,在默默地叫唤;在崇拜,在祈祷,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的悲喜交互的热泪 起 起 用力,用力纯焰的圆颅,一探再探地跃出了地平一方的异彩,揭去了满天的睡意,唤醒了四隅的明霞光明的神驹,在热奋地驰骋歌唱呀,赞美呀,这是东方之复活,这是光明的胜利 5阅读段落答题我躯体无限地长大,脚下的山峦比例我的身量,只是一块拳石;这巨人披着散发,长发在风里像一面墨色的大旗,飒飒地在飘荡这巨人竖立在大地的顶尖上,仰面向着东方,平拓着一双长臂,在,在,在,在默默地;在,在,在流泪在流久慕未见而将见的悲喜交互的热泪 1. ( 1)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比例:平拓:(2) 对照课文,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并体会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3) 这段文字都用到了哪些修辞手法?(4) 文段中的“这巨人”是指谁?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5) 文段中的“”的作用是()A转折 B 解释、说明 C总结上文 D递进、补充42014 2015 学年度南关学校中学部八年级语文(上)导学案2作者对日出的壮丽景象作了大量的描绘,请结合阅读回答下面两题文中为什么用“玫瑰汁、葡萄浆、紫荆液、玛瑙精、霜枫叶”来形容色彩?答: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