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2. 刻度尺的使用: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刻度尺要紧靠被测物体 读数时要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 秒表:小盘是分,大盘是秒注意大盘的读数!第 1 章 声1. 声音的产生条件:振动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声音的传播条件:介质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3.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 声音的三个特征: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 ;与声源的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声音的高低(粗细) ;与声源
2、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 音色:物体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5. 实验探究: 振动 产生条件 介质 传播条件用大小不同的力-响度 振动快慢(改变长度)-音调6. 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 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7. 超声波: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 20Hz 的声波超声波的应用:声纳、 B 超、速度测定仪、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 次声波的产生:火山爆发、海啸、地震、台风、陨石坠落、核爆炸、雷电8. 声音可以 传递信息 ,也可以 传递能量 (声能)第 2 章 物态变化1. 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 酒精灯的使用:用外焰
3、加热禁止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不能吹灭3.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摄氏度 C4. ( 1)温度计的原理:利用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 0C,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C注意: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底)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注意 “零上 ”“零下 ”(2)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一下(只上升,不自动降)5.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6. 判断物态变化的关键:明确:初状态 末状态即:变化前是固态、液态、气态?变化后是固态、液态、气态?再根据定义确定7. 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
4、只在液体的表面发生蒸发的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蒸发吸热:夏天教室洒水降温、身上涂酒精降温,河水干了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2)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沸腾的条件: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3)实验:水的沸腾 使用水银温度计,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水银的沸点 357C,酒精的沸点78C) 水中气泡:沸腾时:沸腾时:响度小(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沸腾前: 水的声音:沸腾前:响度大 沸腾前,水的温度上升;沸腾时(沸腾过程中) ,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沸点 ) 停止对水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由此
5、可见,沸腾需要不断吸热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减少水量,提高水的初温,给烧杯加盖子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水的沸点小于100 C,说明:气压小于 1个标准大气压8. 液化 (由气态变为液态 )液化的两种方法: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打火机) 液化的条件:温度较高的水蒸气 遇冷 液化形成小水珠 液化的现象:露、雾、 “白气”、“白烟”、“出汗”、山间的 “云海”深秋,教室玻璃上出现小水珠( 出现在温度高的一侧 )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 从室外走进室内 ,镜片变模糊液化过程中伴随中放热:蒸馒头时,上层的馒头先熟,吸热,放热100 C的水蒸气比100 C的水烫伤更严重9. 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 凝固
6、(由液态变为固态) 10(1)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晶体熔化时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固液共存态 凝固时的特点: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固液共存态在凝固时,放出热量,常见的晶体有:冰、海波、萘、明矾、 常见的非晶体有:烛蜡、玻璃、沥青、非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温度下降 食盐、水晶 松香继续吸热继续放热11.晶体熔化的条件是 : 达到熔点晶体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12. 图像:13. 熔化现象:冰雪消融、铁变成铁水吸热:高烧病人常用冰袋降温、冰块保鲜凝固现象:铁水变成铁钉、屋檐下的 “冰凌 ” 放热:北方的冬天,常在地窖里放几
7、桶水,可防止地窖里物品冻坏 14.沸点是液态和气态的分界点,熔点(凝固点)是固态和液态的分界点 比如:测北方寒冬的气温用酒精温度计(酒精的凝固点 测沸水的温度用水银温度计(酒精的沸点 15.升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吸热 升华的现象:干冰、樟脑丸变小了、钨丝变细、 严冬冰冻的衣服晾干 凝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放热 凝华的条件: 遇冷 凝华的现象:霜、雾凇、钨丝变黑、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室内) 16熟悉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 (1) (3) (5) (7) (9) (11)打铁淬火时有白气-117c 水银的凝固点 -39c)78c水银的沸点 357c)0 c以下冰雕变小,霜
8、 - 凝华;露 - 液化; 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 升华; 铁水变成铁锭 凝固;自来水管外 “冒汗 ”-液化;2)4)(6)(8)10)雾(“白气”)-液化;用久的灯丝变细 升华;大雾消散 - 汽化;夏天吃冰棒解渴- 熔化;用久的灯泡发黑 先升华后凝华;先汽化后液化。放热:液化、凝固、凝华17. 物态变化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吸热:汽化、熔化、升华第 3、4 章1. 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2. 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或反射的色光决定我们能看到物体的颜色是由于某种色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透明物体只能 透过 与它颜色 相同 的色光,与颜色不同的色光被吸收 不
9、透明物体只能 反射与它颜色 相同 的色光,与颜色不同的色光被吸收3. 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4.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颜料三原色:红、黄、蓝光具有能量 光能5. 不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所有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应用:电视遥控器、红外取暖器紫外线灭菌灯同种均匀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xio8m/s小孔成像(针孔照相机、树荫下形成的光斑) 、影子(立竿见影) 、 日食月食、坐井观天、激光准直(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 实像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还可以灭菌 应用:验钞机、6.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 光沿直线
10、传播的例子: 小孔成像:成倒立 像的 大小与物孔距离有关 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的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7. 实像:由 实际光线 构成,能看到, 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 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构成,能看到, 不能在光屏上呈现8. 光线: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9. 平面镜成像特点: 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 垂直 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蜡烛A、B,蜡烛像与物到镜面的 距离相等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A 点燃, B 不点燃)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既能反射光线成像,又能透射光线看到后面的物体) 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
11、大小关系 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 观察玻璃板后的光屏 (不能透过玻璃板看) ,光屏上不能成像, 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在较 暗的环境 选择较薄的玻璃板 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 垂直 放置 无论怎样移动蜡烛 B,始终不能与 像的亮度取决于物体的亮度改变光路( 4 )( 5 )( 6 ) ( 7 )平面镜应用:成像;'作图:虚线,垂直符号,虚像10.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11. (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A 的像重合的原因:玻璃板与桌面没有垂直放置反射 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 居法线两侧, 入射角增大,
12、反射角随之增大,(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 垂直入射:原路返回,反射角=入射角 =0镜面反射:光在 光滑 面上发生的反射(反射光线只向某一方向) 漫反射:光在 粗糙 面上发生的反射(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光路可逆 明确反射角,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 与法线的夹角 ) 作图:反射角 =入射角 法线与镜面垂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3)(4)(5) 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将纸板向前或后折,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入射,则反射光线就会逆着原入射光线射出,说明:光路是可逆的12. 光的反射现象
13、: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河面波光粼粼,潜望镜13. 作图:在平面镜成像中所成的虚像是由射入人眼中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相交而成14. 凹面镜 对光有 汇聚作用(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点燃圣火的装置) 凸面镜 对光有 发散 作用(扩大视野,如汽车的后视镜,道路拐弯处的反光镜)15.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 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改变,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入射角增大, 折射角 随之增大(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空气中的角大)注意:光从一种介质 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入射角=折射角=0在光的折射中看到的像是 虚像看到水中的鱼
14、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 人在水中看到岸上的树比实际要高光的折射现象:水中的筷子,海市蜃楼,变扁的太阳,三日同辉,星星眨眼作图: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河水看起来“较浅“会聚作用 发散作用16.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线有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 通过凸透镜(放大镜)看到的字放大的;通过凹透镜看到的字是缩小的17. 正确理解会聚作用、发散作用:会聚或发散是相对原来入射光线而言的, 若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靠近主光轴(相对没有透镜时,距离变近)则该透镜是凸透镜; 若两条光线经过透镜后远离主光轴(相对没有透镜时,距离变远),则该透镜是凹透镜18. 主光轴:通过光心且垂直于透镜平面的直线焦点(F):平行于主
15、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最小最亮的光斑),该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距(f):焦点到光心的距离19. 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凸透镜:凹透镜:20. 光经过三棱镜后,折射光线将偏向底面21. 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22.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物距(u)像的情况像距(U应用u> 2f倒立缩小实像f< U <2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U =2ff< u <2f倒立放大实像U> 2f投影仪,幻灯机u =f不成像制作平行光u <f正立放大虚像u> u放大镜测焦距的方法: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平行光),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时
16、,测得光心到光斑的距离即为焦距 f使焰心,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蜡烛的像,原因:U =f 或U <f或 不在同一高度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凸透镜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同,蜡烛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实像一定是倒立的,像物在透镜的异侧;虚像一定是正立的,像物在透镜的同侧 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像变大明确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能根据物距U和像距v的关系判断像的性质(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为了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和光屏的移动方向相同解题的关键:明确物距U 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3. 人眼看物体和凸透镜成像的原理一样,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4. 近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前面,需戴凹透镜;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后面,需戴凸透镜近前凹,远后凸第5章物体的运动1.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路程,比较时间1km/h= m/skm/h换成 m/s 除以3.62. 比较两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3. 单位:m/s km/h1m/s=3.6km/hm/s换成km/h 乘以3.64. 人步行的速度约 1.2 m/ss变形公式:5. V =-t6.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四川省成都市航天中学校化学高二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物流集团校园招聘笔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砀山县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 优化管理型养护合同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高效会议与绩效目标合同
- 2025年法律常识题库(含答案)
- 2025企业简明借款协议
- 软件开发项目协议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工程类)-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2025年教育法学法规试题及答案
- 在接受诫勉谈话时的检讨及整改情况报告
- 汉教课堂观察汇报
- 2025年高级(三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财务成本管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通识课基础》高职人工智能全套教学课件
- 鳃裂囊肿及瘘管的护理
- 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 校园保安岗位职责培训
- 传统养生与现代健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