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_第1页
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_第2页
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_第3页
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_第4页
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p.89 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教材简析与课前思考】 :“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一般的教学流程都是:先整理运算律,再应用运算律。这样的教学过后,让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太“散”太“繁” 。所谓太“散”,是指本课涉及的教学点太多,有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减法的性质、除法的性质以及去括号等等,显得零碎散乱。所谓“繁”,就是有些式题同时包含了几种简便方法,让学生防不胜防,教师“唠”而无功。为此,我重组了教学内容,首先设计了一个计算比赛的情境,通过“谁算得又快又对”的问题刺激,激发起课堂学习的波澜与情趣。随后,通过一组“慢镜头” 来整理小学阶段常见的

2、运算律和简算方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丰富体验,促进理解。由于本课的教学点众多,哪些是基础的、必须的,哪些是领悟的、理解的,哪些是忽略的、弱化的,需要用整体建构的思想来实现。为此,在练习与实践中我安排了基础练习与重点突破两大板块, 旨在让“形”(运算律和简算方法的结构化外形) 与“式”(具体的简便计算题) 完美对接,让“所搬的石头都砌成房子” ,希望课堂的结构化程度得到增加,学生深层次解读式题的能力得到提升,既循序渐进,立足基础,又层层推进,指向未来。【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与交流,回顾整理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引导学生根据运算律、运算性质,观察数据特点,能正确、合理、灵活的进行相关的简便计算。

3、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辨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技巧,进一步发展数感。3、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增强表达和交流的意识,在学习中体会计算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趣。【教学重点】:能正确熟悉运用运算律和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计算。【教学难点】:能灵活、准确、合理地运用运算律和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教学准备】: ppt 、计算练习纸一张。一、情境导入,引出“简便”1、这节课我们复习混合运算。出示课题。2、出示: 3.14 5223.14 1015( 1)师:你知道这个算式是算什么的?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注意:请算的慢的同学先回答。 )a:混合运算按一般的顺序计算,先算乘

4、法,再算加法。b:简便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追问:哪几个地方是进行简便计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引导学生交流。先算“ 52 2”和“ 10 15”乘法结合律3.14( 50150)乘法分配律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3)小结:混合运算,可以按顺序进行计算,也能依据运算律使计算简便。板书:简便计算。【设计说明:通过出示计算情境引出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按顺序进行计算,一种是根据本题的数据特点进行简便计算。 在比较中引导学生观察哪几个地方进行了简便计算,逻辑严谨,慢镜头推进,唤醒学生对运算律的一些回忆,为后面运用运算律计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回顾交流,整理“

5、简便”1、回忆: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运算律?分别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加法交换律ab=b a加法结合律(ab) c=a(b c)乘法交换律a b=ba乘法结合律(a b) c=a (b c)乘法分配律(a b) c=a c bc追问:还有吗?如减法中的运算性质呢?abc=a(b c)= a c ba(b-c)=a-b+c=a+c-babc=a(b c)= a cb(如果想不起来,就在下一个环节进行回忆。)小结:在计算中, 我们能运用这些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 使计算变得简单方便从而提高计算效率。【设计说明: 与第一环节相顺延,通过交流让学生认识整理运算律,并将研究视角从常见

6、延伸到特殊, 充分拓展学生对简便计算的直觉感受, 从而实现初步的认知建构,并促使之成为正确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 】过渡:下面运用运算律来算一算,比一比。三、练习实践,运用“简便”1、基础练习,扎实“简便”出示题目:能口算的直接口算,不能口算的说一说运算顺序。准备,出示。3425(1)( 2) 30.125 0.875说说如何快速计算?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这样算后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合并”的思想。)( 3) 560 165( 4)( 6 1 )55 25( 5)(3.8 1.8 2) 0.5( 6) 9.7 1.25 0.8( 7)(8 4)49( 8) 3.84 993.84抽取具

7、有明显特征的题,利用“慢镜头”来逐一呈现简便计算的过程。【设计说明: 集中呈现不同类型的简便计算重在立体拓展简便的涵义, 逐步完善学生对简算得认识。 通过让学生直接运用运算律和简算方法进行计算, 既赋予过去的知识以新的活力, 又使学生对简便计算的意义、 结构域类型的理解更加完整、透彻。】2、重点突破,提升“简便”(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类型一:合题目: 3.6 2.8 7.4 7.2出示学生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怎么想到这样做的?明确:可以根据数据与符号,将小数合成整数。板书:合引导学生正确移动数:没有括号时,要把数与符号一起移动。题目: 0.125 0.5 0.78 82在

8、合并的过程中,强调正确使用小括号: (0.125 8)( 0.5 2) 0.78 提问:说说做这类题目要注意什么?小结:做这类题目注意要移动数时一定要带着符号一起“搬家”。类型二:分12.5 320.25怎么想到这样分的?板书:分2544怎么想到这样分的?怎么分?还可以怎么分?小结:这类题目都有一个什么特点分。类型三:变39.7 25 7.5能简便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好方法?那这一题: 5.17 1.53 51.7 0. 053怎么变就可以简算了?指出:这样一变,就能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解决问题了。127 0.75 26 4 0.753学生进行交流。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可以怎样简算?怎么想到

9、这样算的?师:这类题目有什么特点?指出:可以通过数据变“形” ,使题目变成简便计算题。避免负迁移6( 11)23出示学生的不同算法。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6 1 6 1 =6 2+63=1218=3023引导学生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讨论。说一说,能这样算吗?为什么?如果:变成这样:( 1 1 ) 6,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23怎么算?学生可能的算法:1616=3+2=523需要简便计算吗?指出:做简便计算时, 需要我们根据题目分析是否能够进行简便计算, 再决定选择怎样的简便计算方法。2.5 0.125 8让学生独立简便计算。可能=2.5 ( 0.125 8) =2.5 1=2.5说说问题出在哪里?学

10、生自己来发现。( 2)、小结:通过交流,你有什么收获?( 3)、提高拓展,出示提高题:8.32 5.39 1.68 3.611 4 1 4448 71 513713200820082007200720072008你能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这几题吗?【设计说明:重点突破环节再一次将学生置于数学思考与实践运用的碰撞之中,体验简便计算的前后关联与广泛应用的特质。 为此共分四个模块交流: 第一模块,运用最基本的合并的思想,突出一个“合”字;第二模块,突出简便计算“分”的思想;第三模块,突出“变”的思想;第四模块是在充分简便计算的基础上,避免负迁移。提高题的适时介入, 不仅是使课堂生出许多数学味来, 而且顺应了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