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15课《张衡传》教学设_第1页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15课《张衡传》教学设_第2页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15课《张衡传》教学设_第3页
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第15课《张衡传》教学设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郑城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第15课张衡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4【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知识2 、了解张衡的成就,感悟张衡的人格魅力。【教学重点】:1、疏通文本,翻译句子。2、了解张衡,感悟张衡【教学难点】:对“因入京师”中的“因”,“权移于下”中的“于”等字词用法的准确把握。【教学方法】:自主诵读,合作疏通,探究文本【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想】:第一课时预习,以诵读为主,同学们自己借助工具书初步疏通文本,了解作者及张衡等文L学常识,有疑问的地方先探究,并做标记。第二课时以落实教学目标为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Pg展示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汶川大地震时的图片。0

2、8年的汶川大地震遇难 6万9千多人,37万多人受伤。从触目惊心的图片也可以看出地震的危害特别大,因此人们想了解地震, 预防地震。早在1900多年前,东汉时期的张衡对地震就很有研究,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能检 测地震的仪器一一地动仪,这一项发明比欧洲早1700多年。今天我们学习张衡传,进一步走近张衡。板书题目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这样两个目标:二:明确目标1 、积累文言知识2、了解张衡的成就,感悟张衡的人格魅力。上节课已经预习这篇课文了,同学们预习的怎么样呢, 老师要检测一下,先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张衡传,开始。三、检测预习1 、齐读课文同学们读的很流畅, 字音把握的很准确, 可以看出同学们很

3、认真的预习了。我们掌握了字音,还要了解字义。请看多媒体,重点看红色和蓝色字的意义和用法。(Ppt显示重要的字词)2、解释字词(停顿一会 给同学思考的时间)哪位同学解释第一自然段的字词?(可用笔做记录)Xx 解释的怎么样,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见解?好,解释(补充)的很好。问题预设:“因入京师”中的“因”解释成“趁机”还是“于是”?如果是“于是”的话,表示一种承接关系,给人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想一下张衡 在三辅游学时,还不具备直接进入京师的能力,需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因此“趁机”比较符 合他当时的身份。下面看第二段的字词,这一段请哪位给解释?刚才我们了解一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但这样还不够,学习文

4、言文,翻译句子更重要, 考试时翻译占10分呢。3、翻译句子老师在文中选了 4个句子供同学们翻译。翻译时除了解释字词的意义,还要注意文言句 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文言现象。请看第一句.L虽才高于世,而无啸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停顿等同学翻律) 哪位同学说一说自己的翻译?请坐"同学们觉得加翻译的得么伴7请说。 B i I » b I 好,请坐。同学们说的比较全面了, 老师再强调一下,这个句子翻译时除了准确解释“从容”“好”的意义,“虽” “而” “之”的用法,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调整介词结构后置的语序,请看 老师给出的准确翻译:张衡虽然才能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5、,却没有骄傲自大的神情。平时举止从容,淡泊宁 静,不喜欢与庸俗的人结交。(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用事实来检验地震的方向, 完全相符,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看,从没有过这样的情况。(3)、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曾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可是感觉不到地面振动,京师的学者都怪它没有应验。(4)、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当时国家的政局日渐昏暗,大权转移到下边的人手里,张衡于是给皇帝写奏章陈述这些 事情。问题预设:“权移于下”中的“于”是介词“到”还是表被动?因为有的翻译资料把这句话翻译成“大权被宦官控制”,可以引导同学们把“移”换成“控”来判断“于

6、”用法。顺便提醒同学们注意上下文,自己独立思考,尽量少看现成的翻 译。同学们在字词方面还有没有疑问?文言文的学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究; 一方面是“言”,就是解释字词,疏通文意。刚才我们对字词句作了梳理,下面该对文本进行解读了。四、文本解读从题目可知,这是一篇传记。传记是记述一个人的生平的,是否意味着事无巨细都要写进文章去呢?1 、思考本文写了张衡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分别取得什么成就呢? ( ppt展示)本文先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他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写他一生中最突出的辉煌的科学成就,而在科学成就中尤其重要的是他首创的候风地动仪,最后介绍了.他政治上的才干。文章这样处

7、理材料,就使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板书:我演传,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文学一、第1段)卜二点班3无薪尚之情I. 上【从容然都I性”善机巧应宪八算罔设 浑天双卜假风刑动仪科学(第54段):沿喊严.格加度政治由于传记不同于历史史料,它还属于文学作品,在记叙人物主要事迹的同时,还评价探讨人物的思想状况。 本文在叙述张衡成就的同时,也进行了评价,有的是直接评价,有的是间接评价。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评价张衡的句子,并体味总结他有哪些高尚品德? (ppt展示)谁找到了给说一说。2、品味张衡局尚品德“从容淡静” “不慕名利”。他不慕名利,先是“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累召不应”,以后做了官,哪怕是“所

8、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也无所谓,由此反复说明了张衡的高洁。不仅如此,他还“不好结 交俗人”,不满当时“王侯以下”的“逾侈”的风气,经十年苦心构思写成二京赋用以 讽谏;一任河间相,立即“治威严,整法度”,将图谋不轨的“奸党”“一时收禽”,反映了他对当时奢靡庸俗风尚的不满和对不轨行动的斗争。这些都是他从容淡静、不尚虚浮的品德。无“骄尚之情”。他年少时便“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全面发展,甚至“才高于世”,却始终无骄尚 之情,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不尚虚浮而又谦逊踏实的品格,他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上,两次担任太史令,有机会 .观察天象博览群书,之后,浑天仪、灵宪算罔论、候风地动仪才得

9、以相继问世。学识渊博、严谨谦虚、不慕名利、从容淡雅、果断正直、政绩卓越(ppt展示)咱们先疏通的字词,又分析了内容,哪位同学给归纳概括一下本文的主旨?3、归纳主旨本文以时间为顺序, 通过记叙张衡在文学、科学、政治各方面的贡献, 介绍了张衡的品格和卓越的文学才能,重点突出了他一生中辉煌的.科学成就,赞扬了他刻苦求学、科学务实、追求真理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张衡的由衷敬佩。概括的很好,老师这有副根据课文内容写的对联与同学们分享:(ppt展示)观一物可知八方之震 唯地动仪可为此识一人能通五经六艺 只张平子能论之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真谛,老师依据文言文考试内容给同 学们出了四道选

10、择题,请同学们练一练。(ppt展示)五、巩固训练1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遂通五经,贯.六艺贯:贯通B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拟:打算C、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徙:调动官职D、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2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精思傅会,十年乃.成衡诡对而出B 、以精铜铸成作二京赋,因以讽谏C、下有蟾蛛,张口承之. 验之以事D、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机发吐丸,而蟾蛛衔之3 、下列文字属于张衡“淡泊名利”的一组是()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鹭奇其才,累召不应A、

11、 B、 C、 D、4 、对本文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 、文章一开始介绍张衡的姓名、籍贯,这是纪传体史书的通例,接着介绍他的经历、 广博的学识、非凡的才学,这是科学发明创造的重要前提。B 、张衡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骄矜之情,这一点难能可贵,也是他取得超凡学术成就的思想基础。C、张衡淡泊名利,不好交接俗人,对他们敬而远之,这是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对他 的仕途和学术研究都没有影响的。D、张衡作二京赋,从其目的而言可见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从其写作所用时间而言可 见他有严谨的创作态度。六、结束语这篇传记仅以700余字就概括了张衡 62年中在文学、科学,政治三方面的成就,写出一个真实、伟大的人。本文在讲述这三方面成绩的时候,重点放在了科学成就上, 尤其是详细介绍了候风 岫动仪。这也是同学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写人叙事不一定非要事无巨细、面 面俱到,要善于抓住,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张衡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源于他具有高尚的 品格"人只有具有高尚的品格,才能不被外界干扰,潜心钻研,有一番成就。同学们正处 于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希望同学们把心静下来,脚踏实地,学有所成。七、作业梳理归纳本课的文言知识反思: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