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植姜的方法姜原产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和抗旱 能力较弱,那么姜要怎么种植?下面是 为你整理的种植姜的方法,希 望对您有用。种植姜的方法栽培季节一般春季播种,霜前收获。由于姜喜温暖,不耐寒、不耐霜,所 以必须在温暖无霜的季节栽培。确定姜的播种期应考虑以下几个条 件:1根据发芽所需的温度,应在10厘米地温稳定在16 C以上时播 种;2根据姜的生长习性,要获得较高的产量,需有135-150天的适于姜生长的时间;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生姜一般于惊蛰后至4月中旬播种,播种过早,地温低,发芽慢,播种过晚,则生育期缩短, 降低产量。整地施肥姜发芽期由种姜供应营养,幼苗期生长缓慢,需肥较
2、少,“三股杈”以后需大量养分,约占全生育期总吸收量的88%。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以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较少,氮(N)、磷(P O )、钾(K O)的吸收比例为1:0.5:2。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生产1000千克 生姜产品,需吸收氮(N)5.76千克、磷(P O )2.54千克、钾(K 0)11.47千克。施肥时应根据生姜需肥规律、土壤总养分和肥料效应,按照有 机肥与无机肥、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平衡施肥。生姜根系 细弱、分布浅,生育期长,必须施足基肥。最好在冬前深翻风化土壤, 翌年春耙细耙平。结合翻地,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硫酸钾30千克,或每亩施有机肥复合肥 800千克、
3、普钙20千克做基 施。基肥施入后进整地,可做成平畦,也可开沟待播。采用沟播,沟 距为50-55厘米,沟宽25厘米,沟深10-12厘米。播种应选择晴暖天气播种。优选种姜应在前一年,从生长健壮、无病、高产的地块上选留种姜。收获 后选择肥壮、芽头饱满、个头大小均匀、颜色鲜亮、无病虫、无腐烂、 无损伤、未受冻的姜块做姜种贮藏。姜在播种前应先进行催芽。幼芽 是幼苗生长的基础,培育壮芽是获得高产的基础。壮芽的形态特征是 芽身粗壮,顶部钝圆;弱芽的形态特征是芽身细瘦,芽顶细尖。培育壮芽晒姜困姜播种前1个月左右,选晴天,将姜种平铺在室外地上晾晒1-2天,夜晚收进室内防霜冻。通过晒种,可提高姜块温度,打破休眠,
4、 促进发芽,并减少姜块中的水分,防止腐烂。晒种 1-2天后,再把姜 块置于室内堆放3-4天,姜堆上盖上草莲,进行困姜,促进种姜内养 分分解。经过2-3次反复晒姜困姜后,便可催芽。姜易受姜瘟病、炭 疽病等重茬病害为害,所以在晒姜困姜的过程中,应严格淘汰干瘪、 瘦弱、发软、肉质变褐色的姜种。催芽催芽的方法有许多,如火炕催芽、温室催芽等。土炕催芽:就是利用农村的土炕进行催芽,先在炕上铺一层麦秸, 厚10厘米左右,麦秸上再铺2-3层纸,将姜种一层一层地平放在纸 上,堆放厚度60-80厘米。种姜排好后,让其散散热,然后再铺一 层10厘米厚的草,最上层加盖棉被保温。催芽温度可通过土炕加热 或揭盖覆盖物来调
5、节。温室催芽:先在篓筐内四周铺放3-5层纸,将姜种头朝上一块一 块摆放于蒌筐内,堆放3-4层,再盖上3-4层纸,把蒌筐放入温室 内,保持适温催芽。不论采用哪种催芽方法,温度均应掌握在22-25 C之间。温度超 过28 C,虽发芽迅速,但芽瘦弱、徒长;温度低于20 C,芽虽粗壮, 但发芽时间长,影响播种。一般待姜芽生长至0.5厘米-1厘米时,即可按姜芽大小分级、分批播种。掰姜种播前,把已催好芽的姜块掰成75-100克的小种块,每个种块上 保留1个肥胖的幼芽。结合掰姜种,应再进行一次精选种芽,剔出芽 基部发黑、或姜断面变褐的姜块。浇底水姜出苗很慢,土壤缺水会影响出苗,因此一定要浇足底水,出苗前一般
6、不再浇水。排放种姜底水渗下后即可排放姜种。有平播法和竖播法两种。平播时,将 种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竖播时,种芽一律向上播 种。覆土随播种,随用细土盖在姜芽及姜种上,播完后覆土4厘米-5厘米厚。覆土太厚,地温低,发芽慢;覆土太薄,则表土易干燥,影响 出苗。播种量每亩用种量为400千克-500千克。种姜越大,出苗越早,苗越 壮、产量越高。因此,种块应尽量大些。播种密度一般每亩保苗5500株左右。田间管理中耕除草姜为浅根性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因此不宜多次中耕, 以免伤根。一般在出苗后结合浇水,中耕 1-2次,并及时清除杂草。 进入旺盛生长期,植株逐渐封垄,杂草发生量减少,可
7、采用人工拔除 的方法除草。无公害生姜生产,最好不用除草剂防除杂草,可采用黑 色地膜覆盖、或覆盖白色地膜再盖一层薄土等方法防除杂草。浇水姜不耐旱,根系又浅,应合理浇水,确保植株正常生长。出苗前 一般不浇水。幼苗期虽需水不多,但根系吸收力弱,应小水勤浇,浇 后浅耕保墒。夏季勤浇水,可降低地温,以早、晚浇水为好,田间积 水过多应及时排涝。立秋后,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多,应 保证水分的充足供应,保持土壤相对湿度 75%-80%。收获前3天浇 最后一水,以便收获时姜块上可带潮湿泥土,有利于贮藏。追肥与培土姜极耐肥,除施足基肥外,应多次追肥。幼苗期为促进幼苗生长 健壮,应追一次“壮苗肥”,每亩随水
8、冲施腐熟人粪尿1000千克, 或尿素10千克。立秋前后,姜苗处于“三股杈”阶段,是生长的转 折期,也是吸肥量变化的转折期,应追施“转折肥”,可每亩施腐熟 有机肥1000千克,并配合施入三元复合肥15-20千克。9月上旬前 后,姜的根茎进入旺盛生长期,为促进姜块膨大,防止早衰,追一次 “补充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30千克。姜的根茎在土壤里生长,要求黑暗、潮湿,需要进行培土。一般 于立秋后结合拔草和施肥,培土 2-3次,逐渐将播种沟变成垄,防止 根茎露出地表。采收留种姜不耐寒,通常于10月中、下旬初霜到来之前收获。收后自茎 杆基部削去地上茎(保留2厘米-3厘米茎茬),不需进行晾晒。采收姜的采收与其
9、它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在8月初即开始采 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腌 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老姜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 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 辣味重,且耐贮藏运输,作为调味或加工干姜片品质好。但采收必须 在霜冻前完成,防止受冻腐烂。采收应选晴天完成,齐地割断植株, 再挖取姜块,尽量减少损伤。种姜的采收,一般掌握在地上植株具有4-5片叶片时,大约在 6月中下旬进行。采收时小心将植株根际的土壤
10、拨开,取出种姜后再 覆土掩盖根部。若采收过迟伤根重影响植株生长。留种留种用的姜块,最好另设留种田进行栽培,在生长期间多施钾肥 (草木灰等),少施氮肥(如尿素等)。采收时晾晒数天,降低种块水分 进行贮藏。也可在大田生产中选择植株健壮、姜块充实、无病虫害感 染、不受损伤的姜块,进行晾晒后,贮藏作种。生姜种植技术一、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姜原产于我国热带及东印度,性喜温暖,根茎 (姜块) 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在 1618 C以上才能发芽,在2027 C时 姜块发育迅速,月均温为2429 C最适宜根茎分生,在15 C以下停 止生长,达40 C时发芽仍无妨碍。但低于10 C以下,姜块容易腐烂。2、光
11、照:姜耐阴而不耐强日照,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故栽 培时应搭荫棚或利用间作物适当遮荫,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3、水份:姜的根系不发达,耐旱抗涝性能差,故对于水分的要 求格外讲究。在生长期间土壤过干或过湿对姜块的生长膨大均不利, 都容易引起发病腐烂。4、土壤营养:姜喜欢肥沃疏松的壤土或沙壤土,在粘重潮湿的低洼地栽种生长不良,在瘠薄保水性差的土地上生长也不好。 姜对钾 肥的需要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二、栽培技术(一)种姜处理:1、选种消毒:在上年的留种地选择健壮植株的姜块采收贮藏, 播种前选形状扁平、颜色好、节间短而肥大且无病虫害的姜块,用草 木灰溶液浸泡15 20分钟进行消毒,防止腐败病(姜瘟
12、)的传播危害。 在选种消毒时,凡发现姜块有水渍状肉质变色,表皮容易脱落的,说 明已经受病害感染,必须淘汰。2、晒种催芽:为了出芽快而整齐,在播种前一星期左右,选择晴天,将种块翻晒数天,使姜皮变干发白,放入垫有稻草的箩筐内, 使其头朝内、脚朝外,一层层放好后,再盖草帘或稻草,用绳子扎紧, 放于灶的上部,利用柴草的热烟加温,保持筐内湿润和2030 C的温度,经过20余天幼芽长1厘米左右取出。也可放于温室或塑料大 棚内,维持20 C以上的温度进行催芽。催芽后把种姜切成小块,每 块有12个芽子,沾上草木灰即可播种。(二) 整地施肥姜喜欢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肥土,由于姜的根系少,分布范 围小,因此用来
13、栽姜的土地还须实行深翻曝晒,使其风化疏松,以利 根系生长发育。姜的产量高,生长期长,故需肥量多,每亩应施放腐 熟牛、猪圈肥20002500公斤,或浓人畜粪水7080担作为底肥, 有条件还可增加20公斤的复合肥效果更为理想。姜不宜连作,应与 其它蔬菜进行3年以上的轮换栽培,防止姜瘟发生危害。(三) 播种栽培1、播种:(1) 播种期: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低热河谷地区以 3 月上、中旬为宜。经过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的可适当提早。(2) 播种量:种块的大小与产量关系甚大,使用较大的姜块作种 不但出苗早,加快发育生长提早成熟,而且产量高,因此每块种姜应 以50100克为宜。若以50×15
14、 厘米的田间栽培行株距计算, 每亩可用姜种150250公斤。虽然用种量较多,但姜种以后还可以 收回利用。2、栽培方法为了避免在生长期间根茎露出土面, 降低品质,在栽培时必须适 当进行深播,其栽培方法如下。(1)高厢栽培法:将土地平整开沟,做成厢宽 1.2米,沟宽30厘 米的高窄厢,每厢均匀纵开种植沟3条,施入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 1518厘米的株距进行播种栽培,每亩可栽80009000株。这种 方 法在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带(如稻田),可以增强土壤透气性, 提高土温,防止积水烂根。(2)条垄栽培法:将土地深翻耙平,不做厢,按 50厘米的行距开 种植沟施放底肥,与土壤混合后,按 15 20
15、厘米的株距进行播栽, 以后培土做成垄。此法每亩可植 8000株左右,适宜在地下水位低, 通风透气性较好的梯地或斜坡地栽培。在播种时,若是经过催芽的种块,应将芽子朝上放,未经催芽的 种块平放斜放均可。播种后覆盖 56厘米厚的细泥土,使其尽快出 苗。(四)田间管理1、搭棚遮荫:姜害怕烈日照射,但散射光对生长又有好处。因 此在播种出苗,秧苗高达15厘米以后,应搭成高1米左右的平架, 架上铺盖稀疏杂草,或插狼鸡叶,挡住部分阳光,降低照射强度,以 利植株生长。到了秋天光照强度减弱,这时由于地下部的根茎膨大,需要较多的光照,再撤去荫棚,增加光合作用,提高产量。或者因地 制宜在阴山坡栽培,效果均好。2、中耕
16、培土:姜的地下部有向上生长的习性,且喜欢土壤疏松 通气,故在生长期间应进行中耕培土。一般中耕 23次,结合培土 进行。生长前期中耕适当深些,到了中后期植株较大,且地下部已开 始膨大,应实行浅中耕。培土可增厚土层,防治姜块露出土面降低质 量。通过培土,将原来的栽植平行逐渐变成垄行,使土壤滤水和透气, 有利于生长,提咼产量品质。3、追肥:姜在生长期间,应根据植株的长势确定追肥,一般共 追2 4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掌握先淡后浓的原则施用。在生长 的前期由于植株不大,需肥较少,一般应少施,到生长中后期植株长 大,且地下部开始结姜块,需肥较多,应多施勤施,可在人畜粪水中 加进0.5%左右的复合肥,在晴天进行施用,既作肥又作水,效果良 好。(五)采收与留种1、采收:姜的采收与其它蔬菜不同,可分嫩姜采收、老姜采收 及种姜采收三种方法。(1) 采收嫩姜,可作为鲜菜提早供应市场。一般在8月初即开始采收。早采的姜块肉质鲜嫩,辣味轻,含水量多,不耐贮藏,宜作为 腌泡菜或制作糟辣椒调料,食味鲜美,极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好。(2) 老姜采收,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待姜的地上 部植株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采收。这时采收的姜块产量高, 辣味重,且耐贮藏运输,作为调味或加工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领域的新机遇区块链技术的市场应用与前景
- 医疗设备操作规范与质量控制
- 医疗大数据分析在医疗服务中的应用
- 2025年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模版
- 医疗大数据下的患者满意度分析
- AI技术在手术辅助系统中的伦理边界探讨
- 医学伦理在中药治疗技术传播中的作用研究
- 生产部门2025年度工作总结模版
- 代课老师聘用合同范例
- 医患沟通艺术与销售沟通技巧共通点解析
- 国开【形考】《管理英语(3)》形成性考核1-8答案
- 起诉意见书(公安)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用户思维
-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 新产品试产工作指引
- 松下伺服驱动器说明书
-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说课课件
-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工序卡-工艺规程卡
- 动态轨道衡电子称重仪及定量称重控制系统设计概要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舟山市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点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