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理生理知识_第1页
糖尿病病理生理知识_第2页
糖尿病病理生理知识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糖尿病病理生理知识(1)糖尿病病理、生理知识(1)典型糖尿病容易确诊,但早期和特殊病人不够典型,无三多一少症状,根据中医理论 病发于内而形于表 ,一旦发现下列信号,就应注意或做糖耐量试验,以便早期发现。( 1)有糖尿病家族史,因有的糖尿病与遗传有关,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的人患病可能性大。( 2)曾分娩过巨大胎儿(超过 4 公斤)的妇女。( 3)不明原因的多次流产或胎死宫内,易引起内分泌失调,因糖尿病引起微血管病变和供血不足,影响胎儿发育。( 4)明显肥胖, 进食后 2-3 小时有心慌、 出汗、手抖和乏力、饥饿等低血糖反应症状者。低血糖反应是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早期表现。( 5)皮肤瘙痒,外阴瘙痒,皮

2、肤痔、疮、痈等化脓性感染经久不愈,肺结核进展较快,消瘦明显,手足末端发麻,排尿不净,下肢脉管炎、溃疡、白内障、浮肿、冠心病,无痛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不可忽视。( 6)乏力、虚汗、阳痿、嗜睡。糖尿病会遗传吗?较多的学者认为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因调节血糖的基因组合异常,而导致发病。 调查中发现,糖尿病人的亲属比非糖尿病亲属者发病率高得多。其父或其母有糖尿病者分别为8.33%,其亲胞有糖尿病者发病率为1.62 5.85%。一般认为, 隐性遗传常隔代或数代, 糖尿病病人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病的本身,而是遗传容易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突变基因遗传,临床称之为糖尿病易感性。糖尿病易感者,对

3、胰岛素的适应能力很差,极易发生糖尿病。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性糖尿病的危害是可怕而又严重的。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有关专家发现:(1)因糖尿病引起失明比一般人多10 23 倍;(2)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比一般人多20 倍;(3)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及中风比一般人增加2 3 倍;(4)糖尿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比肾病者多17 倍;( 5)糖尿病遗传危险率 1.90 8.33%;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中年及老年的糖尿病患者中,以心血管病为主要致命原因,冠心病为主要死因。 250 例糖尿病尸检材料中, 有 46.4%死于心血管病;( 2)在幼年型患者中,主要致死原因多为肾功能衰竭;( 3)应用胰岛素及

4、抗生素以前,糖尿病性酸中毒及感染亦是糖尿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 4)21 例尸检中,死于感染者占 42.95% ;( 5)103 例糖尿病尸检材料表明, 糖尿病性昏迷及尿毒症为死因之一。什么叫苏木杰氏反应?由于过度饥饿,或降糖药物使用不当等因素,而发生低血糖,并在低血糖之后出现高血糖反应,严重低血糖导致反应性高血糖, 可持续数日之久, 这种现象称为苏木杰氏反应。苏木杰氏反应,临床多见于胰岛素用量不当所造成。因此一般多在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人中发生。糖尿病人是否可以结婚?婚后能否怀孕?无论哪一类型的糖尿病人,只要平时在饮食、药物、运动三方面配合得很好,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可以结婚。但在选择对象

5、时,必须要找对方没有糖尿病,没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因为糖尿病具有遗传性。文献报道,如果男女双方都是糖尿病患者,那么他们后代中将有5%的人可能会得糖尿病。糖尿病人结婚后,病情控制一直很理想,无心、脑、肾脏器官及其它严重并发症者,可能怀孕。但在妊娠的前 3 个月,特别要控制好,因为只有在正常血糖水平的环境中,受精卵才能正常发育, 才能早期预防胎儿畸形, 才能降低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及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什么叫血糖?血糖从哪里来?血液中含的葡萄糖,称之为血糖。血糖的来路有2 条途径:( 1)饭后,从饮食中摄取的糖类,通过胃肠道消化吸收入血液;( 2)空腹时,从储存的肝糖原、肌糖原中分解补充;蛋白质、脂肪

6、通过糖的异生作用,转变为游离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血糖就是通过上述途径转变而来的。血糖的浓度常受内分泌激素的不断调节。胰岛素能使血糖浓度下降,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则使之上升,前者不足或后者过多,为血糖增高的重要原因。肝功能障碍也能使血糖一时性升高。什么叫尿糖?什么叫肾糖阈?正常人每日从尿中排出的葡萄糖为32 93 毫克,尿糖定性试验不起反应。当尿中每天排出的葡萄糖超过150 毫克时,尿糖呈阳性反应,称为尿糖。尿糖和血糖变化是和肾脏排糖阈值有关,当血糖超过160 毫克这一限度,尿中就会有糖尿,由此出现糖尿病的最低血糖值,谓之肾糖阈。正常肾糖阈值为 160 180 毫克,但有个体差

7、异。当空腹血糖为145 毫克时,未超过肾糖阈值,故不会出现尿糖。什么是胰岛 细胞?胰岛 细胞是胰腺中重要组成部分,正常胰腺约重50 75克。胰岛是分布在胰腺腺泡之间的细胞群,总数约有 1 百万2 百万个, 其体积占整个胰腺的1 2%,重量约 12 克。胰岛自胰头到胰尾数量逐渐增多。胰岛内包含有四种不同的细胞: 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20%,分泌胰高血糖素。 细胞,约占一半以上,功能为分泌胰岛素。 细胞,约占胰岛细胞总数的5%,分泌生长抑素。 细胞,数量少,分泌胰多肽。有的糖尿病人,胰岛 细胞的颗粒减少,使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可见 细胞颗粒的多少与胰岛素量的分泌有直接关系。胰

8、岛素受体在体内起什么作用?在人体组织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的细胞膜上都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在人体内必须与受体结合,才能使细胞周围的葡萄糖输入细胞中,葡萄糖进入细胞中才能被细胞所利用。所以在同等血浆胰岛素水平时,胰岛素受体越多和功能正常胰岛素作用能力越强,如果胰岛素受体减少或衰退,胰岛素作用能力就减弱。肥胖病人由于人体组织细胞增大,胰岛素受体数目就相对减少,因此各种降糖药物治疗效果都很不理想,原因就是没有针对胰岛素受体来治疗。糖尿病性潮红是怎么回事?糖尿病患者有的面部及手足生有弥漫性淡红色斑,以额部最常见,并且常在同侧眉毛的外侧伴有脱毛现象,称为糖尿病性潮红。还有,由于酮症酸中毒所致糖尿病性

9、昏迷时出现的面部潮红,是临床常见的体征。但轻度或潜在性糖尿病病人,有时也可以看到“面色赤红”现象。脂肪和患糖尿病时脂肪代谢脂肪主要是由硬脂酸、软脂酸与甘油组成。它是体内能量储存的最好形式。饮食中的脂肪包括:( 1)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食物有植物油、鱼油、硬粟油和各禽类的脂肪等。( 2)含饱和脂肪酸较多和食物有猪油、牛油、羊油、奶油、可可油等。脂肪组织是机体的能量仓库,它具有双重任务,即脂肪被消化吸收后, 将多余的 燃料 以甘油三脂的形式储存起来,饥饿时就动员脂肪分解,以满足机体各组织能量的需要,全身组织,除脑和血液中的红细胞外,约有一半的热量是由脂肪转化的,充分利用,可减少蛋白质的消耗。患糖尿

10、病时,机体内的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加速。脂肪代谢紊乱引起血脂增高,甚至导致大血管和小血管支脉硬化,临床出现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等并发症。这些病的出现就会形成脏腑失调,代谢紊乱,加重糖尿病。蛋白质和患糖尿病时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是一种含氨的高分子化合物,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参加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总共有 20 多种,其中 8 种氨基酸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 8 种必须氨基酸是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作为组织主要结构成分的蛋白质,经常处于自我更新之中,人体没有储存蛋白质的特殊场所,肌肉便成为蛋白质的临时调节处所。食物中如瘦肉、鱼、鸡蛋、各种豆类

11、及豆制品等含蛋白质较多,这些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后,以氨基酸的形式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以补尝生理性消耗。 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进食 50 克蛋白质即可。患糖尿病时,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为合成受阻,分解加强,导致高血糖症;蛋白质消耗增多,患者形体日渐消瘦和衰弱,抗病能力下降,故极易并发各种感染性疾病。但蛋白质过量增加机体代谢负担,所以适当为好。什么是碳水化合物和糖代谢?碳水化合物即糖类。可分为单糖类:即葡萄糖、核糖及细胞内脱氧核糖;双糖类:有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类:有淀粉、纤维素、各种食用糖和粮食如大米、面粉、玉米面、薯类、山药等。碳水化合物是人类从膳食中取得热能的最经济和最主要的来源,它还参

12、与细胞的多种代谢活动,并且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它在体内以葡萄糖及糖原形式存在。人体摄入或自身合成的葡萄糖,在机体需要能量和组织供氧充足时,才能氧化分解,其最终代谢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肺呼出,水从肾脏排出。患糖尿病时,由于胰岛功能衰弱或耗竭,不能有效地调节人体内的血糖水平,出现了糖代谢紊乱,糖的分解、利用、合成均受到障碍,大量葡萄糖游离在血液中,这样就形成了高血糖,而从肾脏排出的小便中便出现了糖尿。所以过量饮食是祸根,但饮食营养不足,机体缺乏足够的营养也能致病,为此适当为好。为什么当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时,体内蛋白质、脂肪就会加速分解?为保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必要的劳动,必须提供一

13、定的热量。在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需要热量2000 千卡左右。当饥饿或其它情况引起热量不足,糖原异生及糖原分解加快,以维持血液中葡萄糖浓度的相对稳定,从而保证了体内葡萄糖供给大脑、红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胞的需要。当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足时, 机体便动用脂肪、 蛋白质, 异生成糖原,最后转变为葡萄糖,以补偿热能的不足,这样,便加速了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 每克糖产热 4.4 千卡 ,每克蛋白质产热 4.4 千卡 ,每克脂肪产热 9.0 千卡。蛋白质分解后变成氨基酸,在肝脏加工成葡萄糖,随血流供生命活动所需。脂肪分解成甘油、脂肪酸,在肝脏内转成葡萄糖,供各组织细胞利用。米、面消化后在体内怎样转化成热能?米、

14、面含糖较多,并有少量蛋白质、脂肪、进食后很快使血糖水平升高。( 1)食物被消化后,分解成游离葡萄糖,进入肝脏,一方面释放能量,供人体各组织器官需要;另一方面,促使多余的葡萄糖合成糖原, 储存到肝脏和肌肉, 肝脏含糖原的 70%。( 2)血中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除了供组织细胞需要外,还可以转化成某种氨基酸随血流分布到身体各处,成为细胞的组成部分, 此时的血糖约为 30%,多余的葡萄糖则转化成脂肪,储存于皮下、肠系膜和大网膜等处。猪、羊、牛油、植物油消化后在体内怎样进行代谢?摄入猪、牛、羊油、菜籽油后,经胆盐乳化成脂肪微滴,在肠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然后在小肠上皮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

15、酯、磷脂和胆固醇脂。实际上 95%的血浆脂质是由脂质和载脂蛋白结合在血液中运转的。具体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油类物质被人体消化吸收到淋巴和血液。当食物供给的能量超过体内消耗时,食物中的脂类可经过改造而直接储存起来,以备必要时动用。瘦肉、鱼消化后在体内怎样进行代谢?瘦肉和鱼类含蛋白质较多,脂肪次之。占体内主要成分的蛋白质,经常处于新陈代谢之中。陈旧的蛋白组织先分解成氨基酸,然后在肝脏内合成尿素排出体外。为什么糖尿病人摄取脂肪太多会出现酮尿?正常情况下,酮体被肌肉所利用。由于糖尿病人体内脂肪代谢紊乱,其合成受阻,分解加速,游离脂肪酸增多,大量脂肪在肝内不能完全氧

16、化分解,而产生大量酮体(酮体由乙酰乙酸、 -羟丁酸和丙酮组成) 。血中酮体堆积,超过人体内组织需要, 而出现酮血症。 酮体经肾代谢排出体外形成酮尿,检测时,尿中酮体呈阳性。当糖尿病病人摄入脂肪太多时,加重了脂肪代谢的负担,而产生酮尿,因此,糖尿病病人在膳食中应注意这个问题,以免产生不良后果。肝脏糖原异生对血糖水平起什么作用?肝脏是糖原异生的主要场所。当正常人三餐食物被消化、吸收、利用后,血糖逐渐下降引起能量不足,产生饥饿感,此时热量的不断补充,即由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提供。每天约生成 100-150 克葡萄糖,其中 90%在肝脏合成,约 10%由肾生成。肝脏对稳定血糖水平起到调节的作用。进食时,

17、血糖逐渐升高,在胰岛素作用下, 将多余的葡萄糖合成糖原储存在肝脏,当机体需要时,肝糖原又转化为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中,以满足各组织器官所需的能量。糖尿病病人2 天不吃饭为什么空腹血糖仍高?当糖尿病病人 2 天不吃饭时,糖原分解及糖的异生作用增强,以不断补充血液中葡萄糖的不足,来维持体内血糖的日常所需。空腹时, 75%的血糖由肝糖原分解, 25%来自糖的异生。当饥饿时间廷长,则容易出现反应性高血糖。这样,对病情的危害是:容易出现低血糖;基本营养减少,人体消瘦,抗病能力下降,容易感染;蛋白质、脂肪异生,易导致高血脂症、酮症;饥饿性高血糖,易出现各种中毒症状,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合理的饮食至关重要,

18、不要饥饿疗法。糖耐量减低易患心血管疾病吗?糖耐量减低的病人,对血中葡萄糖处理不如正常人迅速,储存与利用能力降低,糖耐量的异常对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不但临床糖尿病,即使仅有轻度的糖代谢异常,在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已开始对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起了促进的作用。由于糖耐量减低,体内糖代谢紊乱,使血管和血液成分改变。糖代谢紊乱又可促发脂肪代谢异常。堆积的胆固醇则是形成动脉硬化的重要物质。所以,代谢失调易患心血管疾病。什么叫低血糖?低血糖的病因有哪些?低血糖症低血糖是一组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症群,当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 2.8mmoL/L(50mg/dl) 时引起心悸、多汗、

19、手抖、烦躁、抽搐以至昏迷等一系列的临床症候群,谓之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属祖国医学脱汗,虚痉等范畴。病因病机(空腹低血糖的原因): 胰岛 细胞瘤增生,不按机体所需而自主性分泌胰岛素过多。 拮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过少,如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患严重肝病,肝炎、肝硬化,由于肝脏贮存糖原功能被破坏,肝糖原输出减少。 患胰外恶性肿瘤所造成,因肿瘤释放类胰岛素物质。 酶系失常,肝脏不能正常调节血糖水平,产生低血糖。 葡萄糖利用过度,供应不足,或丧失过多。如长期饥饿,过度节食、剧烈运动、早空腹运动过度等。 药物使用过量或不当,如降糖药、抗组织胺药、心得安等,还有胰岛素,使用胰岛素不能恒量,使用过量等

20、。临床表现:有饥饿感,软弱、出汗、焦虑、紧张、脸色苍白,心动过速,血压偏低、恶心呕吐,四肢震颤等,要及时吃一些食物或救治方法:如出现低血糖反应时,可食一些糖块,最好冲一杯红糖水, 喝下,不要过量。严重者须迅速静注 50% 葡萄糖( 40-100ml ),有缺氧者可吸氧, 严重时要进行紧急处理。可皮下注射 1肾上腺素 0.5-1.0ml 提高血糖水平。低血糖发生的原因:(1)胰岛 细胞瘤、胰腺癌、胰岛细胞肥大与增生、胰外肿瘤等,因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低血糖反应。( 2)由于迷走神经过度兴奋,刺激胰岛 细胞分泌过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发生低血糖。( 3)严重的肝脏疾病,使肝糖原合成减少或分解障

21、碍,当血糖降低时又不能及时补偿,而出现了低血糖反应。( 4)脑垂体功能减退,控制生长激素释放,糖异生能力下降,血糖减少形成低血糖。( 5)长期进食不足,过度消耗,如神经性厌食,慢性吸收不良,慢性腹泻,慢性糖尿等,促使血糖下降。( 6)胰岛素受体抗体在某种情况下,表现胰岛素样作用,当空腹时引起低血糖发作。( 7)由于进餐后胰岛素分泌延迟,使血糖升高,但在进食后 3-5 小时期间,胰岛分泌达到高峰,于是突然出现低血糖。( 8)由于胰岛素及降血糖药物用量过大,造成了药源性低血糖。预防低血糖的措施( 1)按时进餐,灵活掌握,因人因时而异,需要病人自已摸索,一般应在可能发生低血糖的半小时前,时食主食12

22、.55-50 克。( 2)胰岛素用量大者,一定要按时进餐,保持胰岛素与饮食、运动、工作相平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的剂量。每天的体力活动要有规律,这不仅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而且对糖尿病的恢复也有益处。( 3)如出现低血糖反应,冲服一小勺红糖水即可。糖尿病人的血流变糖尿病人均有血瘀现象,应做血流变检查。糖尿病患者全血和血浆的粘度均升高,当合并酸中毒时,血液中的细胞变性能力降低,血粘度增高,血液运行阻力增大,流速减慢,血流瘀滞,导致局部组织营养供血不足,造成脏器发生变性栓塞。加上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则启动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治疗糖尿病必需辨证治疗瘀血和痰饮。降低血粘度和防止血栓。糖尿病人的微循环糖尿病时的微循环包括微血管病变,血流障碍,血流理化特性的改变。糖尿病人几乎全身的微血管壁的基底膜均有改变,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所以糖尿病人微血管发生扭曲、打结、生成不足或有血管瘤形成,在其它代谢异常共同作用下,发生血流缓慢,瘀滞,阻断、渗出、血管壁脆性增强。糖尿病人的骨密度糖尿病在中医讲,主要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