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把字句的类型和语法特征 “把”字句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特征【正 文】 内容提要 本文从时间系统角度考察“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和句子的情状类型及其语法现象。能否作“把”字句的谓语动词,与动词的内部过程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动词完成持续的语义越强,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的自由度越大。“把”字句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和状态结合而成构成复变类情状,具有持续完成成就的语义特征。“把”字句的一些语法现象都可由这些语义特征得到解释。本文最后分析
2、了“把”字句的几种与句子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 引言 许多语法现象,往往与动作行为展开时动词内部的过程结构以及句子的时相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动词内部的过程结构以及句子的时相结构所显现出来的语义特征出发,探讨和发掘与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相关的种种语法现象,将有助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深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个动词语义特征(马庆株、郭锐)以及句子情状类型的分类研究(邓守信、陈平),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的研究(龚千炎)以及动态助词“了”“着”“过”的
3、语义特征的研究(房玉清)等几个方面。 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从时间系统具体分析某一种句子语法现象的尚不多见。本文试图以自然时间的流逝为参照点,具体考察“把”字句动词的语义(aktionsarf)特征,“把”字句的情状类型(situation type)以及与之有关的语法现象。 “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 有的动词能进入“把”字句里作谓语,有的动词不能。其原因牵涉到很多复杂的因素,目前不可能只凭动词内部过程
4、反映出来的语义特征把这两者截然分清楚,但通过一定标准,分出这两者的核心成员是可以办到的。 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完成持续性动词。 动词作为一个陈述性成分其所指有一个随时间展开的内部过程。其内部过程由起点、续段、终点三要素构成。但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完备地具备这三个要素,有的过程可能有起点但没有终点,有的有终点但没有起点,有的起点与终点重合。由此形成不同的过程结构类型,不同的过程结构类型外化为不同的语义特征类型。(参见陈平,郭锐)有无续段外化为±持续的语义
5、特征,有无终点外化为±完成的语义特征。 时态助词“着”、“过”能够检验出动词是否有续段、终点。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的表明为有续段,反之为没有续段;能在“过”格式槽中出现的表明为有终点,反之为无终点。同时用“着”、“过”两条标准考察动词,就能得到两大动词类型。 不能既在“过”又在“着”格式槽中出现的,为非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在这两种格式槽中都能出现的为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如: , 是、等于、以为、好
6、像、适合、值得、知道、当心、认识、相信、懂、讲究、明白、准许、喜欢、拥护、原谅、开始、来、去、塌、出现、发明、败 , 搬、挂、看、烧、修、撕、吃、抛、扔、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提高、增加、改正、恢复、减少、扩大、等、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举、近、猜、找、敲、坐、爱、住、惦记、关心、信任、指望、体贴、跟随、热爱、有 一般来说,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完成持续性动词一部分可以进入“把”字句作谓语。
7、160; 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 ,完成持续性动词的内部过程的续段、终点还有强弱之分。续段、终点的强弱与能否进入“把”字句也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用“在正在”格式槽可以把,类动词分成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与弱完成持续性动词两类。在格式槽中能出现的为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不能出现的为弱完成持续性动词,记作,。如: ,看、挂、搬、烧、修、撒、吃、抛、扔、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提高、增加、改正、恢复、减少、扩大、等、体会、表演、进行、哭
8、、想、带、伸、抓、举、近、猜、找、敲 ,有、爱、住、率领、坚持、醉、信任、指望、体贴、跟随、热爱、希望、盼望、爱护 ,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一般都能进入“把”字句中作谓语,弱完成持续性动词则不然。 各类动词内部还存在着终点、续段的强弱之分。如果我们用“时量短语”格式槽去考察,类动词,又能把,类动词分成两类。时量短语与动词的关系有两种情况,时量短语计时的时间从动作行为起点算起,时量短语就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从动作行为的终点算起就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参见
9、马庆株)动词后带时量短语既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又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表明该动词终点强;动词后带时量短语只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不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或者反过来只能表示动作行为完成以后经历的时间而不能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表明该动词终点弱或者续段弱。据此,我们又可以把强完成持续性动词分成特强完成持续性动词和次强完成持续性动词两类。前者记作,后者记作,。如: ,烧、搬、挂、看、修、撒、吃、抛、研究、设计、咬、安排、打、抄 ,等、坐、恨、体会、表演、进行、哭、想、带、伸、举、追、猜
10、、找、敲、提高、增加、改正、恢复、减少、扩大。 ,特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进入“把”字句的自由度最高。,次强完成持续性动词进入“把”字句的自由度略次之。一部分,终点弱的动词,带时量短语时不能用“把”字句。例如“把牢坐了三年了”,“把他等了三天了”等句子都不顺适。 同样,类动词根据它们终点和续段的强弱用其它的标准也可再细分出次弱和特弱两类。不过,类动词基本上不能进入“把”字句,我们研究“把”字句动词的语义特征,就没有必要再细分了。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把”
11、字句中的谓语动词具有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而且动词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越强,越能进入“把”字句当谓语,完成持续的语义特征越弱就越不能进入“把”字句。 需要特殊处理的动词。 根据以上的分类标准,有这样几种动词与我们的结论不符,需要特殊处理。 当作 比成 看做
12、; 作为 解开 分开 学会 弄懂 吃饱 丢 熄 类动词不能在“过”、“着”格式槽中出现,类、类动词不能在“着”格式
13、槽中出现,按分类标准都应是非完成持续性动词,不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而事实上这些动词在“把”字句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类动词的第二个语素“作”、“成”、“做”、“为”比较虚,与“到”、“在”一样,可以较自由地与其它动词结合作“把”字句的谓语。 例如: 为:()将报上一条重要新闻压为十几个字。(学习办报初中语文第三册) ()把日光转变为热能和电能的最好的工具是半导体。(竺可桢向沙漠进军)
14、160; 成:()有时,贺子珍同志还将剪报分成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动态、人民动向等各种门类,精心贴在剪报本上,供*同志随时抽阅。(积累资料、学习办报初中语文第三册) 做:()后来人们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这可以说是书籍的雏形。(崔金泰、宋广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作:()这孩子就是粗心,常把准字写作淮字。 而且,这几个语素可以互换,基本意思不变。例如()“压为”可改为“压成”、“压作”、“压做”,()“转变为”可改成“转变成”、“转变作”、“转变
15、做”,()“分成”可改为“分作”、“分做”、“分为”,()“叫做”可改为“叫作”、“叫成”、“叫为”,()“写作”可改为“写成”、“写做”、“写为”基本意义都不变。因此,我们把“为”“作”“成”“做”,就像“把书放在桌上”、“把他送到家里”中的“在”“到”一样处理,把它们分离出来,这样,“当”“作”“看”等动词就都是完全持续性动词了。 类都是动结式的复合词,这类词我们也可以像类动词一样处理,把补语性的词语分离出来,中心成分也就是完全持续性动词了。 类动词是瞬间动词,它的起点和终点重合,中间没有续段,因此
16、不能在“着”格式槽中出现。此类动词都有一个去除的语义,用在“把”字句中,它的前边都可以补上一个完全持续性的动词。如: 他把东西弄丢了。 小王把灯关熄了。 这样一来,“丢”、“熄”都成了谓语动词“弄”、“关”的补语了。 “把”字句的情状类型 上节从单个动词展开的行为动作的内部过程考察确定了具有持续完成语义的动词才能进入“把
17、”字句作谓语。但是,动词的类型与句子的情状类型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一回事。句子的情状并不单纯取决于谓语动词本身,而是由动词和其他句子成分共同决定的。动词的语义性质为句子的情状归属提供了数量不一的可能性,而其他句子成分所起的作用,则是在有关可能性中进行选择,具体确定了句子的情状类别。(参见陈平)本节从句子的角度考察“把”字句的情状类型。 “把”字句具有动态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 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持续完成的语义越强,该动词的动作性越强。(郭锐)上节的分
18、析中已经看到,持续完成的语义越强的动词越能进入“把”字句作谓语。这就表明了“把”字句具有动态性。试比较: ()地图挂在墙上。 ()把地图挂在墙上。 (
19、)衣报穿在身上。 ()把衣服穿在身上。 ()与()相比,()的动作性明显增强。 但是由于“把”字句中动词受其他连带成分的制约,“把”字句的情状不一定与单个动词的语义相一致。 请看例子:
20、160; ()小张正向墙上挂(着)地图呢。 ()小施正在穿(着)衣服呢。 ()墙上挂着地图呢。 ()小施
21、身上穿着衣服呢。 ()小施把地图挂在墙上。 ()小施把衣服穿在身上。 同是动词“挂”“穿”,、三类里表现出来的语义功能是不同的。类“挂”“穿”是小张、小施正在进行着的挂地图、穿衣服的动作,处于运动持续的情状。类“挂”“穿”是地图在墙上挂着、衣服在
22、小施身上穿着的状态,处于静止持续的情状。类的“挂”“穿”既不完全显示运动的情状,也不完全显示静止的情状。它只显示“挂”“穿”这个动词指示的动作结束而使“地图”挂在墙上、“衣服”穿在身上的情状。因此,“把”字句的情状是复变型的,一般都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和状态结合而成。这种复变类的情状结构,动作与动作的结果紧紧粘合在一起,不允许动词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持续时间。所以,“把”字句的情状显示出持续完成的语义特征,而类、类中的“挂”、“穿”虽然在±静态上产生对立,但在持续完成上是一致的。 “把”字句还具有成就语义。
23、 所谓成就语义是指该动词处置了它的对象后所产生出来的结果或状态。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再来比较一组例子。 组 ()乐队正在演奏“蓝色的多瑙河”。
24、; ()妈妈正在做女儿的新衣服。 组 ()乐队演奏了“蓝色的多瑙河”。 ()妈妈做了女儿的新衣服。 组“演奏”、“做”
25、的动作在持续,组“演奏“做”的动作已完成。我们试着把它们转换成把字句: 组()乐队正在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 × ()妈妈正在把女儿的新衣服做。 × 组()乐队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了。
26、60; ×? ()妈妈把女儿的新衣服做了。 ×? 组()乐队把“蓝色的多瑙河”演奏完了。 ()妈妈把女儿的新衣
27、服做好了。 我们可以看到,、两组转换成“把”字句只能是组一个形式。组不能成立,原因是组表持续完成的情状,与“把”字句的持续完成相对立,当然不能成立。组虽表持续完成的情状,但没有显示出“成就”的情状,句子不顺适。组在动词后带上了“完”“好”等补足性成分,满足了“把”字句的情状,句子就成立了。 与语义特征有关的语法现象分析 动词不能在“在”“着”两种语法槽中出现。
28、160; 时间副词“在”和时态助词“着”是句子的情状持续的语法标志。时间副词“在”表示动作的持续,时态助词“着”有两个,“着,”表动作的持续,“着,”表状态的持续。“在”、“着,”与“把”字句动作持续完成的语义相违的,因此,“把”字句的动词不能出现在这两种格式槽里是必然的。“着,”可以出现在“把”字句中,但它并不表示动作进行的持续,而是表示作为动作行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持续,如: 他把门开着。 这句的深层结构是:他开门、门开着,“着”是表示门开着这个状态的。
29、0; 另外,“你把信带着”,句中的“着”不是时态助词。已有学者指出:句末“着”,北京话都念.zhao,往往弱化为tseu,与时态助词“着”的读音不同,后者念(.zhao),甚至可弱化为ts。(马希文,)“你把信带着”,并不是“你正带着信”的转换形式,而是“你把信带上”的意思。这里的“着”还有一定的“附着”的实义。 时态助词多用表完成的“了”。 与“把”字句的持续完成语义有关,时态助词多用表完成的“了”,用时态助词“了”的句
30、子,只要动词语义符合把字句的特征,并且“了”表完成时态的一般都能转化为“把”字句,“了”表示实现时态的,似乎不好转换。下面我们试着把龚千先生在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示系统(龚千炎)一文中所举的个“了,”完成,个“了,”实现的例子转化为“把”字句,其中“了,”完成都可以转换,“了,”实现都不能转换。 ()我请她坐在沙发上,为他倒了一杯茶把一杯茶倒好了。 ()他抬起头来看了我一眼,没有回应我把我看了一眼。 ()我想了很长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想
31、了很长时间。 ()那灵魂就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把那灵魂化成了黄昏里朦胧的灯火。 ()这家商场近来扩大了营业范围把营业范围扩大了。 ()沙埋了的古战场沙把古战场埋了。 ()我找到了这座破旧的小楼把这座破旧的小楼找到了。 ()“你娃娃输得起不?”黄耀祖瞪了眼喝道把眼瞪了喝道。 × ()沉重的雾
32、岚使草天衔接处异常迫近了我把我迫近了。 × 以上()()例“了”表完成时态,都能转化为“把”字句,()()例“了”表实现时态,不能转为“把”字句。 提问形式不用不,而在“把”字前加“是不是”、“要不要”。 ()老师,是不是把奖状贴在墙上? ()老师,要不要把奖状贴在墙上?
33、160;()老师,把奖状贴不贴在墙上?× 前()()例成立,()例不成立。 不用不格式,这与“把”字句完成成就语义有关。“把”字句都由一个动作同指示该动作结果的行为状态结合而成,那么,如果否定了动作,就不会出现作为动作结果的状态。因此“把”字句的否定,不能只否定动词,否定词不能直接用在动词前,而要用在“把”字前。例如: ()美国这么多汽车,几乎平均人手一辆,都要像中国那么冒黑烟,还不把月亮都给熏黑了,可走在街上硬是闻不到多少汽油味儿。(向远方在美行
34、车人民文学) ()他没有把车停到房东给他划定的停车点上,而是停在了别人的上边。(同上) 否定词“不”,“没有”都不跟动词连用,用在了“把”字前,这样,否定词并不只否定动作行为,而是否定了动作行为以及结果整体。 谓语动词光杆时用重叠表示短暂义。 “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不能光杆,一般都需有连带成分。谓语动词光杆时,需要重叠,有时中间可以插个“一”字。
35、0; ()你们把东西拾掇拾掇。 ()快把房间打扫打扫。 ()吃过了饭,请把书包理一理。 光杆动词在“把”字句中需用重叠形式,这正是“把”字句动词的持续语义特征与句子情状持续语义特征对立统一的结果,是受“把”字句情状持续语义制约的具体反映。动词重叠表示短暂的语法意义,可满足句子情状持续的语义特征。 动量词语多用“一下”、“一顿”,做状语时,只用“
36、一”字。 ()铁锁把腰一挺,头一扬,说起他在太原时代的事情来。(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 ()随意点上几样菜,吃完后把碗一推就走,月底了,食堂给统一结帐。(沈国凡攀枝花钢城赋人民文学期) ()她对张春林嫣然一笑,把车上的反光镜调整了一下角度。(向远方在美行车) ()攀钢代表发现韩国做样时,只把钢材的表面磨了一下。(沈国凡攀枝花钢城赋) ()他把小偷教训了一顿。
37、 动量词多用“一下”“一顿”“一”等等,也是受持续完成的语义制约的结果。 时量短语“不能直接加在前。 试比较: ,:两幅画多年来一直挂在这面墙上。 ,:把两幅画多年来一直挂在这面墙上。
38、60; × 句子语义的持续性,与时量短语表示的时量有矛盾。时量短语可以加在“把”字前。这时,时量短语*的是整个“把”字结构,而并不仅仅是动词。例()“整整三个月”并非指老王“关”这个动作行为持续的时间,而是指“儿子关在家里”这个状态持续的时间。 ()他天天把这两句话挂在嘴上。 ()他一会儿就把饭做好了。 ()老王整整三个月把儿子关在家里。
39、0; “量时短语了”用在动词后不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只表示作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持续时间。 ()把围墙加高一年多了。 ()把马路展宽好几年了。 ()把书弄坏很长时间了。 ()把饭烧熟半天了。 ()把敌人赶走三年了。 ()把树枝折断五天了。
40、 上例句子中时量短语计量的都不表示动作进行的持续时间,只表示作为复合结果而存现的状态的持续时间。时量短语的计时起点从动作行为的终结点算起。“把围墙加高一年多了。”加高围墙的动作行为是在一年多前结束的,“一年多”是指动作行为所致使的结果高这个状态的持续时间。有些句子在非“把”字句里有歧义,时量短语既可表示动作的持续时间,又可以表示动作结束了多长时间。例如:
41、60; 还没有看完? 书看了三天了 早就忘了。
42、0; 还在卖?
43、 菜卖了三天了 还想它干什么? 还没有看完?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驱动的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奥秘
-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科技型议题式教学研究
- 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学习环境建设
- 教育驱动乡村振兴-以在线水稻种植课程为例
- 数字教育资源库的版权管理方案设计
- 儿童心理辅导与教育策略实训
- 基于用户情感的在线教育平台界面优化策略
- 中职招生宣传课件
- 提升劳动者自我效能感的教育心理学方法
-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个性化学习方案
- GB/T 15298-1994电子设备用电位器第一部分:总规范
- 泥水平衡盾构简介课件
- 新教科版六下科学4-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案
- 2023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自然指数NatureIndex(NI)收录的68种自然科学类期刊
- 手术报告审批单
- 《专业导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教学大纲
- 广东省湛江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 煤矿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 少儿美术国画- 少儿希望 《紫藤课件》
-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课件-高二心理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