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6例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6例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6例疗效观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6例疗效观察         11-05-14 16:43:00     作者:刘桂英,高军大     编辑:studa20【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疗法妊娠期高血压(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妊娠疾病,对孕产妇及围产儿有很大影响,并严重威胁着母婴的生命安全。本病的病因至今仍不太清楚,给

2、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36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年5月2000年5月收治79例,此期间单用西药治疗,称西药组。患者年龄为2035岁;初产61例,经产18例;发病孕周2830周8例,3137周20例,38周以上51例。2000年6月2006年6月收治136例,此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称中西组。患者年龄为2035岁;初产95例,经产41例;发病孕周2830周6例,3137周26例,38周以上104例。2组年龄、初产、经产、孕周等经统计学处理

3、,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我国现行的命名和分类标准与国标分类标准一致的标准1。1.2.1  妊娠期高血压 BP140/90 mmHg,妊娠期首次出现,并于产后12周恢复正常;尿蛋白(-);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方可确诊。1.2.2  子痫前期 轻度:BP140/90 mmHg,孕20周以后出现;尿蛋白300 mg/24 h或(+);可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重度:BP160/110 mmHg;尿蛋白2.0 g/24 h,或(

4、+);血肌酐>106 mol/L;血小板<100×109/L;微血管病变性溶血(血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或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持续性头痛或其它脑神经或视觉障碍;持续性上腹不适。1.2.3  子痫 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高血压孕妇妊娠20周以前无尿蛋白,若出现尿蛋白300 mg/24 h;高血压孕妇孕20周前突然尿蛋白增加,血压进一步升高或血小板<100×109/L。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BP140/90 mmHg,孕前或孕20周以前或孕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1.3

5、  中西组辨证分型1.3.1  肝肾阴虚型  症见头晕目眩,头痛,目胀,口干,胸闷,烦躁,耳鸣,腰膝酸软,面浮肢肿,溲短赤,舌质红,舌苔少,脉细弦有力。共116例。1.3.2  脾肾阳虚型 症见头胀眩晕,面浮肢肿,四肢不温,腰酸足软,腹胀便溏,气短,小便频数色清,面萎黄,舌质胖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滑而无力。共20例。   以上两型中均不同程度挟杂有血瘀证候,症见: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舌质略见紫黯或黯淡,舌边尖有效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迂曲、弩张等。2  治疗方法2.1  西药组  &

6、#160; 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并注意饮食疗法;深部肌注硫酸镁5 g,同时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硫酸镁7.5 g静脉滴注,以后酌情每隔46 h肌注硫酸镁5 g。血压下降后,逐渐延长间隔或减少剂量,连用3 d。烦躁不安者,加冬眠1号(每6 mL含度冷丁l00 mg、异丙嗪50 mg、氯丙嗪50 mg)1/3量溶于25%葡萄糖溶液20 mL缓慢静脉推注,余2/3量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收缩压200 mmHg者,给心痛定l0 mg舌下含服,每日34次,至收缩压降至150 mmHg时停药。昏迷不醒或抽搐频繁且尿量少者,给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1次/6 h。

7、水肿“+”以上者加用利尿剂。用药期间需密切注意水电解质平衡。2.2  中西组     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并注意饮食疗法;深部肌注硫酸镁5 g,烦躁不安或进入产程者,静注安定l0 mg,接着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加丹参注射液l0 mL,另外口服止痫胶囊15粒,日服34次。止痫胶囊由羚羊角1.5 g,琥珀9 g,地龙30 g,天竺黄12 g,郁金12 g,黄连10 g,胆南星12 g,天麻10 g,石决明30 g组成。诸药碾细为末,装入胶囊备用。昏迷不醒者酌情加用安宫牛黄丸,然后分型辨治。肝肾阴虚型宜滋肾柔肝、平肝熄风、活血化瘀。方

8、用号方。处方:生地黄30 g,沙参10 g,麦冬12 g,枸杞子12 g,川楝子10 g,桑寄生15 g,白芍15 g,石决明30 g,玄参15 g,丹参25 g,川芎15 g。若血压升高,头昏头痛甚者,酌加钩藤20 g、龟甲30 g、菊花20 g、生牡蛎30 g、龙齿30 g、珍珠母20 g;有蛋白尿者加鹿衔草、益母草、山药各30 g。脾肾阳虚型宜温肾健脾、化气行水、活血化瘀。方用号方。处方:蜜炙白术30 g,茯苓20 g,大腹皮20 g,生姜皮10 g,陈皮10 g,砂仁6 g,桂枝15 g,白芍10 g,党参15 g,丹参20 g,川芎15 g,猪苓20 g,牛膝20 g。浮肿明显者加防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