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3_第1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3_第2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3_第3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3_第4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班级: 2016普专影像技术 学时: 2 学年 2016-2017 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病理学 单元、章节:第五章心血管系统课题:风湿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瓣膜病教学目的和要求:风湿性心内膜炎的病变和风湿病累及皮肤、关节时病变特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类型及病变特点心,瓣膜的病变及血液动力学改变;累及不同脏器的病变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风湿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变特点;2、心瓣膜的病变及血液动力学改变课时安排:总结回顾上次重点内容 10分钟 师生参与风湿性心脏病 20分钟 讲授风湿性关节炎、动脉炎、脑病及皮肤病变 15分钟 讲授感染性性内膜炎 15分钟 讲授

2、心瓣膜病 20分钟 讲授总结本次内容画出重点 10分钟 师生参与教法设计:讲授、讨论教学用具:课件 讲 授 内 容旁批风湿病(rheumatism)四各器官病变(一)风湿性心脏病1.风湿性心内膜炎:病变部位:常侵犯心瓣膜,最多见于二尖瓣,其次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同时受累。病理变化:(1)急性期称疣性心内膜炎,其特点为心瓣膜闭锁缘上有单行、灰白色、疣状赘生物,为血小板沉积形成的白色血栓。特点:较小(13mm)成串珠状单行排列、粘附牢固,不易脱落,易发生机化。赘生物可累及腱索及邻近内膜。2)慢性风湿性心内膜炎,赘生物机化、纤维组织大量增生收缩使瓣膜增厚、变硬、卷曲、缩短、粘连,腱索亦缩短融合,最后导

3、致瓣口狭窄和关闭不全(慢性心瓣膜病)。2.风湿性心肌炎:病变特点:心肌间质内小血管旁形成风湿小体。反复发作者,可致心肌间质形成小瘢痕。病变部位:心肌间质、尤以左室、室间隔、左房多见。后果:可影响心肌收缩力,导致心功能不全。(常与心内膜炎心肌炎同时发生,称为风湿性全心炎)病变特点:主要表现为心包脏层的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症。后果:大量浆液渗出可形成心包积液;大量纤维素渗出可形成绒毛心,心包表面纤维素性渗出液未被溶解吸收而发生机化粘连,可进一步发展成缩窄性心包炎。(二)风湿性关节炎:主要累及大关节(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病变主要为浆液性炎;临床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4、易痊愈,不留后遗症。(三)皮肤病变:出现环形红斑,多见于儿童,为风湿活动的表现之一。镜下为非特异性渗出性炎。(四)风湿性动脉炎:可发生于冠状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急性期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或风湿小体形成,晚期管壁纤维化而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五)风湿性脑病:多见于儿童,脑充血水肿、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当锥体外系受累时可出现面肌及肢体不自主运动,称小舞蹈病。彩图示风湿性心内膜炎,重点讲解心瓣膜上赘生物的特点及瓣膜的损伤。彩图示风湿性心肌炎,详细讲解风湿小体的部位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彩图示“绒毛心”,重点讲解其如何形成及对机体的影响。 简介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变、风湿性动脉炎、风湿性

5、脑病。 讲 授 内 容旁批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因细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常发生于正常的心脏,病原菌通常是高毒力的细菌,常见为金葡菌。起病往往突然,伴高热、寒战,全身毒血症症状明显,常是全身严重感染的一部分,病程多为急骤凶险,易掩盖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由于心瓣膜和腱索的急剧损害,在短期内出现高调的杂音或原有的杂音性质迅速改变。常可迅速地发展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导致死亡。在受累的心内膜上,附着大而脆的赘生物,脱落的带菌栓子可引起多发性栓塞和转移性脓肿,包括心肌脓肿、脑脓肿和化脓性脑膜炎。(二

6、)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多累及已经发生病变的心内膜,致病菌多为毒力较弱的化脓菌,最常见的为草绿色链球菌。基本病理变化为在心瓣膜表面附着由血小板、纤维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感染病原体沉着而组成的赘生物。当病变严重时,心瓣膜可形成深度溃疡,甚至发生穿孔。偶见乳头肌和腱索断裂。发热最常见,多数患者有进行性贫血,病程较长的患者常有全身疼痛,可能由于毒血症或身体各部的栓塞引起。皮肤和粘膜的瘀点、甲床下线状出血、Osler结等皮损。彩图示急性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大体特点讲 授 内 容旁批心瓣膜病一概念 指心瓣膜因先天发育异常或后天性致病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和关闭不全。

7、最后常导致心功能不全,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大多由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反复机化,使瓣膜增厚粘连引起,少数由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所致。瓣膜变形,轻者瓣叶间粘连,瓣膜形如隔膜,重者除瓣叶间粘连外,腱索及乳头肌也粘连,形如鱼口或漏斗。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变化:二尖瓣狭窄时,在舒张期左心房血流入左心室受阻碍,使左心房逐渐发生代偿性肥大扩张,当左心房代偿失调,造成左心房淤血,压力不断增高,引起肺淤血和肺水肿,右心室输出困难,逐渐引起右室代偿性扩张肥大。当右室代偿失调时继而发生右房淤血,加上因右室高度扩张造成的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部分血液可返流右房,加重右房淤血,逐渐引起右房代偿性扩张,肥大,晚期,

8、当右心代偿失调时,出现右心功能不全,导致全身淤血。而左心室不变或缩小。三.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内膜炎反复发作或细菌性心内膜炎引起瓣膜机化变厚、变硬、瓣膜卷曲,缩短,腱索融合变粗,变短,使瓣膜闭合不全。心收缩期左室的部分血液通过漏孔返流到左房,左房因负荷过重而发生代偿性肥大、扩张;心舒张期,左房将多于正常的血量排入左室,导致左室代偿性肥大,代偿失调时依次出现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右心房肥大扩张,右心衰竭,全身淤血。四.主动脉瓣狭窄:主要由风湿性主动脉瓣炎引起,常与二尖瓣病变共同存在。主动脉瓣粘连、增厚、变硬、钙化、瓣膜僵硬,开不大。产生代偿性肥大或向心性肥大,久之,代偿失调,相继出现左心衰竭、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五.主动脉瓣闭锁不全:风心、亚心、主动脉粥样硬化和梅毒性心脏病累及主动脉瓣。主动脉瓣增厚、变硬、缩短,瓣膜缺损或穿孔。发生代偿性肥大,久之,依次发生左心衰竭、肺淤血、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衰竭。彩图示各型瓣膜病的大体特点及心脏的典型变化。强调心瓣膜病的危害心瓣膜病对机体危害很大,特别要注意学习二尖瓣狭窄的病变特点及其血液动力学及心脏变化,并能举一反三,对其他三种心瓣膜病进行学习。巩固课堂知识内容与方法: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