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蔡松芳无极桩功蔡松芳无极桩功作者:紫林道人 无极桩可追溯为为 杨式太极拳的秘功。 昔日, 杨澄甫走遍大江南北, 无逢敌手, 其功夫就来自“无极桩” 。历史上无极桩都是师徒相传,且 属秘传。其实,各种太极拳的起势,便是无极桩,只不过从 未公开这个秘密而已。无极桩的问世是由杨澄甫传给叶大 密,又由叶大密授与蔡松芳。 1959 年,蔡松芳征得叶师同意, 将所得秘传公诸于世,才开始公开教授无极桩。同时,无极 桩功显著的健身及治疗慢性疾病的功效,在广州地区及东南 亚一带迅速普及,惠人无数。澳门、香港、美国、加拿大、 印尼等地也相继成立无极桩分会。蔡松芳老师也因此成为无 极桩功推广第一人,造福人类,功德无
2、量,在美、澳、东南 亚等地负有盛名。无极桩练习法: 该桩法简单易学,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均可练习。不讲 究行气,更不会出偏差。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对治疗慢 性疾病和强健身心均有显著的效果。练法:先自然站立,想象面前是一潭静水,波澜不兴, 深而清冽,是所谓“如临深渊” 。水面一层薄冰,刚刚能支 撑自己,而自己将站到冰面上去,所以有恐惧感,有利于提 气,是所谓“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先提起一脚放在冰上, 再将另一脚轻轻放上,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自然站 立,身体中正。两眼向前平视,两肩松开微前合。两手下垂, 腋下自然留有余地,手指自然松开,中指轻贴两腿外“风市 穴”(初学者两手可任其自然下放
3、)。视线从远处收至眼前一 尺许后轻轻闭目或留一缝也可,自然呼吸。站定后,从上向下节节调整,使之平衡轻松。然后从两 脚涌泉穴开始,向上经两踝、两小腿、两膝、两大腿、两胯、 腰、前丹田、后命门、前胸、后夹脊、两肩、自然由双臂及 手,节节放松,最后到大椎骨。到两胯时,注意检查臀股上 肉坑要添满,就是臀部上肉是平或外鼓的。到命门时,注意 命门松的方向是向后, 俗称“添腰”或“塞腰”,也有称“命 门外努”的。至U上面,注意要开胸和开脊。放松的过程,象 脚底涌泉有两团气膨胀腾起,又象两眼泉水涣涣注入浑身三 百六十穴,以及八万四千毛孔,舒通畅快。颈部自然放松, 俗称“强项”或“贴衣领”,因为脖子轻轻碰到后衣
4、领时, 位置最佳。下颌微含,如果舌尖出现上挺,且流出津液,称 为金津玉液。可自然咽下,最好分三次,汩汩有声。头部要 正直虚领,做到“三点”一线,既两脚涌泉连线中点、尾闾、 大椎三点连成一线,并呈铅垂线位置。该线向上指向天空, 仿佛天上有线将你拎起,称为“挂衣架”或“西山悬磬”。松静自然,物我两忘,达到“无我无他,无天无地。虚无缥 缈,运行无始。”最好。无极桩要点:1、不要意守。初学者难以屏除杂念,可以想象绿原大 海青山流水,或守窍,或数吸,或念经。但是,具备一定定 力后,应努力驱除意守。此节是与各种意拳相区别的关键所 在,切切谨记!有意,则停留在有界。只有无意,自然生出 真意,才能跨越无、有无
5、、有三界,才能无极生太极。这是 太极拳与其他内家拳的大差别所在。不知道这一点,功夫依 然进步,只是你说你练的是太极拳,实际上却是别的什么。 当然,别的内家拳,一旦悟透关节,能够破除心意,立即也 就会了太极拳,尤其是个中高明者。一般,我们平常所说的意,指的是在后天通过学习和环 境熏陶造就的认识基础上自己的主观想法,如果任由自己的 想法主宰自己,则真正希望心灵和肉体回归于自然的目的, 就成了南辕北辙,由于后天思想的添满和坚守,而永远不能 达到了。而我们追求的意,可称真意,是能真正含有能量,或者 能指导激励产生能量的意识流。 意,只有你在想, 它才存在 真意, 不论你想不想, 它都在运作。 我们学习
6、修炼的目的是: 求得后天与先天得沟通,最终达到用后天意指挥先天真意。意为外在,属于阳,真意为内有,归于阴。相互沟通, 阴阳相合。2、不可用百会穴上领。既三点连线,不要用百会代替 大椎。否则,可能出偏。虽然表面上功夫进展更速,却离邪 法不远了。当然,若老师高明,能够护理,也无不可。很多 门派常讲“顶头悬” ,对其认识,多为悬百会。这里可能有 更好的法门, 我不知道。 对于读我的书, 帮助理解和修炼者, 还是不用百会为好。时机发动,顶头自然会悬。3、不要强迫自己舌头上接,既“搭鹊桥” 。船到桥头自 然直, 有了渡客, 才需要船家。 该接的时候, 自然就接上了。 否则, 舌头就松不下来, 而且可能接
7、错了位置。 不要瞎操心, 无为而为, 会有为你答理一切的。 要真诚地崇敬和感谢上苍, 崇敬和感谢如果存在的造物主,他们恩赐我们的,精美的自 己能够管理治理自己。4、三点连线向上领,是上桩过程中的一步。不能一直 想象着,这将违背第一条要点。以后只是跳出自己,加一个 观照自己的意念后,就力求去掉意念。这时六祖惠能法师的 “心无所住而生其心” ,老子李耳的“能婴儿否” ,“来者不 追,去者不留” ,会帮助你的。5、“前一后二” 。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房事前一 天,房事后两天。不能站桩,这是古训。由于一般练功者, 不超过数十分钟,尚不剧烈。 “前半后一”可矣。收功:做三次微深呼吸。呼气时意想将全身
8、的病浊之气 排出体外;吸气时意想把自然界的精华之气收进体内。然后 张开眼睛,稍做散步,或作摇橹功等基本功。练功时间、次数、方向:时间因人而异,可长可短,初 学者一般以 20-30 分钟为宜。若连续百天站桩一、二小时以 上,且不行房事,称为“筑基” 。方向朝南。一日早晚醒后 睡前各一次为好。上面谈的是上桩下桩的方法, 其实并不全面。 虽然够用, 但还没有涉及内在的变化过程,没有涉及入静守定的心法。 “应景自然,物我两忘”八字,确实是根本。但说的说了, 听的听了, 真正的过程, 还是不甚了了。 愚以为用为 “中正, 平衡,去对峙,等,忍,时,忘,无”来描述,比较细致。 “中正、平衡”不消说了。最重
9、要的是“去对峙” 。什么是 对峙?对峙是相对加上执着。相对的好坏,松紧、大小、左 右、有无等等,为进入无极态,自然要去掉。尤其要去掉前 面的中正与否、平衡与否,因为这些本身都是后天强加的名 相。一旦有了比较,心上就悬着计较,实在害人。而执着物 象,尤其是执着于相对,更是要不得的。去不掉,就等。等 不了,就忍。忍不住,靠时间。到了一定火候时候,终于忘 却。无天无地,无我无它,无往无来,无始无终。这是我个 人的心法,它永远不涉及我现在到了几阶几层、进步退步, 我就是我。几阶几层,是相对的东西,不破除,就一定会象 毒蛇缠在心口,你喘不过气来。太极拳真正是中华数千年文明的结晶。可惜能真正体会 个中真味
10、的太少。一旦用心去练太极,就会发现太极不只是一项运动,而是生命的一部份。公园里大部份人练的与其说 是太极,不如说是体操。太极拳其实质是“活桩”。正确的呼吸是进入真太极的钥匙。静桩时能进行正确的呼吸都已很 不容易,更何况“活桩”。呼吸涉及肩胛骨、胸椎、肋骨、 尾椎的牵连配合,稍一不慎,便会“紧张”。稍一“紧张”,便会“起意”。从表象上看,太极拳的关键在于“呼吸”是 不错的。常说“道路就在脚下”,我说“悟性就在脚下”。 太极入门先站桩现代代社会竞争激烈,人大多数急功近利, 心态浮躁。这种状态在太极拳的教学学习上同有所表现。许 多人一旦下了学习太极拳的决心,常常是一开始就跟着老师 或拳友学习拳架,而
11、且希望学得越多越好。不少人认为学会 一套或几套拳架,然后不断地熟练动作,使之连贯、柔韧、 优美,那样就算会打太极拳了。恕光复直言,以这样的认识 和方法红出来的太极拳,如果用于健身或参加一些表演,应 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这样的认识和学练,其实距离太极 大道甚远。太极是从何而来的呢?史书明确记载,太极由无 极而生,动生阴阳,而后生四象、八卦,以致变幻无穷。练 太极前必须要习练无极桩。中华传统武术也明确表示,一套 完整的太极拳是由无极桩(站桩)、拳架、推手组成的。无 极桩(站桩)历来是许多流派门派秘不外传的重要功法。 无极桩是是传统武术,更是传统太极的基础。太极拳以无极 桩为根,拳论歌诀有“要知拳
12、其髓,首由站桩起”的记载。 打拳首先要站“中定” 。无极桩的“三点一线”就是行拳的 所谓“中定”。行拳之中的十三势:绷、履、挤、按、采、 列、肘、靠、进、退、顾、盼、定,以中定为原则。失去“中 定”的拳架或许依然可以活动筋骨,达到一定的健身目的, 但这绝对是失去了太极拳的原则要求。这个“三点成一线” 的“中定”不是一开始学拳架就能做到的。相反,一开始不 练无极桩就学拳架,往往弊大于利。因为很多人会不由自主 地将一些自己日常的习惯动作以及对太极拳的错误理解置 入拳架中,以致磋砣时光,最终造成学拳容易改拳难的尴尬 局面。要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需要老师和学员双方共同的 努力。老师要讲清楚其中的道理,
13、而学员则静下心来从基础 练起,这样才可能少走弯路。须知,太极拳历经沧桑不变, 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真的不是一朝一夕、三年 五载能学好的。一旦下了学习太极拳的决心,就应该做好打 持久战的准备。 (待续)摘自嘉兴电视广播报习练无极 桩的方法( 1) 正确掌握习练无极桩的方法很重要。俗话说: “学拳容易, 改拳难”。练无极桩也一样,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朝 三暮四地练。有的人在初学自练中,把不同的功互相掺杂, 自以为取其精华,这种学习方法往往容易走偏。 习练无极桩要求身体中正, “三点”成一线,这看似简单,但易学难精,要想达到上乘必须悉心勤练。习练无极桩的方 法有以下几点:1、两脚平行分
14、立如肩宽,脚尖正对前方,脚跟平齐,全脚 着力要平稳,两脚跟不宜浮起和用力。站立时脚的重心,前 面大约用力六成,后跟大约用力四成,保持身体的重心不前 倾,不后仰。真正的秘诀是“三五三齐” ,即: “五趾齐地”,即中心在脚底,五个脚趾要轻轻地贴住地面, 既不能翘又不能抓。“五心齐意”,即两脚心涌泉穴、两手手心劳宫穴和头顶百 会穴均要有意贯注。“五指齐气”,即两手手指要平均地有气贯到。 不少人在初学时站立比较随意,成八字脚,这是一个明显的 错误。八字脚重心落在阴面的脚跟和足大趾上,全脚受力不 匀,气劲往外、步伐不稳。脚平行则气劲落在脚阳面上,全 脚着力平稳,气下降则顺应自然,可通调胃、肝、脾三条经
15、络。站立时两脚应窄适宜,过宽气散,过窄则马步不稳。练 无极桩时会产生脚趾自然贴地甚紧,足心含空,其劲收在涌 泉内的现象,这一现象称为“涌泉呼吸” (涌泉穴属足少阴 肾经,位于两脚心凹陷中) ,这是武功“发劲在足”所必须 要掌握的基础功夫。2、身体宜正,头颈正直,眼睛平视,下颌微收,舌尖自然 轻抵上腭。身体中正,内气容易发动,还有技击上的作用。眼睛平视也 很重要,在家中可选窗口位置,户外练功时可选自感舒适的 某一远景凝视。 起功前慢慢把视线收回眼前尺许, 然后闭目, 闭目后仍然保持平视。 平视则心平气静, 气可下降丹田归元。 目光下视,心气降,上视则心气升,均不可取。下颌微收是与头部虚领相一致的
16、。这样“百会”可以朝天, 有的人练功时搭拉脑袋或头向后仰,这样百会就偏离“三点 一线”了。当督脉气上升时,后颈自然会竖直,自觉头颈发涨绷紧,气 由大椎穴轻轻升起,透过玉枕关(颈部枕骨隆起处,即风府 穴,为督脉,是足太膀胱经、阳维脉之会) ,上至颠顶,气 机直达头颈,太极拳中称为“虚领顶劲” 。虚领顶劲是导引 任、督二脉气机和打通督脉大椎穴的一个要诀。大椎穴在第 七椎下,此穴很重要,内有细筋称为通天路。气机不上脑后 玉枕关或头昏脑胀时,发放外气导引可令大椎开窍,解除症 状,从长强至百会整条督脉容易产生气感。舌抵上颚是起搭桥的作用,使气降回气海,并接引肾气归丹 田。习练无极桩的方法( 2)3、沉肩
17、垂肘,两臂自然下垂。臂不宜张开太大,两手绵绵 不用力,手指松开,中指轻贴“风池穴” (属足少阳胆经) , 即两手中指贴大腿裤缝处。中指贴风池穴是让内气接通。沉 肩即松肩,可使气沉丹田,重心稳固。保持虚腋是因为腋下 有心包经通过。初学者两手可放在最舒适的位置,不强求两 手贴“风池穴” 。4、涵胸拔背,松腰松胯。涵胸就是胸部要放松,涵胸自然 能拔背,拔背则气贴背,劲容易通过。太极拳十大要领之一 就是要涵胸拔背。腰要松而直,胯微向里收,不要凸臀。收 胯是一个重要的要领,就是胯向内松,使上下气能通。胯犹 如水闸,一松则气沉丹田,松到脚底。腰胯放松气才容易通 “天柱”透阳经(脖子后面两条筋,术语称为“天
18、柱” ;头 是诸阳之会,百脉所通) 。5、上下三点保持成一直线。站好后,全身自感舒适稳健, 轻松自然,身体便从脚跟到头整体稍向前倾,两膝微曲,使 身体重心投影落在脚掌前面三分之二的两脚“涌泉穴”连线 的中点上。即膝盖大概对正涌泉,这时可再意想从脚下这点 向上引一直线对正“会阴穴” ,上述两点再向上对正头顶的 “百会穴”(在头的顶端,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头面正中线的 交叉点上)一边对一边放松,身体保持中正不偏。 “三点一线”是无极桩的精粹,这样既能使无极桩稳定,也 是导引内气畅通的重要因素,许多人此线一经调正到位,使 可感到内气充盈。 “三点一线”体现了传统武术力主身体中 正的要领,并成为杨式太极拳秘传的练功要诀。三点一线”既简单又难以捉摸。此线在初学时可理解为是 一条比较粗的虚拟线,随着功力提高,线会逐渐变细。初学 时,老师必须经常检查、 及时纠正学员的姿势。 有人曾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3D打印行业材料创新与产业应用研究报告
- 肉牛养殖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现状及趋势
- 新教师成长五阶段培养方案解析
- 企业内训师培训课程方案与讲稿
- 2025年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与应用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社交媒体行业社交平台与用户需求研究报告
-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案设计
- 潜能学生转化方案创新措施与实践分享
- 2025年传媒行业数字化变革与传播文化研究报告
- 2025年可再生能源科技行业新能源技术应用与能源转型研究报告
- GB/T 21499-2024粮油检验稻谷和糙米潜在出米率测定方法
- (版)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题库
- GB/Z 44314-2024生物技术生物样本保藏动物生物样本保藏要求
- DB14T 2922-2023 公路机电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融媒体内容策划与制作赛项规程
- 《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规范》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知多少课件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 A-Unit-1课件(共98张)
-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解读
- 个人履职考核情况表
- 中小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系统安全教育主题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