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炳毅:309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_第1页
石炳毅:309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_第2页
石炳毅:309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炳毅:309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姓名:石炳毅职称: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石炳毅,男,1951年5月出生,辽宁锦州人,汉族,主任医师、技术三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6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入伍,1986年获军医进修学院外科学硕士学位。1996至1997年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剑桥大学医学院学习深造。石炳毅于1972年就读于锦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1975年毕业任辽宁省锦县第一人民医院医师,1979年任阜新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1983年考入军医进修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师承我国泌尿外科知名专家李炎唐教授,同期入伍。1986年毕业分配至解放军第309医

2、院泌尿外科工作,先后任医师、副主任、主任。2002年器官移植中心成立,担任中心常务副主任,2006年总后勤部确立中心为“全军器官移植中心”,石炳毅任中心主任,并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集体二等功。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与器官移植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是全国和全军器官移植领域学术带头人之一。主持国家“十一五”计划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和全军“十五”、“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86篇,其中SCI收录20篇,主编医学专著9部,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一、突破移植感染与排斥反应关键技术,成功开展多种器官的移植,长期存活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挑战器官移植面临的感染与排斥反应

3、两大难题,显著提高了移植成功率。石炳毅带领团队,历经20余年研究,明确了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病原学和临床规律,建立了多项创新性诊疗标准。提升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治水平,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抗排斥反应关键诊疗技术的开发研究”。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器官移植数量大、种类多、质量高。肾移植共2130例,近三年居全国首位。我院首例肝脏移植患者,至今存活12年,为军队医院和北京地区报告存活最长病例;实施了国内受者年龄最大(80岁)的肝移植,至今已存活6年。成功实施肺移植(其中1例为全国年龄最大受者75岁)和小肠移植,成为国内外单中心移

4、植类别最多的单位。肝移植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和全军“十一五”军队医学科技重大成果奖。应用移植技术成功救治多例终末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成功开展多器官联合移植(如肝肾、胰肾、心肾联合移植)挽救病人生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其中肝肾联合移植12例至今全部带功能健康存活。二、深入研究移植基础领域重大问题,提出调节性免疫细胞与移植免疫关系的学说,创新器官移植免疫理论创造性提出了“调节性免疫细胞与移植免疫的关系”的学说。在国家“十一五”计划科技支撑重大项目和全军“十五”、“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支持下,开展系统性研究,临床有利于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

5、效果,相关论文被国外“A J T”等权威专业期刊多次引用。在此基础上,提出 “调节性免疫细胞与移植免疫的关系”的学说。积极探索中药在移植免疫中的重要作用。在国际上首次报道羟基喜树碱抑制淋巴细胞增殖、诱导T细胞亚群定向分化、诱导免疫耐受。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创建器官移植研究、管理数据平台,主持制定临床技术规范和指南,推进国家器官移植事业规范化进程主持创立了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数据中心和解放军器官移植科学登记系统。经国家卫生部授权,为全国123家肾移植医疗机构搭建网络数据平台,成为国家对移植机构资质认证和实施监管、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的重要依据。系统中共容纳51222例数据,是世界第二大肾

6、移植数据库。同时负责全军肾脏、肝脏、心脏、肺脏移植数据登记。主持编撰中国器官移植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担任全国、全军和北京市器官移植专业主要领导职务,在组织学术活动、加强学科建设、制定行业规范、促进全国、全军器官移植事业的规范化进程和健康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四、建立尿动力学检查规范方法,在各国广泛应用,被国际尿控学会确定为行业标准研发了下尿路疾病尿动力学检查新技术。课题组经过19年系统研究,建立了规范化的数据质量控制系统,显著提高了下尿路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成为国际化行业标准。主编常用尿流动力学检查技术,为国内尿动力学领域全面实用、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第一部教材。开辟了难治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治疗的新途径。建立了改良网状记忆合金尿道支架植入术等五种创新性方法,显著提高了下尿路疾病的治疗效果。该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五、以大器官移植技术为纽带,组建集成化器官移植中心,创新优势学科群建设模式创建了器官移植学科群的建设模式。以肾移植为代表的大器官移植成为器官衰竭治疗的主要方向。以肝脏、肾脏等大器官移植技术为纽带搭建了移植中心的基本框架,逐步建设成临床与基础、内科和外科相结合、医教研为一体的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打造了我国器官移植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石炳毅治学严谨、甘为人梯、诲人不倦。领导移植中心成为博士后培养单位,培养博士、硕士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