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1 地理历年高考真题总结选修5自然灾害_第1页
全国卷1 地理历年高考真题总结选修5自然灾害_第2页
全国卷1 地理历年高考真题总结选修5自然灾害_第3页
全国卷1 地理历年高考真题总结选修5自然灾害_第4页
全国卷1 地理历年高考真题总结选修5自然灾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10bM城年内各月气温及降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答案】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M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河口地区受海水顶托作用明显。试题分析: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风暴潮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广,集水范围大,夏季河

2、流来水量大,河流洪峰水位高。M地地形平坦,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水下泄速度慢。受海湾地形影响风暴潮多发,河口地区受海水顶托作用明显。考点:洪涝灾害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图7,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  43.【自然灾害】 (10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冻雨是由过冷水滴组成,当它在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或地面时,立即冻结成冰的降水。它是初冬和冬末春初时节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下图是我国冻雨多发地区。 请分析图中所示地区冬春季节冻雨多发的主要原因及冻雨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答案

3、】原因:海拔较高,冷空气受地形抬升,气温低;并且与南来的暖气团相遇,形成准静止锋,降水天气多。主要危害:路面结冰,影响交通;电线结冰,易被压断,影响电力输送;冻坏越冬农作物,农业减产;压倒树木,破坏森林。【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冻雨形成原因分析该地区冬春季节冻雨多发的原因。该地区冬春季节阴雨天气多,且地面温度仍然较低,所以容易形成冻雨。冻雨的主要危害有路面结冰,影响交通;电线结冰,易被压断,影响电力输送;冻坏越冬农作物,农业减产;压倒树木,破坏森林。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自然灾害与环境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

4、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6月相对集中,期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      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43、答案2:特点:每个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5-6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月份降

5、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少。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及地质灾害和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点评: 难度系数中等。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9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图9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命题立意】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及推理分析能力;难度居中。【解题思路】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势起伏较大

6、,山高谷深,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地震后易产生次生地质灾害;材料中提到震后多次降雨,所以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试题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2分)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3分)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3分)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10分)43、【答案】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

7、和房屋。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形成与危害,考查学生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能力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解题思路】原因:结合材料和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居民点位于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江南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可推出该居民点易遭受洪灾的原因为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由于该居民点地处河流下游谷地河边,所以要避免洪灾影响只能迁往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要不迁走只能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修建沿河防洪堤。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读图12,完成下列要求图12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答案】(1)甲为地震。(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乙为飓风。东部处在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解析】(1)根据图例可知,甲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太平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