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题一:人类早期文明一 文明社会的标志第1课 金属工具冠龙高级中学 胡红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人类使用金属工具的发展与演变 ,明确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等,认识生产工具的进步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历史概念的分析与归纳的方法;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青铜器实物、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当时的社会历史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讲述金属冶炼术的发明,表达人类能动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性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关系,以此培养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精神以及科技创新精神。使学生了解中
2、国在早期文明中的作用,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青铜器和铁器的使用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难点: 金属工具的发明与人类文明社会形成的关系导入:人类自诞生以来的近300万年中,有99.8以上的时间是使用石器,只有不到0.2的时间是使用金属。然而,在人类社会从蒙昧跨入文明的过程中,金属工具的出现起了决定性作用,它也成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主要的标志之一。那么,金属工具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它给人类带来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呢?最早被使用的金属工具又是什么呢?对于人类早期历史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
3、的划分标准和名称(如根据遗址和出土文物,人体发育特征、宗教信仰、社会形态、等等划分,可请学生讨论、列举)。而根据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考古学家(由丹麦考古学家汤姆森于1836年提出)一般将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那么,为什么人类最先广泛使用的金属工具是青铜而不是铜呢?一 青铜器1 青铜器的起源学生回答后总结:在新时期时代晚期,通过一些偶然的因素,人类开始接触金属并开始使用它们,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是金、铜等以纯粹形式存在于自然界的物质。随着经验的积累,人类首先掌握了从铜矿石中提取纯铜的冶炼技术。在纯铜冶炼基础上,又发明了青铜冶炼铸造技术。青铜是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熔点在70
4、0900 oC之间,比纯铜的熔点(1083 oC)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纯铜的4.7倍,性能良好,并且容易铸造。很明显,作为制作工具的材料,青铜比纯铜/石器坚硬耐用,因而被逐渐推广使用,人类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的门槛青铜时代。2 青铜时代指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各主要古代文明区域进入青铜时代的时间”简表,了解世界上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地区。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人类开始进入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生活用具和武器的物质文明发展阶段,即青铜时代。世界各地进入这一时代的年代有早有晚。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册,了解两河流域、希腊、印度、中国、埃及的地理位置,这些地区都无一例外的成为人类古文明的中心。3 中国
5、的青铜器虽然中国青铜器时代的到来相对西亚和欧洲等地区较晚,但中国的青铜文化在世界古代文化中是首屈一指的,夏、商、周(西周至春秋)中国青铜时代进入鼎盛时期,特别是商朝的青铜铸造工艺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请学生回忆初中所学青铜器相关内容,列举知道的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曾候乙编钟、越王勾践剑,等等)展示中国青铜器图片让学生欣赏,并作简单介绍。与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相比,中国的青铜器有以下特点:一、我国商周时代青铜器内容极为丰富,其铸造工艺居于世界先进地位,同时充分展现出中国青铜器的特有形式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认为,商代“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青铜器,是“上古文
6、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二、礼器、武器及生活用品较多,较少用于生产工具(可让学生思考其原因),古书上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祭祀”,“戎”指打仗,故夏、商、周发现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丧葬礼仪和对外战争。三、大量的青铜器上铸刻有文字,这些文字叫铭文(或金文),这些文字不但是商周时代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如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腹内铸有铭文449字,是目前已发现的铭文最多的青铜器),同时也是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见证。(与青铜时代同时还有两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即文字和国家的出现,为下课作铺垫。)正因为有以上显著特点,各国家的博物馆,凡是收藏有中国文物的都是以青铜器为突出的,如美国的弗利
7、尔博物馆,英国的不列颠博物馆,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等。(建议学生学习后到上博参观,对青铜器有直观的认识。)4青铜器的影响各抒己见:谈谈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给当时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回答后归纳总结:(1)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金属冶炼业的发展,使手工业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2)青铜农具的使用,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青铜武器在战争中的使用,提升了军队战斗力,使战争更残酷、激烈。(4)青铜器在生活中的使用,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等等。以提问形式过渡:青铜器的出现无疑使当时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石器仍然是当时人们的主要生产工具,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
8、回答后归纳:由于锡十分稀有,青铜产量有限,基本上为上层贵族所垄断,主要被用来制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品,还不能完全取代石器,成为人们主要的生产工具。这种情况到冶铁技术发明以后才得以改变。二铁器1铁器的产生及其广泛应用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铁,是天空中落下来的陨铁。地球上的天然铁是少见的,所以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造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当人们在冶炼青铜的基础上逐渐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之后,铁器时代就到来了。位于小亚细亚(今土耳其)的赫梯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冶铁技术的国家,它约于公元前1300年进入铁器时代,即以铁器为材料制造工具的物质文明发展阶段。赫梯垄断冶铁术并禁止任何铁器出口达200年,而利用战
9、车和马作战的赫梯帝国的军队曾经战无不胜。继赫梯王国之后,其他文明区域也先后发明或引进冶铁技术,铁器逐渐推广使用。指导学生观看课本P4“秦国铁器图”,指出中国在战国时期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广泛使用铁器,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就是在这时开凿的,各国都大力推广使用铁农具,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秦国最甚,这也是秦国迅速强大的原因之一。思考讨论: 铁器比青铜器在制造工序上更复杂、更费事,为什么铁器能后来居上,并很快取代石器和青铜器,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工具呢?学生讨论后总结:铁器的优势比较明显。首先,铁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矿藏分布广泛,较易提取;其次,铁器质地坚硬、锋利、经久耐用。因此,铁器的使用虽晚于
10、青铜器,但被大量用于生活、生产、军事等各个领域,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工具。2铁器的影响结合课内外知识思考:铁器的广泛应用会带来什么变化?为什么说铁器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阶段?归纳总结:(参照书本内容:农业、军事、日常生活、商业、文化等等)出示材料:有学者这样说过,金属工具比石器工具是一次革命,“金属工具登上历史舞台后,人类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结合所学内容思考,谈谈你的看法。教师总结:首先,金属工具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使人类能够较自由地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为人类最终摆脱依赖自然创造了条件;其次,金属工具质地坚硬耐用,又使人类增强了改造自然的能力。金属工具对农业、手工业、商业的促进,对人类社会生活、文化的推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划时代意义的作用。金属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开始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说,金属工具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人类开始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本课小结;人类是在漫长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发现和认识新的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每一次否定旧的、发现新的就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进步,正是这种不断的否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铺股份转让合同协议书
- 2026-2031中国钴酸锂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前景专项预测报告
- 2024年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试题与答案
- 2025年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与监测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医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范本模板】
- 2025年应急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试题及答案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图像的基本编辑》教学设计
-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学影像综合试题及答案
- 711便利店陈列课件
- 维族教学课件舞蹈
- 高三语文高考语文图文转换测试试题附解析
- 基于PLC的自动咖啡机控制系统设计
- 车载光通信技术发展及无源网络应用前景
- GJB573B-2020 引信及引信零部件环境与性能试验方法
- 2025年上海市新合同范本:劳动合同书模板
-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课件
- 期货交易分析法解读
- 薪酬绩效主管述职汇报
- 危化品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