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教案(第1-6章)_第1页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教案(第1-6章)_第2页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教案(第1-6章)_第3页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教案(第1-6章)_第4页
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教案教案(第1-6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 周 周 第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1、理解机器、机构、机械、部件、零件等概念2、了解机械设计基础学习的对象、内容和任务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机械及其组成(基本内容)。 1)典型机器:缝纫机、洗衣机、摩托车、电风扇等,另外对内燃机鄂式破碎机还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 2)机器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 (1)它是人为的多个实物组合体;(2)各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够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传递物料和处理信息。 3)凡同时具有以上三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

2、机器。按照各部分实物体功能不同,一部完整的机器,通常都是由下面三个部分组成: (1)动力部分,它是驱动整个机器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如实例中的电动机、内燃机等。(2)工作部分,它是机器中直接完成工作任务的组成部分,如车床的刀架、起重机的吊钩、洗衣机的滚筒、鄂式破碎机的动鄂板等。其运动形式因机器的用途不同而异。(3)传动部分,它是介于动力机部分和工作部分之间,用以完成运动和动力的传递及转换的部分。利用它可以减速、增速、调速、改变转矩及分配动力等,从而满足工作部分的各种要求。2、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基本内容) 1)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而研究的内容则是常用机构

3、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是:(1)掌握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应用,初步具备分析和设计常用机构的能力;(2)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标准、选用和设计计算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3)具备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讨论、思考题、作业: 讨论:1.什么是机械、机器2. 构件和零件有何不同?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郭仁生, 魏宣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实施情

4、况及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10分钟,授新课_60_分钟,安排讨论_10_分钟,布置作业_10_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第 2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 周 周 第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3.1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1.初步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结构特点及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5、1平面机构的组成(重点)。1)运动副的概念2)运动副的分类 (1)低副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低副。由于低副具有制造简便、耐磨和承载能力强等特点,在机械中应用最广。根据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形式,低副又分为转动副和移动副。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为转动的,称为转动副(也称为铰链),如图3.1所示;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为直线移动的,称为移动副, (2) 高副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常见的高副有凸轮副(图3.3)和齿轮副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重点 难点)。 1)表3.1 部分常用机构运动简图符号(摘自GB4460-1984) 2)绘制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一般步骤:(1)找出各构件

6、和选定视图平面;(2)找出各构件之间的了解运动副;(3)用简单线条表示构件;(4)选择适当的长度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3)例3.1 绘制图3-6a所示活塞泵机构的运动简图。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难点)。 1)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F=3n-2PL-PH (3.1)式(3.1)就是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它表明一个机构的自由度F与活动构件数n以及包含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之间的关系。 2)例3.2 计算图3.6b所示的活塞泵的自由度。 3)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种特殊情况。(1)复合铰链 (2)局部自由度 (3)虚约束4).机构具有确定运

7、动的条件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机构自由度必须大于零,且原动件数与其自由度必须相等。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作业:3-2 3-3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郭仁生, 魏宣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分钟,授新课_分钟,安排讨论_80_分钟,布置作业_10_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

8、行添减;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第 3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 周 周 第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3.2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1.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2.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典型应用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 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内容)。全部用转动副组成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如图3.17所示。机构的固定件4称为机架;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联接的杆1和杆3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直接联接的杆2称为连杆。能作整周转动的连架杆,称为曲柄。仅能在某一角度摆动的连架杆,称为摇杆。1)曲柄摇杆机构:

9、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两个连架杆中,一个为曲柄,另一个为摇杆,则此铰链四杆机构称为曲柄摇杆机构。2)双曲柄机构:两个连架杆都是曲柄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曲柄机构。在双曲柄机构中,通常主动曲柄作等速转动,从动曲柄作变速转动。3)双摇杆机构:两连架杆均为摇杆的铰链四杆机构称为双摇杆机构。4)铰链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条件杆长之和条件:(a)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是最短杆;(b) 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以上两条件是曲柄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个结论称为杆长之和条件。如果机构满足杆长之和条件,当各杆长度不变而取不同杆为机架时,可以得到不同类型的铰链四杆机构。如:(1)取最短杆相邻的构

10、件(杆2或杆4)为机架时,最短杆1为曲柄,而另一连架杆3为摇杆,故图3.24a所示的两个机构均为曲柄摇杆机构。(2)取最短杆为机架,其连架杆2和4均为曲柄,故图3.24b所示为双曲柄机构。(3)取最短杆的对边(杆3)为机架,则两连架杆2和4都不能作整周转动,故图3.24c所示为双摇杆机构。2. 滑块四杆机构(难点)。 1)曲柄滑块机构2)导杆机构3)摇块机构4)定块机构5)偏心轮机构6)双滑块机构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作业:3-4 3-5 3-6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郭仁生, 魏宣燕. 机械设计基础

11、.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分钟,授新课_分钟,安排讨论_80_分钟,布置作业_10_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第 4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 周 周 第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三章 平面连杆机构 3.4-3.5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1. 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2.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

12、、重点、难点): 1.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征如图3.38所示为一曲柄摇杆机构,其曲柄AB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有两次与连杆BC共线。在这两个位置,铰链中心A与C之间的距离AC1和AC2分别为最短和最长,因而摇杆CD的位置C1D和C2D分别为两个极限位置。摇杆在两极限位置间的夹角y称为摇杆的摆角。图3.38 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牛头刨床、往复式运输机等机械利用这种急回特性来缩短非生产时间,提高生产率。急回运动特性可用行程速比系数K表示,即(3.2)式中,q为摇杆处于两极限位置时,对应的曲柄所夹的锐角,称为极位夹角。将上式整理后,可得极位夹角的计算公式: (3.3)由以上分析可知:极位夹角q越大,

13、K值越大,急回运动的性质也越显著。但机构运动的平稳性也越差。因此在设计时,应根据其工作要求,恰当地选择K值,在一般机械中1K2。2. 传力分析: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难点)。在实际应用中,为度量方便起见,常用压力角的余角来衡量机构传力性能的好坏。传动角是压力角的余角,即+=90°。显然值越大越好,理想情况是=90°。与都是说明机构传力性能的重要参数。 3. 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难点)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什么是平面连杆机构的急回特征、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作业:3.9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4、郭仁生, 魏宣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分钟,授新课_分钟,安排讨论_80_分钟,布置作业_10_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第 5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 周 周 第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 凸轮机构 4.1-4.2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1.理解凸轮机构的结构特点

15、2.掌握凸轮机构的一般设计方法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 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基本内容)。1)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构件组成。凸轮是一个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构件,通常作为原动件。当它运动时,通过其曲线轮廓或凹槽与从动件的高副接触,使从动件获得预期的运动规律。2)凸轮机构的分类:(1)按凸轮的形状分:盘形凸轮、移动凸轮、圆柱凸轮(2)按从动件的结构型式分:尖顶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球面底从动件(3)按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式分 凸轮机构是一种高副机构,它与低副机构不同,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持凸轮与从动件的接触,这种保持接触的方式称为封闭(锁合)。常见

16、的封闭方式有: (a)力封闭 利用从动件的重量、弹簧力(图4.1所示)或其它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保持接触。 (b)形封闭(4)按照从动件的运动方式分 (a)直动从动件(图4.4a、b、c、d)。 (b)摆动从动件(图4.4e、f、g、h)。2.凸轮机构的特点与应用(基本内容)。 由上述可知,凸轮机构具有构件少,占据空间不大,是一种结构简单和紧凑的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轮廓曲线决定的,只要凸轮轮廓曲线设计得当,就可以使从动件实现任意预期的运动规律,并且运动准确可靠、便于设计。因此在自动机床进刀机构、上料机构、内燃机配气机构、制动机构以及印刷机、纺织机、插秧机、闹钟和各种电气开关中得到广泛应

17、用。但因凸轮机构是点或线接触的高副机构,易磨损,所以通常多用于传力不大的控制和调节机构中。另外,由于凸轮形状复杂、不易加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凸轮机构的应用。3. 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难点)。1) 等速运动规律: 从动件在推程作等速运动时,其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运动线图,如图4.7所示。在此阶段,经过时间t0 (相应的凸轮转角为),从动件完成升程h,所以从动件速度0= h/t0 为常数,速度线图为水平直线,从动件的位移s =0t,其位移线图为一斜直线,故又称直线运动规律 。2)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这种运动规律通常令前半行程作等加速运动,后半行程作等减速运动,其加速度和减速度的绝对值相

18、等。3) 简谐运动规律:当质点在圆周上作匀速运动时,该质点在这个圆的直径上的投影所构成的运动,称为简谐运动。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凸轮机构的类别及特点作业:4.1,4.4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郭仁生, 魏宣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分钟,授新课_分钟,安排讨论_80_分钟,布置作业_10_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1.

19、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第 6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 周 周 第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四章 凸轮机构 4.3-4.5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凸轮机构的一般设计方法2.掌握凸轮机构的结构和材料应用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 凸轮轮廓设计(难点)。1)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1) 对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设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b,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方向回转,从动件的运规律。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根据反转法,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a)选取位移比例尺s 和凸轮转角比例尺

20、 j ,按4.2节所述的方法作出位移线图,如图4.14 a,然后将F及 F/ 分成若干等份(图中为四等份),并自各点作垂线与位移曲线交于1/、2 /、8 / 。 (b)选取长度比例尺 i (为作图方便,最好取m im)。以任意点 O为圆心,rb为半径作基圆(如图中虚线所示)。再以从动件最低(起始)位置 B0 起沿 -方向量取角度、s 、/ 及s/ ,并将和/ 按位移线图中的等分数分成相应的等份。再自O点引一系列向径线O1、O2、O3、。各经向线即代表凸轮在各转角时从动件导路所依次占有的位置。(c)自各径向线与基圆的交点B1/、B2/、B3/、向外量取各个位移量 B1/B1= 11/, B2/B

21、2 = 22 /,B3/B3 = 33 / ,得B1 、B2 、B3 、等点。这些点就是反转后从动件尖顶的一系列位置。 (d)将B0 、B1、B2、B3、B4、B9 各点连成光滑曲线(图中B4、B5间和B9、B0间均为以O为圆心的圆弧),即得所求的凸轮轮廓曲线,如 图4.14 b所示。 (2)对心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3)偏置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4)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5)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综上所述,依据反转法绘制盘形凸轮理论轮廓的关键是:反转时直动从动杆的导路或摆动从动件的转轴与凸轮轴心的相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对于对心直动从动件,反转时其导路中心线始终通过凸轮轴心点;对偏置

22、直动从动件,反转时其导路中心线始终与偏距圆相切(与凸轮轴心点的距离保持不变);对摆动从动件,反转中摆动从动件的转轴始终在摆轴圆上(与凸轮轴心点的中心距保持不变)。 2)用解析法设计凸轮轮廓2.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重点)。在设计凸轮机构中,不仅要保证从动件能实现所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还要使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和紧凑的结构尺寸。这些要求与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基圆半径r b 和滚子半径 rT 等基本尺寸的选择有关。3. 凸轮机构的结构和材料(一般内容)。设计凸轮机构,除了前述的根据从动件所要求的运动规律设计凸轮廓线外,还要确定合理的结构,选择适当的材料及加工方式。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凸轮

23、的设计原理作业:4.17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郭仁生, 魏宣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分钟,授新课_分钟,安排讨论_80_分钟,布置作业_10_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第 7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 周 周 第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

24、章、节或主题):第5章 其它常用机构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1.理解棘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应用2.理解槽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应用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棘轮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一般内容)。如教材图5.1所示,棘轮机构有外啮合(图5.1 a)和内啮合(图5.1 b)两种形式,它是由主动件1、驱动棘爪2、棘轮3、止动爪4以及机架等构件组成。当主动件1逆时针摆动时,主动件上铰接的棘爪2插入棘轮3的齿内,推动棘轮同向转动一定角度。当主动件1顺时针摆动时,止动爪4阻止棘轮反向转动,此时棘爪在棘轮的齿背上滑过并落入棘轮3的另一齿内,棘轮静止不动。当主动件连续往复摆动时

25、,棘轮便得到单向的间歇运动。为保证棘爪 、止动爪工作可靠,常利用弹簧6使其紧 压齿面。 (a ) ()2. 棘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和应用(一般内容)。按照棘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常用的棘轮机构分有齿式和摩擦式两大类。牛头刨床的示意图。为实现工作台双向间歇进给,由齿轮机构、曲柄摇杆机构和可变向棘轮机构(图5.3 b)组成了工作台横向进给机构(图5.6 b)。3. 槽轮机构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一般内容)。如图5.11所示,槽轮机构是由带有圆柱销A的主动拨盘1和具有径向槽的从动槽轮2及机架组成 。当主动拨盘1顺时针作等速连续回转,其上圆柱销A未进入槽轮的径向槽时,槽轮的内凹锁止弧 bb 被拨盘外凸锁止弧 a

26、a 锁住,则槽轮静止不动。当圆柱销A开始进入槽轮的径向槽时,即图5.11所示位置,aa 弧和 bb 弧脱开,圆柱销A驱动槽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圆柱销A开始脱出槽轮径向槽时,槽轮的另一内凹锁止弧 b/b/ 又被锁住,致使槽轮又静止不动,直到圆柱销再次进入槽轮的另一径向槽时,又重复以上运动循环,从而实现从动槽轮的单向间歇转动。4. 槽轮机构的类型、特点和应用(一般内容)。 槽轮机构分有两轴线平行的平面槽轮机构和两轴线相交的空间槽轮机构两大类。平面槽轮机构又分有外啮合槽轮机构和内啮合槽轮机构。图5.11为外啮合槽轮机构,其主动拨盘和从动槽轮的转向相反。图5.12为内啮合槽轮机构,其主动拨盘和从动拨

27、盘的转向相同。讨论、思考题、作业:讨论: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及应用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郭仁生, 魏宣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分钟,授新课_分钟,安排讨论_80_分钟,布置作业_10_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第 8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

28、课时间第 周 周 第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五章 5.3螺旋机构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1.掌握螺纹的结构及其特点2.理解螺纹机构的原理及应用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 螺纹结构(一般内容)。螺纹连接一般采用牙形角的普通螺纹,其基本尺寸见表6-3。普通螺纹根据螺距不同又有粗牙普通螺纹和细牙螺纹之分,如图6.22所示。一般的连接多用粗牙普通螺纹;与同一公称直径的粗牙普通螺纹相比,细牙普通螺纹螺距小,小径和中径较大,升角小,自锁性能好,所以多用于薄壁零件 图6.22 普通螺纹或受变载、振动及冲击载荷作用的连接中。例如,轴上零件固定用的圆

29、螺母就是细牙螺纹。 2. 旋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类型(一般内容)。螺旋机构是利用螺纹零件组成的螺旋副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构。如 图5.16所示,它是由螺杆1、螺母2和机架3组成。一般情况下,螺杆1为主动件,作匀速转动,螺母2为从动件作轴向匀速直线移动。但也可以使螺母不动,而螺杆一面旋转,一面轴向移动。在导程角 l > ru(当量摩擦角)的情况下也可将螺母作为主动件,令其沿轴向移动,而迫使螺杆转动。1)根据螺旋副的摩擦状态,螺旋机构可以分为三种 (1)滑动螺旋机构:螺杆与螺母的螺旋面直接接触,摩擦状态为滑动摩擦,这是最常见的螺旋机构(图5.15所示)。(2)滚动螺旋机构(3)静压螺旋机构2)根

30、据其用途不同,螺旋机构还可以分为三种(1)传力螺旋机构(2)传导螺旋机构(3)调整螺旋机构讨论、思考题、作业:作业:5.5 5.6 5.8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郭仁生, 魏宣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分钟,授新课_分钟,安排讨论_80_分钟,布置作业_10_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 教学

31、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第 9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课时间第 周 周 第 节课时安排2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六章 联接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1理解键联接的结构特点2. 掌握键联接的设计计算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 1.联接的类别及特点(一般内容)。连接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件连成一体的结构。为了满足结构、制造、安装、运输和维修等方面的要求,在机械设备中广泛采用各种连接。连接按是否具有可拆性分为两类:1)可拆连接 允许多次装拆而不必损坏连接的组成零件,且不会影响使用性能的连接,如键连接、销连接和螺纹连接等。2)不可拆连接 当拆开连接时

32、,至少要破坏或损伤连接中的一个零件,如铆接、焊接、粘接或过盈连接等。2. 键连接的类型(重点)。键连接的主要类型有:平键连接、半圆键连接、楔键连接和切向键连接。平键连接和半圆键连接为松键连接,楔键连接和切向键连接为紧键连接。1)平键连接平键的两侧面为工作面,工作时依靠键的侧面与键槽接触传递转矩;而它的上面与键槽底之间有间隙,装配时不用打紧,不影响轴与轮毂的同心精度,装拆方便。平键按键的不同用途分为普通平键、导向平键和滑键。2)半圆键连接半圆键连接如图6.9所示。半圆键的两侧面为工作面,键与键槽配合较松,能在轴的键槽内摆动,以适应轮毂键槽底面的斜度,装配方便,特别适合锥形轴端的连接。但由于轴上键

33、槽过深,对轴的削弱较大,故只适于轻载和锥形轴端的连接。3)楔键连接楔键连接只用于静连接,如图6.10所示,楔键的上表面和轮毂槽底面均具有1:100的斜度。装配后,键的上、下表面与毂和轴上键槽的底面压紧,因此键的上、下表面为工作面。工作时,依靠键、轮毂、轴之间的摩擦力传递转矩,也可以承受单方向的轴向力。4)切向键连接切向键连接只用于静连接。切向键的连接结构如图6.11所示,由两个普通的楔键组成。5)花键连接花键连接由周向均布多个键齿的花键轴和带有相应键槽的花键孔组成的。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键联接的结构特点及分类作业:6.9参考资料(含参考书、文献等):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郭仁生, 魏宣燕.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实施情况及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复习_分钟,授新课_分钟,安排讨论_80_分钟,布置作业_10_分钟授课类型(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练习课 其他教学方式(请打):讲授 讨论 指导 其他教学资源(请打):多媒体 模型 实物 挂图 音像 其他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 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第 10 次课教学整体安排授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