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外交通安全问题对比分析路桥081 高彦召 20082201301【摘要】 车辆本是发明出来给人提供方便出行的,结果却成为杀人的机器 。可能当初汽车发明者这也不愿意这样。中国在2009年首次登上全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大国的宝座,并且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但是中国的道路交通死亡率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绝对数值上是日本的十三点四倍、德国的十八点四倍;在相对数值的万车死亡人数上是德国的九点五倍、日本的十二点二倍。考虑汽车在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所占的比例,中国单辆汽车造成的死亡人数比万车死亡率的反应情况更为严重。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多,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如何让汽
2、车更好的为人民服务,而不是成为杀人机器?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在一些机动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七八十年代达到顶峰后一直在下降。在一些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OECD)中,与高峰时相比死亡人数下降了一半多。这些成绩的取得,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功不可没。本文在分析比较中美日等国道路交通现状、交通安全的发展情况、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其实施效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对我国现阶段交通特点、交通安全的状况、交通安全技术特征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在交通安全管理的总体框架下,交通安全技术手段的提高是我国交通安全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通过实施分阶段的、递进的安全管理对策和开展
3、长效管理,提高交通安全技术,建立“点线面”的立体控制系统和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才能提高我国交通系统的整体安全性能。关键词】中国外国道路状况,中外道路状况比较,预防措施。1中外交通安全情况 1999 年,全球约有75 万人死于交通事故。TR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Labs )的一项研究表明,1999 年道路交通事故的全球分布如表1 所示,其中,近一半的死亡事故(约44%)发生在亚太地区。比较中、美、日、印的交通事故的走势有较现实的意义。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具有较大的机动车保有量和道路密度(表2),在国内通过实施“3E”工程,交通安全的形势大为改观,车辆事故率及
4、里程事故率均持续下降,多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并趋于稳定,一些主要西方国家的交通事故率也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19851999 年日本则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1 万人左右的水平上。 表 1 1999 年全球交通死亡人数地区亚太地区欧洲中东部非洲高度机动化国家中东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事故比例%44121114613*其中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包括台湾)、印度、印尼、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土耳其、越南。国家人口(亿)汽车保有量汽车保有量(万)平均每几人一辆普及率2009年道路死亡人数美国2.62亿1.318.733963日本1.266579万辆1.661.25155德国8140万
5、4284万1.964.34477俄罗斯1.43亿3050万4.694835680821.326084中国13亿1.7亿7.6923076923510万表2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简述了最近才发生的震惊全国和国家领导的京藏公路堵车。中国人已经在触摸了四个现代化了!从吃穿住行的“行”这个视角看,中国用了一代人左右的时间,告别了“自行车王国”,跨入了汽车时代。汽车从炫富品变成寻常代步品。堵车这一现代病,也成为中国的常见病。前阵子的京藏公路大堵车、北京大堵车,就成为了国际新闻。美国堵车,中国也堵车,两国开始同病相怜。但仔细观察,美中堵车还是有很大不同。中国式堵车,集中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或通往北京这样大都
6、市的道路上,堵车时间之长,程度之烈,远超“汽车王国”美国。中国交通事故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1 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0 万人。近年来,随着机动车辆保有量的增加,道路里程的延伸,道路交通愈趋复杂,交通事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02 年,我国公安交通部门共受理交通事故案件773137 起,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09381 人死亡,562074 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24 亿元。因交通事故而死亡的人数、10 万人死亡率等指标近年来持续攀高。 交通事故造成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同时也对社会的安定团结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2.中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21 现阶段我国交
7、通的特点 道路交通安全受到人-车-路以及交通环境这四位一体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交通安全环境则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混合交通状态严重 对交通事故产生的交通特点分析可知,混合交通条件下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5.9%,同时还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占67.2%);当混合交通且缺少交通控制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50.8%,死亡人数占62.4%(1998)。车辆性能差;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车况的好坏、车辆的性能等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的安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交通运输中的车辆总体特征表现为:耐用好修,适应炎热、严寒的气候,无装饰,车辆只具备基本性能。机动车辆组成结构畸形 国内机动化水平低
8、(表2),但交通事故率高。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研究报告还表明,发达国家(这里指OECD 成员国)的交通事故和机动化水平与亚洲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亚洲国家的机动化水平最低,但交通事故率最高。2002 年,全国在用机动车保有量为79,756,763 辆,其中,汽车21,417,279 辆,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6.85%,而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挂车等则占73.15%,因此车辆整体性能较差。而由这些车辆组成的混合交通流将对交通安全构成致命的威胁。 非职业驾驶员肇事情况有上升的趋势 2000 年和2001 年由于非职业驾驶人员肇事所占事故总数的比例分别为35.6%、38.4%,随着私家
9、车数量的增加,大量非职业驾驶员的出现,必然导致交通事故量的增加。道路等级低;在我国具体的交通工程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着单纯地为了提高道路等级,简单地将道路路面硬化的做法。其结果只能是使驾驶员产生错觉,导致交通事故。22 现阶段我国交通安全的特点交通事故中死亡人数与受伤人数之比偏高 统计表明,2000 年在中国交通事故中受伤人数与死亡人数的比例为4.5:1,这个比例在日本2和美国3分别为128:1 和76:1。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安全性能,提高车辆的主被动安全性能,建立交通事故预警系统,提供驾驶员以充足的反应时间;建立交通事故紧急事件保障系统(Rescue and First-aid Systems
10、 ),将对改善这一被动局面有积极的意义。违章驾驶造成交通事故者占有较大的比例 2000 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表明,驾驶员酒后驾车、疲劳驾车、超速行驶等违章操作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60%还强,因此应该强化驾驶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和交通管理执法的力度,提高驾驶人员和交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安全带等的使用状况较差 国内关于事故统计资料中没有关于使用车辆安全设施的统计资料,如安全带佩带、空气气囊作用效果等的使用情况,从国外的统计研究来看,被动安全装置的使用对降低事故的伤害程度,挽救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具有积极的意义4,但国内交通参与者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不容乐观。高速公路的事故率偏高 与国外相比,我国高速公路交
11、通安全状况有较大差距。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日本在发达国家中一直处于中间水平。其高速公路亿车公里事故率80 年代中后期在5060 件之间,90 年代初略有反弹。美国是高速公路最多、路网最发达、设备最完善的国家,美国公路总里程626.4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发展迅速总长度达83956 公里,截止1987 年占全世界高速公路的三分之二,美国高速公路系统承担全国公路运输任务21%以上,各大城市之间都有州际高速公路相通。由于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州际高速公路每年可减少车祸丧命者8000人及受伤者50 万人,因此减少20 亿美元车祸费、汽车修理费及医药费。 统计表明,各国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率和死亡率
12、分别只有一般公路的l/3 和l/2。日本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仅为普通公路的l/40,负伤人数为1/62,一般公路上每亿车公路交通事故有195 起,而在高速公路上只有27 起。美国1980 年在一般公路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51153 人,平均每亿车公里死亡2.1 人(该指标近几年没有变化),而高速公路的死亡人数为4643 人,平均每亿车公里仅1 人,减少了一半。英国1981 年高速公路的事故率仅为一般公路的l/10。 我国高速公路亿车公里事故率指标与日本相当,与美国、法国仍有差距。但从亿车公里死亡率来看,我国则明显高于日本。从80 年代至90 年代,日本高速公路亿车公里死亡率均在0.50.8
13、 人之间波动,而我国几乎是日本的十倍。我国建成较早的沈大高速公路1993 年的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为28%,而同期202 国道的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仅为16%。其主要的交通工程特点表现为 重特大事故比例较大; 事故救援体系不完备等。3.道路灾害预防建立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美国交通安全实践表明,缩短事故后时间,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过程中的伤亡以及伤害程度。在这个意义上,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半小时被称为“生命黄金半小时”,对挽救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加强新技术的运用和相应法规条例标准的制定 安全带的使用,对减少交通事故的伤亡程度有良好的保证作用5,但国内车辆安全带的使用情况较差。行驶记录仪的使用,对规范驾驶员的
14、安全行为,减少疲劳驾驶的状况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建议及时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国内建设的高速公路均布置有监控系统,但这些系统监而不控,或控制不力,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监控系统的效能,为交通安全服务。 其他有利于交通安全的技术装备包括驾驶员状态监测仪、路面凹凸曲度测试仪(RDT)、车辆导航系统、(动态)称重仪等等。交通安全技术的提高,要求开展相应的“非现场执法”的研究,从立法的层面予以确认。 创造交通安全文化 从教育、宣传、培训、考核等入手,创造交通安全文化,建立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结束语】 随着中国国民的富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买汽车。那么伴随而来的是道路历程的增加,道路规模和复杂性扩大。可以想象如果现在不及时做出正确的行动,交通问题会进一步的严重。交通安全问题不能仅仅归于道路或者驾驶员,更不能归于车辆,而与人、车、路三者都有很大关系。因此,国家应在鼓励车辆制造商及部件供应商等社会各方面重视安全教育普及的同时,在交通设施的设计建议方面借鉴国外的道路评价技术和经验,多考虑安全因素,改进中国的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政府应更加有效地导入车辆安全法规和促进先进安全技术装备的普及,并促进专业机构在评价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云和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农业种子市场探索
- 南召县六年级英语课本上册单词表卡通版
- 河北省辛集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威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乐亭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半合成金属切削液生产线租赁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党支部党建联建文化旅游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建筑材料研发与知识产权保护承包协议
-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 含解析
- 慈溪教育局劳动合同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L-T 5876-2024 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酸性骨料技术规范
- 骨科术后下肢肿胀护理
- 小区电力配套施工组织方案
- 书法爱好者交流会活动方案
- Unit 1 This is me reading I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外科学-心脏疾病课件
- 七上人教地理新教材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