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员资格考试大纲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员资格考试大纲(试行)(试行)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局20102010年年9 9月月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考试性质考试性质.4 4第二章第二章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4 4一、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要求一、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要求 .4 4二、考查要求二、考查要求 .5 5第三章第三章 天气预报基础理论考试天气预报基础理论考试内内容容.6 6一、气象学(大气科学概论)一、气象学(大气科学概论) .6 6二、二、 大气探测大气探测 .7 7三、动力气象学三、动力气象学 .8 8四、天气学四、天气学 .1010五、卫星气象应用五、卫星气象应用 .1212六、多普勒
2、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六、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 .1313七、气候学七、气候学 .1515八、气象灾害八、气象灾害 .1616第四章第四章 天气预报技能考天气预报技能考试试内容内容.1717一、天气图分析一、天气图分析 .1717二、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平二、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平台台M MI ICACAP PS S 和(和(SWANSWAN)的使用)的使用.1818三、三、 业务数值预报产品业务数值预报产品应应用用 .2020四、天气预报基本技能四、天气预报基本技能 .2020第五章第五章 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考试内容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考试内容.2121第六章第六章 考试内容的比例考试内容的比例.2222
3、第七章第七章 考试方式与题型结构考试方式与题型结构.2323第八章第八章 考试成绩的统计考试成绩的统计.2424第一章第一章 考试性质考试性质气象部门天气预报员资格考试是在气象部门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人员必须参加的资格性考试。气象部门未取得天气预报员资格证书且需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人员以及具有大气科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参加过气象基础知识培训的数学、物理等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进入气象部门从事天气预报工作的人员,应参加天气预报员资格考试并取得天气预报员资格证书。考试由中国气象局统一组织,根据考试成绩,对通过考试的人员统一颁发资格证书。第二章第二章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天气预报员资格考试以“兼顾
4、天气预报基础理论知识和预报基本技能考查,注重理论知识应用和预报实际操作”为原则,确立以实际运用能力为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理论基础知识、预报理论应用能力和预报基本技能的考查相融合,全面检验考生的预报素质。一、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要求一、基础理论知识和能力要求1 1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基础理论知识要求基础理论知识是指教育部大气科学专业(本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以及其中的思想和方法。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综合运用三个层次。(1)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内容,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2)理解和
5、掌握: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3)综合运用: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稍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2 2能力要求能力要求能综合应用所学大气科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思想和方法,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初步形成天气预报思路,能根据预报业务规范,用正确的术语表述和说明。较熟练使用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完成天气图分析和常规天气预报的制作。二、考查要求二、考查要求预报员资格考试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预报思路的考查,注重对综合应用能力和实际预报操作能力的考查,同时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
6、合性和现实性,重视试题间的层次性,合理调控综合程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努力实现全面考查综合素养的要求。第三章第三章 天气预报基础理论考试内容天气预报基础理论考试内容一、气象学(大气科学概论)一、气象学(大气科学概论)1.1. 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地球大气成分;大气分层和结构;大气静力学;辐射过程;大气的热力学;大气边界层。2.2. 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了解大气的基本组成;理解大气水汽的重要性;了解气溶胶粒子在大气过程中的作用。(2)了解大气的分层;掌握对流层的基本特征;理解温度、气压、湿度、风、云、降水、水平能见度等主要气象要素的概念;掌握大气温度、湿度的表示方法。(3)理解重力与地心引
7、力的概念;理解重力位势和位势米的概念;理解大气静力学方程的意义;了解均质大气的概念;了解均质、等温及多元大气中压高公式的区别;掌握等压面、等高面的概念;掌握气压梯度的概念;理解气压系统随高度的变化。(4)了解大气辐射、太阳常数、大气逆辐射、地面有效辐射的概念;了解辐射的基本原理和定律;理解地气系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及地气之间的辐射交换过程。(5)掌握干绝热过程、湿空气的绝热过程、位温和假相当位温、逆温层的概念;理解干绝热、湿绝热递减率;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在大气中的表达式;掌握大气静力稳定度的定义;掌握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掌握影响空气温度局地变化的因素;掌握T-logP图的结构。(
8、6)掌握大气边界层的基本概念;了解边界层的基本组成结构;了解湍流通量、热平衡的概念;掌握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热岛的概念。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大气物理学盛裴轩、毛节泰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气象学陈佑淑、蒋瑞宾,气象出版社,1988。边界层气象学导论R.B.斯塔尔编,徐静琦、杨殿荣译,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二、二、 大气探测大气探测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常规地面气象观测;常规高空气象观测;现代气象综合观测系统。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了解云、气象能见度、天气现象、气压、空气温度和湿度、风向和风速、降水等的观测原理和方法;理解各种云和天气现象的特征;了解地面观测资料准确的局限性
9、、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2)了解高空风的观测方法;了解高空温、湿、压的无线电探空仪探测法;了解高空探测资料准确的局限性、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3)了解现代气象综合观测业务系统的组成;了解天基大气探测系统;了解空基大气探测系统;了解地基遥感大气探测系统。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现代气象观测张蔼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三、动力气象学动力气象学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大气运动的尺度分析与基本方程组的简化;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环流与涡度;大气能量;大气中的基本波动。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理解作用于空气微团上的各种基本力及其物理意义;了解旋转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
10、组即运动方程(牛顿第二定律)、连续方程(质量守恒定律)、状态方程(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其中各项的物理意义;了解坐标转换公式;了解局地直角坐标系和P坐标系中的大气运动方程组。(2)了解天气系统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的概念;理解大气运动尺度分类;了解大气运动的尺度分析方法;理解简化后的大气运动方程组;理解大尺度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了解主要的特征无量纲参数。(3)理解地转风、热成风、梯度风的应用;掌握地转偏差与垂直运动的关系。(4)了解环流定义及其变化;理解绝对涡度、相对涡度、地转风涡度、地转涡度、曲率涡度、切变涡度的概念;理解涡度方程;掌握涡度方程应用;了解位势涡度及其变化
11、;了解散度方程及其简化形式。(5)了解大气中的主要能量形式及其意义;了解保守系统中大气的能量守恒;了解有效位能的概念;了解平均能量方程的定性结果及大气平均能量循环的定性结论。(6)了解波数等基本概念;了解波群、群速度的概念;了解方程组线性化方法;理解大气长波(水平无辐散的Rossby 波)的意义。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天气学原理方法和方法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气象出版社,2007。动力气象学引论霍尔顿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气象学院训练部译,科学出版社,1986。四、天气学四、天气学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大气环流;气团和锋;西风带大型扰动和大型天气过程;降水天气过程;中小尺度对流系统及对流性
12、天气;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的天气系统。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和科学假设;了解极地环流的状况;了解冬夏季全球平均纬向风分量和经向风分量分布;掌握大气活动中心的概念;了解对流层和平流层各个层次大气环流的平均状况;掌握高空急流的概念和形成原理;了解东亚地区的地形特征和热力特征,掌握东亚环流的特点。(2)掌握气团的概念、气团变性和气团的分类方法;掌握锋面、锋区和锋线的概念,掌握锋面的热力分类方法,掌握锋面附近气压场、温度场和风场的特征;掌握锢囚锋的概念,掌握各类锋面可能带来的天气现象,特别是锋面降水的特征;掌握锋生的概念,理解锋生公式的意
13、义;了解我国主要锋生带。(3)理解准地转理论,掌握位势倾向方程和方程的应用。理解温带气旋和温带反气旋的概念,了解温带气旋和温带反气旋的分类方法;了解温带气旋生成和发展的生命史,掌握锋面气旋天气;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概念,理解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建立过程,掌握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产生的天气。(4)理解云的形成过程,了解暖云降水、冷云降水特征;理解形成降水的基本原理和暴雨形成的基本条件,掌握水汽方程和降水率的意义;了解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在降水中的作用;理解低空急流的概念及其对暴雨所起的作用;了解地形和摩擦对降水的影响;了解江淮切变线、西南涡的概念和特征。了解中国暴雨的类型及其各个类型的主要特征。(
14、5)理解寒潮的概念,了解寒潮强度划分和天气特点,掌握寒潮爆发路径、爆发过程和条件;掌握寒潮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掌握寒潮爆发的关键区的位置和作用。(6)了解中小尺度概念,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和分类;理解大气不稳定性与对流性天气形成的条件;理解引起稳定度的局地变化的原因;理解强雷暴发生、发展的有利条件。(7)了解热带地区气象要素水平分布特征,了解冬夏季热带对流层高低层大气环流的特点;理解热带气旋和台风的概念,掌握西太平洋热带气旋的活动规律,了解热带气旋的分类方法,了解热带气旋带来的天气,以及影响热带气旋移动路径的大型环流系统;了解赤道辐合带的概念、分类和生成机制,了解它的季节变化特点;掌握西太平洋
15、副热带高压的概念、成因,以及对我国天气的影响;掌握南亚高压的概念、分类和生成机制,理解南亚高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天气学原理方法和方法(第四版)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气象出版社,2007。五、卫星气象应用五、卫星气象应用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气象卫星探测原理;气象卫星图像的识别;气象卫星图像上的云和天气系统。 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了解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基本特点)和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基本)特点及互补性,理解遥感、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含义,了解电磁波谱及其划分;掌握基本辐射定律;了解太阳和地球大气系统辐射光谱,了解吸收带和大气窗;了解卫星资料准确的局
16、限性、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2)了解红外通道探测的特点,掌握红外通道云图的图像特征;了解可见光通道探测特点,掌握可见光通道的云图图像特征;了解水汽通道探测的特点,掌握水汽通道的云图图像特征;了解红外分裂窗通道探测的特点,了解红外分裂窗通道的云图图像特征;了解近红外通道探测的特点,了解近红外通道的云图图像特征。(3)掌握气象卫星图像上识别云的六条判据,能正确区分云与地表;了解水体、雾、积雪、沙漠、沙尘和植被的识别方法;掌握高、中、低云类云型和云系的识别。(4)理解大尺度云系,如:气旋云系、梅雨锋切变线云系、高空急流云系、台风云系、冷涡云系,它们与天气图上天气系统的配置关系;理解中尺度天气系统
17、云系,如:中尺度暴雨云团(MCC和MCS)、强对流云团(飑线云系、强雷暴云团和冰雹云系)、山脉背风波云系等各种天气系统的云型特征及其演变,以及它们与雷达回波的对应关系。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卫星气象学陈渭民,气象出版社,2003。六、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六、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应用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原理;天气雷达图像识别;对流风暴的雷达回波特征;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了解新一代天气雷达的三个组成部分和功能;了解电磁波的散射、衰减、折射,了解雷达气象方程,了解距离折叠,理解雷达探测原理。了解雷达资料准确的局限性、资料误差和资料的代表性。(2)掌
18、握多普勒效应;了解多普勒天气雷达测量反射率因子、平均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的主要技术方法;理解距离折叠和速度模糊的概念;了解新一代天气雷达工作方式;了解数据的质量控制原理和方法。(3)了解层状云降水、积云降水和积云层状云混合降水的反射率因子图像主要特征;理解边界层辐合线的识别;理解风随高度变化的径向速度图主要特征;了解锋面的径向速度图像特征;理解中尺度系统的径向速度特征。(4)理解对流单体的概念模型;了解对流风暴的分类;理解影响雷暴生成发展的主要因素及诊断方法;了解风暴相对螺旋度的概念和物理含义;掌握脉冲风暴的雷达回波特征;理解中气旋的定义;掌握超级单体风暴的定义和雷达回波特征;掌握飑线的雷达回波
19、特征。(5)理解基本反射率、平均径向速度、组合反射率、垂直累计液态水含量、回波顶高、1小时降水估测、中气旋、冰雹指数、龙卷涡旋特征等常用产品;了解降水估测的原理。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多普勒天气雷达原理与业务应用俞小鼎,姚秀萍,熊廷南等,气象出版社,2005。七、气候学七、气候学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气候带的分布和分类;海洋对气候的影响;中国气候;季风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了解气温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全球四个降水带名称及其地理分布,降水分布的影响因子,气候分类的概念和世界气候分类法(分别说出一种代表性气候分类法);了解全球四个降水带的降水特征,气候地带性规律,各种气候分类法的基本
20、气候类型。(2)了解海陆表面热力性质差异,沃克环流、南方涛动、EL Nino和La Nina的概念,沃克环流、南方涛动、EL Nino和La Nina对气候尤其是中国气候的影响;了解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特征及其分布;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3)了解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掌握季风的概念和定义,东亚季风系统的成员,东亚季风的建立、维持和撤退的气候学日期及其相应的气候特征,东亚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了解东亚季风的环流背景,东亚夏季风建立、维持和撤退相应的环流特征,近年来对东亚季风的研究概况;了解我国气候分区及其气候特征。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气象学与气候学基础李爱贞等,气象出版社,2004。天气学原
21、理方法和方法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气象出版社。八、气象灾害八、气象灾害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气象灾害的种类,气象灾害的影响因子和致灾临界气象条件。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了解灾害性天气与气象灾害的定义,气象灾害等级划分原则;理解致灾气象条件,了解确定致灾临界气象条件的常用方法。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方法章国材,气象出版社,2010。第四章第四章 天气预报技能考试内容天气预报技能考试内容一、天气图分析一、天气图分析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基本天气图分析;辅助天气图分析;锋面分析;温压图(T-LogP)分析和应用; 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了解不同投影底图的用途;熟悉地面
22、、高空天气图填图符号的气象意义;掌握地面、高空天气图分析的原则、内容与方法;识别长波、短波的槽脊,识别阻塞高压、切断低压;分析涡度平流、温度平流,判断槽脊的变化以及次级环流、尤其是上升运动;识别非对称的槽脊及其变化;理解气压系统的垂直结构。(2)了解剖面图的制作,掌握剖面图的分析,确定锋区位置、高空急流位置及大小、对流层顶位置;了解高空风图的制作,掌握高空风图的分析,掌握两层之间的垂直风切变和热成风方向的分析,掌握冷、暖平流的分析,掌握两个厚度层在哪个方位上大气静力稳定性/或不稳定结构随时间加强/减弱;掌握流线图分析,识别气旋、反气旋、变形场、辐合线;了解等熵面的分析。(3)掌握锋面分析方法和
23、原则,尤其是我国特有锋面的分析;了解地形对锋面的影响。(4)分析和理解T-LOGP图上的各种特征量;理解大气不稳定的概念,掌握大气的不稳定性判据及其应用;了解CAPECINSiKLiSweat等常用大气对流参数的概念,掌握这些参数的应用。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天气学分析寿绍文,气象出版社,2006。二、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平台二、天气预报业务工作平台MICAPSMICAPS和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和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SWANSWAN)的使用)的使用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MICAPS结构;MICAPS3系统主窗口;资料检索与图形调阅;图形显示设置;底图操作与图层编辑;图形保存;基于MICAPS的图
24、形分析;MICAPS3的其它功能。SWAN的产品调阅,SWAN系统中预报工具的操作和文字产品制作。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了解天气预报所用到的数据(常规观测资料、物理量诊断资料、卫星云图资料、业务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传真图、国外降水预报资料、雷达资料等)及数据目录,如surface、high、ecmwf、卫星云图目录、fax、typhoon、grapes等。(2)掌握MICAPS3的启动;了解MICAPS3主窗口的各个部件及其功能。(3)掌握MICAPS3文件名检索、综合图检索、菜单检索、参数检索、翻页检索、动画;了解Internet和FTP服务器资料检索。(4)掌握MICAPS3地面观测资
25、料、高空观测填图、TLOGP图、探空资料的空间、时间剖面图、卫星资料、雷达资料、数值预报产品等的显示与设置;了解其它数据、基础地理信息的显示与设置。(5)掌握MICAPS3底图的操作;掌握交互式编辑功能;掌握编辑结果的保存。(6)了解MICAPS3图片的后台生成;掌握图片保存;了解图片批量生成及批量文件的编辑。(7)了解MICAPS3数据监视的配置;掌握计算累积降水量;了解动画制作。(8)了解SWAN系统输入资料和产品集以及目录结构。(9)掌握SWAN菜单和产品调阅。(10)掌握SWAN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操作。(11)掌握SWAN三维拼图的剖面和垂直高度更换操作。(12)掌握SWAN
26、系统的TREC风、雷达组合反射率拼图,回波顶高拼图、雷达一小时QPE拼图等实况分析产品的调阅和使用。(13)了解回波预报,QPF,风暴追踪,TITAN等预报产品的预报时效,图形表现形式并掌握产品使用。(14)掌握SWAN文字产品的制作和文字模板的修改。3 3参考书目参考书目MICAPS 3.0系统培训教材吴洪,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SWAN用户手册,SWAN项目开发组。三、三、 业务数值预报产品应用业务数值预报产品应用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数值模式基本情况;预报业务中常用的数值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技术。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了解我国主要业务模式的特点;了解国际主要模式的发展趋势。
27、(2)了解ECMWF、GRAPES、T213/T639、MM5、WRF、日本、德国等业务数值模式常用的输出产品及其应用。(3)了解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技术方法。四、天气预报基本技能四、天气预报基本技能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024小时降水落区预报;024小时要素预报2 2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总体要求:比较清楚地、有条理地分析天气形势;比较科学合理地分析、诊断、预报天气系统发展演变趋势;能够综合使用多种资料和预报工具;能够基本做出合理的短期天气预报。(2)掌握高空槽脊(含低涡、切变线、阻塞高压、切变低压等)系统演变的基本预报要点;掌握地面高压、低压、锋面演变的基本预报要点;掌握热带气旋移动的基本预报要点;了解中期天气预报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掌握降水预报(含暴雨、暴雪)的基本要点。(4)掌握大风预报(含沙尘暴)的基本要点。(5)掌握温度预报(含寒潮、高温和低温、霜冻)的基本要点。(6)掌握大雾的基本预报要点。(7)掌握台风路径和风雨预报的基本要点。(8)了解强对流天气潜势的短期预报。第五章第五章 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考试内容天气预报业务规范考试内容1 1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第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二手车销售合同范本
- 公共艺术设计
- 小班活动安全教育
- 2025合同签署注意事项
- 2025年网站会员商务信息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灯光音响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金融危机背景下:合同法执行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 2025餐饮服务合同范本
- 2024-2025苏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课标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专利代理师考试题库含答案2024
- DB12 T1230-2023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总体框架
- 管道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实验高中-双休背后: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高三家长会【课件】
- GB/Z 27021.13-2025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第13部分:合规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能力要求
- 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政府采购管理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5500字
- 糖尿病护理查房提出问题
- 2024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微专题2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析版)
- 分析化学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