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变形监测分析系统V2[1].0_图文_第1页
徕卡变形监测分析系统V2[1].0_图文_第2页
徕卡变形监测分析系统V2[1].0_图文_第3页
徕卡变形监测分析系统V2[1].0_图文_第4页
徕卡变形监测分析系统V2[1].0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操作手册2.0版目录操作流程 2步骤一、启动程序2 步骤二、选择测站2步骤三、自动测量2 步骤四、输出报表4 步骤五、数据平差分析8 注意事项14仪器校正14 最佳观测时段(建议)23 附录A 程序提示信息 24 附录B 数据文件说明 29 附录C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部分) 30操作流程步骤二、选择测站步骤一、启动程序仪器开机,进入主菜单后,选择“Dam Monitoring”,即可启动该应用程序。 在主菜单中,按数字键“1”或用箭头键点亮“1 Configuration”回车,进入配置界面,输入正确的测 站名。步骤三、自动测量(Auto Measure)在主菜单中,按数字键“3”或用箭头键

2、点亮“3 Auto Measure ”回车,进入自动测量界面。人工概略瞄准零方向,按START (F1)键,开始全自动测量,直到所有测回成功测量完毕或用户中途停止(STOP )观测。2Remark 1 : 当前测回号,不可编辑; 自动测量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仪器会自动停止观测:一是找不到棱镜,二是棱镜被遮挡而无法测距;此时,清除遮挡棱镜的障碍物后自动测量可继续进行; 如果在所有测回完成前退出自动测量模块,那么当前测回数据将丢失,而已经完成的测回的数据则不会丢失,在此进入自动测量模块后,程序自动在已完成测回的基础上观测剩下的测回;如果希望从头观测所有测回,可以将已完成的测回清除(SHIFT+F4)

3、。字段说明:Point no. : 当前目标点号,不可编辑; Hz : 当前水平角测量值,不可编辑; V : 当前垂直角测量值,不可编辑; Slope Dist : 当前斜距测量值,不可编辑; 3 特别提醒:自动观测过程中,如果出现多次补测,很可能是需要重新校正仪器轴系误差,有关轴系误差校正的详细操作请参看本手册第5页的仪器校正。步骤四、报表输出观测完毕后,利用LSO 将观测数据下载到计算机,即可利用桌面软件生成相应的报表(Execl 文件),具体步骤如下:1 启动桌面软件(徕卡变形监测分析系统.exe )并调用徕卡变形监测系统子程序; 2 点击项目,选择新建作业并输入作业名。 3 点选已建作

4、业,选择导入数据,将下载的观测数据导入。4同的页以观测所需值。 4 输入测站信息 6点名编辑,可将观测方向号编辑成观测点名进行保存。5 测站信息显示在右上窗口,原始观测值以页(Page )的形式显示在窗口下方,可点选不 5(改化后距离观测数据不可恢复!) 7 斜距改化成平距,如导入的距离观测数据为斜距,可通过该功能将斜距改化成平距。 68 选择生成报表,弹出生成报表窗口,在右上角下拉框内选择需要生成的报表类型; 生成的报表如图所示: 点击右下角生成报表按钮,即可生成当前观测值的报表; 79 点击导出报表按钮,选择您需要导出的类型。 10 选择查询,可通过测站和周期查询不同时段的观测值,并根据需

5、要重复步骤6、7生成报表。 811 选择删除,可通过测站和周期删除历史数据。(删除后的数据不可恢复!) 步骤五、数据平差分析1 启动“徕卡变形分析系统”子程序; 如果选择不解高程,相应地在垂直折光中亦2 平差参数设置平差之前可以通过平差设置修改参数信息,不进行设置则使用默认参数。 选择不解,距离中应选择平距,但是测站点的近似乎坐标中的高程值必须相对精确(±5cm 以内),否则会影响平面精度。3 数据平差 编辑测站坐标:通过插入点,插入测站坐标,然后双击测站坐标9输入测站的坐标值。已知类型:“0”为该点近似坐标已知;“1”为该点高程已知;“2”为平面;“3”为已知该点的三维坐标; 测站

6、坐标中至少有一个点具有三维坐标,另外一个点已知平面坐标,其它点已知近似坐标。从选择进行平差计算的作业和周期栏中,读入数据库中待平差数据,并将在测站坐标栏中显示已经输入的测站坐标,点击“平差计算”进行数据平差。 “平差设置”必须在数据读入之前进行,参阅:2、平差参数设置;平差时,按监测作业进行的先后次序,依次平差。 104 平差网图显示平差完成后,选择已平差的作业周期数据,查看平差网图。图中包含测站和监测点位置、监测点误差椭圆信息(监测分析结果中,误差椭圆半径比较小,可以设置误差椭圆倍数来调整其显示效果)。5 变化趋势图在“变化趋势图设置”中选择进行变化趋势分析的作业、起止周期、显示设置,并选择

7、进行变化趋势分析的点号,点击“显示图形”,生成变化趋势图。 116 回归分析对观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求出其线性回归系数。 7 数据库管理所有测站及平差数据均保存在数据库中,使用数据库管理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维护,删除数据库中冗余数据。选取作业,起止周期,然后选中要做回归分析的点,进行回归分析,则回归曲线会显示在变化趋势图上(如下图:细线为对应点的回归分析曲线)。 12在进行新的平差计算之前,建议删除平差数据中已平差数据信息。 13 注意事项仪器校正通常情况下,仪器具有以下几种机械误差: -(l ,t ) -(i ) -(c ) -(a ) -(ATR )双轴补偿纵、横向指标差; 垂直编码度盘指标

8、差; 水平视准差; 水平轴倾斜误差; 自动目标识别的瞄准误差;按键说明: l,t (F1) i (F2) c/a(F3)测定补偿器指标差,同时调整电子气泡; 测定垂直度盘指标差;测定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测定仪器误差可从任一面开始。启 动在系统主菜单里按CAL (F2)键激活该功能。 上述误差可随时间和温度而变化。因此,在下列情况下需重新确定:Q 第一次使用; Q 精密测量前; Q 长途运输后; Q 长期工作后;Q 温度变化大于20摄氏度; 在确定仪器误差之前,用电子气泡整平仪器。仪i/c/a(F4) 测定垂直度盘指标差、视准轴误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 ATR (F5) 测定ATR 自动目

9、标识别的瞄准差; 测定完成后,误差结果显示在屏幕的右边,并可预置在仪器内。14器应当安全、稳固,避免阳光直射引起某一面温 度升高。 1补偿器本仪器采用双轴补偿器,所以当测定纵横向补偿器的指标差(l, t)时,也相当于测定了水平气泡中心。 在测定补偿器指标差之前,须先将仪器取出放置启 动在INSTRUMENT ERRORS界面下按l,t (F1)键激活该功能。 一会儿,使之与外界环境温度达到平衡,同时避免热源对仪器单面的影响。 按MEAS (F3)键开始纵横补偿器指标差(l, t)的测定,此时如果仪器不稳,其值将不能测定,仪器显示557号错误信息。完成后显示纵横向补偿器指标差新的测定值。 仪器的

10、纵横向指标差在出厂前已经测定并且设置为零。15按键说明:RETRY (F1) 重新进行测定; NO (F3)不更改原来的测定值; YES (F5)用新值代替原值并保存; 如果测定的值(l, t)大于524,需进行重新测定。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确的整平,或是否稳定,如果仍然超限,请与当地徕卡服务处联系。 2垂直度盘指标差垂直度盘指标差是一个零点误差,即垂直编码度盘的零线与仪器垂直轴不重合所引起的误差。出厂前设置为零,垂直轴由该指标差进行改正。测定指标差时,用望远镜照准约100米处的一个目标点,该点离水平面的倾角不大于±9°。 16启 动在INSTRUMENT ERRORS界面下

11、按i (F2) 键激活该功能;进入测定指标差界面后,双轴补偿器自动关闭。 按键说明:RETRY (F1) NO (F3)YES (F5)重新进行测定; 不更改原来的测定值; 用新值代替原值并保存; 如果测定的指标差大于54,需进行重新测定。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确的整平,或是否稳定,如果仍然超限,请与当地徕卡服务处联系。 3水平视准差(c )按MEAS (F3)键开始测定,然后仪器提示用户进入第二面进行测量(需要用户精确瞄准目标)。测量完成后,显示测定的新老垂直度盘指标差。 水平视准差(c )是视线与水平轴不正交产生的误差,在仪器出厂前,水平视准差已被调整为零。 17测定水平视准差时,先用望远镜瞄

12、准约100米处的目标点,该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倾角不大于±9° 只有当改正功能为“ON ”时,水平视准差才会得测量完成后,显示测定的新、老水平视准差。 到改正,按aF键可选择改正开关(具体操作请参阅Leica TPS System 1000 操作手册中的补偿器/水平角改正一节); 启 动在INSTRUMENT ERRORS界面下按c/a(F3) 键激活该功能;进入测定水平视准差界面后,双轴补偿器自动关闭。 按键说明:RETRY (F1) NO (F3)YES (F5)重新进行测定; 不更改原来的测定值; 用新值代替原值并保存; 如果测定的值(c )大于524,需进行重新测定。首

13、先检查仪器是否正确的整平,或是否稳定,如果仍然超限,请与当地徕卡服务处联系。按MEAS (F3)键开始测定,然后仪器提示用户进入第二面进行测量(需要用户精确瞄准目标)。18然后,系统提示是否进行水平轴倾斜误差(a )测定。按键说明:NO (F3) YES (F5)退出当前模块,返回到校准界面INSTRUMENT ERRORS; 对提示确认,继续进行水平轴倾斜误差(a )的测定;测定水平轴倾斜误差时,先用望远镜瞄准约100米处的目标点,该点须高于或低于水平面27°。 启 动在水平视准差校正完毕后,系统提示是否进行水平轴倾斜误差(a )测定,选择YES (F5)键激活该功能;进入测定水平

14、轴倾斜误差界面后,双轴补偿器自动关闭。4水平轴倾斜误差(a )水平轴倾斜误差(a )是水平轴与垂直轴不正交所引起的,仪器出厂前已将该值调整为零。只有当“水平改正”功能为“ON ”时,设定的(a )才对水平角进行改正,按下aF键可选择改正开关(具体操作请参阅Leica TPS System 1000 操作手册中的补偿器/水平角改正一节); 19YES (F5) 用新值代替原值并保存; 如果测定的值(a )大于524,需进行重新测定。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确的整平,或是否稳定,如果仍然超限,请与当地徕卡服务处联系。按MEAS (F3)键开始测定,然后仪器提示用户进入第二面进行测量(需要用户精确瞄准目标

15、)。测量完成后,显示测定的新、老水平轴倾斜误差。 5综合误差测定在INSTRUMENT ERRORS界面中,按i/c/a(F4)键进入综合测定状态(即垂直度盘指标差、水平视准差和水平轴倾斜误差)。 在测定过程中,垂直度盘指标差和水平视准差的测定可以用同一个目标,即倾斜角小于±9°;对于水平轴倾斜误差的测定则须采用垂直角大于±27°的目标点。具体操作步骤参看前几节。按键说明:RETRY (F1) NO (F3) 6ATR 瞄准差ATR 瞄准差指的是视准线和CCD 相机阵列中心轴线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偏差,测定内容还包括视准差和垂直指标差。ATR 瞄准差的改正

16、往往不考虑水平改正开关的状20重新进行测定; 不更改原来的测定值;态(具体操作请参阅Leica TPS System 1000 操作手册中的补偿器/水平角改正一节)。 测定ATR 瞄准差时,须精确瞄准大约100米处的棱镜,垂直角应小于±9°。测定过程与测定垂直度盘指标差的测定类似。 的改正值。 按COLL (F1)键进入测定界面,双轴补偿器自动关闭。 启 动在INSTRUMENT ERRORS界面下按ATR (F5)键激活该功能;进入测定ATR 瞄准差界面后,ATR 功能自动开启,并显示当前ATR 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按F6键选择测定ATR 瞄准差的同时是否测定水平视准差和

17、垂直度盘指标差。建议同时测定i 和c 。 用十字丝精确照准棱镜,按MEAS (F3)开始测定,初次完成后仪器自动转到第二面。21YES (F5)可以多次重复测定,直到达到所需精度,其结果是所有测定值的均值,建议至少进行2个测回; 再次用十字丝精确瞄准棱镜,测定完毕后,仪器显示ATR 的测定结果。如果选择了垂直度盘指标差和水平视准差,则相应的测定值也会显示出来。 按键说明:RETRY (F1) NO (F3)按键说明:ABORT (F1) NO (F3)中断测定,保持原测定值; 不需进一步重复测定,新老测定值成为任选,与水平视准差、垂直度盘指标差一同显示;22重新进行测定; 不更改原来的测定值;

18、 用新值代替原值并保存; YES (F5)如果ATR 水平或垂直瞄准差超出242,需重新进行测定。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正确的整平,或是否稳定,如果仍然超限,请与当地徕卡服务处联系。 最佳观测时段(建议)大量野外测试表明,数据的观测质量和补测次数与气象条件及观测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阴天、成像清晰的情况下观测的数据质量最高,并且不会出现补测现象。日出、日落及中午(11:3014:30)前后,空气抖动比较大,十分不利于观测,数据质量相对较低,出现补测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应尽量避免在这些时段进行观测。23附录A 程序提示信息行,请退出该程序!” 1、 如果使用的是演示版本,程序启动时弹出该对话框,按OK

19、 键后进入程序主菜单界面。“演示版本仅记录上半测回数据,不能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3、 在本程序的主菜单中,在没有完成配置前而试图启动其他三个模块时弹出该对话框,按OK 键后返回程序主菜单界面。“请先进行配置!” 2、 如果仪器不具备ATR 功能,程序启动时弹出该对话框,按OK 键后退出该程序并返回到系统主菜单界面。“该程序无法在不具备ATR 功能的仪器上运 4、 在本程序的主菜单中,如果学习测量的目标点数小于2而试图启动自动测量模块时弹出该对话框,按24OK 键返回程序主菜单界面。“目标点个数不足!” 返回到配置界面。“无效的测站名!” 5、 在配置界面,按ESC 键弹出该对话框,按NO 键

20、返回到配置界面,按YES 键后返回程序主菜单界面。“放弃当前配置!确定吗?” 7、 在学习测量界面,如果目标点号大于10,弹出该对话框,按OK 键返回到学习测量界面。“无效的目标点号!” 6、 在配置界面,如果在测站点名为空或长度大于5的情况下按CONT 键,弹出该对话框,按OK 键8、 在学习测量时,如果搜索不到棱镜(往往由于树叶、沙尘、水蒸气等障碍物遮挡造成),弹出该对话框,25按ABORT 键取消本次测量,返回到学习测量界面,按RETRY 键重试本次测量。“无法搜索到棱镜,请检核后重试!” 10、 在学习测量界面,按SHIFT+F5(CLEAR )键弹出该对话框,按NO 键取消本次操作,

21、按YES 键删除已有目标点。“清除已有目标点!确定吗?” 9、 在学习测量时,如果测角失败,弹出该对话框,按ABORT 键取消本次测量,返回到学习测量界面,按RETRY 键重试本次测量。“测角失败,请检核后重试!” 11、 在学习测量界面,按CONT 键弹出该对话框,按NO 键取消本次操作,按YES 键保存学习结果。“保存此次学习结果吗?可能覆盖已有数据!” 2612、 在学习测量界面,按ESC 键弹出该对话框,按NO 键取消本次操作,按YES 退出学习测量返回到程序主菜单界面。“退出学习测量吗?学习结果将会丢失!” 14、 在自动测量时,按STOP 键弹出该对话框,按NO 键取消本次操作,按

22、YES 键停止测量。“停止测量吗?” 13、 在查看目标点界面,按F4(CLEAR )键弹出该对话框,按NO 键取消本次操作,按YES 键删除已有目标点。“清除已有目标点!确定吗?” 15、 在自动测量时,如果搜索不到棱镜(往往由于树叶、沙尘、水蒸气等障碍物遮挡),弹出该对话框,按ABORT 键取消本次测量,按RETRY 键重试本次测量。“无法搜索到棱镜,请检核后重试!” 2716、 在自动测量时,如果测距失败(往往由于树叶、沙尘、水蒸气等障碍物遮挡造成),弹出该对话框,按ABORT 键取消本次测量,按RETRY 键重试本次测量。“测距失败,请检核后重试!” 18、 在自动测量界面,按ESC

23、键弹出该对话框,按NO 键取消本次操作,按YES 键退出自动测量模块,返回到程序主菜单。“退出自动测量吗?” 17、 在自动测量界面,按SHIFT+F4(CLEAR键弹出该对话框,按NO 键取消本次操作,按YES 键删除已经完成的测回。“删除已经完成的测回吗?” 19、 在自动测量界面,当所有测回测量完毕并符合各项限差要求后,弹出该对话框。“所有测回测量完毕!”28附录B 数据文件说明本机载软件涉及七种文件,均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PC 卡根目录下。1)配置文件(DAM_MEAS.CFG)存储最近设置的测站名、各项限差、总测回数,测量完成后,建议不要删除。 2)学习点数据文件(*.LEP此文件以测

24、站名命名,后缀名为 .LEP,存储学习点数据及观测周期信息。只要PC 卡上保留此文件,那么对应测站的学习测量就可以以读取该文件来代替; 3)水平角数据文件(*.Hz此文件以测站名加观测周期号(后三位)命名,后缀名为 .Hz,存储各项参数数据、水平角观测值数据。测量完成后,下载到计算机中保存。此数据为二进制文件,不推荐用户直接读取该格式数据; 4)垂直角数据文件(*.V此文件以测站名加观测周期号(后三位)命名,后缀名为 .V,存储各项参数数据、垂直角观测值数据。测量完成后,下载到计算机中保存。此数据为二进制文件,不推荐用户直接读取该格式数据; 5)斜距数据文件(*.SD此文件以测站名加观测周期号(后三位)命名,后缀名为.SD,存储各项参数数据、各方向的斜距观测值。测量完成后,下载到计算机中保存。此数据为二进制文件,不推荐用户直接读取该格式数据; 6)平距数据文件(*.HD此文件以测站名加观测周期号(后三位)命名,后缀名为.HD,存储各项参数数据、各方向的HD 观测值。测量完成后,下载到计算机中保存。此数据为二进制文件,不推荐用户直接读取该格式数据; 7)已完成测回数文件(*.SET此文件以测站名命名,后缀名为. SET,只用在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