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学案_第1页
《黄河颂》教学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河颂教学案黄河颂教学案喻屯二中 七年级语文学科编稿人 李迎春XXXX 年 3 3 月6 6 日 学案设计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课后反思学习目标1、 情感与态度目标: 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 华民族的坚强品格。2、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3、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视运用感悟、联想和探究的学法。 通过拓展学习建立对黄河的整体认识。 学习重点1 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2 2、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学习难点1 1、深刻感悟九曲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 强品格。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 明确本课所要达到

2、的情感与态度、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这些目标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检测的标 准。2、 运用图片或多媒体展示播放九曲黄河奔腾咆哮的影像画面3 3、展示大家课前搜集到的有关黄河的图片4 4、 大家一起扼要说说对黄河的观感。5 5、 回顾历史和地理课对黄河的介绍,并了解诗人 光未然创作黄河颂的经过,从而激发兴趣,积极联想, 进入新课。二、 整体感悟1 1、 听老师范读课文第 1 1 小节的朗诵词部分,并以 此节为例,作朗诵方法指导:(1)(1)将第 1 1 小节默读 1 1 遍,了解大致内容与句式 特点。标出节奏、重音和韵脚。轻声试读几遍。 大声朗读,音量以能够听清自己的声音为准2 2、 各

3、学习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朗诵,请全班同学点 评。3 3、 全班齐读,相互讨论,集体点评。4 4、 分角色表演朗诵,全体起立,配乐朗诵黄河 颂,导师读朗诵词部分,同学读歌词部分。5 5、 自由发言,谈谈朗诵后对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 华民族伟大品格的感悟。三、 自主思考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二、第三题,要求独 立思考,得出答案,也可就自己学习时的独特感悟和发现进 行深入思考与探索,力求有自己言之成理的认识。四、合作探究1、 诗人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摇篮”和“屏障”?2、 课文从哪些方面赞颂了黄河的伟大和坚强?3、诗人写黄河的意图是什么?4、你认为这首诗中有哪些表现技法值得学习?各小组按要求讨论探索,记

4、录要点,踊跃发言后,师生一起明确上述问题的答案。明确1:因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把它 比作摇篮可以形象确切地表现黄河的历史功绩。黄河汹涌澎 湃,势不可挡,是阻挡外敌入侵、保卫中华民族的又一道钢 铁长城,因此诗人称之为“屏障”。明确2:课文是从自然特点、地理优势和民族贡献 几方面赞颂黄河的伟大坚强。明确3:在诗人笔下,黄河是中华民族英勇豪迈、 不屈不挠、伟大坚强的象征,因此诗人借赞颂黄河来激发我 们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动员全民族亿万英 雄儿女像黄河那样伟大坚强!这是借物抒怀的写法,正像矛 盾在白杨礼赞 中借赞美白杨而赞美抗日军民一样。明确4:课文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表现技法主要

5、有: 呼告,如“啊,朋友! ”有助于明确抒情对象,直接抒发强烈的感情。反复,如“啊,黄河! ”在诗中反复出现,起到了加强结构,渲染感情,突出主题的作用。比喻拟人,如“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你一泻千里,伸 出千万条铁的臂膀”等诗句, 赋予了黄河无限丰富的生命,使她像母亲一样亲切深情。五、拓展阅读1、阅读光未然黄河本事一文,完成练习: 黄河本事黄河以其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象征 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它赞颂着、 歌唱着。在黄河大合唱中,展开了一幅壮大的幻想和现 实的图画。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 b b6战,经过了千辛万苦终于到达彼岸。这象征着我们

6、伟大的 民族和人民突破惊涛 hãihãi 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 得辉煌的胜利。于是在高山之巅,出现了时代的歌手,他代表着祖 国英勇的儿女,歌颂着黄河,并要学着他的榜样,像他一样 伟大坚强。民族的诗人在亚洲巨人面前,兴起了怀古的心情 他向着黄河巨人, 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他看见巨人醒来了, 掀起他的怒涛,发出他的狂叫,响应着祖国满山遍野的战斗 的歌声。黄河东岸,沃壤千里,男女老幼自得其乐,一旦暴 敌侵入,带来了疯狂的杀伤,妻离子散,一片凄凉。两个流亡的老乡,在黄河边上不期而遇,他们各自 诉说着自己的命运,终于一同踏上了战斗的道路。然而他的妻子,一个

7、农村妇女,失掉了丈夫,失掉 了小孩,自己也遭到野兽的蹂躏,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偷 偷跑到黄河边上,经过一阵悲惨的哭诉,便投身到滚滚的黄 河波涛之中。(这时在河东,河北,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 四面八方都卷起了复仇的巨浪,中华民族的儿女正在为保卫 黄河,保卫祖国而战。 )怒吼吧,黄河!向着全中国被压迫的人民,向着全 世界被压迫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吧!我们代表五万 万人民为祖国的最后胜利而呐喊着。 根据拼音写汉字:b b6战:_惊涛 hãihãi 浪: _ 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沃壤 画线句中“一幅壮大的幻想和现实的图画”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幻想与现实是否矛盾?为什么? 作者为什么在文中写了“一个农村妇女”的 遭遇,这样写有什么意义? 文中用“惊涛” 、“怒涛”、“巨浪”来形容黄河之水,你认为作者要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文中哪一节与黄河颂有内容上的联系?2、课外分工合作,通过电视、网络、诗文集、教科书等搜集有关黄河的诗文、传说等,编一期走近黄河 手抄报,在班内展评。以读为主,通过读感悟作品,通过读了解作者情感跨越时代,进入文本,自主探索诗歌内涵。教师深入学习小组,参与讨论,鼓励发言限时阅读,提高阅读水平。鉴于作者是借黄河的英雄气概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 品格,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感悟和认识黄河入手,进而引 导学生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