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7【2019 最新】高中生物专题 1 基因工程 1-1DNA 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优化练习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1下列对基因工程的理解,正确的是 ()1它是一种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遗传特性的工程2对基因进行人为改造3是体外进行的人为的基因重组4在实验室内,利用相关的酶和原料合成DNA5主要技术为体外 DNA 重组技术和转基因技术6在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操作A.B.C.D .解析:基因工程的目的是按照人的意愿, 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技术手段是体外 DNA 重组技术 和转基因技术;操作水平是 DNA 分子水平;基因工程只是实现了基因重组,并没有改造基因。 答案: B2.下列实践活
2、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A. 水稻 Fi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B. 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C. 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 DNA 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D. 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不同育种方式所用到的技术。A 项为单倍体育种,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 项为传统的杂交育种;C 项抗病植株的培育用到基因工程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项为诱变育种。答案: C3. 下列关于 DNA 连接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将单个核苷酸加到某 DNA 片段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B. 将断开的
3、两个 DNA 片段的骨架连接起来,重新形成磷酸二酯键C. 连接两条 DNA 链上碱基之间的氢键D.只能将双链 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而不能将双链DNA 片段平末端之间 进行连接解析:DNA 连接酶和 DNA 聚合酶都是催化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DNA 连接酶是在两个 DNA 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将两个 DNA 片段连接成重组 DNA 分子。DNA 聚合酶是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存在的核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键,合成新的DNA 分子。2 / 7答案:B4.基因工程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限制酶、 DNA 连接酶、载体三种工具。以下有关基本工具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限制酶
4、的识别序列均由6 个核苷酸组成B. 所有 DNA 连接酶均能连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C. 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天然质粒D.原核生物内的限制酶可切割入侵的DNA分子而保护自身解析:大多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6 个核苷酸组成,也有少数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由4、5或 8 个核苷酸组成;DNA 连接酶包括 E-COliDNA 连接酶和 T4DNA 连接酶,前者只能将双链 DNA 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来;在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天然 质粒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造的。答案:D5.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冋一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1(T-1 A| 1 |_AGT-TTAA1 ICJTTCC AA
5、一A1-TVA ;cjrcG;A. B.C.D .解析:同种限制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相同,产生的黏性末端单链区段间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答案:B6.据图判断,有关工具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h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以切断a 处B. DNA 聚合酶可以连接 a 处C. 解旋酶可以使 b 处解开D. DNA 连接酶可以连接 c 处3 / 7解析:a 处指的是两个相邻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而c 处指4 / 7的是同一个脱氧核苷酸内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之间的化学键。答案:D7. 下图为 DNA 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I1CGA.
6、DNA 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B. 限制酶、解旋酶、DNA 连接酶C. 解旋酶、限制酶、 DNA 连接酶D. 限制酶、DNA 连接酶、解旋酶解析:解旋酶可催化碱基之间氢键()的断裂,限制酶可使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断开,而 DNA 连接酶则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答案:C8. 某科学家从细菌中分离出耐高温淀粉酶(Amy)基因 a,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基因a 与载体结合后导入马铃薯植株中,经检测发现Amy 在成熟块茎细胞中存在。下列有关这一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获取基因 a 的限制酶的作用部位是上图中的B. 连接基因 a 与载体的 DNA 连接酶的作用部位是图中的C.基因
7、 a 进入马铃薯细胞后,可随马铃薯 DNA 分子的复制而复制,传给子代细胞D. 通过该技术人类实现了定向改造马铃薯的遗传性状解析:为磷酸二酯键,为氢键,DNA 连接酶和限制酶都是作用于磷酸二酯键,不能作用于氢键。答案:B9. 俄罗斯研究人员曾经在贝加尔湖中发现了一些微生物突变种,其体内含有以前未发现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将进入微生物体内的外来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切割”开,从而杀死病毒。对这些微生物突变种体内的新发现的限制酶进行分析,正确的说法是()A. 该限制酶广泛分布在一切原核生物中B.该限制酶能切割自身的突变DNAC. 该限制酶切割 DNA 产生有黏性末端的 DNA 片段GAATTI I
8、CTTrcAGTIATIA TIATIAA A ITITAiTAiTCIGCIGT TA ATIATIAAITAITAiTAiT一5 / 7D. 该限制酶有望推动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解析:该限制酶是在某些微生物突变种体内发现的,说明其在原核生物中的分布没有普遍性,A 项错。该限制酶能切割病毒的DNA 对自身有免疫作用,B 项错。由题干材料无法确定该限制酶切割 DNA 产生的末端是黏性末端还是平末端,C 项错。新限制酶的发现增加了限制酶的类型,有望推动基因工程的进一步发展,D 项对。答案:D10.如图所示,若用两种识别序列完全不同的限制酶E 和 F,从基因组 DNA 上切下目的基因,并将之取代质
9、粒 pZHZ1(3.7 kb,1 kb = 1 000 对碱基)上相应的 E F 区域(0.2 kb),那么所形成的重组质粒 pZHZ2( )A. 既能被 E 也能被 F 切开B. 能被 E 但不能被 F 切开C. 既不能被 E 也不能被 F 切开D. 能被 F 但不能被 E 切开解析:欲用目的基因取代质粒 pZHZI 上相应的 E- F 区域,需要用酶 E 和 F 将质粒 E- F 区域 切下,构建的重组质粒 pZHZ2 仍然存在酶 E 和 F 识别的位点。答案:A11下面是四种不同质粒的示意图,其中ori为复制必需的序列,am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为四环素抗性基因,箭头表示一种限制
10、性核酸内切酶的酶切位点。若要得到一个能 在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的含重组DNA 勺细胞,应选用的质粒是()解析:A 项破坏了复制必需的序列。B 项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都完好,在四环素培养基上和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都能生长。C 项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被破坏,四环素抗性基因完好,能在四环素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D 项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完好,四环素抗性基因被破坏, 能在氨苄青霉素培养基上生长而不能在四环素培上生长。答案:C6 / 712.现有一长度为 1 000 碱基对(bp)的 DNA 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酶切后得到的DNA
11、分子仍是 1 000 bp,用KpnI单独酶切后得到 400 bp 和 600 bp 两种长度的 DNA 分子,用EcoRI、KpnI同时酶切后得到 200 bp 和 600 bp 两种长度的 DNA 分子。该 DNA 分子的酶 切图谱正确的是()7 / 7Kpn I 屁 T Kpn I I 2001 200 |解析: “现有一长度为 1 000 碱基对(bp)的 DNA 分子,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酶切后 得到的 DNA分子仍是 1 000 bp”说明此 DNA 分子是环状 DNA 分子,排除 A、B 两项,“用EcORI、Kpnl酶同时切后得到 200 bp 和 600 bp 两种
12、长度的 DNA 分子”确定只能选Db答案:D 二、非选择题13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DNA 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 _ 和_o质粒运载体用ECORI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AATTG-GGCTTAA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 除可用EcoRI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3) 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 连接酶有两类,即 _ DNA 连接酶和_DNA 连接酶。(4) 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_和_ 也可作为运载体。请画出质粒被切割形成黏性末端的过程图。GGAICC解析: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
13、中心轴线两侧将DNA 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 产生的是黏性末端,而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则是平末端。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用另一种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必须与EcoRI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相同。根据酶的来源不同, 可以将 DNA 连接酶分为两类:一类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称为大肠杆菌 DNA 连接酶;另一类是从 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称为 T4DNA 连接酶。基因工程中除 质粒外,还有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也可作为运载体。答案:(1)黏性末端平末端(2)切割产生的 DNA 片段末端与EccRI切割产生的相同(3)大肠杆菌 T4(4)噬菌体动植物病毒MM)EMH
14、IKpn I Kpn IIWO11200A8 / 7GGATCC C GATCC +CCTAGG CCTAGG 414. (2016 高考全国卷川节选)图 中的三个 DNA 片段上依次表示出了EcoRI、BarHI 和SaU3AI三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图(b)为某种表达载体的示意图(载体上的EcoRI、Sau3AI的切点是唯一的)。lAATTC一GGATCC一ATC抗生索执性基丙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_经BanMl 酶切后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与上述表达载体被 _酶切后的产物连接, 理由是_ 。(2)_DNA 连接酶是将两个 DNA片段连接起来的酶。常见的有
15、_和_,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是 _。解析: 由题图可知,BanMl和Sau3Al两种限制性内切酶的共同识别序列是GAT,二者切割可以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因此经BarW I酶切得到的目的基因可CTAG以与圈(b)所示表达载体被Sau3AI酶切后的产物连接。(2)常见的 DNA 连接酶有E coliDNA 连接酶和 T4DNA 连接酶,其中 T4DNA 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答案:(1)Sau3Al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2)EcoliDNA接酶T4DNA1接酶 T4DNA 连接酶(其他合理答案也可)15下表中列出了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
16、图A、图 B 中的箭头表示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请回答下列问题。限制酶BanMlHind 川EcoRISmal识别序列及& GATCCAAGCTT& AATTCCCCGGG切割位点CCTAGGTTCGAACTTAA GGGGCCC9 / 7(2)若对图中质粒进行改造,插入的Smat酶切位点越多,质粒的热稳定性越 _用图中的质粒和外源 DNA 构建重组质粒,不能使用Smat切割,原因是与只使用EcoRI相比较,使用BanHI和Hind 川两种限制酶同时处理质粒、外源DNA 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5) 为了获取重组质粒,将切割后的质粒与目的基因片段混合,并加入_ 酶。(6) 重组质粒
17、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为了 _ 。解析:(1)质粒切割前的 DNA 是双链环状 DNA 所有磷酸基团参与形成磷酸二酯键,故没有 游离的磷酸基团。从图 A 可以看出,质粒上只含有一个Smt的切点,因此被该酶切割后,质粒变为线性双链 DNA 分子,因每条链上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所以切割后的 DNA 含有2 个磷酸基团。(2)Smat酶切位点中含碱基对 C G 越多,插入的Smt酶切位点越多, 氢键 越多,热稳定性就越高。(3)目的基因和质粒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中都含有Smt酶切位点,使用Smt切割时会破坏质粒的抗性基因和目的基因。(4)质粒是环状 DNA 其中有一个EcoRI的识别位点,经切割后容易自身环化,目的基因中有2 个EcoRI的识别位点,经切割后也容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何为有效培训
- 农业种苗的未来展望
- 河北省平山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商铺众筹认筹专项合作协议范本
- 2025版南京家庭装修增项及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智能硬件企业程序员岗位招聘及培养服务合同
- 2025版乡村振兴战略用地登记代理合作协议
- 2025版新型工地临建材料采购供应合同下载
- 2025版市政道路改造施工合同集成
- 2025版青苔离婚协议:离婚赔偿金发放与子女抚养费新标准
- 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生态系统恢复策略
- 公路桥梁养护工程预算定额
- 办公楼室内装饰工程施工设计方案技术标范本
- 2024年交管12123学法减分试题题库附答案
- 2024年湖南省长沙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招聘历年高频难、易点(公共基础测验共2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试卷
- (高清版)DZT 0079-2015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技术要求
- 玉兰花的栽培与管理方法
- (完整word版)软件投标书模板
-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及应用
-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文化研究导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